到了魚莊方文先是打了個招呼,卻是先往家裡跑去了,昨兒在公社把收購訊息一發出去,當天傍晚就有無數的貨物送到公社裡來,而且其中以野果居多,畢竟這是天生地養的東西,現在老值錢了,你去不趕緊去摘了,就會有人跑在你前面,這可是白揀的錢啊

方文初時還大喜這下猴兒酒可以敞開肚子喝了,可過了一會兒就發現情況不對,他就一個人外加一個猴兒,這麼多野果怎麼忙得過來

而且這事還必要找信得過的人來幫忙,不然配方一洩露出去,可就悲劇了

連忙打電話把二叔二孃,爺爺奶奶叫了過來,最後想了想,又把電話打給了李老師,方文也想知道這酒到底是不是傳說中的猴兒酒,李老師學識淵博應該是知道的,把情況和李老師一說,老人一口答應下來,馬上就下山,估計也對這酒心動了

為了方便,方文給李大嘴配了部手機,趕緊給李大嘴掛了個電話讓其把小四輪車開過來,野果都能用車裝了,可見場面有多火暴

又打電話給酒廠,讓其幫忙送了幾十個精緻的小酒壇子過來

方文的金幣雖然刷刷的往下掉,不過雙眼已經變成了形

————————等方文從玉米地裡把猴兒找出來,大家也都到了,家人和李老師自然不用說,李大嘴方文也是絕對信任的

“師傅,您老先嚐嚐這酒”方文在猴兒可憐惜惜目光中把先前剩下的猴兒酒拿了出來

酒一入杯,李老師頓時雙眼放光,也不客氣,舉杯飲入口中,一瞬間目光盛,喝道:“好徒兒,師傅都有些嫉妒你的運氣了,隨便買個猴兒居然是傳說中的靈猴,而且是會釀猴兒酒的靈猴”

方文疑惑的問道:“師傅,啥是靈猴兒啊?”

李老師開懷笑道:“所謂靈猴,說通俗點就是猴子中最聰明的一小撮猴子,說玄乎點,就是這些靈猴一出生就帶有佛道所謂的記憶傳承,也可以說是本能傳承,不然你這小猴怎麼可能懂得釀造這早就已經失傳了的猴兒酒”

方文知道李老師的性格,喜歡大發古風,現在時間緊迫,只好轉移話題道:“師傅,咱先別說猴兒了,這酒真的是傳說中的猴兒酒嗎?”

李老師摸了摸鬍鬚,笑道:“是也不是,因為現在的野果種類實在太少,又因天地靈氣稀薄,效果也大大不如古代,而且能組合的配方也大大的被限制了,不過這酒勉強達到了猴兒酒的味道,其效果卻是太差了,遠遠比不上你的葫蘆酒”

奶奶這時候插話道:“李老師,你說的葫蘆酒是啥呢?”

爺爺一聽,馬上不動聲色的說道:“別插話,李老師這不正說著嗎”

李老師顯然早就人老成精,咳嗽兩聲,直接跳過說道:“小猴能配出純正的猴兒酒味道已經相當難得了,這酒,不錯,真的不錯”

一邊說著,飛快的連線喝了三大杯,還是猴兒最先反應過來,撲上去搶了小酒壇子抱在懷裡說什麼也不放手了

方文只好把小猴抱在懷裡哄了片刻,這才讓大家都嘗了一小杯……

“果然是傳說中的東西,凡人能喝一口就是福分了”爺爺大叫道,二叔和李大嘴自然不用說,雙眼已經冒出了幽幽綠光直射小猴

就連奶奶和二孃都不自覺的望向小猴抱著的酒罈,這酒的味道當真是老少通殺,讓人無法抵擋

方文拍了拍手,讓大家回過神來,然後開始分工,他力氣大,負責去古井挑水,大家先一起動手把野果洗一洗,然後讓猴兒自己抓選野果的分量,李老師負責計算下每種野過的比列,也就是把配方研究出來

最後自然是大家動手把野果搗碎放進罈子裡,好在發光後的蜂蜜還有一點存貨,釀造猴兒酒的輔料也足夠了

這一忙就忙到月上枝頭,索性李老師就住了下來……

最後足足裝了三十個小酒罈,一個小酒罈是五斤裝,最後約能得到一百五十斤,可別小看了,光是收購野果的成本價就過了五千塊錢

這三十個小酒罈方文不可能繼續放在床底,在李老師的建議下全都放到[苕窖]裡面,所謂苕窖就是用來儲存紅苕的,一般在坡坎底挖一個大洞,深約兩到三米,有十來個平米大,秋季村民把紅苕挖出來後就存放到苕窖裡面,這樣才能把紅苕儲存到第二年的夏天

苕窖洞因為挖在地底,又比較深,裡面的溫度常年比外面低上一些,正是發酵的好地方

國/窖1573之所以出名,就是因為其酒窖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這村裡的苕窖其實也有幾十年的歷史,只不過以前是裝的紅苕而已

等猴兒果酒在低溫發酵完後,這味道就出來,關鍵是裡面的酒味能好的發酵出來,然後在取出來在外面的常溫下發酵一下,這次發酵卻不會產生酒味,不過能讓顏色好,口感也好一些

這個原理其實和富人的地下室紅酒儲存室一樣,也和把白酒釀造好後埋在土裡的效果差不多

經李老師這麼一提醒,方文頓時想到了金堂鄉山坡上成千上萬的苕窖,年份最少也有幾十年,心理琢磨著在搞出一種口感純正一些白酒,名字就叫:苕窖1973,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從畜牧站一回到家,方文忽然發現自己可能患了強迫症,快到家時候實在忍不住繞到了後面的苕窖,輕輕掀開洞蓋,還好,小酒罈全都在呢

正要轉身回家,忽然聽見後面有腳步聲,一看,不是爺爺還能是誰,看來一夜之間得了強迫症的不是止他一個人啊

還沒等他和爺爺打招呼,李老師也來了,方文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笑道:“咱們全都往這兒跑,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兩個老人一聽,也跟著笑了起來,不過仍然還是走到近前掀開蓋子往苕窖裡面看了一眼,這才滿意的一起往家裡而去

反到是小猴兒淡定的坐在壩子裡啃著玉米棒子,人家這才叫宗師風範……

——————————

時候也不早了,方文叫上兩個老人一起到了魚莊,李老師可以說是村裡少有的天皇巨星,粉絲眾多,今兒到魚莊也算是重量級人物了,看看楊支書和李太廚的態度就知道,還有聞訊的村民們跑來打招呼,只見李老師舉手投足之間都盡顯“範兒”,這是幾十年如一日的重複練習,旁人是學不來的

楊支書拉著李老師忙著主持開業儀式,方文見獸醫們都到了也就迎了出去,二孃帶著幾個老媽子在廚房幫忙,後面根據生意的情況在招幾個穩定的服務員

“方文啊,你這地方還真不錯,以後領導下來了正好領過來”楊站長逛了一圈笑著說道

方文自然不敢居功,“這都是楊支書在管理,我啥忙出沒幫上”

“呵呵,都是自己人,分那麼清楚幹什麼”楊站長一語雙關的說道,他和楊支書本就是親戚,現在兩人和方文都關係密切,一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一是官場上的同盟,說是自己人還真是說對了

PS:求收藏,推薦票晚上還有

百度搜尋泡書最最全的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