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龍自信滿滿的跟隨軍卒們出了府門,即便是對待趙佗也沒什麼好臉色。今天趙佗帶著禁軍在丞相府裡面殺人,更有甚者手腳還不乾淨。公孫龍早就將趙佗恨在了心裡,只要翻過身來一定百倍奉還。

出乎公孫龍的意料之外,趙佗並沒有將他押往禁軍大營。而是將公孫龍直接送到了廷尉署裡面,而接待他的正是同樣半夜被叫起來的馮去疾。

馮去疾對這場驚變同樣吃驚,他完全沒有料到這場變局居然來得這樣快。今天廷議的時候,馮去疾雖然對趙高與公孫龍之間的事情有警覺。可萬萬沒有料到,居然事情會演變得這樣快。他對趙高折騰的能力,有了新的認識。看起來,需要重新考慮一下趙高跟太后,跟大王之間的關係問題。今後若是沒有生死大事,絕對不能夠得罪這個小人。

見到公孫龍,馮去疾只是拱手施禮。對於這位“甘泉宮事件”的幕後黑手,馮去疾是一丁點兒好感都欠奉。沒有冷麵相迎,已經是很給這位丞相大人面子了。

公孫龍卻還沒有這個覺悟,看到馮去疾他還以為馮去疾和趙高已經成了同黨。又見馮去疾對自己神情冷漠,心裡更加這麼認為。只是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公孫龍只好對著馮去疾施禮道:“中尉大人!公孫龍遭小人陷害……!”

“丞相大人不必說了,此事是太后下的令旨。馮某不過是奉命辦差罷了,而且您的案子也不由本官主審。”馮去疾一揮手,有眼色的差役變推搡著公孫龍進了牢房。

任何牢房的條件都不會好,更何況是廷尉署的牢房。放眼望去,不過一桌一椅一地席一淨桶而已。一盞青燈在桌子上如豆一般的燃燒著,獄卒將公孫龍往牢房裡面一推,便退了出去。獄卒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有眼色的人,看到公孫龍身陷囹圄,依舊鎮定自若。跟那些神情渙散木訥,軟得跟一灘泥一樣。又或者是叫囂不已,大呼自己冤枉的傢伙有著天壤之別。他們就知道,這位爺有憑持,說不定哪天還能出去當官兒。這樣的人萬萬不能落井下石,小心侍候著就好。日後若是他得脫大難,說不定念著自己的好還能發達一下。

雖然獄卒們這麼想,但廷尉署的監獄終究不是五星級豪華驛館。獄卒們也只能是將地席弄得乾淨一點兒,睡覺的毯子換成新的,淨桶讓牢裡的老囚仔細刷刷沒有異味兒而已。

公孫龍進了牢房,看到陳設簡陋的牢房,心裡不禁感慨萬千。上半夜還住在自己府裡豪華的房間裡,有雲家精緻的蜀錦被子。床榻是雲家巧匠所制,不但結實而且躺在上面軟軟的非常舒服。懷裡摟著的是二八年華的美貌姬妾,可謂享盡人間繁華。可下半夜,就住進了臭烘烘髒兮兮的牢房裡。淨桶雖然刷過,可旁邊的地上還有白色的蛆蟲,和灰色的脫殼蛆殼那陣陣令人作嘔的尿騷味兒,一股股的往鼻子裡面鑽,燻得人腦仁兒都疼。

可是沒辦法,人在矮簷下怎能不低頭。公孫龍將淨桶放到門口,儘量距離自己遠一點兒。然後坐在椅子上,開始想如何自救。腦子裡想事情,腿就不閒著。這是在承明殿後殿養出的毛病,一共空間就辣麼大。如果不再走一走,人就會瘋掉。於是獄卒就看到了一幅奇景,這位進來的大爺不吵不鬧,而是像驢子拉磨一樣的在屋子裡轉圈兒。而且還是一臉思索的表情,這跟以前那些欽犯們判若兩人。他們更加堅信,這一次進來的傢伙肯定會很快出去。一個個的迅速轉變思想,開始琢磨怎樣能給貴人留下好印象。位日後的飛黃騰達,打下堅實的基礎。

“王哥,你說咱們給貴人做點宵夜可好?”一名獄卒探尋著問邊上的牢頭。

“你小子倒是轉得快!”牢頭順手給了那獄卒一巴掌,嘴裡笑著罵道。

“嘿嘿!這小子看著憨,其實就是一個人精。這人吶!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小老兒看著……!”旁邊一名頭髮花白的老獄卒,搖晃著腦袋說道。

“行了!行了!你這老貨說話一套一套的,到頭來也就幹了一輩子獄卒。還說他腦子不憨,人家是什麼人?那是貴人?什麼東西沒有吃過?你當進來兩三個月,給坨屎啃得香甜的棒槌?現在人家肚子裡的油水足著呢,你就是給他吃牛肉,恐怕人家也不會動一筷子。想巴結,還是想些其他的轍出來!”牢頭笑罵了那老頭一句,便琢磨著怎麼巴結這位落難的丞相大人。

公孫龍想了好一陣子,他還是沒想明白到底自己犯了什麼樣的錯誤。會導致太后深夜下令,將自己抓到廷尉署。而詭異的是,自己到了廷尉署就被關進監牢裡面。沒有任何人提審自己,哪怕審訊的人問一句,公孫龍也能從他的嘴裡知道是怎麼回事。可現在,偏偏就是將自己晾起來沒人管沒人問。

不過公孫龍到底還是老奸巨猾,馮去疾跟他說了幾句話。他還是從這幾句話裡面,推導出來一些東西。馮去疾說這事兒不歸他管,也就是說審訊的人一定不是馮去疾。至少,馮去疾也不可能是主審。那自己的案子要由誰來審?再怎麼說,自己是大秦丞相。來審訊的人官職不會太低,不會是趙高那個傢伙吧,那樣的話自己可就死定了。

大秦廷尉署,一向都有內衙和外衙之分。所謂內衙,是由大監管著。當初趙高就是內衙的老大,內衙直接對秦王負責。主要負責的是刺探國外軍政情報,監察國內百官門閥和各個封君。可以說,他們就是秦王的耳目。

而外衙的只能就相對簡單,主要負責全國的司法。審訊抓捕罪犯,破獲各種案件。名義上內外兩衙都在都在廷尉署,實際上廷尉署中尉對內衙的事情根本無權過問。所謂的在廷尉署治下,不過就是一個掩人耳目的幌子而已。

馮去疾既然說這事兒不歸他管,那也就是說很可能此事歸屬內衙負責。雖然此事的內衙大監不是趙高,可趙高在這個位置上坐了差不多五年。內衙上上下下裡裡外外幾乎都是他的人,如果一旦落入到內衙的手裡,後果不堪設想。即便是大王想幫著他公孫龍,趙高也能找個機會將自己給黑了。反正現在自己在他的手裡,跟砧板上的魚肉沒什麼區別。

不行,絕對不能夠落到內衙的手裡!公孫龍迅速判明情勢,今天晚上是唯一的機會。必須在今天晚上之前,將事情解決。不然,過了明天自己死的難看。想到這裡,公孫龍不再猶豫。

剛剛馮去疾的表現,顯示他了心中的立場。那就是兩不相幫,看著自己和趙高狗咬狗。可公孫龍有辦法讓馮去疾出手,很簡單!“甘泉宮事件”當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幹掉了馮劫和贏傲。出手的人正是趙高!只要自己將此事說出來,面對殺父之仇,相信馮去疾會做出理智的選擇。

“來人!”正在獄卒們想著如何巴結這位貴人的時候,公孫龍忽然停止了走動。對著遠處的獄卒們吼了一聲,牢頭立刻就哈巴著跑了過來。對著公孫龍一禮道:“丞相大人有何吩咐?”

“去請你們中尉大人,就說我請他來一見。如果他不肯來,就說我知道馮劫大人之事。這個你拿著,賞你了!”公孫龍信心滿滿,只要馮去疾知道此事,必然來見自己。他沒有明說自己知道馮劫遇害的經過,只是說他知道馮劫的事情。即便是好奇心驅使,馮去疾也會來見自己。一甩手就扔給牢頭一塊玉佩,趙佗和他手下的兵手腳雖然不乾淨。但還是沒有敢搜掠公孫龍身上的東西,這塊玉佩是當年荊二賜給他的。乃是上等的崑崙白玉,中原地區實所罕見。不但玉質溫潤暖手,雕工也是一等一的好。

牢頭大喜過望,這塊玉佩在咸陽城裡能買上一處好大的宅院。還能娶上十七八個老婆,給自己生小猴子。這真是人在牢中坐,錢從天上來……!

“謝丞相大人賞!今日正是中尉大人當值,小的這就去請中尉大人,還請丞相大人稍後!”牢頭正愁沒有機會巴結這位貴人,沒想到這就來了一個機會。不但有上等玉佩可收,還能為今後飛黃騰達做鋪墊,看起來今天自己真是鴻運齊天。又聽說此事居然關係到前任御史大夫,也就是中尉馮大人他爹。牢頭更來了精神,接了玉佩將胸脯拍得山響,聲言一定會將中尉馮大人請來。

馮去疾正坐在書房裡面,今天晚上的事情太過詭異。他也在琢磨,究竟什麼事情能夠讓太后忽然就下了殺手。按理說,公孫龍和趙高都是在大王登位的過程中,立下過大功的人物。怎麼說翻臉就翻臉,而且馮去疾認為。就算是翻臉,也應該和趙高翻臉才對。就治國才能而言,公孫龍明顯甩趙高八條街。究竟是為了什麼呢?馮去疾思索的百抓撓肝,卻是百思不得其解。

正在馮去疾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門子通傳說是牢頭要見他。說是要給新關進來的丞相大人帶個話!而且是有關他爹馮劫的事情,會是什麼事情呢?

牢頭和馮去疾的官職那是天差地別,一個是九卿之一,另外一個是最低等的胥吏。馮去疾想了還是命人將牢頭放進來,“甘泉宮事件”之中,公孫龍自始至終都參與,或許可以從他的嘴裡知道些什麼。尤其是他父親馮劫的死,其中疑點多多,正好趁此機會,好好的問上一問。

“小人見過中尉大人!”牢頭進來之後,立刻趴在地上跪伏於地!

(春秋戰國時候是不流行跪拜禮的,可這只是在身份地位相差不多的人身上發生。牢頭與馮去疾的地位相差實在太過懸殊,所以牢頭才會行跪拜禮。)

“公孫丞相進入監牢之後說了什麼?做了什麼?你要一句不落的道來!”馮去疾在去見公孫龍之前,還是要仔細詢問一下牢頭。

“回中尉大人的話,丞相大人進入牢房之後沒有說一句話。只是在牢房裡面打轉,好像在想些什麼事情。然後就將小的喊到近前,讓小的來見中尉大人。丞相大人說,他知道您父親的事情。想請您過去一敘!”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從牢頭的嘴裡聽到這個訊息,馮去疾的精神為之一振。果然,公孫龍知道自己的情形不妙。要想來求助自己以自救。都是聰明人,自然知道應該如何做利益交換。馮劫的真正死因,或者說死亡真相,就是公孫龍拿出來的交換條件。

公孫龍閉著眼睛坐在椅子上,雖然心裡緊張的要命。可是臉上仍舊是古井無波,平靜得一塌糊塗。多年的修煉,這點兒涵養還是有的。直到馮去疾來到公孫龍牢房門前,公孫龍才睜開眼睛。看了公孫龍一眼道:“深夜請中尉大人前來,實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請中尉大人屏退左右,此事不可外洩。”

馮去疾知道公孫龍想說什麼,一揮手旁邊的隨從便驅趕著獄卒離開。並且對這些獄卒封口,說了一些只要你說出去,就將你怎樣,怎樣的威脅性語言!

“說吧!老夫不能逗留太久!”馮去疾見人都走遠了,看了一眼神在在的公孫龍說道。

“哎……!此事雖然當時我極力反對,但終究還是發生。現今我公孫龍落入牢獄之中,恐怕此災再難躲過去。在臨死之前,老夫便將令尊故去的來龍去脈說與中尉大人知道,若是中尉大人垂憐老夫將死之人。便給老夫筆墨,讓老夫給大王些一封信。他是老夫的學生,老夫孑然一身,所牽掛者無非這個門生而已。”公孫龍嘆了一口氣,可能說到了傷心的地方。說著說著,眼淚還掉了下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