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當然沒問題。”

董大爺有些驕傲地說道:“我家是董氏家族的分支,這些東西都是我祖上傳下來的。”

“哪個董氏家族?”

“董訥和董元度,不知道你們聽沒聽過?”

孟子濤一聽馬上就有了印象,董訥是清康熙五年丙午科舉人,六年丁未科一甲三名進士(探花及第),從康熙二十八年到康熙四十年,先後任漕運總督、河道總督、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職,官至從一品。

據《清史稿》載,董訥為官“為政持大體,有惠於民”,風評很好。

董元度是董訥的孫子,乾隆十二年科舉人,乾隆十七年科進士。清乾隆年間著名詩人。董元度自年少便以春柳詩見長,與其父董思凝因作詩而聲滿京國。

董氏家族除了這兩位出類拔萃的人物之外,還有幾位也屬當時社會名流。綜觀董氏家族,近六百年的歷史,特別是從九代至十五代中,出了一名探花、二名進士、二名舉人、一名秀才,家族中有七位夫人被贈一品夫人。

特別是因董訥官至左都御使、兵部尚書銜兩江總督、漕運總督、河道總督,官至從一品,死後康熙皇帝又追贈正一品,又御書“眷念舊勞”,因而使董氏家族成為康乾盛世間平原一名門望族。

聽了孟子濤的解釋,董大爺顯得神采奕奕,宋成嘀咕了一句:“誰知道是真是假啊。”

宋鵬氣急,怎麼宋成就這麼讓人不安心呢,這個時候,你廢什麼話啊!

董大爺不以為意:“不相信的人多了去了,給你們看看我家留的族譜。”

說完,董大爺走向衣櫃,開啟衣櫃門,拉開抽屜,從裡面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本看上去一不小心就要散架的族譜。

“你們看,這是我的名字,我沒說錯吧。”董大爺拿出自己的身份證,接著翻到最後一頁指了指族譜上的一個名字。

大家看了看董大爺的身份證,族譜上也確實是這個名字。

族譜看來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身份證看起來也沒什麼問題,因此一般情況下,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但另一個方面,市面上並不是沒有族譜出售,搞一本真的族譜並不困難,相應的做一張對應的身份證也簡單,他們又不是警察,並沒有檢驗真假的工具。

當然,族譜什麼都是無關緊要的東西,關鍵還是要看東西到底對不對,而且對孟子濤來說,能夠找到魏棟樑父子的線索才是最重要的。

恰巧在這個時候,孟子濤收到了一條彩信,開啟一看,裡面是一張死亡證明的照片,原先這個宅子的主人早在前年就已經去世了,現在這個宅子已經被賣了,不過買家也姓董。

結果沒有出乎孟子濤的意料,他不動聲色的表示,時間不早,可否讓他們鑑賞屋裡的東西了,董大爺連忙表示沒問題。

既然這回來的目的是為了找到相關的線索,孟子濤肯定先看瓷器。

第一件上手的是青花瓷,這是一個蓮子罐,此器罐口無釉,罐蓋邊沿、肩、脛部暗劃花草紋,這一點也是區別清康熙時期與崇禎時期同類器物的重要標誌,因為這類崇禎時期的民窯細路青花與康熙時期的很難區分,胎、釉、器形、紋飾畫法都非常接近,只是康熙時期的這類青花瓷不再有上下暗刻。

該罐露胎處可見胎質細密、堅硬,胎面可見一層微黃顏色,釉面光潤平滑,是典型的亮青釉。青花色調純正、青翠豔麗,使用的是上等的浙青料。

該罐頸部飾青花枝葉紋一週,蓋腹部飾青花人物故事圖。圓足底足際處露胎,足有釉,足底釉面色略淺於腹壁釉面色澤,這是明代器物常有的特徵。

孟子濤仔細看過這件瓷器,發現居然是一件真品,沒有發現一點破綻,接著他又使用異能,還是同樣的結果,這讓他微微有些詫異,接頭乾脆對另外兩件瓷器使用了異能,同樣都是真品。

“真是奇了怪了。”

這個結果,完全出乎了孟子濤的意料,讓他覺得是不是魏棟樑得到了訊息,所以才沒有把仿品拿出來。

至於魏棟樑怎麼得到的訊息,十有八九是部門內部還有其他臥底了,沒辦法,誰讓先前部門內部出現那麼多臥底,讓孟子濤下意識的就往這邊想。

“孟……”掌櫃兩個字還沒說出口,宋鵬馬上意識到現在不能這麼稱呼孟子濤,連忙收了回來,接著問道:“你看這件青花筆筒,是清代的還是明代的?”

由於異能鑑定過了,孟子濤看了一眼就脫口而出道:“是明代的。”

“這不是頂戴花翎嗎,怎麼會是明代的?”宋鵬有些奇怪。

孟子濤解釋道:“童子手捧的絕非頂戴花翎,而是一種罩在食物上面,防灰塵蚊蠅的紗制罩子,現代也有,明末清初的瓷器上也常見,是有蓋食盒。”

“從人物開相、山石皴法、草皮欄杆以及故事內容來看,應還是明晚崇禎時期,爐故事內容從主人手裡羽扇及身後兵書看,是諸葛亮臥居隆中,明晚國家動盪,眾多懷才之士常常渴望得到知遇賞識,借古寄情,是明晚版畫及瓷器常見題材。”

“原來是這麼回事。”宋鵬看了看坐在長凳上休息的董大爺,小聲問道:“這是真品嗎?”

孟子濤說:“我還沒有細看,不過看起來應該有一眼。”

“哦,是我著急了。”宋鵬呵呵一笑,接著仔細打量。

有了宋鵬的打岔,孟子濤把心中的疑惑先放到一邊,既然東西是真品,那先買下來再說,也算沒有白跑一趟了。

“不過,怎麼就這麼不甘心呢?”

孟子濤心中響起一聲嘆息,接著就開始鑑定剩下的東西,當然在這之前,另外兩件瓷器他都過了一下手,做戲要做足。

接著,孟子濤就走向了那個明式衣櫃,這時,坐著的董大爺突然開口道:“這位小哥,這衣櫃我還有用處,暫時就不賣了。”

“我說大爺,你先前不是說了嘛,只要我們看上的,我們都可以買走,怎麼衣櫃又不賣了?”宋成語氣很不爽。

董大爺向大家拱了拱手:“我先前確實這麼說過,不過,現在想想,這衣櫃陪我長大,有很深的感情,暫時捨不得賣,而且確實有些東西還要放在裡面,所以只能說聲抱歉了。不過,我可以答應你們,只要我想賣,你們一定是第一個接到電話的。”

宋成還想冷嘲熱諷一番,不過被宋鵬用嚴厲的眼神給制止了。

孟子濤笑了笑:“董大爺,那我看看這個衣櫃可以嗎?”

董大爺想了想,最終還是點了點頭:“看可以,不過別開啟抽屜。”

衣櫃採用黃花梨製作而成,古玩上的學名應該是有櫃膛方角櫃,器型高大選料用心,櫃門,櫃幫及背板皆為平鑲面心板。櫃頂以標準格角榫攢邊框鑲板心,上裝二根出梢穿帶。抹頭可見明榫。四根方材立柱上以棕角榫與頂邊框結合,出一透榫。

櫃門間有一活動式閂杆,門下有兩條橫棖作肩納入立柱,其間鑲一心板,形成櫃膛。底棖下有起線牙條,兩側安類似牙條,後方為素牙子。櫃內有屜板一層,中央有一格板裝兩具抽屜,還有櫃膛蓋板,其下為櫃膛。

門上嵌有白銅長方形合葉與圓形面葉,三個紐頭與吊牌。

孟子濤仔細觀察捂後發現,這衣櫃原件應該有損壞,後來經過修補,不過使用的不是黃花梨而是柴木,這一點肯定會影響整器的價值,好在修補的人手藝不錯,而且損壞的地方不大,所以影響還算有限。

這衣櫃唯一裝飾是銅活、合葉、面葉和吊牌,設計節約,但看起來古色古香,線條清爽,設計合理,完全不覺體積碩大,再加上用材珍貴,即使修補過,也不能影響它多少價值。

孟子濤估計,這件黃花梨櫃子,保守估計價值應該在四百萬左右。

孟子濤打量完櫃體的細節之處,覺得有些無聊的宋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拉開了抽屜。

董大爺一直注意著這邊,見此情形,連忙大聲喝斥道:“哎,你這人怎麼回事啊?剛才不是說了嘛,別開啟抽屜!”

宋成被嚇了一大跳,連忙關上了抽屜,緊接著就感覺自己很沒面子:“不就是忘記了而已,幹嘛這麼緊張,難道這裡面有什麼見不得人的東西啊!”

“咦,你這人挺搞笑的嘛,我的東西我怎麼決定,有什麼問題?我不給你看就是有見不得人的東西,告訴你,我這不再歡迎你,給我出去!”董大爺怒氣衝衝地往門口一指。

宋成也是氣極而笑,正準備提起上回的事情的時候,宋鵬走到他的身邊,怒道:“讓你走就走,廢什麼話!”

宋成咬牙切齒地說:“走就走,你以為我稀罕到你這裡來啊!”

說完,他徑直走出了門。

宋鵬臉上帶著笑容走到董大爺面前,道起歉來:“大爺,真是抱歉啊,我這位堂弟不懂規矩,還請你不要介意。”

董大爺冷哼一聲:“哼,枉我先前還覺得他人不錯,早知道這樣,我都不會跟他打電話。”

聽了這話,大家心想,你也不是什麼好鳥,別五十步笑話一百步。而且開個抽屜就這麼緊張,別是裡面有什麼貓膩吧。

此時,孟子濤卻想著另外一件事情,剛才在宋成開啟抽屜的時候,他的目光注意到抽屜裡面有一件小巧的雕像,此器雕一把胡琴,琴頭是龍首。

熟悉龍生九子典故的人都知道,琴的龍首其實就是龍生九子中的老大囚牛。

傳說中,囚牛平生愛好音樂,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彈撥弦拉的音樂,因此琴頭上便刻上它的雕像。這個裝飾現在一直沿用下來,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仍刻有龍頭的形象,稱其為龍頭胡琴。

孟子濤之所以注意到這件雕像,除了異常小巧之外,還有一點,此物通體為黑色,和他先前得到的龍龜以及狻猊像使用的材質完全一樣,再加上又雕刻的是囚牛,就不禁讓他多想了。

此時的孟子濤覺得很為難,因為董大爺不想賣櫃子,而且對抽屜裡的東西也很在意,那董大爺在意的會不會就是這個囚牛雕像呢?如果是的話,那他肯定是得不到的,就算不是,現在也很難開口。

孟子濤覺得現在只能藉助對魏棟樑父子的調查,來解決這件事情了,要是能夠發現老頭也有問題,他就可以借之得到這件雕像。

想到這,孟子濤摸了摸鼻子,覺得自己是不是太著像了,有些容易被自己在意的東西牽著鼻子走,萬一因此做錯了事情,可就不妙了。

孟子濤心裡提醒著自己,但既然遇到了囚牛像,他肯定不可能放棄,希望能早點得到他想要的結果吧。

孟子濤把這件事情暫時放到一邊,對著董大爺問道:“大爺,這三件瓷器我們都可以選吧?”

董大爺回道:“只要價錢合適,都可以讓給你們,另外,這套桌凳你們想要也可以拿去。”

孟子濤呵呵一笑,剛才進屋的第一時間,他就注意到了八仙桌和長凳,都不用細看,就知道只不過是用柴木製作的普通傢俱,買下來運回陵市,連車費都不夠,他又不是棒槌怎麼可能會買。

“大爺,你還是先說說這三件瓷器的價錢吧。”孟子濤說道。

“一件一件來吧,咱們先說這件。”

董大爺指著清乾隆粉彩花卉雙耳瓶說道:“這只瓶子六百萬吧。”

“大爺,你這個不價錢就太貴了,我看兩百萬還差不多。”對方漫天要價了,孟子濤當然得落地還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董大爺擺了擺手:“我是不懂古董的價錢,不過這些東西我都請專家幫忙估過價的,六百萬一分錢都不能少。”

“真的一點都不能少?”

“當然,老頭子我開價從來都是實價。”

見董大爺油煙不進,孟子濤知道是談不下去了,於是指著筆筒問道:“這件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