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滬市機場,孟子濤和大軍下了飛機從機場出口走出,便看到向他們招手的於為剛。

“什麼時候到的?”孟子濤迎了上去。

於為剛笑道:“也是巧,剛到兩三分鍾,走吧,咱們去找劉沃爾打秋風。”

一行人上了車,車子便往劉沃爾下榻的酒店出發。

一路無事,下了車走進酒店的大堂,大家見到劉沃爾向他們迎了過來。

客套了幾句,劉沃爾笑道:“房間已經為你們安排好了,你們先去安放一下行李,我在這裡等你們。”

大家去安放了行李,稍稍漱洗了一下,便下樓去和劉沃爾會合。

劉沃樂大手一揮道:“走,今天我帶你們去吃燒雞公。”

於為剛無語道:“我說你也太摳了吧,居然帶我們去吃燒雞公。”

燒雞公是山城川蜀一帶的名菜,之所以叫“燒雞公”而不叫“燒公雞”是因為那裡的方言管“公雞”叫“雞公”。

據說,這道菜是一幫司機哥們出了一趟長途車偶然燒出的,當時這夥人餓得如狼似虎,好不容易看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有一家食館,上前一問老闆都關門了,什麼也沒有了。

這些司機說盡好話,老闆只好將就把自己養的雞宰了,又加了大量的辣椒和香料,還有剩餘的火鍋底料一起燒,沒想到這一燒,就燒出了一道名菜,從此風靡川渝兩地。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道名菜傳到全國各地,許多地方都有它的身影,屬於一道比較普通的菜餚,也正因為這樣,不太符合於為剛打秋風的想法,於是便說了出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劉沃爾哈哈一笑:“你覺得如果味道不好,我能帶你們去嗎?”

“不就是燒雞公嘛,有什麼特別的?”於為剛不服氣地說,因為喜歡吃辣,燒雞公他也常吃,滬市的幾家以燒雞公為特色的飯店他都去過了,有好吃的也有感覺一般的,但覺得驚豔的一家都沒有。

劉沃爾笑道:“到底怎麼樣,咱們去了便知道了,肯定不會坑你的。”

“那我便拭目以待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於為剛發現車子再往滬市郊區的方向行駛,不由問道:“咱們到底要去哪裡啊?”

劉沃爾說:“其實我帶你們去我的一位老鄉家,他做的燒雞公是一絕,就算我都吃了還想吃,每年哪怕再忙,我都至少會大老遠地跑個三五趟。”

於為剛有些不信:“有這麼誇張嗎?”

劉沃爾笑道:“我說再多你不信還是不信,味道怎麼樣,你自己品嚐過後就知道了。”

等到天色以黑,商務車在一處帶院子的民居前停了下來,劉沃爾下車之後,上前敲了敲門,沒一會,就有人開門了。

“劉總,你們來啦,快請進。”開門的是位看起來老實巴交的中年人,熱情地邀請大家進屋。

劉沃爾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年人朱得祿在這邊是做廢品收購生意的,不過現在做大了,他已經退居幕後了,準備從事別的行業。也正因為這樣,院子裡看起來乾乾淨淨的,一般人還真猜不到朱得祿的職業。

寒暄了幾句,於為剛便好奇地打量著院子四周:“朱老板,聽劉哥說,你養的雞不一般,是不是這樣啊?”

朱得祿帶著大家來到一旁邊的雞籠,邊走邊說道:“其實也不算什麼,主要是我有祖傳的餵雞配方。”

大家看向雞籠,裡面的公雞果然不凡,個體大,全身的羽毛鮮亮,眼睛有神,而且都是一副雄糾糾的樣子。

於為剛見了嘖嘖稱奇:“這公雞也太壯實了,我以前還真沒見過這麼精神的,你都給它們喂的什麼呀?”

朱得祿揭開了其中的秘密:“其實就是中藥,按一定的比例配比,每天給它們喝熬出來的藥湯,不但治未病,而且長得特結實,久而久之就能長成這樣了。只不過成本太高了,我也只捨得養這麼幾隻雞,偶爾殺一隻給家裡人補補身體。”

見識了朱得祿以特殊方法養殖的公雞,孟子濤對一會的燒雞公充滿了期待,於為剛甚至都有些迫不及待地一飽口福了。

朱得祿帶著大家來到廳堂,剛走到門口,一股令人垂涎的鮮香之氣撲面而來,於為剛都有些忍不住狂吞了幾口口水。

除了於為剛,孟子濤還發現,廳堂的內門還站著一位才三五歲的小女孩,小女孩粉嫩玉琢,也死死盯著桌子上的大盆,時不時的咽一口口水,那模樣非常可愛。

小女孩看到朱得祿進來,跑過來扯了扯朱得祿的褲子,天真爛漫的說道:“爺爺,我也想吃。”

朱得祿有些尷尬地看了大家一眼,撓撓頭:“囡囡想吃,我明天再做。”

小女孩有些不樂意,微微噘起了嘴,不過她比較乖巧,並沒有鬧著現在就吃。

孟子濤看了看朱得祿的小女孩,笑了笑道:“其實多雙碗筷也沒什麼。”

於為剛和陳沃爾也紛紛點頭稱是,再說了一個小孩子能吃的了多少。

朱得祿很不好意思地推辭,最後折中了一下,舀了一碗給小女孩。

大家上桌,面對眼前這盆香氣逼人的燒雞公,也無需客氣,大家便大快朵頤起來。

到底是每天喝中藥的公雞,雞肉不但緊實,而且光亮鮮嫩,光是看著便讓人垂涎若滴。一入口,那雞肉的香味簡直醉人,耙而不爛,麻辣鮮香,吃了一次還想二次!

面對這等美食,大家連話都不想多說,一個勁地把雞肉和裡面的配菜往嘴裡塞,直到鍋裡已經沒什麼好東西了,這才紛紛停下筷子。

“爽!”於為剛心滿意足地拍了拍肚子。

“怎麼樣,沒有讓你失望吧?”劉沃爾笑道。

於為剛感嘆道:“失望是沒失望,可是這麼好吃的燒雞公不能經常吃,對我來說實在有些殘忍啊!”

“物以稀為貴嘛,如果能夠每天吃那就太沒意思了。”

劉沃爾正說著話,就見小女孩跑了過來,她跑到孟子濤跟前,把一冊看起來有些老舊的連環畫,也就是大家說的小人書遞給了孟子濤。

“叔叔,謝謝你,這是我的小人書,送給你了。”小女孩這麼做應該是為了感謝剛才孟子濤開口讓她享受口腹之慾。

孟子濤輕輕地揉了揉她的頭,正準備說話時,注意到小女孩手裡的小人書微微有些驚訝,嘴上說著謝謝,把小人書拿到手裡欣賞起來。

對於八十年代出生的孟子濤來說,小人書並不陌生,曾經陪伴他渡過童年,給他帶來了很大在的快樂。

而對於年紀更大的人,小人書在他們的印象中應該更加深刻,甚至還承載著一段記憶。

說起來,1950年至1985年是我國連環畫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當時的連環畫已經走出單純的少兒讀物的範圍,成為普通市民的讀物,連環畫的藝術表現形式也變得豐富多彩,線描、素描、水墨、木刻、漫畫、電影、國畫、彩色等繪畫技法在連環畫中出現。

由於連環畫成為全民的讀物,它所涉及的題材也包羅萬象,古典文學名著題材,神話傳說題材,歷史題材,革命戰爭題材,外國題材等等,連環畫可以說是少兒的百科全書。

只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今天影視文化更加盛行,加上中小學校應試教育,今天連環畫市場空間已經被擠佔了幾乎只佔圖書出版的一小部分。

當然,歲月並沒有磨滅人的記憶,一些人因為懷舊心理,特別鍾情於連環畫收藏,慢慢地也帶起了連環畫市場的繁榮,一些連環畫甚至賣出了驚人的價格。

言歸正傳,孟子濤手裡的這本連環畫看起來應該是民國時期的作品,畫的是水滸,整本連環畫儲存的還算可以,雖然有些磨損,但基本沒有缺頁的現象。

於為剛湊過來:“咦,這小人書好像有些年頭了啊。”

孟子濤說:“應該是民國時期的,而且儲存的還不錯,比較難得。”

“民國時期的連環畫?”朱得祿有些訝異,現在畢竟不是以前,資訊發達,也是全民搞收藏的時代,聽到孟子濤說是民國時期的東西,他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東西值不值錢?

看到朱得祿的神色,孟子濤笑道:“朱老板,你難道不知道這本小人書?”

“這個我還真不知道。”朱得祿搖了搖頭,然後小心的問道:“孟先生,這本連環畫值錢不?”

“還可以吧,這個品相能賣個三四千。”孟子濤說道。

聽到這個價格,朱得祿還是很高興,三四千對他來說雖然不算什麼,但也不是一筆可以忽略的錢財。

“我覺得你該問問你孫女這本連環畫是從哪來的。”孟子濤提醒了一句。

“對。”朱得祿連忙對著孫女問道,“囡囡,爺爺問你,這本書從哪來的?”

小女孩回答說是昨天去收購站的時候,翻找到的。

“既然是收上來的,有可能不止一本,可以再去找找看。”孟子濤說話的同時,將連環畫遞還了回去。(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