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寧鄉.縣東山村劉利金”、“ooo7894326”的打賞,祝大家猴年大吉!

有了那件元代的釉裡紅高足轉心杯,孟子濤這趟銅都之行,已經非常完美了。

本來,孟子濤還打算,在銅都好好遊玩一番,再去古玩市場轉一轉,但有了這件寶貝,他立馬就改變了主意,想要打道回府,不然東西放在身邊,實在不太放心。

不過,第二天一早,尤小富就打電話給孟子濤,說他村上有人有東西要出手,問他有沒有興趣。

這讓孟子濤有些為難,不過他馬上就反應過來,自己實在太笨了,放在身邊不安全,但可以把東西存放在銀行啊!

孟子濤把高足轉心杯存在銀行,就驅車前往尤小富家。

昨天走的急,沒有注意沿路的風光,今天就不同了,一路小心駕駛的同時,孟子濤就欣賞著路兩旁的景色。

快要到達尤小富的村子時,孟子濤突然發現了幾幢還是明清時期的皖南民居。

雖然因為地勢的原因,這幾幢民居的高度錯落有致,房屋面積有大有小,但無一例外,都是飛簷翹角,粉牆黛瓦,門柱等處採用大青石精心雕琢而成,頗為悅目。

孟子濤隱約看到屋外曬著的衣服,內心有些欣喜,因為老建築意味著可能有舊貨,既然有撿漏的機會,那今天肯定要客串一回鏟子了。

不過,這一切都得等到解決了尤小富那邊的事情再說。

車子即將到達村口的時候,孟子濤就看到尤小富已經昨天下車的地方等著了。

客套了一番,尤小富就帶著孟子濤回了自己家,接著給孟子濤端茶遞水,顯得非常熱情。

之所以這樣,孟子濤給的紅包厚度佔了很大的因素,也正是因為如此,尤小富覺得那錢拿的有些明不正言不順,這才把村裡有人想要把家傳的老物件賣掉這個訊息,告訴給孟子濤。

看到尤小富又要去拿水果,孟子濤連忙擺了擺手道:“水果可以呆會再吃,咱們現在還是先去看了東西再說。”

尤小富連忙說道:“行,那咱們就走吧。”

尤小富說的那戶人家,位於村西,一邊走著,尤小富一邊為孟子濤做著介紹。

“那家姓田,現在當家的叫田金奎,他們家是清晚期遭了難,從城裡搬到我們村的。據說,他家祖上還在清廷做過大官。據我爺爺說,當初,他們搬來的時候,錢財也不少,就在我們這裡置辦了不少土地。”

“本來,按這種情況,後來肯定會倒黴。但田金奎的爺爺眼光很不錯,當初做了不少好事,而且在戰爭的時候還捐出了不少錢財和物資,大家念著他家的好,後來基本沒有受過什麼衝擊。”

“不過,這田家是越來越不如一代了,田金奎的孫子更是我們村有名的賭鬼,在外面欠了不少外債,家裡人已經幫他還了不少,但還是沒還掉。昨天,又有人過來討債,田金奎當場就說,會把祖傳的物件賣了還債,對方才走的。”

聽了尤小富的講述,孟子濤覺得田金奎家有好東西的機率還是挺高的,他想了想,問道:“那田家以前有沒有賣過東西?”

尤小富說道:“以前有賣過,這幾年我一直在外地,就不太清楚了。”

孟子濤問了個關鍵問題:“那知道這件事情的人應該不少吧?”

尤小富微微一怔,馬上反應了過來:“孟掌櫃,我先前確實沒有想到這一點,您看這……”

孟子濤笑著說道:“來都來了,總不能不去吧?況且,也不一定會白跑一趟。”

“孟掌櫃您運氣好,肯定不會白跑一趟的。”尤小富連忙加了一句,不過心裡多少有些擔心,要是孟子濤白跑一趟的話,那他可就尷尬了。

這讓他不禁埋怨自己道:“我怎麼就這麼笨呢,不知道先去打聽一下。”

得知可能有人捷足先登,兩人連忙加快了腳步,過了兩三分鍾,當他們快要趕到田金奎家時,尤小富腳步頓了頓,有些疑惑地說道:“那不是尤萬全嗎,他難道也是過來買古玩的?”

孟子濤看到門口一位六七十歲的老人,正帶著一位三十多歲的青年進門,問道:“怎麼回事?”

尤小富說道:“尤萬全也是我們村的,一直在市裡做裝修材料的生意。”

孟子濤不以為意,說道:“哦,別管他了,咱們先過去看看。”

“好的……”

見老人帶著尤萬全準備走進大門,尤小富連忙喊道:“田伯。”

田金奎向孟子濤他們看了過來,等兩人走上前,才淡淡地說道:“是小三(尤小富的小名)啊,什麼時候回來的?”

尤小富笑著說道:“昨天晚上回來的,這位是孟掌櫃,在陵市開古玩店。”

孟子濤客氣地問候了一句。

“哦,你也聽說了?”

田金奎神情有些黯淡,對此大家都能理解,任誰遇上這種事情,心情都不會好。

由於不知道接什麼話好,尤小富只是點了點頭。

“那咱們進去吧。”田金奎也不欲多說,轉過身就向屋裡走去。

路上,尤萬全落後一步,低聲說道:“小三,能否和你朋友打個商量,把東西讓給我?”

尤小富搖了搖頭:“我可做不了他的主。”

孟子濤聽到了尤萬全的話,說道:“你能給我什麼?”

尤萬全笑著說道:“大家交個朋友嘛。”

孟子濤呵呵一笑:“咱們又不熟。”

尤萬全笑道:“開個玩笑嘛,孟掌櫃可別當真,具體如何,咱們一會商量,怎麼樣?”

孟子濤並沒有把話說死:“行,到時再說……”

田金奎帶著大家徑直進了裡屋,接著就從一個大木頭櫃子裡拿出來一隻滿身塗滿了紅漆的方鬥杯。

方鬥杯,是流行於明代嘉靖時期的一種杯式,因形似方鬥而得名。古時製作方形器,不似圓器那樣能利用陶車的旋轉,直接拉坯而成,其工藝比較特殊,需要將坯泥製成片狀粘接而成。由於工藝複雜,技術侷限,嘉靖時期方鬥杯多不規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到了清康熙時期,出現一種提樑式方鬥杯。杯內有一橫樑,將兩側內壁連接起來,由此加強了方鬥杯在燒製過程中的強度,使器形十分規整。

可能有朋友要問了,杯子嘛,圓形不是挺好的,為什麼要發明這種大口的方杯。其實,這種大口杯在喝茶時,優點不小,它能夠使茶湯入口時感覺最圓潤。

聽起來有些奇特,但其實這是物理學的原理造成,由於杯子開口大,高度低,液體的表面張力最大,而不是茶湯本身的圓潤。

像眼前這只方鬥杯,以器形來看,看起來像是明朝的,但由於紅漆的關係,並不能判斷到底是什麼時期所制,而且一身的紅漆,讓人看著實在彆扭。

更何況,上面還用藍漆,寫著“我們要抱定必勝的決”這幾個字,怎麼看怎麼覺得怪異。

尤萬全皺著眉頭說道:“我說田伯,你這東西上怎麼罩著一層紅漆啊,而且還寫著字,這算什麼意思?”

田金奎淡淡地說道:“我們家以前的成分你們應該都清楚,當時我家雖然沒受到多大的罪,不過家裡的這些東西肯定是要上繳的。其它到也沒什麼,唯獨這件東西我父親很喜歡,於是他就想了這個辦法。”

尤小富好奇地問道:“那不是罩了紅漆就行了嗎?為什麼還要寫字呢?”

田金奎說道:“還不是怕被人砸了嗎,這是“保衛黃河”上的一句歌詞,寫了這個,當時沒有人敢砸。”

“呃……”大家一想也覺得在理,別說當時,就算是那段時期,也沒幾個人敢把這東西給砸了。

尤萬全說道:“田伯,你這東西是什麼時候的,你還知道嗎?”

田金奎說道:“我小時候也見過這東西的全貌,不過時間太久,我也記不太清楚了,只知道外面是黃底,綠的紋飾,畫的是鳳凰,另外底下寫的好像是‘大明嘉靖年制’這幾個字,至於到底是不是那個時候的,我說的做不了準,得你們自己判斷。”

尤萬全心中一喜,如果真像田金奎說的這樣,那肯定是一件嘉靖官窯的東西,哪怕再不怎麼樣,幾萬總還值的吧?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必須是真品才行。

尤萬全回過頭,用一副商量的語氣,對著孟子濤說道:“孟掌櫃,要不我先看看?”

“請……”孟子濤做了個請勢。

尤萬全呵呵一笑,就拿起方鬥杯,先掂了掂東西的分量,覺得還行,又用手指頭彈了彈,聽聽聲音,再把杯子翻過來,頓時眼睛一亮,因為杯底圈有一部分地方沒刷到紅漆,露出了“真容”,而且還能隱約看到釉色。

其實,此時尤萬全犯了個常識性的錯誤,田金奎的父親既然給杯子全身都刷了紅漆,這東西又不大,怎麼可能會單單漏了這點呢?

尤萬全仔細把胎和隱約能夠看清的黃釉,仔細觀察了一遍,只見胎質較細密,黃釉呈色比較淡,釉面看起來頗為勻潤。這兩點都說明,這是一件制工頗為精緻的嘉靖官窯瓷器,很可能是一件精品之作。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