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訂閱支援正版光榮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使1908年爆發的世界大戰戰場範圍進一步擴大。1909年的開端,歐洲充滿了致命的暴力。在1月1日,也就是元旦那一天,自負的德國海軍開始挑戰英國的海上霸權,一艘德國的潛艇,在英吉利海峽發射出數枚魚雷,擊中了英國一艘無畏戰列艦的船體,546名英國皇家海軍陣亡。這是英國皇家海軍橫行世界五大洋一個世紀以來,受到的最沉重的災難之一,還有最深的恥辱,英國決定拿德國海軍開刀,從此拉開了世界大海戰的序幕。

這時的戰場,情況有變化,土耳其人參戰了。英國遠征軍總司令弗倫奇爵士認為這個變化實屬多餘。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1908年,已經是一個類似於歷史上晚清帝國的**落後國家,在經濟上、軍事上都很弱,甚至沒有資格成為任何一個歐洲列強的對手。弗倫奇爵士認為,只要派遣一支一萬人左右的遠征軍,加上兩艘無畏艦的配合,就可以輕易佔領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無論奧斯曼帝國與協約國或同盟國結盟,其結果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損失更多領土。

實際上,進入二十世紀之後,歐洲各國,不管是強的還是不強的,都不願意和土耳其人結盟,因為土耳其人是“歐洲病夫”,出於緩慢奔潰中,之所以還沒有消亡,只是因為各國利益難以達成一致,相互制約。比如俄國人早就垂涎君士坦丁堡,但英國人卻宣稱。寧願和俄國人開戰,也不能讓俄國的野心得逞。和土耳其人做盟友,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壞處。就是土耳其能給予的回報實在是太少,還不能再公開肆無忌憚霸佔土耳其人的領土。這好比讓一個飢渴的男人,看著一群光著身子的女人,還要為所謂的友誼剋制自己的**,顯然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到1908年,希臘、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已經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分裂出去,英國奪取了埃及、塞普洛斯,法國獲得了阿爾及利亞,希臘搶佔了克里特島。奧匈帝國吞併了波黑,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已經四分五裂了,土耳其的統治者想透過和強大的德國結盟,透過戰爭來洗刷自己的恥辱。

德國特使奧托.李曼.馮.桑德斯將軍(名字裡有“馮”字,又是一位普魯士容克貴族)一到達君士坦丁堡,就被土耳其人任命為土耳其軍事檢察官,也就是陸軍的總參謀長。作為禮物,德國把開進君士坦丁堡北邊的達達尼爾海峽的兩艘無畏級戰列艦,送給了土耳其海軍,並封鎖了達達尼爾海峽。這樣運輸35萬噸以上出口貨物的俄國船隊,就再也無法從黑海到地中海。

這兩艘無畏級戰艦,雖然有了土耳其的名字。全體海軍也穿上了土耳其制服,但他們還是德國人,繼續接受德國的命令,不僅封鎖了達達尼爾海峽,還懸掛著土耳其的國旗,闖入黑海,向俄國的費奧多西亞、敖德薩、塞瓦斯托波爾的港口開炮。

尼古拉二世大怒,但苦於中俄戰爭以後,中德又聯合瓜分俄國。俄國海軍幾乎覆滅,還在進行海軍重建工作。於是便請求英國皇家海軍出頭,教訓一下土耳其。俄軍總司令尼古拉大公給英國政府發電報。建議英國海軍到君士坦丁堡北邊的達達尼爾海峽展示武力,阻止土耳其在波斯和高加索的野心。

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英國有英吉利海峽的“天塹”,加上有實力世界第一的皇家海軍作為後盾,英國本土不像俄國、法國那樣易於受到德國領導的同盟國的攻擊,英國人也不願意限制世界大戰的戰場範圍。

而且1915年初,英國從海外殖民地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調回常規軍隊到歐洲戰場,英國遠征軍弗倫奇爵士手下的兵力又恢復到30萬人,英國陸軍大元帥基欽納伯爵還在英國本土招募了10萬新軍。於是弗倫奇提出了一個新進攻方案,要求陸軍沿著海岸線前進,海軍配合,收復被德軍佔領的比利時港口城市。

但是,因為德軍首先使用了中國坦克,英國遠征軍有三四個師的數萬兵力被消滅,這種巨大人員傷亡,讓英國國內的民眾很震驚,反戰情緒高漲,反戰運動蓬勃開展起來,而且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一輪反戰運動的領導者,就是英國遠征軍司令弗倫奇爵士的姐姐夏洛特.德斯帕。

英國政府為了平息民憤,成立了一個新的戰爭計劃機構——英國戰爭委員會,委員會成員有英國首相阿斯奎斯、英國陸軍大元帥基欽納、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英國外交大臣格雷、英國財政大臣勞合.喬治。這時停戰顯然是大英帝國的恥辱,戰爭委員會希望開闢新的戰場,最好是能減少傷亡的戰場,用勝利來挽回民眾對戰爭的支援,打海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1908年英國和法國已經有大型戰艦,包括無畏級的軍艦,比較容易組織建立一支世界上最強大的英法聯合艦隊。而且,土耳其人剛加入同盟國,有必要教訓一下這個衰老的帝國,拉攏希臘等其他中立國。

君士坦丁堡的防線很脆弱,達達尼爾海峽絕對是一個極好的目標。

更何況,打破達達尼爾海峽的封鎖絕對是必要的。如果德國控制了達達尼爾海峽,那麼俄國人將不能將穀物從黑海運輸到地中海,換回急需的現款,英國和法國也不能透過黑海將支援物資運到俄國港口,這對經濟差不多已經奔潰的俄國,是致命的打擊。

幸運的是,海軍大臣丘吉爾非常支援海軍到達達尼爾海峽行動,他想給英國戰爭委員會展示海軍的強大肌肉和戰略地位。1908年德國海軍對蘇格蘭和英國沿海地區,採取打了就跑的不定期襲擊戰略,德國海軍的目標。往往不是防衛得很好的英**港,而是普通的城市港口,比如1908年12月。德國海軍在近乎平射射程內,炮擊約克郡的兩個港口。至少打死了五百個平民,然後他們繼續去考驗英國的北海防務。這種游擊戰讓丘吉爾的海軍一直沒太多表現機會,他苦惱不已。

丘吉爾決定和德國海軍來一場大會戰,他給英國在東地中海的艦隊代理艦隊司令薩克維爾.卡登發電報,問他的艦隊能否突破德國和土耳其人對達達尼爾海峽的封鎖,一直進攻到君士坦丁堡。

英國東地中海艦隊代理艦隊司令薩克維爾.卡登早就想摘掉“代理艦隊司令”中“代理”的帽子,接到電報大喜,馬上回電報說:“如果給我的艦隊配足夠的掃雷霆。我能在三天之內拿下君士坦丁堡,而且不需要陸軍支援。”

一向自信的丘吉爾對薩克維爾.卡登的回覆很滿意,指示他儘快提交一份作戰計劃,批准後馬上開始執行。薩克維爾.卡登說,要做的事情並不多,只需要集結在地中海的軍艦,然後開始投入戰鬥。

2月19日,英國東地中海艦隊代理艦隊司令薩克維爾.卡登就信心十足開始了征程,率領一支強大的艦隊強行駛入達達尼爾海峽入口,這支艦隊包括12艘戰列艦、4艘法國戰列艦、14艘英國驅逐艦、6艘法國驅逐艦(法國驅逐艦噸位較小。沒有裝甲,但速度快、火力猛),5艘英國巡洋艦。徵用35艘漁民的拖網漁船,用於掃雷。英國皇家海軍的超級明星“伊麗莎白女王號”也在其中,它是英國當時最先進的超無畏級戰艦,為了應付爆發的大戰趕工期建造,剛在地中海下水試航,馬上就接受命令,參加對達達尼爾海峽的大海戰。

為了便於讀者理解,在大海戰之前,普及一下戰艦的常識。還有同盟國、協約國海軍的力量對比。

從19世紀晚期到二十世紀初,世界軍艦技術進步很快。一日千里,在1909年大海戰爆發之時。各軍艦艦種主要有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潛艇,還有水雷作戰艦艇、登陸用平底船等非主流艦船。

戰列艦,是那個年代海上的核心力量,主要用於攻擊,所以強大的戰列艦隊,是海權的重要象徵。嚴格說來,“戰列艦”是風帆戰艦時代留下的遺物,從英語單詞的拼寫就可以看出:1871年,英國將原來代表戰列艦“leship”縮略,使用battleship這個新詞匯。

典型的戰列艦,火力兇猛,擅長攻擊,如著名的英國“無畏”號戰列艦,1906年下水並服役。與以往的戰列艦完全不同,該艦廢除了副炮,原來一般搭載四門主炮的軍艦,一舉增加到十門,射擊之時便於統一指揮,提高命中率,大大延伸有效射擊距離,同時由於採用了蒸汽輪機,其航速達到了21節。該艦的問世,使得以往的戰列艦在一夜間頓時陳舊化,“無畏艦”這概念誕生。與此相對應,裝備7.5到10英寸口徑中間炮的戰列艦,被稱為“準無畏艦”。裝備13.5英寸主炮的戰列艦,稱為“超無畏艦”。

巡洋艦,主要任務是偵查。防護巡洋艦速度很快,有些航速達到了25.5節。通常按照其裝甲防護來劃分,在吃水線附近擁有穹蓋形防護甲板的,被稱為“防護巡洋艦”,除了防護甲板,加施裝甲防護帶的,叫裝甲巡洋艦。除此以外,英國將小型高速巡洋艦稱為“偵察艦”,有時候擔當雷擊艦隊指揮艦的角色。奧匈帝國有一種裝備魚雷的小型輕武裝巡洋艦,也常從事偵察任務。德國簡單地將巡洋艦以5500噸為界,分成“大型巡洋艦”及“小型巡洋艦。

驅逐艦,也有的叫雷擊艦,是當時一種防禦較弱,但擁有重火力,適於近海作戰的小型軍艦,相當於19世紀的“蚊子船”,還通常作為掃雷艦隊的指揮艦使用。在20世紀初雷擊艦日趨大型化,有的排水量還達到1000噸以上。1908年,英國還曾試驗建造了2000噸級的大型驅逐艦“雨燕”號作為驅逐艦隊的指揮艦。

潛艇。在二十世紀初,比較熱心潛艇的是中國和法國、義大利。英國在相當一段時期將潛艇視為“弱者的武器”而不屑,德國最初也懷疑其能力。不過認識到其潛在力量後便迅速將潛艇加以發展。

後來,為了對付日益增長的潛艇威脅,在英國還出現了一種偽裝商船,也就是平時隱蔽武裝國籍,一旦潛艇上浮來襲,便依照國際法升起英國海軍旗,對潛艇發起突然襲擊。這種船隻,不是作為正式的海軍艦種。沒有固定的噸位和武裝標準,通稱其為q船。

飛行器搭載艦艇。最早單獨列為飛行器搭載艦艇的,是法國海軍的“閃電”號“水上飛機母艦”。

登陸用平底船。為了便於登陸作戰,英國開發了一種“x駁船”的登陸用平底船。是近代登陸艇的先驅。英國海軍還用快速摩托快艇搭載魚雷進行試驗,獲得成功以後,定名為“沿岸摩託艇”,而德國海軍也開發了“快速摩託艇”。

1909年,海上戰場的主要參加國中,協約國主要是:英國、法國、俄國,同盟國中。主要是德國、奧匈帝國、土耳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儘管新的華盛頓條約規定了各國戰艦的噸位和比例,但是,因為國際條約一般缺乏強制力。各國都按照自己的需要發展海軍。就像最近聯合國朝鮮人權調查委員會明確把朝鮮人權狀況提交給國際刑事法庭處理,指出朝鮮的最高領導層在三胖同志的領導下,正在犯下反人道主義罪行,提交給國際刑事法庭處理。沒有各國的強力配合,就只是說說而已。

先看協約國的海軍實力,英國的海軍實力無疑是世界最強大的。在1889年,英國透過《海軍防衛法案》撥鉅款強化海軍,確定“兩強標準”:英國海軍的實力必須要強於世界第二位以及第三位的海軍之總和。後來德國海軍強勢崛起,英國海軍統帥部立足於馬漢的制海權理論。制定了兩種新戰略應對,首先是兩棲戰略。比如深入波羅的海登陸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東海岸,乃至登陸波美拉尼亞灣。對德軍強攻。其次則為封鎖戰略,也就是透過阻礙德國的對外貿易來打擊德國經濟。在戰爭前夕,透過封鎖敵方來將制海權掌握在手,而且如果對方企圖突破封鎖,便隨時準備集中海軍主力進行海上決戰予以消滅或者打擊。

英國海軍的主要指揮機構為海軍部,其最高長官為文職的海軍大臣丘吉爾。戰爭前夕,英國海軍中最為強有力的,是直接和德國公海艦隊對峙的本土艦隊,這個艦隊下轄4個戰列艦分艦隊、2個戰列巡洋艦分艦隊、4個裝甲巡洋艦和輕巡洋艦分艦隊,擁有21艘無畏艦、8艘準無畏艦、5艘戰列巡洋艦以及多艘輕型艦艇。

法國海軍被編為大小兩個艦隊,地中海艦隊又稱海軍第一叢集,司令官由法國海軍總司令布韋.德.拉佩雷爾海軍中將兼任,他也是協約國海軍在地中海方面的最高司令官。地中海艦隊旗艦為無畏艦“孤拔”號,其主力為2個戰列艦分艦隊和2個裝甲巡洋艦分艦隊,此外還有一個以4艘老式戰列艦為核心的預備中隊,共有21艘戰列艦、7艘裝甲巡洋艦、8艘防護巡洋艦、43艘驅逐艦或雷擊艦以及16艘潛艇等主要艦艇,主要基地為土倫港。

在英國和法國的幫助下,俄國海軍主要重建了波羅的海艦隊。俄國海軍在波羅的海當時主要兵力為4艘前無畏艦、3艘裝甲巡洋艦、7艘防護巡洋艦、49艘驅逐艦、21艘雷擊艦、6艘佈雷艦、11艘潛艇以及6艘炮艦,但是其指揮體系卻置於陸軍第六集團軍之下,效率可想而知。

再看同盟國的海軍實力,德國無疑是其中最強的。由於德皇威廉二世試圖挑戰英國的海權,所以進入二十世紀後,德軍的發展戰略是“海軍紙上”,德國海軍統帥部制定的戰爭計劃,主要設想處於優勢的英國海軍將對德國沿岸進行逼近封鎖。因此,德軍採用“有限作戰”或稱“小規模作戰”。透過積極的攻擊行為襲擊英國艦隊,並且輔以佈雷和潛艇的襲擾行動削弱英國海軍,再等到英國海軍和德國海軍的力量相差無幾時。德方集中其艦隊,在不利於敵方的水域與英國決戰。

在戰爭前夕。德國海軍由公海艦隊、東亞分艦隊以及一些分駐於海外領地的艦艇構成。其中公海艦隊為德國海軍最大的聯合編隊,其目的便是與英國本土大艦隊進行對抗,下屬5個戰列艦分艦隊、1個岸防戰列艦分艦隊、5個巡洋艦分艦隊、8個雷擊艦大隊、2個潛艇分隊、1個佈雷艦分隊和3個掃雷艦大隊,主要艦艇有14艘無畏艦、22艘前無畏艦、8艘岸防戰列艦、4艘戰列巡洋艦、7艘裝甲巡洋艦、12艘小型巡洋艦、89艘驅逐艦以及19艘潛艇等。

在波羅的海,德國於基爾港設有波羅的海司令部,由威廉二世之弟、海軍元帥海因裡希親王指揮,轄一支分艦隊,開戰之際主要由8艘巡洋艦、16艘驅逐艦、5艘佈雷艦、4艘潛艇以及1艘炮艦組成。

奧匈帝國未設海軍部。年邁的老皇帝約瑟夫一世對於海軍興趣不大。但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對海軍建設抱有的強烈熱情,海軍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成了亞得里亞海上一支重要力量。奧匈帝國艦隊都集中在亞得里亞海,擁有2個戰列艦分艦隊、1個巡洋艦總隊,2個驅逐艦隊和2個雷擊艦隊,1個潛艇中隊。主力有3艘無畏艦、9艘前無畏艦、9艘巡洋艦、19艘驅逐艦、60艘老式雷擊艦以及6艘潛艇,預備隊還有3艘岸防裝甲艦、5艘舊巡洋艦、7艘驅逐艦以及18艘雷擊艦。但奧匈帝國的海軍軍士與水兵中的民族構成複雜:克羅埃西亞與斯洛維尼亞34.1%、匈牙利20.4%、德奧16.3%、義大利14.4%、捷克及斯洛伐克11.0%、波蘭、羅馬尼亞與-魯塞尼亞4.6%,這樣雜多的民族構成,給訓練和作戰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海軍只能用“悽慘”兩字來形容:德國在地中海的兩艘無畏級戰艦“戈本”號以及“布雷斯勞”號,駛入君士坦丁堡宣佈送給土耳其。掌握這兩艘戰艦的德國海軍少將蘇雄,成為了土耳其海軍司令官。但土耳其除了這兩艘巡洋艦上為身穿土耳其制服的德國人以外,其他水兵。主要是種地的農民出身。海軍的專業水兵以及士官,很多沒有受過系統海軍訓練,軍官的比例異常臃腫,官兵比例竟然高達8比10,大部分官兵還不習慣航海,缺乏海上經驗,彈藥燃料以及補給品嚴重不足,戰鬥力和晚清的艦隊差不多。

除了德國兩艦以外,土耳其海軍主要擁有3艘戰列艦、2艘防護巡洋艦、2艘佈雷巡洋艦、8艘驅逐艦、12艘雷擊艦、2艘潛艇以及若干炮艦、佈雷艦艇等。唯一具有較好裝置的基地便是首都君士坦丁堡,在黑海的作戰計劃是單純防禦性質的。

總體來看。協約國的海上力量,要強於同盟國。而開戰的主力。是英國本土艦隊對德國公海艦隊。在1909年大海戰爆發之際,在數量上,英國的主力艦對德國主力艦有優勢:英國海軍擁有無畏艦20艘、戰列巡洋艦8艘,而德國則分別為14艘和4艘,其兵力對比大約為3:2。在大炮威力方面甚至佔更大優勢——168門十三英寸半和十五英寸口徑的大炮和104門十二英寸口徑大炮,對德國的176門十二英寸口徑大炮。驅逐艦的對比是80艘對63艘。因此兵力對比對於德國來說依然不利。

除了要打破達達尼爾海峽的封鎖,海軍大臣丘吉爾還認為必須讓英國本土艦隊亟早從波特蘭開赴北海進入戰位,前往控制北海的第一線斯卡帕灣。斯卡帕灣位於不列顛島東北端奧克尼群島之中,這個基地的主要泊地為主島珀莫納島、霍伊島、南羅納賽島以及一些小島包圍的內灣。其冰河地形獨特,灣內廣闊、水深且平靜,是很好的海軍補給基地。

大海戰前,英國第一艦隊的主力除了“阿伽門農”號以外,全部離開了波特蘭,延綿近30公里長的艦隊在一片漆黑中以高速行駛透過狹窄的多佛爾海峽,駛往籠罩這迷霧的北方大海,完成了在斯卡帕灣的戰略性集中,投入了對德作戰的第一線。

英國第一艦隊分為了四個戰列艦分隊和三個巡洋艦分隊,分艦隊規模如下:

第一戰列艦分艦隊:無畏艦8艘、輕巡洋艦1艘。正副司令官為海軍中將貝利爵士與海軍少將伊文.托馬斯。

第二戰列艦分艦隊:無畏艦8艘、輕巡洋艦1艘。正副司令官為海軍中將瓦倫德與海軍少將阿巴思諾特。

第三戰列艦分艦隊:準無畏艦8艘、輕巡洋艦1艘。正副司令官為海軍中將布拉德福與海軍少將布朗寧。

第四戰列艦分艦隊:無畏艦3艘、輕巡洋艦1艘。司令官為海軍中將甘布爾爵士。

還有四個巡洋艦艦隊:

其中第一戰列巡洋艦分艦隊:戰列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1艘。司令官為海軍代理中將貝蒂爵士。

第二巡洋艦分艦隊:裝甲巡洋艦4艘。司令官為海軍少將高夫-卡爾索普閣下。

第三巡洋艦分艦隊:裝甲巡洋艦4艘。司令官為海軍少將帕肯漢。

第四巡洋艦分艦隊:輕巡洋艦4艘。司令官為海軍准將古迪納夫。此還外第二、第四驅逐艦隊共40艘驅逐艦等為其附屬。

除了前往斯卡帕灣的主力艦艇以外,英國還有一部分以輕型艦艇為主的艦艇則配置在海峽附近的哈里奇,稱為哈里奇艦隊,擁有18艘前無畏艦和4艘輕巡洋艦。

而德國公海艦隊,則集結在威廉港以及易北河口,由英格諾爾海軍上將擔任司令官,整個艦隊的主要構成如下:

艦隊旗艦“腓特烈大帝”號,有4艘驅逐艦和4艘其他艦艇附屬。

第一分艦隊:無畏艦8艘。司令官為海軍中將馮.蘭斯。

第二分艦隊:前無畏艦8艘。司令官為海軍中將舍爾。

第三分艦隊:無畏艦5艘。司令官為海軍少將豐克。

第一偵察叢集:戰列巡洋艦3艘、裝甲巡洋艦1艘。司令官為海軍少將希佩爾。

第二偵察叢集:輕巡洋艦7艘。司令官為海軍少將馬斯。

其他還有雷擊大隊8個、潛艇大隊2個。

一開始,德國公海艦隊按照既定戰略,盡量避免與英國海軍大會戰,而是透過潛艇或者水雷,消耗英國艦隊的實力,伺兵力達到力量均衡再對英國大艦隊進行決戰。而英國艦隊,選擇採取的戰略是第二種,對北海進行深遠封鎖。

到了1909年,大海戰已經無法避免,一場史無前例的海上霸權爭奪,似乎要從土耳其的達達尼爾海峽開始了!(未完待續)

h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