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天道無常,生命無常,讓我們一起為雲南災區的同胞祈福,願苦難真的能夠興邦

1901年國慶過後,宋驍飛著手推動中國的憲政改革。吞噬小說 www.tsxsw.com但不久發生的一件事,讓宋驍飛不得不重新審視中國傳統的鄉村社會,這件事就是政府制定的“減租減息”政策在農村施行起來頗為曲折。

按照宋驍飛第二個總統任期開始時就制定的《新土地法》,規定“佃農田租一般為收成的百分之二十五”,並且“正產物全收穫百分之五十為最高租額”。

宋驍飛認為,農民由很辛苦勤勞得來的糧食,被地主奪去大半,這是很不公平的,他不想以激烈手段解決中國的土地問題,所以交租25%,這是一個溫和的改良方案,減輕農民的負擔,而且民族工商業會因為農民購買力增加而繁盛。

但沒想到,這麼好的政策,還未實施兩年,內閣總理盛宣懷就來找宋驍飛,說:“減租減息政策執行不下去,農村經濟之破產失業者繁多,農民和地主兩方之生計,皆不得安定,矛盾日趨尖銳化,影響於整個社會之秩序”。

宋驍飛問:“這是怎麼回事?

盛宣懷回答說:“土地是中國數千年來鄉村社會的主要財富。自前年試辦二五減租辦法以來,地主和農民兩方糾紛迭起。很多中小地主生平千辛萬苦,粗衣惡食,齒積蠅頭。購得薄田數畝,或數十畝,藉為一家數口或數十口養生之資者。莫不俯首帖耳,他們指責減租之舉是‘苦樂不均,倒置主佃名義,抵制減租’,把出租給佃戶的土地以各種藉口撤回來。誰家佃戶要求減租,地主就以撤佃相要挾,使農民不敢提減租的事情。農民說‘不敢減。減了租就不要咱種地了’。另外,中國農村是一個熟人社會,農民和地主共同生活在一個村莊裡。鄉裡鄉親的,不好意思讓地主減租。有些地方的農民覺得‘咱沒牛借牛,沒錢借錢,要減租就把掌櫃虧了’。很多農民反而動員其他佃戶給地主多交租子。”

宋驍飛一聽。這舊社會的農村農民和地主看起來並不是苦大仇深呀,似乎還充滿著人情味,但他不想就此放棄,對盛宣懷說:“改革總是會觸動一部分人的利益,不可因困難而中輟,不可因噎而廢食。減租乃是我復興黨民生主義的主要內容,那些反對減租或者不把土地出租給農民的土豪劣紳、惡田主及農人中之地棍、流氓,可以抓起來槍斃一批。”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盛宣懷搖搖頭。說:“反對減租的大多是士紳,‘紳為一鄉之望。士為四民之首’,中國鄉間本是個牢固的宗法社會,自明清以降,鄉紳勢力坐大,滲透甚至控制著宗族、鄉族組織。這些士紳地主,主持經營著地方重要的公共、公益事務,如學務、教化、公產、水利、橋樑、津渡等。以清代惠州府所建橋樑為例,官修10座,官紳合修3座,紳修34座,民修18座。容縣橋樑,官修1座,紳修52座,民修32座;津渡,紳修21處,民修22處,官府則未修一處。這些鄉紳,還承擔著學務、教化等文化精神活動,社學、私塾普遍為鄉紳主辦,鄉約等教化活動亦常由鄉紳主持。實際上,我們政府任命的縣長只有獲得當地士紳的合作才能進行治理。而且,有的地方政府不考慮本地實際情況,生搬硬套法令,交百分之二十五的租,農民卻吃虧了。過去有些地區的地租從未達到百分之二十五,遇到災荒之年,地主還會主動免租,一改革反而超過了過去實交租額,因此在農民中引起了反感。”

“遇到災荒之年,地主還會主動給農民免租?”

宋驍飛對此表示懷疑,在他前世受的教育當中,地主都是黃世仁、周扒皮。

盛宣懷回答說:“是的。地主和農民都是鄉裡鄉親,地主是農民的東家,很多地主也不想農民餓死。有時,鄉坤地主還會組織賑災。”

宋驍飛回憶起當年自己到河南賑旱災的情景,的確謝家福等鄉紳出資出力不少,舊社會的卻是鄉里的公共事務聽由宗族、鄉族長老特別是鄉紳打理、操辦。對目不識丁、智識未開的廣大民眾來說,紳士乃是由儒學教義確定的綱常倫紀的衛道士、推行者和代表人,這些儒學教義規定了中國社會以及人際關係的準則。紳士所受的是這種儒學體系的教育,並由此獲得管理社會事務的知識,具備這些知識正是他們在中國社會中擔任領導作用的主要條件。而且基層的保正、甲長、牌頭一般由當地民眾公舉,報縣官點充,其任職資格為誠實、識字、有身家,限年更代,輪流充任,以均勞逸,這甚至和現代的民主自治沒有多大差別。不過中國人大多都講“理”,遇事要討“說法”。

“看來改革不能光在上面拍腦袋呀,也不能感情用事。”

宋驍飛說:“議會那邊,我會儘快跟容閎議長溝通,讓他們修改《土地法》中的有關規定。政府也儘快把政策做一下調整吧,佃農田租在原有的田租基礎上,減免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五十,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一個農民和地主都能接受的田租比例。而政府透過國債從大地主那裡購買來的土地,田租也減少百分之二十五。對於那些失地農民,都往東北三省和遠東地區移民,那裡有大片肥沃的土地,政府可以透過免租的方式,鼓勵農民往關外遷移。”

盛宣懷表示同意宋驍飛的意見。宋驍飛說:“今後我們的政策,都要從實際出發,先試點,再全面鋪開,改革的步子一定要穩,寧可慢一點,也不要亂,中國現在是一個五萬萬人口的大國,一旦亂了,後果不堪設想。”

送走了內閣總理盛宣懷,宋驍飛對中國現在的國情適不適合馬上進行憲政改革,產生了疑慮,他雖然也在書中看了很多關於憲政的書,但覺得“紙上得來終覺淺”,親自打電話給司法總長梁啟超,讓他來總統辦公室。

梁啟超見了宋驍飛,行完禮,道:“大總統找我來所為何事?”

宋驍飛說:“前些日子容閎曾和我談起憲政改革的事情,但我覺得,改革還是要根據國情慢慢來,我準備讓你率團前往英國、美國、德國等國家考察具體的憲政程式和措施,並且考察各國當時的法律和社會,看哪一些措施是適合中國憲政改革的。”

梁啟超點點頭,說:“大總統說得有道理,我這就回去準備。”(未完待續。。)u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