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說過,如果肖利凱同意這項工作,他和人身自由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包括他的家人也會受到監視,甚至有可能會遇到危險。

孟子濤說了一些可能會出現的嚴重後果,希望肖利凱好好考慮,不要急於決定。

肖利凱笑著擺擺手,只說了一句話:“我相信你。”

簡單的四個字,表達了肖利凱對自己的信任,孟子濤心中很是感動,笑著說道:“肖師傅,我很感謝你的信任,不過這是一個重大的決定,我建議你還是跟家裡人商量一下,至少讓他們有些心理準備。”

肖利凱沒有同意:“這種事還是別告訴他們了,跟他們說了反而會胡思亂想,有時候無知反而是一種福氣。我就想問一下,我答應之後,對他們的日常生活有影響嗎?”

“並不會,一般只會監聽他們的通訊之類,他們很難察覺,有可疑情況才會動用人員跟蹤。”

孟子濤說:“還有,事先提醒你,到時候窯廠這邊的管理就會更加嚴格了。”

肖利凱笑著說:“我這沒有問題。”

孟子濤也很高興他不用浪費時間,之後跟肖利凱重新簽訂了一份協議。

“孟總,我現在能不能看到資料了?”肖利凱有些迫不及待了。

“可以。”孟子濤拿出隨身帶著的資料,遞給了肖利凱。

肖利凱擦了擦手,這才鄭重地接過資料,仔細看了起來。

片刻後,肖利凱從沉思中回過神來:“照資料上的記載,燒製這種瓷器可能要用到龍窯。”

柴窯一共有四種典型的瓷窯,龍窯、饅頭窯、葫蘆窯和鎮窯。

首先說龍窯,龍窯的特點就是長,它是依山坡而上來建築的,它的形狀像一條龍,所以叫龍窯,它最長的有五六十米,所以它裝燒量很大,升溫快,熱量利用率高,在宋元時期普遍使用。

不過,因為資源等方面的原因,孟子濤和肖利凱當初商量的時候,並沒有使用龍窯,而是明代時期改良的葫蘆窯。

葫蘆窯它的全稱應該是葫蘆形窯,葫蘆形窯在明代,明代有個很出名的科學家叫宋應星,他寫了一本書,在我們中學的教科書中都提到了,叫做天工開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天工開物這本書裡面就有瓷都葫蘆窯的插圖,並且葫蘆窯插圖上而且作了一個文字說明,它怎麼說呢?火以十二時辰為足,古人十二時辰一個時辰兩個小時,就是要燒二十四個小時,先發門火十個時,就在窯門、火膛燒火二十個小時。

火力從下攻上,然後天窗擲柴燒兩時。火力從上透下。它這個燒成方式既具有饅頭窯的特點,又具有龍窯的特點,因為龍窯也是在窯身兩旁的投柴孔投柴,它兩個葫蘆形一大一小,又像兩個饅頭窯連起來,因此叫做葫蘆窯。

葫蘆窯是瓷都窯工的獨創,而且這個葫蘆窯從元末明初一直延燒到明末清初,三百多年的歷史。從發掘出的窯址來看,御窯廠在用,民間也在用,遍地開花,到處都在使用這個葫蘆窯,為明代制瓷的成就作出傑出的貢獻。

至於為什麼後來有了鎮窯?則是由於鎮窯內部空間大,像葫蘆窯只有40多立方,只有它的八分之一、七分之一那樣大。如果要大量燒製瓷器,當然還是鎮窯好,所以鎮窯取代了葫蘆窯。

當初孟子濤和肖利凱之所以決定建設葫蘆窯,主要是因為他們的想法是製造精品,一次不用燒製太多的瓷器,汙染少,再加上葫蘆窯的特點,這才決定使用這種窯型。

現在資料上用的是龍窯,但除非無法可想,孟子濤不可能再建設一座龍窯。

孟子濤說:“先用咱們的葫蘆窯,實在沒辦法,再改成龍窯。不過,這得靠你了。”

“這個問題不大。”肖利凱笑了笑,信心很足:“另外,我有一個問題。”

“什麼?”

“你知道,我之前對官窯和汝窯也有過研究,也得到過一些配方,但那些配方和這份配方上的內容相比,在重要的地方有很大的差別,照理說,一種瓷器的配方,就算有差別,也不可能這麼大,這一點讓我很疑惑。”

“哦,哪幾個地方有差別?”孟子濤問道。

“就這幾處地方。”

肖利凱指出了問題所在,說道:“或許真正的配方就是這樣吧。”

孟子濤看了之後,說:“差別很大嗎?”

“有些南轅北轍的味道。”肖利凱回答。

“你說,會不會這份配方並不是汝窯或者官窯,而是柴窯?”孟子濤說出了自己很早就有的一個想法。

肖利凱怔了怔,緊接著,他精神一振,又重新看起了配方,眼睛瞪的就跟牛眼珠一樣。

片刻後,他興奮地說:“有可能,有可能是柴窯!”

孟子濤也很激動:“肖師傅,咱們能不能按照配方燒製一次試試?”

肖利凱聞言後,從興奮重新變為了冷靜:“不行,這份配方確實是不全的,燒製的結果只能是失敗。”

孟子濤心裡微微有些失望,他其實也知道肯定是相同的答案,畢竟他師傅請的專家可並不會比肖利凱差,一些問題在燒製前肯定也會想到。

肖利凱接著說:“而且這個配方上,有的關鍵步驟也沒寫,復原起來很麻煩。”

孟子濤說:“我要了一些資料,對復原配方有所幫助。不過,這事你不用急,飯要一口一口吃,咱們先把天目盞的問題解決好,再來解決配方的問題。”

肖利凱笑著說:“這點我明白,不過配方的事也給我了很大動力,說不定能加快解決天目盞的程序。”

孟子濤笑道:“我還是那句話,慢工出細活,而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你可千萬別因為工作把身體給搞垮了。”

“你就放心好了,我心裡有數。”肖利凱做了一個讓孟子濤安心的手勢。

倆人討論了一會配方,之後又商量了窯廠的工作,孟子濤讓肖利凱安心做好研究工作,他會馬上派合適的管理人員過來,到時如果有問題,可以跟他說,他會儘快解決。(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