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濤之前一直聽說潘家園的水很深,但因為以前沒來過不知道到底有多深,現在一看,果然名不虛傳。

市場上的東西確實琳琅滿目,應接不暇,各種各樣的瓷器品種、紫砂罐罐、文玩硯臺,銅器雜項等等應有盡有。然而,這些東西沒有一件能夠入得孟子濤眼的,有些東西更是粗糙到連新手都很難上當。

孟子濤逛了好幾個攤位,一件能夠入眼的東西都沒有遇到,心裡多少還是有些失望,覺得和想象中的潘家園鬼市有些不一樣,或者說,這就叫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吧。

走到一個攤位前,孟子濤看到一位中年買家正打著手電筒用攤主的計算器和攤主討價還價。

這個攤位上主要以各類錢幣為主,另外還有一些銅爐、銅鏡之類的雜項。

買家看中的是兩枚銀幣,說是魯省袁大頭,聽到這個名字,孟子濤暗自搖了搖頭,他都不用看都知道,這兩枚銀幣肯定是有問題的。

事實上,從光緒三十年到光緒三十二年止,魯省銅元局僅鑄造過當十、當二十兩種銅元,之後就再無鑄造錢幣的歷史,時至今日,也沒有發現任何文獻和史料顯現,民國年間在魯省鏡內,官方還是軍閥有正式開鑄過銀元的記載。

而現在出現在市場上的這類銀元,無論從鑄造工藝、重量和成色等多方面來看,這類銀元都是某民間個人私鑄的銀元,因為沒有令人信服的記載,其是真是假也無從判斷。

言歸正傳,攤主開了價之後,只看見買家在計算器上按了600,攤主一看就用手電照了照買家看中的銀元說:“你看看這兩枚銀元的品相,你再掂掂它們的重量,來貨就得這個數。”

說完他就在計算器上按了幾個數字。

買家看完計算器上的數字後樂了,又在計算器上按了1500並說:“我再給你加點,你把這兩枚也賣給我。”說完他就指了指另外兩枚銀元。

孟子濤一看那兩枚銀元,心裡也樂了,看來這人也是醉溫之意不在酒啊,這兩枚銀元他雖然沒有看到到底是哪個版本的,但從品相來看,八成是真品無疑,如果再珍貴一點,有可能撿了漏。

當然,也有可能這兩枚銀元都是高仿,那買家就又打眼了。

那攤販看了看那兩枚銀元,又看了一眼價格,先是猶豫了一下,後來還是同意了,還說:“就當是開個張吧,都像你這樣那我們真賺不著錢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買家微微一笑,笑容之中帶著一絲得意,馬上付了錢拿著銀元走了。

孟子濤向攤主點頭示意,接著低下頭打量著攤位上的物品。他先看了一下相對較少的銅鏡等物,結果大部分不是真品,剩下的還都是民國時間的老仿,基本不值幾個錢。

接著,孟子濤就看向攤位上的各類錢幣。

孟子濤掃視了一遍,發現這裡的各類錢幣眾多,時間從宋代到民國時期,不過,錢幣大部分都是普通的版式,這其中最珍貴的也就價值五六百的民國三年袁大頭。

除了這些普通的錢幣之外,在靠近攤主那邊,還放著幾個用小錦盒裝起來的錢幣。

孟子濤經過攤主的同意,隨手拿起了一隻盒子,只見裡面的錢幣銅質金黃,有著相對精美的外觀,看起來沒有明顯的鑄造缺陷,而且線條清晰,介面比較光潔、平整。

另外,錢幣具有拔模斜度,並且具有比同版別制錢更大的直徑。綜合來看,盒子裡的這枚錢幣分明就是一枚母錢。

母錢者,母也,猶如長於動物母字生有孩子樣,是在砂泥範上用來印製出錢文,並以此型澆鑄出子錢的錢幣。簡單地說,母錢就是一個模子,一種用來翻砂子錢的工具而嚴格意人上說,母錢一般可以分為兩種,雕母和鑄母。市場上一般看到的都是鑄母,雕母則相當的稀罕。

孟子濤抬起頭來問道:“老闆,我能拿出來嗎?”

攤主點了點頭,不過一定要孟子濤戴上手套,還有些不放心地說:“你儘量小心一點,這可是母錢!”

“你放心,我會注意的。”

孟子濤戴上了手套,這才把錢幣從盒子裡拿出來。

說起來,清代鑄母是錢幣收藏裡的一朵奇葩,看似簡單卻包羅萬象。

根據其材料的不同,可以分為銅質、鉛質木質3種;根據其翻砂子錢型別的不同,又可以分為銅錢鑄母、鐵錢鑄母兩種,後者即鐵母;根據其成型工藝的不同,還可以分為翻砂母、打製母、機制母,各種母錢的身份既可以獨立,也可以重疊。

盒子裡的這枚銅錢,為“光緒重寶寶泉局當十”母錢,是用打製的工藝制作的,打製母的成型原理大致是,先用兩段木頭,各刻上錢幣的面與背,然後用事先準備好的銅薄片,壓在刻好的木模上,按形打製出文字,這樣再將兩薄片用土機法壓制成型,較厚重的錢幣還會在中間夾塊鉛餅,起到固定作用,使錢幣結實。

這類傳世的母錢相對的並不怎麼稀罕,孟子濤以前也見過幾枚,像這枚“光緒重寶”如果是真品的話,市場價值應該在八千左右。

然而,錢幣一入手,孟子濤就覺得它重量相對輕了一些,稍微觀察,就能發現其銅質有問題。

母錢區別於一般貨幣的特點之一是其多用優質銅材或其它優材做成。歷史上從產生翻砂鑄造貨幣以來,目前可見的存世母錢銅質均優於一般流通貨幣,據資料記載清代母錢一般用銅均在四煉以上,有的高達六、七煉。

所以說,除特別情況以外,母錢歷經上百年,乃至千餘年的世事滄桑,不論出土之品,還系傳世之物,其品相還相當奪目,在眾多銅錢之中,可謂是鶴立雞群。

然而,這枚母錢銅質雖然不差,但在孟子濤豐富的經驗下,還是現出了原型,比起真品要差上至少一籌。

孟子濤不動聲色地把東西還了回去,又拿起另外幾隻小錦盒,結果卻發現,其中就只有一件是真品,而且這枚母錢品相還不佳,這令他多少有些小失望。

但不管怎麼說,能夠有一枚真品也不錯了,於是就問起了價。

攤主在計算器上按下了幾個數字,接著把計算器遞給了孟子濤,同時心裡有些驚訝,因為他知道孟子濤選中了攤位上唯一一枚真品母錢,沒有一定的實力可辦不到。

正因為這樣,攤主並沒有因為孟子濤年輕就亂喊價,開價四千。

這個價錢稍稍貴了那麼一點,孟子濤又還了幾次,最後以三千二成交。

付了錢,孟子濤正準備起身離開,攤主突然開口道:“小哥,我這還有一枚光緒通寶寶奉局小平,不知道你感興趣嗎?”

孟子濤正準備回應,就聽背後傳來一個聲音:“光緒寶奉局小平有什麼好看的,我那還有幾枚呢。”

孟子濤回頭看到是鍾錦賢他們,有些奇怪:“你們怎麼才這麼一回就過來了?”

“嘿嘿,有事要你幫忙,咱們快走吧。”鍾錦賢嘿嘿一笑,就想拉著孟子濤快走。

“等我這邊好了再說。”孟子濤笑道:“你以為是普通的寶奉局小平啊?”

攤主也是呵呵一笑,從座著的箱子裡,拿出一隻同樣的錦盒,放到孟子濤跟前。

鍾錦賢低頭一看,嘀咕起來:“咦,怎麼看起來確實有點不太一樣啊。”

“回頭再跟你說。”

現場人多嘴雜,孟子濤不想多說,仔細看過之後,他心中微微嘆息,這枚母錢確實是真品,然而不知道被誰砸過還是怎麼,品相實在太差了,這讓他可惜之餘,也十分猶豫要不要收藏它。

思索了片刻,孟子濤最終還是放棄了收藏的打算,把錢幣還給了攤主:“這枚母錢要是品相再好一些就好了。”

攤主把錢幣收了起來,說道:“沒辦法,魚和熊掌不能兼得。”

孟子濤明白攤主這句話的意思,如果這枚母錢品相好的話,估計不是他能夠得到的了,或者他得了完全有更好的選擇,上拍也是正常的。

另外,攤主可能還有一層意思,讓孟子濤不要太挑剔將就一下得了。

孟子濤當然不可能將就,拿著東西就和鍾錦賢小倆口一起走了。

鍾錦賢好奇地問道:“子濤,剛才那枚銅錢到底特別在什麼地方。?”

孟子濤先是把母錢的意思解釋了一下,接著說道:“剛才那枚其實就是機制母錢,他是先用機器壓出高精度的錢幣,即我們所謂的機制方孔,然後再將其穿孔修出拔模斜度,用來當作母錢。”

“目前惟一見過的實物是光緒通寶寶奉局小平,以及同版的翻砂子錢。因為成本過高未推行,所以此類錢極其罕見。這也是光緒朝特有的此類母錢。可惜品相太差了,如果稍微好一點,我肯定會收下來的。”

鍾錦賢恍然道:“哦,原來是這麼回事。”

孟子濤邊走邊問道:“對了,你到底看上了什麼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