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片很可能來自元青花魚藻紋盤盤心部位的瓷片,上面可以清晰的看到部分魚身,以及四周一些盤繞漂盪的海藻,那線條酣暢淋漓,構圖繁簡得當,豪放不失典雅,確實是正統元青花繪畫的風格。

孟子濤先看了胎,由於正好是盤心,還有一些圈足留著,可見其露胎,足內無釉,滿布火石紅。

之所以有火石紅,這是因為,元青花的胎是用高嶺麻蒼土做的,麻倉土產於瓷都附近一座叫麻倉山的地方,屬於一種含有較多鐵分子結構的優質高嶺土。

由於含有鐵成份,在和主要制胎材料瓷石配合成胎土料燒製後,會在某些地方產生火石紅。比如底足表面、底足胎釉結合處、胎內釉滴的邊緣處。

另外,除了在燒製過程中會產生火石紅外,某些元青花因為出土前的溼潤環境,也會潤發出火石紅,或在溼潤閉塞的環境中使原有火石紅特徵增強。

先前鄭安志給孟子濤的資料當中,就有介紹元青花的內容,孟子濤從中得知,麻倉土胎燒製或潤生出的這種火石紅的顏色為桔紅褐黃的融合色,表面有一種半金屬光澤。會在釉滴邊緣處,或在底足胎釉結合處,滲出線狀桔紅褐黃色。

這火石紅雖然是一種桔紅褐黃色,但相互間卻融為一體,並無黃色顯露,即有時偏桔紅色,有時略有褐色,絕不會偏出黃色來。

而孟子濤手中的這塊瓷片的表現,也正是這樣,而且據他觀察,釉也沒有任何問題。

接下來,就是重中之重的青料髮色了。

蘇麻離青料是一種含錳量較低,含鐵量較高的青花料。其中,含錳量低,意味著青色中的紫、紅色調將會減少,在適當的火候下,能夠呈現出寶石藍一樣的鮮豔色澤。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含鐵量高,意味著青花部分會出現黑疵斑點,這種自然形成的黑斑,和濃豔的青藍色卻又相映成趣,用這種青料描繪的紋飾具有中國畫的水墨韻味。

而這片瓷片上的青料表現,則是典型的蘇麻離青產生的藝術效果,濃豔、暈散,料色熔融在釉中,好似深入胎骨一樣,特別是濃色處出現鐵鏽般的銀黑色結晶斑點,在一定光線下有錫光色,而且呈三角形結晶。

接著,孟子濤又用手撫摸釉面,有一種凹凸不平的感覺,這也符合蘇麻離青料的特點。

經過仔細觀察,孟子濤發現,這片瓷片,無論哪個方面,都符合他印象中元青花的特點,以他的認知來說,應該是真品無疑。

要知道,真正在拍賣市場上能拍出高價的元青花,就算全世界也就那麼幾百件,對所有瓷器好愛者來說,哪怕一片瓷片都是夢寐以求的。

更何況,孟子濤現在拿的這片瓷片,保留了元青花的許多特徵,對元青花的研究有非常大的幫助。有道是物以稀為貴,雖然元青花的瓷片不像整器那麼稀有,但像這樣的瓷片,就不多見了,因此,價值也是頗為不菲的。

就像對孟子濤來說,這片瓷片如果確實是真品,他肯定願意花十幾二十萬買下來,作為研究。

不過,孟子濤以前根本沒有機會上手元青花,對真正的元青花都來源於網上以及鄭安志給他的資料,心裡對自己的判斷有些沒底。

另外,孟子濤總覺得這其中有些問題,畢竟這些瓷片可是為賭鬥準備的,如果不是有問題,又何必帶它過來呢,還是說自己有些疑神疑鬼了?

思來想去,孟子濤拍了拍自己的腦門,覺得自己太傻了,接著馬上就動用了異能,而結果既讓他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瓷片確實是偽造的,並且製作時間應該是兩年前。

這個結果讓孟子濤意外的同時,也有些震驚,要是有人已經能夠把元青花仿的這麼逼真,連一般人認為的火石紅和蘇麻離青料的髮色都能仿的出來,那會給市場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簡直不可想象。

孟子濤沉默了一會,就回過了神來,這類能夠以假亂真的高模擬要傳出去,可不是他能夠阻止的了的,這種事情他就算操心也沒辦法。況且,王之軒能夠把它帶過來,想必已經有了結果了吧。

孟子濤把注意力又轉到了手中的瓷片上,現在讓他為難的是,他雖然知道了這件東西是贗品,但卻不能找到證明它是贗品的證據。

等大家問他理由的時候,總不能說,感覺它是贗品,所以它就不對吧?

而且,更讓孟子濤苦惱的是,他以前並沒有接觸過真正的元青花,現在只能以看過的資料,來判斷它到底是真是假,但無論是胎、釉、青花還是繪畫風格,都和資料中描述的一樣,這讓他怎麼處理。

孟子濤冥思苦想,最後見自己在這片瓷片上花的時間太多了,只能一邊鑑定其它瓷片,一邊想著解決辦法。……

劉寶元走進了會客室,此時,離他拎著箱子出門,已經過了將近四十分鍾。

原本,以他的經驗,他覺得自己應該不會耗費這麼長的時間,然而,一方面,他為了慎重起見;另一方面,這回王之軒拿過來的瓷片,贗品的質量都非常高,全都能夠以假亂真,在這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下,他的速度當然快不起來。

走進會客室,劉寶遠發現孟子濤還沒有過來,心裡頓時松了口氣,不過再一想,他覺得自己有些杞人憂天了。

連自己在瓷器領域沉浸了十幾二十年的老人,都花了這麼長時間,才把其中的真品甄別出來,如果另外那箱瓷片也有同樣的水準,孟子濤怎麼可能比自己更快呢?

想到這,劉寶元心裡又有些奇怪,照理說,王之軒和孟子濤看起來挺熟悉的,王之軒又為什麼帶這些高質量的瓷片過來,難道就一點都不擔心孟子濤一會會因為表現不佳而下不來臺,還是說,王之軒對孟子濤的信心太足了?

腦子裡幾個念頭一閃即逝,劉寶元就和大家打了招呼,接著邊聊邊等待孟子濤出來。

又過了十分鐘,孟子濤才姍姍來遲,看到劉寶元已經回來了,他連忙道了聲歉,接著也沒多說什麼,雙方就換了箱子,又回到各自的房間鑑定。

這回,剛過了三十分鍾,孟子濤就拎了箱子回來了。

張景強有些驚訝地問道:“這回你怎麼這麼一會就好了?”

孟子濤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這就要問王叔了,他在最開始的那些瓷片裡,放了一個大雷,差點沒把我給炸暈了。”

王之軒哈哈一笑:“既然你沒暈,那肯定是看出什麼來了吧。”

孟子濤笑道:“還行,要不是有鄭老給我的資料,那我肯定兩眼一抹黑了。”

說到這,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可能,訝然道:“王叔,這些瓷片不會是鄭老提供的吧?”

王之軒笑道:“對,先前鄭老正好在我那裡,他聽說了這事,就讓我去他那選了這些瓷片過來。如果你能把所有真品都選出來,那下個星期的任務就算過了。”

孟子濤心裡一喜,裝作有些緊張地問道:“那一共有多少件真品啊?”

王之軒笑道:“你急什麼,等劉老師來了再說,現在你再怎麼問,我也不會告訴你的。”

孟子濤有些無奈地說:“王叔,你為什麼一定要讓我再煎熬幾分鐘呢?”

程啟恆笑嘻嘻地說:“先苦後甜嘛。”

孟子濤沒好氣地說道:“就會幸災樂禍,反正苦的又不是你!”

說說笑笑間,大家又等了十多分鍾,劉寶元才拎著箱子走了進來,看到孟子濤已經在了,他心裡嘆了口氣,接著就把手裡的箱子放到了桌上。

說了幾句客套話,劉寶元把記著自己成果的紙張拿了出來,說道:“孟總監,咱們現在就對一下吧,你看怎麼樣?”

“沒問題。”孟子濤也拿出了紙張,放到了桌子上。

雙方一對比,發現兩人都各選了22片瓷片,其中21片是相同的,有一片並不相同。

“編號20和編號37?”程啟恆和張景強開啟箱子,把兩個編號所代表的瓷片拿了出來,放到了桌上。

程啟恆面前的是編號20的瓷片,孟子濤認出來,這是取自一件雍正鬥彩瓷的瓷片,同樣也是盤心部位。

孟子濤心中有些訝然,問道:“劉老師,您覺得這片不對?”

劉寶元點了點頭,就給出了自己的理由:“首先,清三代官窯瓷器做工極其講究細緻,通常稍有瑕疵的產品都會被打碎,這塊瓷片卻有兩個小黑點;另外,我覺得它的款識也有點問題。不知道孟總監,您是什麼看法?”

孟子濤說道:“瑕疵的問題,據我瞭解,官窯瓷器表面有小瑕疵的現象在別的藏友的藏品中,也是存在的,並不是個別現象。而且,這可是瓷片,並不是整器,也有可能就是因為這兩點瑕疵給打碎呢?”

劉寶元微微一怔,這才反應過來,自己是拿整器的鑑定方法,來判斷瓷片的真偽,實在有些夠尷尬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