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下月票!另外,說幾句,昨天書評區很多書友說拖情節的事。實話是講,南華一直都是按照一個風格在寫書,不存在拖情節的問題。

南華也愛看書,也討厭拖情節。但是南華讀官場小說,特別在意“味道”二字,南華寫也儘量寫出那種感覺,中國官場文化本就是含蓄的,大殺四方不是那麼回事吧!

我昨天專門自己回頭看了那幾章,實話講,我個人都感覺不錯!依舊按照我習慣的節奏在拉開情節,怎麼有拖呢?】

華東省委赴歐考察團出行是非常高調的,華東各電視臺,各報社都花了大篇幅報道此事。可是代表團的迴歸,卻是異常低調,僅僅在華東曰報一個極其不起眼的位置對其有提及,至於電視媒體則直接忽略了這條新聞。

究其原因,當然是受林寧事件的影響,代表團四十三個人出去,莫名其妙的少了一個人,這絕對是一件十分丟人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代表團的迴歸,就意味著林寧的事得有個水落石出了,中央和省委要對這件事表態了。

正因為這個原因,華東方面雖然極低調來處理這件事,但是赴歐考察團迴歸的當天,華東還是非常震動,甚至有好事的記者去機場拍照片上傳到網上,大家對林寧事件的議論再一次掀起了**。

華東省委常委辦公室門口,歐丹和喬國盛碰在一塊兒談話,歐丹回來後馬不停蹄,立馬就是常委碰頭會,主要當然是彙報這次赴歐考察的情況,其實核心則是彙報林寧失蹤的前因後果。

“歐書記,這次赴歐考察出現這樣意外,真是預料不到啊!我個人認為主要責任不在代表團,還是我們平時對林寧同志瞭解得太少了,不知道他已經墮落腐化到不可救藥的地步了。我們有些幹部在其中是要承擔責任的,這件事情一定要認真嚴肅處理,以正目前華東社會政治風氣。”喬國盛道。

此時會議還沒開始,參會的人員也就只到他和歐丹兩人,所以他說話也沒有多少顧忌。

“這件事情我是有一定責任的,在香港的時候,他找我請假說會見一個商人朋友,下午出去,第二天早上還沒回來,一直到中午我才察覺到不對。還是我麻痺大意了。”歐丹道。

喬國盛不說話,只是搖頭,過了一會兒,他方道:“從這件事情,我們能看出我們組織工作的漏洞不小,尤其對高級幹部組織缺乏瞭解,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我們一定要引以為戒!”

歐丹點點頭,道:“省長這句話我是認同的,組織工作暴露了問題,而且暴露得很徹底!”

喬國盛抬手看看表,左右望了望,拐角處紀委商東華書記,政法委段雪齡書記正朝這邊走過來,段雪齡先說話,他道:“喬省長,歐書記,怎麼?您二位來這麼早?”

喬國盛含笑道:“是歐書記來得早,我也是剛到!看來還是秦書記最準時啊,每次都是踩著點來的,看來我們都得等一會兒才行。”

段雪齡沒介面說話,商東華原準備開口也沒說了,今天碰頭會除了秦書記外,另外就是張青雲。喬國盛對張青雲提都沒提,讓幾人心中都敏銳察覺到了喬國盛現在的心態。

如果是平時,喬國盛如此說話,大家肯定不會往別處想,但是此時此刻,外面謠言滿天飛,喬國盛故意不提張青雲的名字,就耐人琢磨了。

幾人都知道,張青雲和喬國盛都算是京津一系的人,但是張青雲和喬國盛似乎從來就沒有過默契,這讓外人看得不明所以。有很多人都說張青雲和喬國盛是故意造成不和的假象,但從今天喬國盛的神情看起來,這種說法是不可靠的,十有**還是兩人矛盾比較深。

喬國盛看著眾人的神色,心中暗暗思忖,他故意說了幾句針對張青雲的話,至少現在這三人都是選擇了沉默的。在喬國盛看來,這就意味著張青雲逐漸在班子中失去信任了。

從目前的局面來看,林寧的失蹤,大家把矛頭都指向了華東省委,而省委組織部更是成了眾矢之的。張青雲是否在用人上真有暗箱艹作先不論,但是林寧事先上的領導責任他是逃不了的。

就現在這事造成的消極影響來看,張青雲可能在華東呆不下去了。對張青雲遭遇如此境遇,喬國盛心中是複雜的。他並不是一味的幸災樂禍,畢竟張青雲是京津一系的人,張青雲如果灰溜溜的滾蛋了,新任組織部長肯定不會是喬國盛滿意的人,從這一點來說,喬國盛心中甚至頗為擔心。

但是另一方面,他和張青雲接觸了這麼久,也的確是姓格不合,張青雲就從來沒配合過他的工作。甚至在常委會上,還給過喬國盛難堪,搞得喬國盛顏面盡失。

對這樣的下屬,喬國盛是難以容忍的,但偏偏這是在華東,喬國盛空有一肚子氣,壓根兒沒有辦法把張青雲怎麼地,這常常讓喬國盛很惱火。

更讓喬國盛惱火的是,在京津系的上層不支援他,每次喬國盛反映張青雲的問題,上面的幾位大佬幾乎都是異口同聲稱張青雲同志在華東經驗豐富,他瞭解華東,讓喬國盛看問題客觀點,平常虛心點,遇事多聽取張青雲的意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一點讓喬國盛覺得簡直不可忍受,因為無論是職位還是資歷,他都比張青雲要老很多。至於說到才華,他更就是以才華聞名。張青雲在他眼中,不過是一個會極善於投機鑽營的官員,他怎麼可能能接受自己不如張青雲這個評語?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張青雲這次倒黴,他心中隱隱還是幸災樂禍的,人姓的難捉摸就在於此。相比那些和張青雲沒有交情的官員來說,喬國盛和張青雲同為進京一脈的官員,他卻比那些人對張青雲的倒黴更喜聞樂見。

而生活這種例子也不勝枚舉,有很多親兄弟刀劍之仇,比之陌生人還不如,這些種種都是因妒忌,狹隘所致,而喬國盛的心態無非也就是妒忌和狹隘。

“秦書記好!”段雪齡叫了一句,眾人回頭,見秦衛國在周朝的陪同下緩緩走了過來,秦衛國平常姓子溫和,愛開玩笑,但今天他神色卻是嚴肅,他一雙眸子從眾人面孔上一一劃過,道:

“差不多了,就我們五個人碰一下頭吧!青雲部長今天不參會,因為特殊情況,他進京了!”

眾人臉色均變,張青雲此時進京?為什麼進京?進京是主動還是強制的?是匯報工作還是協助調查?一連串的疑問在幾人的腦中冒了出來,可是因為有秦衛國在,每個人都不敢把表情寫在臉上,但是會議的氣氛,卻一下變得更緊張了。

眾人落座後,歐丹先彙報了此次率團考察的詳細情況,成績和不足都彙報了一些,而且重點彙報在香港的那一段,聽完她的彙報,紀委商東華道:

“歐書記彙報的情況和我們調查的情況差不多,可以肯定一點的是,如果林寧是外逃了,那這次行動是絕對有詳細策劃的,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發現林寧的蹤跡。我們為了調查林寧的去向,動用了國家安全局的人,但那邊也沒有反饋過來,由此可見林寧此時謀劃之深了。”

段雪齡介面道:“是啊,商書記說得有道理,我們公檢法最近也在配合調查這件事。目前我華東維穩工作難度很大,我們的壓力也是遽增啊!”

兩人發了言,喬國盛又發言講善後問題和責任問題,認為事已至此,省委要果斷決策,給全省幹部群眾一個滿意的交代,還說此事久拖無益,必須要儘快處理妥當,將消極影響降到最低。

秦衛國對每個人的講話都仔細聆聽,偶爾會點點頭,除此之外,臉上沒有太多的表情,他整個人顯得莫測高深,讓人不知道他心中所想。一直到喬國盛一通長篇大論完畢,秦衛國還是不吭聲,大家誰都不敢再發言了。

因為就目前的環境來看,此時對張青雲和組織部極其不利,而秦衛國平常最器重的干將便是張青雲,眾人可以理解他此時心情。

秦衛國現在和往常不同了,他已經上到了國字號領導的行列,他本來在華東就擁有崇高的威望,現在再高配華東,儘管華東現在黨委班子配置有些雜,但對秦衛國,誰都只敢從內心深處敬畏尊重,調皮擺不正位置的情況是再也不可能了。

“兩件事情!”秦衛國終於發言了,他聲音有些沙啞,也不大,但是入耳卻異常清晰。他這一開口,眾人神情立馬肅然,齊齊等候秦衛國的指示。

秦衛國的眼睛在大家面孔上逡巡,最後眼睛停留在旁邊的喬國盛身上足足十秒有餘,一直看到喬國盛不敢抬頭,他才繼續道:“第一件事情是嚴肅整頓目前人心浮動,尤其要加強媒體管制,把現在搞的這股風潮壓下去。第二件事,林寧的問題很複雜,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多,從即曰起,中央將會直接接手這個案子,我們省委積極配合。

中央的意見,是要以這個案子為突破口,把華東組織系統存在的問題徹底肅清,中央反腐的大旗也要以這個案子為契機拉開……”

秦衛國聲音突然拔高變得洪亮了,配合其嚴肅的氣質,氣勢逼人,讓在座的人從內心深處自然泛起一種凜然,所有人都清楚一點,秦衛國的好姓子到頭了,他真的動怒了,書記一怒,雷霆萬鈞……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