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傳教不順利也是東西方價值觀的體現,這裡可是路過的人口渴了吃個果子不算偷的時代,而聖經裡面偷吃果子就要被打下煉獄不說還要子子孫孫的受罪。頂點 23S.更新最快

佛教能在這片土壤上面發展起來和其自我閹割的特性是分不開的——在明朝藏傳佛教和中土佛教已經是兩碼事了。道教作為本土宗教也有其天然優勢,那就是將歷史上的名人以及從古至今的神化傳說故事整理起來,一套系統就算完善了。至於這些歷史名人為什麼成神,那還不簡單,來本封神演義就全部解決了。

對於洋神父的怨念廬山號根本不知情,打發掉想挖澳洲牆角的二人組後,阿瑩最近買下的小寵物又來打發飯底了。

不知何時起,一些上層社會的國人認為吃光了是很那個啥的。所以,這次也是一樣,還算豐盛的a餐三個人都沒有吃完。

看到阿瑩口中的小黑正在愉快的添盤子,金三多眉頭上多出幾條黑線。阿瑩整天不離手的這可愛寵物是從皮島獵戶手中買下來的一隻黑熊幼崽。大約是見到在澳洲的姐妹們都養了樹袋熊做寵物,阿瑩的心也開始萌動了。

和阿瑩不一樣,金三多知道這個傢伙是能長到一千幾百斤的,怎麼說也是猛獸。只是當時阿瑩看到已經失去母親嗷嗷待哺的小黑之後,就忍不住母親大發,將其從獵人手中買了下來——並向金三多保證小黑一定會很乖很乖的,想起動物園裡面只會賣萌的大家夥們,金三多也只好認了。

拿上飯後一杯茶。金三多去了生物老師那邊:“蔡老師。我想問一下,熊作為大型哺乳動物之一。如果有天兇性大發怎麼處理?”

蔡老師看著那邊賣乖的小黑說道:“你說的那個吧,我想不會的。”

“還請老師指教。”

蔡老師說道:“這麼說吧。母性這個東西呢,不是只有人類才有的。你聽說過狼孩或者熊孩的故事吧。就是因為幼崽死去,母狼或母熊將找到的人類嬰兒撫養長大的那種。”

“一點點傳聞還是有聽說的。”不過人家那是死了幼崽,咱家這口子是什麼情況呢。

蔡老師也抱著茶杯說道:“哺乳動物呢,總體來說都是社會性動物。一個人類嬰兒從小被母狼撫養或者被母熊撫養,他長大後就是熊孩或者狼孩,從本質上說除了基因和外表外,他已經不是人類了。同樣的道理,狼和熊從小在人類社會長大。那他除了外貌和基因之外就是人類的一員。將寵物作為家庭成員的這種事情很常見吧?”

“這個經常有,我小時候也養小狗的。我去當兵的那年小狗捨不得我走,追了我很久…直到我在車站上車。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您是說這只熊長大以後,就會成為不會說話的人。”

蔡老師點點頭:“就是這麼點事。總體來說,就是冷血動物也是有親情觀念的。野外的熊傷人一般是為了保護地盤或幼崽,其實狼和狗的本質除了馴化度之外沒有什麼區別,如果是你養的狗,你抱她的小狗他不會咬你吧。”

金三多想起自己養的那條小狗說:“我養的那條,看見我就忘記剛出生的小狗崽子了。”

“所以說。儘管放心吧。他就算長大後,也會是我們中的一員。”

得到在人類社會從小長大的猛獸不會有什麼危害的答案後,金三多去廚房弄了些海鮮來一起和阿瑩餵養小黑——長大了只認識媽媽不認識爸爸,那可就要悲劇了。金三多自認在這力氣上面是無法和黑熊比拼的,只能期望這小黑長大以後更聽話一點了。

看今天老公這麼配合,阿瑩落下幾滴眼淚。

“嗯怎麼了?”

“沒事。想起爸爸媽媽和哥哥姐姐妹妹弟弟了。”

“沒事,我們不是好好的嘛。再說了。每家這麼多孩子不就是為了避免骨肉分離這種情況發生嗎。”金三多說起自家事來:“我家孩子比你家還要多的多,記得有一次一個小我一歲的弟弟家裡不住非要去外面租房住。結果中了煤氣掛掉了。家人知道後只有一個‘哦’字。”

阿瑩擦去眼淚說道:“你們家的人可真冷淡。”

“那是因為他出去租房住的那一刻開始,就應該考慮清楚有什麼危險。包括他可能因為意外死去這件事,在他出去租房住之時我們就已經有心理準備了。”金三多說道:“活著的人還要活下去要工作要學習,每天到晚為一個已經死去的人悲傷什麼都不去做了,那才不值得呢。”

話說這邊大明朝在引進了第二批澳洲火器後,除將神機營改組為神機軍外又建了兩支新軍,分別是遼東的廣寧軍,執掌這新軍的人物是西洋火器專家孫元化,另一支是直隸的天雄軍執掌這支新軍的人是大名知府盧象升。

得了這些訊息後,廬山號的穿越眾也有些忐忑,這八股文中雖然沒有什麼軍事知識,但靠八股文起家的人中間,還真是出了不少軍事天才的——話說已經從小開始就嚴重偏科了,但是對於新事物還能理解的這麼快,只能用人才來形容了。

王陽明那個開個掛的就不說了,就現在北方這些明朝新軍的主帥也都是一時的人傑。好在標準化和流水線技術對明朝來說還是老大難問題,不然澳洲共和國哪裡還有的混——有這個國家了嘛。

澳洲青年城。

工業組的林逸鄭重的說道:“現在我宣佈,高爐鍊鋼計劃無限期停止。”

高爐是建不起來了,雖然有技術有圖紙可是一個頂層吹氧問題就難倒了一大幫人——液態的氧氣生產和儲存就是一個問題,六十年代鄉鎮間的小鋼鐵作坊都能從工業社會體系中買來原料,可現在的問題是澳洲沒地方去買——工業化其實是一個體系。而不是一兩個廠子,這一點廬山號的穿越眾們總算明白了。

好消息是。廣東來的這些匠戶師傅們建設的鍊鐵平爐已經能出偽鋼(灌鋼)了,再建設幾座鍊鐵廠勉強能滿足澳洲暫時的鋼鐵需求——特種鋼就要看廬山號的高溫電爐。

既然高爐鍊鋼的計劃破產了。高爐燒玻璃的計劃自然也就破產了,不過因為已經開始煉焦,這些焦炭可以給未來平爐的鋼鐵廠和玻璃廠用——畢竟焦炭的熱值還是蠻高的。

現在林逸領導的工業組面臨的問題就是,怎麼更好的去除平爐鐵水中的雜質和硫磷等——因為雖然高爐鍊鋼是後世鋼鐵產業化的不二途徑,但是這之前大家還是用平爐鍊鋼的。這些明朝匠戶師傅們建起的鋼鐵廠還有很大改進的餘地,若是能系統化的改造一番,鍊鋼燒玻璃都不在話下。

現在是澳洲大發展時期,一聲令下,更多的匠人和基本勞動力加入到平爐的建設中去。對現代鍊鋼平爐的建設。澳洲人有自己的方案和主意——這當然都是經過歷史實踐中證明的,雖然開始匠人師傅們還薄有微詞——哪有外行領導內行的道理,不過等建好了之後,這效果自然也是出奇的好。

輕鬆拋棄了還不成熟的高爐鍊鋼計劃後,工業組的一眾人又把目光轉到燒玻璃上面,十七世紀不管是在亞洲還是歐洲,鏡子可都是很吃香的貨物。軍火這一塊廬山號還能撐一下,可是大量燒玻璃就不划算了。

工業組的口號一變:“既然威尼斯人都燒得,我們也燒得。”

只是這穿越眾心氣比較高。一上來就想挑戰平板玻璃。平板玻璃不是吹的,甚至後世大部分玻璃都是開模具澆鑄製造的,真靠人類那點肺活量吹出來的那是藝術品不是工業品。

製作平板玻璃就需要一個鐵製的平臺,另考慮到玻璃的冷卻時間。這樣上千斤重的鐵製平臺需要十幾個乃至幾十個——於是鍊鐵廠出產的上好的灌鋼被拿來打造一些明朝人看來是一些鐵製大床的東西,這大鐵床不但要保證光滑平整而且還不能有一個毛刺,對現代工業來說這點要求不算什麼。可是現在的澳洲只能用先開模具製造大鐵床然後用榔頭等一點點按要求將大鐵床敲出來,最後還要等廬山號回來用上面的拋光機走一遍。

這次廬山號回來的正是時候。廬山號載著移民和貨物回到青年港,工業組的重點計劃之平板玻璃就開始點火燒窯。然後那些經過初級加工的大鐵床被運上廬山號等待拋光。得知這是澳洲第一爐玻璃就要出爐的時間,在確定了燒玻璃不會炸爐之後,大家興致勃勃的參加了玻璃出爐的這一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自然第一塊被拋光的大鐵床和一根磨光的鐵棍子也回到了玻璃廠。

在現場洛傑船長問道:“我想要問的是,我們難道已經有了鹼廠?”

林逸說道:“食用的鹼面對澳洲工業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我們現在用的是侯氏制鹼法,只能得到工業用的純鹼和化肥氯化銨。下一步,我們準備擴大純鹼的生產,用氯化銨製作合成氨,這樣就連炸藥我們也都要有了。以後開礦修路,甚至生產軍火,這都是少不了合成氨的。”

說到這裡林逸驕傲的說道:“說起來,明明已經有技術要一步步做起來還是有難度的。就這個簡陋的鹼廠我們試驗了幾十次才成功。不過好處還是有的,我們得到了化肥和純鹼。”

一個老師傅盯著爐內的反應說道:“開爐。”

這個爐子並不大,澳洲人的第一個玻璃廠也就是實驗性質,成功後才會建造更多更大的玻璃廠。裡面的瓷質坩堝被兩個大鐵鉤架出之後迅速將裡面燒紅的玻璃液體傾倒在外面等候多時的大鐵床上面,鐵棍子隨後而上將上面紅色的玻璃水攤平。

昨晚上述這一切大鐵床帶著下面的輪子被推入一個與外面隔絕的密閉倉庫中——這裡已經用水平儀測過了,保證大鐵床在這裡是一定會保持水平狀態的。林逸一拍手:“好了,我想大家離開之前就能看到澳洲第一塊平板玻璃誕生了。”

洛傑船長問道:“這就完了?”

林逸點點頭:“還有十幾天冷卻期間。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自然冷卻。玻璃從結晶後的那一瞬間開始,其實就已經是液體了,包括我們現在所有用的玻璃器物。只是它在常溫下變形用的時間需要幾百年之長,所以還在我們的忍受期。”

想想也是,人才活幾十年而已。不過據說有些日本的大名用玻璃器物作為傳家之寶的,這可要壞事了。

這段冷卻時間玻璃廠卻沒有停著,仍在一爐一爐的製造著平板玻璃。

當然,廬山號臨走前,這第一塊平板玻璃是要上船的——作為教學船實驗室電鍍技術上面也是有的。

當兩個工人帶著厚厚的手套將澳洲第一塊平板玻璃搬出來之後,大家才發現這澳洲第一塊玻璃居然是淡紫色的。雖然說神童詩裡面有滿朝朱紫貴,但對於玻璃行業來說,還是透明無色的玻璃最好——當然,如果技術能做到隨意改變顏色那就更好了。

看到這彩色玻璃工業組的組長林逸也抓了頭皮:“看來是投料配比有些問題,已經去鐵了怎麼會發紫呢。”

洛傑船長勸道:“慢慢來吧。”

林逸問船上的軍工組人員道:“能做鏡子嗎?”

幾個人正在摸著玻璃的平整度:“放心啦,反光的是銀不是玻璃本身。就這塊平板玻璃的質量還在製造鏡子的許可範圍內。”

當然,明朝並不需要一米五乘兩米的大穿衣鏡。金三多貢獻出一枚鑽戒被當做切割玻璃的玻璃刀——話說這個鑽戒阿瑩眼紅很久了,女人嘛,總是對於發光的亮晶晶的東西感興趣——傳說中的龍和現實中的一些鳥類好像也是這樣。

林逸則堅定的說道:“放心,我們會燒出無色玻璃的。”

只是這一年的春天,最重要的還是農業,開荒播種引水修渠灌溉才是重中之重。這也是所有人到了澳洲之後的第一個春天。雖說1629年終將不會平靜,但是顯然廬山號到來後的世界將增加更多的變數。(。)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