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菌類高湯的拉麵啊……果然素湯的話,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菌類高湯和海帶高湯了……等等!不對,這份拉麵是……九十四號選手,請再準備四份拉麵!”

“唔?要進入集體審查的階段嗎?”

“味道聞起來不錯,和其他菌類高湯麵的確不是一種水平……”

“她使用應該是野生的山珍菌類,而且……在麵條中,在糅合了菌類的碎粒進去!”

“鵝蛋菌、珍珠菌、鳴腿菌、姬菇菌、白羅菌、松樹菌、天裡菌……不僅是湯,澆頭也同樣是煮熟、或者烤熟的菌類,來醃製成的小菜,相互搭配著構成了完美的迴路!”

“而且……這湯有種很濃重的感覺,不過味道上應該沒有加入奶油之類的,主題上也並不允許才對……”

站在五名評委面前的,正是聽著誇獎自己的“山菌拉麵”,而一臉天真笑意的悠姬,此時回答道:“當然!我在裡面加了磨成了粉末的山芋,所以才有厚重的感覺,而且山芋的甘甜,也可以平衡山菌的生澀!”

五名評委相互看了看:“很好!想不到二號賽區,居然還有你這樣的選手……看你的年紀是第一次參賽吧?”

“沒錯,我是遠月學院的學員,這也是我的年級考核!”

“遠月學院嗎……居然還不是專業的拉麵師?之前也有些遠月的學員透過了,不過你的拉麵比他們更美味,還有兩名十傑是在一號賽區吧?你在年級考核之後,也要升為十傑了吧?”評委在得知悠姬是遠月的學員、而並不是專門的拉面館的傳人之後,在驚訝之餘,不由得試探性的問道。

悠姬則是俏皮的一吐舌頭,說道:“雖然您這麼說我很高興,我的目標也的確是十傑,但是要說能夠直接升為十傑的話……後面恐怕有人要不滿了!”說著回頭看了一眼同一個賽區的伊武崎峻、貞冢奈緒。

“什麼?你太謙虛了吧?難道剛好在這個賽區,還有十傑的繼任者?”

要是他說是“十傑的競爭者”,悠姬一狠心也就承認了,但說是“繼任者”……悠姬沒有這麼膨脹,不過看評委不怎麼相信的樣子,也不多解釋,僅僅說道:“嘿嘿,您之後就會知道的,就當成是料理的驚喜吧……”

“好吧……九十四號選手井野悠姬透過!”二號賽區的評委宣佈道。

同時在三號賽場,評委們也沉浸於海茸拉麵的湯汁中了……

“果然……是海茸高湯?也真是難為你能找到這麼稀有的食材!”

“的確,我也只品嚐過幾次而已……作為不可養殖的純野生深海植物,全世界只有南美洲的智利的南海岸才有,生長五年才能採集海茸芯,每年限制出口300噸……”

聽到評委們這麼說,其他選手不由得有些嘀咕起來,顯然是認為這位殺馬特髮型的“狗大戶”,有憑藉食材稀有而晉級的嫌疑。

而就在他們剛剛開始小聲抱怨的時候,殺馬特髮型的狗大戶,就將手腕上的頭巾系在了頭上……

之後轉身用極度蔑視的眼神掃視著他們說道:“你們這些垃圾,都在給我聒噪什麼,不滿的話就自己去給我找海茸好了!只不過這種限制產量的珍貴食材,交給你們這群垃圾,也只是浪費而已!”一邊說著,一邊還張牙舞爪、卷著舌頭。

其他選手在愣了片刻之後,馬上炸了鍋,還好就在這時,居中的評委也說道:“肅靜!海茸本身符合主題限制,並沒有違規……而且的確正如七十七號選手所說,海茸並不容易料理,能夠用‘湯’的形式駕馭它,本身就已經說明了……”

沒錯,殺馬特少年正是黑木場涼,而且就在評委正替他說話的時候,黑木場直勾勾的走到他面前一拍桌子……

“喂!你這傢伙還沒嘗我的澆頭吧?準備嘮嘮叨叨到什麼時候?啊?”

評委也被他嚇了一跳,這麼“有個性”的選手,還真是第一次見……貌似他還是遠月的學員吧?是怎麼到現在還沒被開除的?

不過對於澆頭,他的確有些好奇,作為澆頭的,是一些外皮黑色,呈現圓筒形,每節大概小手指長、比小手指還要細上兩圈的東西……

幾名評委在黑木場涼的“建議”下,各自夾起一截。

在入口咀嚼的瞬間,“咯吱咯吱”的鮮脆聲,從評委們唇齒間流傳了出來!

酸甜的滋味、香脆的口感,頓時與之前的海茸湯的鮮味、寬面的軟綿口感,形成絕妙的搭配!

“這是……”

“好像是冰筍,兩年前我吃過一次,不過當時是作為冷盤的。”另一名評委說道。

“冰筍?也就是說,和海茸應該是‘鄰居’了?”

“沒錯,冰筍通常也是出產自接近南極洲的智利齊洛島,生存在最低只有4攝氏度的海水中……”

“想不到我們三號賽場,也有一名十傑的繼任者……等到明年開學,你就是下一屆的十傑了吧?”評委感嘆道。

“哈哈哈,你這老頭還蠻有眼力的!本大爺明年一定拿下第一席!”

相比於悠姬,黑木場就顯得不知道“謙虛”為何物了。

當然,這次評委們也沒有當真,畢竟他的態度一看就是在“嘴炮”,而且上次由二年生擔任第一席,還是二十年前薙切薊在讀的時候!這幾名評委甚至沒有聽說過,有二年生擔任第一席的情況……

“嘁……”

很微弱的不屑聲,從場上傳出,但是黑木場卻馬上便聽出是誰聲音,並轉過頭去,只見一名白頭發、棕色皮膚的年輕人,正靠在自己料理臺上……

評委們宣佈“七十七號選手黑木場涼透過”之後,黑木場又把臉貼近中間的評委說道:“等等幫我個忙,你們都是美食家吧?用你們的舌頭,給本大爺好好判斷一下,我和那家夥的料理誰的更美味!”

沒錯,“那家夥”自然就是同為遠月學院的葉山亮了,剛好了和黑木場一起分在三號賽區,除了一號賽區之外,其他九個賽區似乎都是隨機分配的。

同樣很巧的,還有阿爾迪尼兄弟,都被分配到了四號賽區……

而且這次弟弟伊薩米使用的是在洋蔥湯底中,加上了三層結構、中間夾著一層芝士的寬面,而哥哥塔克米,則使用了番茄湯底,而澆頭是以甜椒、黑橄欖為餡料的小號“e”,也就是外形有些像是餃子的披薩。

沒錯,兩人的創意中,都雜糅了對方在“秋季選拔賽”上的精華……

塔克米在秋選的預賽上,呈現的咖哩面,就是三層結構的寬面,而伊薩米則是做出了以番茄汁為湯底的咖哩e!

此時同樣各自斬獲了一個決賽名額……

五號賽區中,北條美代子呈現出的是“中華十大面”中的鍋蓋面,仔細計較的話並不是中華料理中“拉麵”的形式。

不過在島國“拉麵”屬於音譯,實際上和中華料理的“拉麵”並非對應關係。

最初是中華料理中的“湯麵”的音譯,之後再次音譯回中文的時候,成為了“拉麵”,通常認為最初傳入島國的“湯麵”,應該是“老面”或者“撈麵”、“滷麵”,所以被音譯為島國語現在“拉麵”的發音……

之後因為日式拉麵走出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也就是與中式湯麵不同的“重湯不重面”,所以成為了一個專有名詞,再次音譯回來的時候,就成了“拉麵”。

實際上最初傳入島國的湯麵,應該是“南京面”,也並不是拉麵……

所以所謂的“札幌拉麵大賽”,可以看做是“札幌湯麵大賽”,“拉”並不做動詞,比如現在大部分選手,也都是準備了專門的面條機,也有些是使用切面的方式……

而“鍋蓋面”反而與“日式拉麵”在麵條本身製作手段上差不多,都是將面擀成面片之後切成細條的“切面”形式。

即便是中華拉麵,很多也已經不再使用人力“拉”面的形式,不過也依舊稱呼“拉麵”。

當然,真正的“拉”面也有,比如劉昴星嘗過的“閻魔大王拉麵”,就真的是城一郎“拉”出來的(當然是用手拉!)。

也正是因此,劉昴星一開始的時候,也對日式拉麵的瞭解不足,本能將發音很像是“拉麵”的日式拉麵,想象成是中華拉麵……

畢竟這種常識性問題,遠月學院也不可能在高等部時還強調……甚至即便是初等部,大概也不會專門去記載這種東西,因為他們所說的“拉麵”,就是“湯麵”,寫成島國文字也只是片假名,而不是漢字轉化的平假名,本來就沒有“拉”的意思,不需要特殊強調。

所以同屬於湯麵的“鍋蓋面”,在這時被使用出來,也沒有任何問題,在島國硬說這是“拉麵”的一種,也沒人能反駁什麼,不過與傳統意義上的拉麵相比,“鍋蓋面”有一點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它的面是在湯裡煮熟的。

而無論是日式拉麵,還是中華拉麵,大多是在水中煮麵、面熟後加湯。

鍋蓋面,顧名思義……沒錯,就是真的將鍋蓋放進麵湯中煮了!

說起起源的話,與大部分料理差不多,都是源於“意外”……

一次料理人意外的用錯鍋蓋,而將小鍋蓋直接扔到了沸煮的麵湯裡,於是便有了“鍋蓋面”!

當然,扔進去的不是金屬鍋蓋,而是中華料理中老式的圓盤形木質鍋蓋。

通常認為木製的鍋蓋,飄在麵湯中的時候,木頭的香味會進入到湯汁中,同時因為並不比鍋蓋小太多,只要壓住火頭,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麵湯的沸騰,又保持透氣性,麵條不容易煮爛……

而現在北條美代子所使用的“木質鍋蓋”,或者說是一個壓在麵湯中的圓餅形浮木,正是她家經營的中華料理餐廳特製!

整體使用沉香木材質……

沉香木本身除了是一種珍貴的木材之外,同時也是是中藥、香料,油脂含量大的沉香木會沉於水(誰說要車珠子?給我站出來!),不過大部分沉香木密度是比水小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北條美代子的秘製“鍋蓋”,在投入使用前,還在秘製的香料配方中,浸泡、熏製過!

而北條美代子的“鍋蓋面”做法也最簡單,除了秘製“鍋蓋”之外,還準備了純植物油,來將蔥段炸了足足二十分鍾,直到蔥段完全變幹,之後將蔥油、蔥段加入到了白水中,又加入白糖一起小火加熱……

快要到她的時候,將切好的細切面,還有秘製“鍋蓋”一起下到水中,麵條熟後將其與麵湯一起盛在配好了醬油、蒜蓉的碗中,澆頭僅僅是剛切好的黃瓜絲!

總之北條美代子的料理過程“一波三折”,先是被人當做是來打醬油的……而且還是打醬油的選手中,最不認真的一個!

畢竟在評委和其他選手看來,她的湯底中只有蔥和蔥油……

澆頭僅僅是黃瓜絲、而且是單純的黃瓜切絲,完全沒做其他處理……

而且那個鍋蓋……為什麼要自己帶呢?而且還帶錯了大小?直接把鍋蓋也扔進去是什麼鬼!

畢竟“鍋蓋面”在島國不算常見,而且僅有的一些提供鍋蓋面的餐廳,也大多使用其他手段,代替這種最原始的直接將“鍋蓋”扔進湯裡的方式。

北條美代子就這樣,因為“最不走心”,而在幾百人中,吸引了裁判和其他選手的關注……

但是就在品嚐環節到了的時候,北條美代子的“蔥段醬油蒜蓉面”,卻令原本對她相當不耐煩的評委,在沉溺於在特有的幽香之中的同時,也震驚的半天沒有說出話來!

之後評委對於使用秘方“鍋蓋”,算不算使用了違禁半成品,卻存在爭議……

如果僅僅是沉香木的木質鍋蓋,肯定是不算半成品,但是美代子自己也解釋了,這鍋蓋是“秘製”的……

顯然大賽之前沒有“禁止使用秘製鍋蓋”的鬼0畜規定,而且美代子也不是偷偷使用的,就是在大家注目之中,將鍋蓋扔了進去,既然之前沒有制止,現在似乎也沒理由認定其作弊。

而且這鍋蓋究竟算是廚具、還是秘製混合香料,也還存在爭議。

最後因為北條美代子,直接承諾了在決賽中,不會使用這秘製“鍋蓋”,評委們也就宣佈了她的透過。

至於下屆比賽的時候,估計會對“廚具”也做出一定的要求了……

如果說北條美代子的鍋蓋面,是令評委糾結的話,那六號賽區的鬱魅,就是險些令評委們以為,賽前檢查工作出現問題了!

因為在她呈遞的“東坡肉拉麵”上,耿直的擺著幾塊肥瘦適中、還帶皮的東坡肉,而且整碗拉麵肉味撲鼻……

其他選手也不由得議論紛紛,如果說是“作弊”的話,那這膽子未免也太大了吧?直接把東坡肉擺在了評委們面前?

“請品嚐吧!我的‘東坡肉拉麵’!”

五名評委互相看了看之後,又同時看向了負責監督鬱魅所在的區域的裁判……

如果說進場的時候,食材的檢查人員會有疏忽,但是裁判不可能也沒發現吧?

但卻只看到那位裁判,面色怪異的對五名評委做了一個聳肩的動作……

雖然很想問問他是什麼時候瞎的,但是出於對職業素養,還是強行對自己催眠,忽略那幾塊東坡肉,直接品嚐起了麵條本身!

就在蘸著湯汁的麵條入口的瞬間,五名評委同時瞪大了眼睛,並且馬上彷彿本能一樣,又用勺子嘗了一口湯,而在嘗了湯之後,便忍不住自然而然的,各自夾起了一塊還在顫動著的東坡肉……

“這種濃郁的肉味……直衝鼻腔!”

“沒錯,彷彿是真正的東坡肉一般。”

“不過仔細品嚐的話,這應該是……山藥和豆幹吧?”

鬱魅見到評委們的反應,也滿意的解釋了起來。

那些看起來肥、瘦、皮皆有的東坡肉,其實是山藥和豆幹!

其中皮和肥肉的部分,是蒸煮去皮後的山藥泥,加上蜂蜜、芝麻油、鹽、醬油、薑汁等香料混合而成……

皮是少量“混合物”塗抹在鐵板上,加醬油煎制的結果,而肥肉的部分則是在模具中成塊的混合物再次蒸制而成。

至於瘦肉的部分,則是使用豆乾,與“肥肉”一起在模具中蒸制,最後將“皮”覆蓋在上面……

而原本需要放糖的東坡肉,因為“肥肉”和“皮”中的蜂蜜,而不需要額外放糖,其他烹飪步驟,昨晚鬱魅也熬夜改良過!

雖然稱不上以假亂真,但至少鬱魅有自信,自己的“東坡肉”,即使將普通人蒙上眼睛,將這份“東坡肉”遞上去,對方也肯定能夠品嚐出,自己想要做的是“東坡肉”,只是口感有些奇怪而已……

但也絕對並不差勁,只是和真正的東坡肉顯然不同。

至於面和湯,鬱魅也專門設計過,只不過起到的作用完全是“東坡肉”的配角,也就是勾起評委食慾的作用!

“可是……這畢竟是拉麵大賽……”一位評委顯得有些猶豫。

雖然這是六號賽區中,第一份令他產生了“美味”的感覺的料理,但從“拉麵”的角度來說,這澆頭太搶戲了吧?

“不,不需要理會這是什麼比賽,既然符合規則,是‘拉麵’、而且湯與澆頭都是素的,我們就只理會是否‘美味’就可以了!”坐在中間的評委一錘定音的說道。

“六號賽區,一百一十四號選手水戶鬱魅,透過!”

七號賽區中,正藥香撲鼻,而且已經輪到第一百三十九號選手,到目前為止透過了足足六十九位!

對於一號之外的賽區,有這樣的通過率簡直不可思議……

而造就了這種不可思議的,正是十一號就出場了的緋沙子!

一道開胃健脾的食療湯底,加上揉了梅子進去的麵條,令評委們的胃口比平時更好了幾分,味覺也對“美味”更加敏感,堪稱全場型輔助!

八號賽區中,五名評委臉上都微微泛著紅暈……沒錯,就是類似喝醉時的紅暈!

而站在他們面前的,正是擁有一頭酒紅色長髮的榊涼子,特別的酒精發酵湯汁,加上摻雜了少量麯米的麵條,令評委們在享受著酒精帶來的神經刺激的同時,也只感覺到胃中暖暖的,而並沒有帶來多餘的負擔……

九號賽區的幸平創真,大概是為了另一種形式的“一雪前恥”,對待這“素湯素澆頭”的主題,並沒有選擇和城一郎一樣的“閻魔大王拉麵”。

要知道之前在兩人的“真·父子局”之後,創真是虛心向城一郎請教了“閻魔大王拉麵”的做法的,但是他現在做出來的,卻是令評委們驚訝的果味拉麵!

在麵條中,還揉進了少量的蘋果醋,湯汁也是以水果為主材料……

彷彿要為自己的“蘋果調味飯”正名一般……

而在十號賽區,愛麗絲則是正將“分子料理”的製成的“無影面”,端到了評委們面前!

之前劉昴星在秋季選拔賽正賽第一場,用加強版五仁月餅,擊敗了塔克米之後,愛麗絲就注意到了月餅透明的外皮。

雖然沒有劉昴星能將麵粉與甘薯粉的混合物,拉成透明狀態的手感與控制力,但是愛麗絲憑藉“分子料理”,卻能夠更方便的做到這一點!

在湯汁上,愛麗絲則是使用了離心分層後的脫色素食材,加上食用珍珠粉,製成了看起來亮閃閃的、同時清澈見底,乍一看完全瞧不到湯中有面的“水晶之戀拉麵”……

這一屆“札幌拉麵大賽”,因為遠月學院99名一年生的參與,顯然已經變得復雜了起來!

一號賽區之外的後九個賽區,也黑馬頻現……

然而這依舊不足以搶去一號賽區的風頭,尤其是現在……九十八號白鳥菖蒲,向評委們呈遞了自己的“拉麵”,許多想要藉助日鳥拉麵名聲的選手,不由得紛紛將注意力集中了過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