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手機,孟子濤開心地笑了幾聲,隨即開啟部門網站,檢視自己的積分。

當看到自己現在的積分已經有將近200分時,孟子濤相當的驚喜。

三號部門的許可權,在網站上一共顯示有初、中、高三個等級,最高級別可以檢視網站上的所有資料,以及部門內大部分資料。當然,部門內部的資料,必須要孟子濤親自前去檢視,網上是查不到的,這也是為了安全起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另外,也不用擔心駭客修改許可權,因為網站的積分說白了只是總服務上的映象,光改了網站上的積分根本沒用。至於想要攻破總伺服器,反正孟子濤從來沒聽說過有駭客能夠做到這一點。

許可權等級想要提升有兩條路可走,一是靠職位提升,二是靠積分提升。職位方面的事情不用多說,職位越高許可權越高,但這東西就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了,看你的工作表現,一步一步來吧。

另外積分就不用這麼死板了,只要你完成了部門釋出的任務,或者發現了什麼寶藏之類的線索,上交給部門,就能獲得。

說著是挺容易的,但實際上卻十分困難,先不提寶藏難找,積分的獲得還要經過一系列十分苛刻的評定的,基本沒有鑽空子的可能。相應的,獲得多少積分的原因,也是正大光明展示的,如果覺得不滿意可以申訴。

不管怎麼說,想要獲得積分很困難,比如孟子濤現在將近200的積分,大部分的部門成員,工作了三四年都達不到。更別說,初級許可權提升到中級需要1000積分,中級升到高階需要5000積分了。積分的珍貴程度可見一般。

想想,別人工作三四年都得不到的積分,卻被孟子濤在短短幾個月之內就得到了,他能不驚喜嗎?如果被部門裡的普通員工知道,都有可能震驚到覺得其中有黑幕。

不過,孟子濤覺得自己獲得這些積分也是正常的,不提在被表彰的這件事情上他做的貢獻,先前發現叛徒名單,發現黑火需要的藏寶圖,跟尋靈衛以及黑火之間的鬥爭等等,算下來現在這點積分真的不多。

心滿意足的瀏覽了網站上的一些資訊,孟子濤關了電腦睡覺去了。

第二天吃過早飯,孟子濤和大軍叫了一輛計程車,前往何婉奕的老家。

和昨天去郊區差不多的車程,不過方向相反,到了村口,孟子濤和大軍就下了車。

孟子濤從何婉奕口中瞭解到,村子之所以會被拆遷,是由於這裡要建一條公路的緣故,所以拆遷到也沒什麼麻煩事。另外跟村子都是一個姓,比較團結也有關係。

孟子濤剛才在車裡的時候,就看到了路邊的何婉奕,下了車就迎了上去,給了何婉奕一個大大的擁抱。

何婉變拍打了孟子濤幾下,嬌嗔道:“也不看看這裡什麼地方。”

孟子濤也注意到了路過的幾位村民,笑道:“不過是抱一下而已,又沒做什麼丟人的事。”

“我說不準就不準!”何婉奕瞪了孟子濤一眼。

孟子濤舉起了手,笑嘻嘻地說:“行行行,你是老大我聽你的。”

“別搞怪了,我爸媽他們都等著呢。”

“行,先把正事解決了。”

走了兩三分鍾,何婉奕就帶著孟子濤和大軍,走進了一戶民居。

這裡的佈局和羅四家大同小異,由於今天風和日麗,一群人都坐在院子裡,除了何興懷和曾秋華夫婦之外,餘下的六七位就是何興懷的哥哥和妹妹,以及他們的家人了。

看到一大家子的目光都放到自己身上,孟子濤多少有些緊張,好在他現在不比去年了,遇事沉著冷靜了不少,馬上就平復了自己的情緒,上前問候了未來丈人和丈母孃。

接下來,何興懷就為大家做了一下介紹。

何興懷的哥哥何興保學習不行,初中沒讀完就回家務農,後來得了何興懷的資助搞起了運輸,日子才過的一天比一天好。

何興保有一雙兒女,兒子剛剛結婚半年,媳婦已經懷孕,兩人坐在何興保夫婦的旁邊,坐在何興保老婆身後的,是他們的女兒,今年十九歲已經不讀書了,不過還沒工作,就在家裡幫忙。

何興懷的妹妹何小妹上過高中,後來何興懷的父親託了關係進了一家工廠,認識了丈夫,後來又是得了何興懷的資助,和丈夫一起做起了小生意,現在生意也挺紅火的。

何小妹夫婦倆有一個女兒,現在正在上大學,所以並沒有回來。

按照農村的習俗,老人留下的東西,女兒是沒有權過問的,但何小妹為人比較厲害,再加上原先父母對她比較偏愛,她房子拆遷,她必須也有一份。

對何興保來說,他還是老一輩的觀念,覺得女兒嫁了出去,就跟潑出去的水一樣,哪有回來分遺產的道理。

兩家雖然因為顧著兄妹情,沒有大鬧,但因為這件事情,關係比較僵。

好在,兩家都受過何興懷的資助,所以,他們對何興懷都比較感激,因此都相信何興懷,願意何興懷居中調解。

本來,何興懷已經調解的差不多了,沒想到又發現了古董,相當於又節外生枝了。

不過,保興保兄妹和家人可沒有一個懂古董的,何興懷雖然懂一些書畫,但對於瓷器他就抓瞎了,於是大家就決定,先把東西的價值弄清楚了再說。

孟子濤的年紀總歸是一個硬傷,何興懷怕大哥和妹妹覺得孟子濤“嘴止無毛,辦事不牢”,介紹過後又解釋道:“你們別看小濤年紀小,不過他可是鄭安志鄭老的關門弟子,這位鄭老你們可能不認識,我這麼說吧,他是業界頂級的老前輩,在業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另外,小濤的眼力那也是沒得說,而且名氣也很大,鑑定一件古董,最起碼的收費也要上千,當然,今天肯定是不用收費的。”

說到最後,何興懷對著孟子濤眨眨眼,搞得孟子濤有些不好意思,大家也都笑了起來。

何興保笑著說道:“都是一家人,有什麼不信的,咱們不說了,先看看這幾件東西吧。”

何小妹也表示同意。

“行,那我先看看再說。”

孟子濤笑著點了點頭,先拿起了桌上的那只木葉盞

在我國的陶瓷文化中,吉州窯可謂為一個非常特殊的窯口。眾多吉州窯作品中充滿了禪的智慧與美學特徵,實則也並非偶然,因為吉州窯產生的主要原因便註定了吉州窯器物中禪意詩徵。

吉州窯產生在贛南地區,在唐宋時期,贛南是我國禪宗寺院密集、大師輩出的地區。在此種特殊環境中,吉州窯的產生與發展直接受到了禪宗的影響甚至是約束。

在當時,大禪師們按照禪宗哲學與美學的要求,指導和規定為寺院生產法事所用及僧侶們日用的陶瓷器物。禪意吉州窯器主要集中於茶器、香器與花器三個方面,近幾年出土的吉州窯產品中,有見其玳瑁釉產品之爐、瓶、盒三件一套者。

透過對這些器物的整理與研究,讓今人可透過此三種渠道更進一步瞭解和親近那時禪寺中禪僧們的禪意生活。

因此,有理由相信木葉盞可能為禪寺僧人們訂製的特殊專用品種,其所表現出來的意境,也頗近於禪理。

一般來說,各類此盞之木葉,大小不一,無一片雷同,且都可以看出是窯工信手取來,並無任何刻意選擇,取其“貝葉”之意境,而不在於形。

這只木葉盞內外施黑釉,碗底內有木葉紋,木葉的筋絡分明,葉柄和主筋呈青黃的暖色調,折臥於帶有青藍色調的葉片中,木葉曲捲折迭姿態,充滿著禪意,圈足及底露胎,胎呈深米黃色。

現在傳世及出土所見木葉盞,其碗心木葉多經脈含糊不清,此件木葉紋輪廓、經脈極為清晰,應該說是吉州窯同類器中極少之上品。

不過,讓孟子濤有些可惜的是,木葉盞口沿處的缺口,雖然確實不算大,但無疑影響了這件上品木葉盞的品相,當然也就影響了它的價值。

孟子濤把木葉盞放回桌子,接著問道:“大伯,你們知道這些東西的來歷嗎?我的意思是說,爺爺當初是怎麼得到它們的。”

大家都搖了搖頭,何興保說道:“我們以前連有這東西都不知道,還是因為昨天心血來潮,整理老宅子的時候,才在一個盒子裡面發現它們的。”

“那盒子呢?”孟子濤連忙問道。

何興保回道:“那盒子看起來挺爛的,我扔到柴房裡面去了。”

“大伯,你能不能去把那只盒子拿過來?”

孟子濤接著解釋道:“我們這行,一般來說,有來歷的東西,價錢往往高於沒有來歷的,如果能夠搞清楚這些東西的來歷,賣的時候,價錢肯定能夠提高一些的。”

“好好好,我馬上去把盒子拿過來,你慢慢看吧。”何興保一聽能夠提高賣價,連忙站起身來,快步走出了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