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鵬說道:“咱們進去吧。”

孟子濤聽到那邊傳來的吵架聲這麼激烈,說道:“不會出事吧?”

宋鵬說:“應該不會出什麼事,況且,這段時間去杜同泉那討債的多了去了,有些人都拿刀出來了,他也活到現在了。而且,管理處馬上就會有人趕過來。”

孟子濤聽了這番話,好奇心大盛,問道:“這人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咱們進去再說吧……”

問服務員要了一個包間,宋鵬點了單,接著剛才的話題:“具體的事情,我還真不太清楚,我只知道杜同泉開店有五六年了吧,以前做生意也沒出過什麼岔子,不知道為什麼,最後一兩個月,突然有好幾個人去找他,說東西有問題。”

“這傢伙也不為自己辯解,基本上預設了,但要他還錢,他一分錢都拿不出來。於是,一些人就準備拿他店裡的貨抵,但店裡的東西都是贗品,根本不值錢,又有人想去他家搶東西,但去了才知道,房子早賣了,妻子離婚帶著孩子走了,老爹老媽都鄉下去住了,只剩下他一個人天天住在古玩店。”

聽到這時,孟子濤說道:“這樣看來,他應該是出了什麼事情了吧?”

宋鵬說道:“大部分人都認為他應該是倒黴打眼鉅虧,不過他也不說到底出了什麼事情。”

“那還有什麼原因?”

“誰知道,我跟他不太熟悉,只是在他那買過兩次東西,但因為都不太滿意,最後就沒去了。反正現在說什麼的都有,也有人說杜同泉是故意這麼做。”

說到這,服務員已經拿著茶具過來了,宋鵬也就不再說這個話題了。

宋鵬笑著說道:“這裡的茶藝師很不錯,要不咱們先請她來展示一次茶藝?”

孟子濤笑著說好。

先前點單的時候,宋鵬介紹說,這裡的青茶很不錯,至於青茶是什麼茶種,簡單來說烏龍茶就是青茶。

宋鵬問了孟子濤的意見,點的是大紅袍,還介紹說,這裡的大紅袍是市面上數一數二的品種了。

大紅袍最適合用紫砂小壺來沖泡,配上幾個白瓷小杯,就能將大紅袍的巖韻發揮的淋漓盡致,這裡也是這麼準備的。

茶藝師向大家優雅地行禮之後,就開始進行正式的茶藝部分,首先是葉嘉酬賓,用茶則將茶葉從罐中取出,放入茶荷供客人欣賞。

孟子濤放眼望去,只見茶荷中的大紅袍,外形勻整捲曲,油潤有光,嗅之即有甜香之味,和舒澤送給他的不相上下,確實算得上是極品大紅袍。

等大家賞茶之後,茶藝師接著展現自己的茶藝,孟臣沐淋、烏龍入宮、懸壺高中、重洗仙顏、若琛出浴、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等等,期間茶藝師出眾的氣質,優美的動作,讓大家賞心悅目,陶醉其中。

茶藝最後一步為敬奉香茗,茶藝師將分好的茶湯,放在木製茶托上,敬奉給在座的客人,請大家細細品味。

孟子濤端起茶杯,只見茶湯為橙黃色,好像一塊美玉,讓人不忍入口。之後入得口中,醇厚回甘,那滋味有如喝到了瓊漿玉液一般,回味無窮,喝過之後,忍不住讚歎一聲“好茶”。

其實,真要說起來,孟子濤覺得舒澤送給他的茶葉,肯定是要比這裡的要好一些,但論感覺,卻是在這裡要比在家裡好,說到底,還是因為茶藝師精湛的茶藝加分的緣故。

本來,孟子濤對茶道不精通,也沒有學的想法,今天這一幕,卻讓他對茶道起了興趣,想著,自己平時是不是也要研究一下。

但話又說回來了,之前欣賞羅嶽寧展現的茶藝,卻沒有這樣的衝動,看來關鍵還是人的因素。

這麼一想,孟子濤又覺得自己可能是一時心血來潮,還是等以後平靜下來,如果還對茶道感興趣再來學習吧。

欣賞了一次茶藝,大家覺得也就差不多了,於是屏退了茶藝師,邊品茶邊聊天。

過了片刻,宋鵬聽到敲門聲,就讓人進來,原來是剛才的仨哥。

宋鵬先做了一下介紹,原來此人外號小仨,是泉城古玩界比較有名的一位掮客,路子比較廣。

另一邊,小仨得知孟子濤是鄭安志的關門弟子,相當的驚訝,多少也有些興奮,因為他是鄭安志的忠實粉絲,連帶著對孟子濤也相當的客氣,當然,客氣也有他認為名師出高徒的原因在內。

“小仨,你怎麼現在才來,我們茶都已經喝過幾輪了。”宋鵬問道。

小仨笑道:“我看熱鬧去了。”

宋鵬問道:“杜同泉那?”

小仨有些興奮地說:“是的,剛才可真夠熱鬧的,杜同泉今天總算發飆了,和人打了起來。”

宋鵬聞言有些好奇:“杜同泉以前不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嗎?怎麼今天居然動手了?”

小仨說道:“具體的我也沒不太清楚,好像是因為杜同泉這個朋友導致他打了眼,虧了不少錢的緣故吧。”

宋鵬若有所思:“難道杜同泉之所以到這個地步,確實是因為打眼的緣故?”

“可能吧,不過他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底誰對誰錯,咱們外人哪會知道?就當一個樂子看看唄。”

看著小仨興致勃勃的模樣,宋鵬笑罵道::“你小子還是一個德性,看到打架就喜歡湊過去,小心下回被別人給打了。”

小仨笑道:“我小仨縱觀熱鬧幾十載,還沒有出過這種紕漏呢。”

“要記得一句老話,小心使得萬年船。”宋鵬笑著搖了搖頭。

說笑了一會,小仨對著孟子濤說道:“孟掌櫃,冒昧地問一句,剛才您是不是從我朋友那買了一隻有缺的青花瓷盤?”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孟子濤點頭道:“確實,有什麼問題嗎?”

“沒有,沒有!”小仨連忙擺了擺手:“孟掌櫃您不要誤會,咱們這行既然東西都賣出去了,就算賣漏了,也沒有再要回來的道理。主要是我朋友想知道,那件青花瓷盤是不是一個漏?”

小仨態度坦蕩,孟子濤回的也直接:“確實是個漏。”

宋鵬一聽來了興趣,連忙求孟子濤把東西拿出來欣賞一下,等他看到實物之後,眉頭就開始皺了起來,嘴裡一直嘀咕著。

“這玩意兒有點怪啊,看起來正不正,邪不邪的,想不通,實在想不通。”

小仨也是一樣的見解,有些不明白,孟子濤為什麼說它是漏。

宋鵬苦笑道:“孟掌櫃,你還是說出答案吧,我們真看不出來。”

孟子濤笑著說:“你們可別忘記,全世界可不止咱們國家燒青花瓷。”

宋鵬詫異道:“你是說,這是外國燒的瓷器?可是我怎麼覺得跟咱們國家的瓷器差不多啊,連紋飾都一樣,難道是東瀛做的?”

孟子濤笑著搖了搖頭:“你忘記還有朝鮮了,當時還是李氏朝鮮。據記載,明朝會派大臣去李朝選拔工匠,第一名會被帶回咱們國內為皇宮制瓷,合同期為三年,三年之後重新選拔。”

“當時李朝的工匠到了咱們國家,會照著咱們的燒瓷工藝來制瓷,紋飾、釉色等也要依照宮中的要求來製作。三年過後,工匠從京城回到李朝,便把咱們國家的燒瓷技術帶回去,由此做出來的瓷器受到的影響可想而知。”

“在明朝初期,李朝的青花瓷紋飾,基本都是按照咱們國內的標準來製作的,直到後來才有了自己的特點。”

聽了孟子濤的解釋,宋鵬和小仨都恍然大悟。

宋鵬恭維了一句:“孟掌櫃的知識可真夠淵博的,我相信不少人連李朝瓷器長什麼樣都不太清楚。”

孟子濤謙虛地說:“關鍵還是我師傅那資料多,我這人又有些喜歡看看小眾類的東西。”

“所以說,還是名師出高徒弟啊。”小仨呵呵一笑,接著問道:“孟掌櫃,冒昧問一下,李朝青花瓷是什麼價值呢?”

孟子濤到沒有隱瞞,當聽說這件缺了肉的李朝青花瓷盤,居然也能值二十萬左右的時候,宋鵬和小仨都顯得很驚訝。

孟子濤連忙解釋了一下,免得把他們誤導了:“這也是有原因的,畢竟李朝早期的青花瓷比較少,精品流傳於世的更不多,物以稀為貴,才有這樣的價值。”

宋鵬比較認同這番話,正想開口,他的手機突然響了,一接電話,坐在對面的孟子濤,都聽到了手機裡傳出來的聲音。

宋鵬無奈地說:“我說堂哥,你的聲音能不能小一點,我又不是聾子,聽不見。”

“老弟,真的十萬火急啊,我看到一套十分出色的紅木家具,已經談好了價錢一百萬,不過我只帶了五十萬,你快幫忙救救急吧。”

“什麼!你又去買紅木家具了?我告訴你,這錢我是不會給你的,你就死心吧!”

“哎呀,老弟,你就放一百個心吧,這次的傢俱肯定沒問題啦,我是透過阿寬找的人,一點問題都沒有。”

“你上回也是這麼說的,結果呢,還不是買了一堆破爛回來!我上回就告訴你了,已經沒有下次,現在你又來搞什麼?”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