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昂手裡拿著項燕的書信,這位楚軍老將非常自信。他告訴司馬昂,最少還能堅持兩個月,在江淮水網地帶,拖住義渠君的草原騎兵不成問題。

“大將軍,項燕的信裡怎麼說?”少原君急切的問道。如今的少原君可不是當初到雲家蹭吃蹭喝的少原君,現在的他一身皮質戰甲。站在大帳裡顯得英武不凡,頗有乃父趙豹之風。這一次趙王可算是下了血本,不可能不派一個王室成員前來督軍。而少原君就是這位督軍之人,不過好在他與司馬昂的關係很好。在趙國時,便經常向司馬昂請教兵法。兩人算是亦師亦友的關係,在軍中倒是沒有給司馬昂掣肘。

“項燕說還可以至少拖住義渠君兩個月,也就是說秋天之前都不必擔心南線的問題。”司馬昂合上書信,陷入了沉思之中。

這次作戰的計劃是李牧所定,各國君主首肯。而且,此次行動為了保密。只有各國君主才知道,整個東方六國知道的人恐怕不超過一雙手去。少原君作為監軍,自然是知道整個作戰方案的。

“李牧將軍那裡怎麼說?”少原君到底還是年輕,幾個月的對峙已經讓他有些沉不住氣。他非常想攻克函谷關,成就前人未能建過的功業。可函谷關堅固異常,山勢又險根本沒有可能被攻克。少原君別說攻打,司馬昂只是帶著他轉了一圈兒,少原君就打消了這個不切實際的念頭。

“李牧?他會給我來信麼?不過估算,應該就快要登場了。項燕信上說,義渠君所部近日多有水土不服,細作傳來的訊息已經有許多軍卒感染疫疾。看樣子,真被這個李牧料定了。”司馬昂也有些無奈,如此建功立業的機會就白白讓李牧撿了去。自己只能帶著大軍,傻子一樣的與秦軍對峙。既不能進攻,也不敢撤退。更加不敢轉移攻擊方向,看著李牧即將成就偉大的功業,而自己只能作為戰場上的陪襯。作為將軍,他非常不喜歡做陪襯。他很想做主角!

“義渠君出兵已經三四個月了,又陷在淮南水網裡多日。已經成為疲兵,就算是沒有疫疾李牧與項燕聯手,取勝似乎也是應有之意。現在秦人又染上了疫疾,這場仗八成他會大勝。”少原君更是立功心切,青年人熱血沸騰,他早就上揮戈沙場。奈何!作為戰略牽制方向,他是沒什麼仗可打的。

就在他們二人為失去戰機懊惱的時候,忽然中軍校尉唱名進入。“大將軍,少君!秦軍出動了!”中軍校尉的眼睛裡閃著光,顯然全軍上下都非常想進行一場戰鬥。雖然沒有秦軍那樣的軍功獎勵制度,可都知道關中富庶。只要攻入關中,便可肆意搶掠。有時候,兵和匪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你說什麼?秦軍出動了?”少原君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秦軍自從被聯軍擊敗以來,一直都龜縮在函谷關裡面。憑藉地利堅守不出,而聯軍畏懼山勢險峻。也沒有攻城,雖然小小函谷關周圍彙集了兩軍近百萬兵馬。可真正的大規模戰事卻一次都沒有發生過,雙方斥候倒是短兵相接了幾次。秦軍精銳,聯軍人多勢眾。結果是互有勝負,兩軍傷亡基本相差不大。

“是的少君,秦軍出關了。正在關前列陣,似乎是要找咱們決戰。”中軍校尉回道。

司馬昂沒有說話,大腦卻在飛速的運轉。秦軍難道扎了雞血不成?往日裡被人將陣亡將士的屍體掛在關前示眾,都不吭一聲的秦軍。今天怎麼出來了,還擺明了列陣迎敵,一副要決一死戰的架勢。自己手中的聯軍,可是秦軍的兩倍有餘。更有魏武卒這樣的精銳重甲步兵,跟自己決戰,老王陵的腦袋是不是壞掉了。

“司馬將軍,出擊吧!難得秦軍出戰,一定要將他們消滅。如果可能,一舉攻克函谷關。這可是天大的功勞,不能讓李牧專美於前。”少原君的話打斷了司馬昂的思緒。

這個時候不是瞎想的時候,既然秦軍敢於出關。必定有他的道理,而他司馬昂的任務,就是在函谷關前牽制住秦軍主力。方便李牧和楚人,圍殲被疫病折磨的義渠君軍團。現在秦人出來了,自然是要將他們打回去。

“前軍出擊,令魏武將軍帶領魏武卒支援前軍。務必要一舉擊潰秦軍,

不得有誤!”司馬昂覺得,不能讓秦軍如此舒服的就出來。必須將他們壓回去,他畢竟四十歲了。一生征戰無數,少原君那種想著一舉攻克函谷關的想法,是一點都沒有。

王陵也是一隻成了精的老狐狸,怎麼可能給他這樣的機會。如果他那麼笨,怎麼可能在戰場上活了快四十年。

前軍統帥是齊國將領田浩,這傢伙是田單的本家侄子。不但劍技超群,更是齊國年青一代將領中難得的帥才。手下都是齊國精銳步騎,其中有五千騎兵都是裝備雲家的戰甲與兵刃。論戰鬥力與裝備來說,似乎比趙國騎兵還要強一些。

託了章佳公主的關係,雖然沒有弄到雲家的復合弓。卻弄到了改良過的騎兵弩,這種弩箭可以在馬鞍後面的一個鉤子上上弦。威力雖然小了一點兒,但百步之內殺傷力也很驚人。而且十分適合於騎兵使用,五千這樣的弩騎兵足矣對付同等數量的弓騎兵。

加上又有魏武率領的魏武卒助戰,說全殲有些困難。但擊潰秦軍,將他們堵在函谷關裡面是毫無懸念。

司馬昂是這麼想的田浩自然也是這麼想的,他的部下參加了中牟戰役。並且在最後時刻,給了秦軍致命一擊。雖然損失了一些人手,但田浩認為秦軍的作戰意志雖然高昂。很多時候都是戰至最後一人,仍舊死戰不退。可裝備的差距是明顯的,雲家的鎧甲很好用。二百步外,秦弩根本射不穿。近身肉搏,也可以有效抵禦刀劍戈矛的攻擊。只要對方的力道差一點兒,就傷不到人。

傳令兵傳達了司馬昂的命令,田浩立刻點齊兵馬前來迎戰出關的秦軍。路上,一身青銅重凱的八千魏武卒也加入了進來。這些魏武卒可謂魏軍中的精華,當年魏國就是靠著魏武卒東征西討,戰遍六國無敵手。最後在孫臏設計之下,才在馬陵吃了一場敗仗。魏武卒精銳在那一戰損失慘重,魏國的國力也從此一蹶不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前行不過兩裡,當即看到出關迎戰的秦軍。這一次秦軍出動了至少五萬人,論人數上和田浩的手下旗鼓相當。可八千魏武卒的加入,讓勝利的天平開始傾斜。

兩軍不約而同的停頓下來,看起來雙方的將領都非常謹慎。紛紛擺出防衛隊形,秦軍還慌慌忙忙的布灑三角釘。這種東西已經被證明可以有效破解,只要前方的軍卒將大盾鋪在地上就成。而且,這東西也會影響己方追擊。這東西沒什麼技術含量,東方六國在雲玥那裡吃了虧之後,已經廣泛應用。不過用得多了,對付的法子也新鮮出爐。效果已經大打折扣!

魏武與田浩等將領在陣前觀察秦軍的軍陣,還是老一套兩翼是騎兵。中軍前三排是弩兵。後面則是長戟兵刀盾手等格鬥兵種,這種軍陣一路衝殺下來。沒幹翻十個也能幹翻八個,尤其是東方六國裝備了雲家的鎧甲和輕便盾牌之後,已經可以有效抵禦秦弩的攻擊。

“秦軍還是老樣子,看起來一點長進都沒有。魏武兄先幫著兄弟關敵料陣,待我大齊勇士前出一戰。”田浩仔細觀察完對方的陣型,笑著對魏武說道。

“恭敬不如從命!”魏武對著田浩抱拳道。魏武卒現在就這麼多種子,損失一個都會讓魏國人心疼半天。魏武才不會將自家精銳,損失在這種無關痛癢的戰役中。既然齊國人這麼說,對內對外都有一個交代。魏武樂得清閒,

“來人,準備進攻。持盾步卒在前,弓弩手在後。準備進攻!”田浩大聲吩咐著,齊軍的將領們開始調整隊形。硃紅色的大盾好像一面牆似的,橫亙在秦軍面前。然後在鼓號聲中,一步步走向秦軍。

一場大戰迫在眉睫,可田浩和魏武都不知道。他們面對的對手,是被後世稱之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

十二天以前,王翦和鄒衍達成了協議。以東三郡六年賦稅和戰場上的繳獲為代價,換取了雲家的各種物資援助。對於雲家強大的運力而言,運送這些東西簡直太小意思。

羚牛箱車一次,就能夠裝載三百副鎧甲。路上行人紛紛側目,誰也沒有見過用這種怪物拉車的。秦國馳道平整異常,尤其是通往函谷關的道路更是年年休整。十二天的時間,不但運輸了物資來到函谷關前線。而且還順道,將王翦編練的新軍也運到了函谷關。

Ps:感謝嘉州小番,潁州大俠,狼魂三哥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月票!謝謝!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