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八對錘就是那種,我們小時候看連環畫,什麼李元霸呀,什麼隋唐演義裡,武將們用的那種大錘。

八對錘。

形態各不相同,有的像瓜,有的是帶稜的,柄也有長有短。

但每對錘下面,都有對應的重量標註。

我一一看過,待看到最後一對時,我心裡倒吸了口涼氣。

這八對錘,最小的一對才二十斤。

最大的一對,也就是我最後看的這一對,它們是三百斤!

三百斤吶!

一隻就是一百五十斤,七十五公斤的份量。若是舉的話,興許能舉起來。但要是當兵器用,耍起來,這就不是一般人類的本事了。

當然,這還不是重點。

重點是這對三百斤重大錘的錘柄。

它上面竟然有著清晰的把握痕跡,由於用的太久,那錘柄竟都磨的發亮可以照人了。

這是什麼人用的啊,這人得有多大能耐呀。

倒吸口涼氣的同時,我再沒去看那三百斤的錘,而是在其它錘中找了找,最後我找了一對六十斤的錘。

我試試,能拿起來。並且感覺不是很吃力。

放下這對錘,我又走到了書案那兒。

搬過椅子,坐下後,我打量一圈,看到案頭有厚厚一摞書冊,我拿過一本,瞟了眼封面。

‘伶仃子錘法心解’

我放下,又拿了一本,看封面,還是伶仃子的。

又拿了,一一看過,一連五本全是伶仃子著的。

後面,又是九散人注的錘法心解。

九散人?

這名字好古怪。

接著我繼續翻,這九散人著的只有三本。

再後面就是,蘊妙道人著的了。

我開啟這蘊妙道人的,翻開第一頁首先震到我的是那一行漂亮的小字。

太贊了,字字力透紙背,並且剛勁之作,不失藏鋒之妙。

文人嘛,都喜歡文字的東西。眼看這些書冊都不厚,我就先從蘊妙道人的心解讀起來了。

裡面講的真就是錘法。

講這個錘騎馬作戰的時候怎麼來用。

方法分有涮、曳、掛、砸、擂、衝、雲、磕、蕩等等諸多的類別。

每一種有都詳細心得,比如掛法,適合對付刀,棍之類的東西。

講的全是實戰理論,比較對方騎馬衝來,一刀劈落,用錘怎麼來對付等等這些古戰場的玩意兒。

我一一讀過後,又讀了其餘兩人著作。

基本類同,全是騎馬作戰時錘的用法。

這東西,真如太極老李所說,已經絕了,真真的絕了。

另外九散人寫的錘法心解後面,還有一些關於怎麼挑選戰馬的講解。

意思是說,用錘這東西,力太大,一般的馬根本就受不了。

戰馬怎麼挑,也有很多的講解,九散人在心解裡,專門寫了幾千字詳細講解了如何選馬。

我看的非常仔細。

不覺得,一晃神就到了午飯時間。

聽到門口那有響動,我過去了。

只見門開了,太極老李端了一個餐盤子站在門口笑咪咪地看著我。

我瞟了眼餐盤子,有飯,有肉,有湯,還有魚。

我笑了。

“三百五十塊錢,十天夠嗎?”

老李樂了:“夠了,大不了我倒貼。”

我接過餐盤說:“你們太極門這可是煞犯苦心吶,你怎麼不早說呀,早說我早點過來。“

老李搖頭感慨:“這東西憑的就是一個因緣,你那本家跟門裡的老人物商量了好久。他們這才點頭同意。但是呢,不能跟你講白了,只能是稍作提點。接下來,你能不能找到這裡來,就全看你造化了。”

我點了下頭後又說:“那三百斤的大錘有人耍過嗎?”

老李笑了:“有,在建這個館之前,有四個人玩過,建成之後,只有一個人碰過那對錘。”

我一聽這話,突然有種受打擊的感覺了。

在此之前,我確實很有成就感,覺得自個兒好像很厲害了。

可現在看到那對錘。

我才知道什麼叫做差距。

但讓我沒想到的是,這僅僅是個開始……

吃過了飯,老李關門我重回到那個書案,看了會書冊,閒來沒事,我又開啟了書案的一個抽屜。

然後我找到了一個IPAD,配套的還有充電器。

我把這玩意兒弄亮,發現裡面沒什麼應用。

附近也沒有WIFI網,正要關的時候,我突然就找到了四個影片。

點開後,我被驚到了。

這四個影片,是不同角度,拍的同一個人。

由於當時拍攝的光線很暗,再加上有一定距離,我看不清那人長相,依稀瞅好像是個中年人。

他身材不高,穿了一件灰色布質的練功服。

然後,他拿的是那對最重的大錘。

如果拿,我相信這對一個舉重運動員來說不是難事。

但讓我震驚的是。

他在玩兒,在耍,在打,在地上閃轉挪轉。

他的樣子,就好像沒拿錘一般!

我看著這影片,然後我明白一件事。

練這個錘,就是要把它練沒了。能練沒了多少斤的錘,就有多大的本事。

就是這麼簡單,但怎麼練?

我反覆看了這一組錘法演示,我知道這裡面肯定有門道,肯定不是用蠻力,肌肉,筋骨之力那麼簡單。

但門道在哪兒呢。

我這時退了影片,拿著這個IPAD胡亂劃,點。

點著,點著,我開啟了一個看圖軟體,然後我就看到了一組漫畫。

漫畫有兩幅。

一個是有個小人舉錘,這人肚子裡還有一個跟他一模一樣的小人。

他舉的時候,小人是一臉緊張的樣子。而他本人,則是輕鬆自如。

另一張,是小人把錘放下來,但他卻是緊張警惕的,不過他肚子裡的小人卻是放鬆的。

就是這兩幅畫,

我看過後,又翻過來,看那人的影片,我發現只要他一起錘,他的動作就沒有停止過。

我明白了……

原來這是在用暗勁合錘。

也就是說,用這個大錘,使的不是胳膊的力量。而是周身整體內在擰合到一起生成的那股子暗勁的力來合這個錘。

而錘一動的時候,這個錘也要成為身體的一部份。

它也要摻合到暗勁發勁的這些過程當中,然後,把它當成暗勁的一個來源來對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錘怎麼發力?

因為它有重量,它的重量,就是發力的來源。

所以,錘既是武器,也是一個力量來源!

兩副小漫畫,一下就點醒了我。

這其實就是太極拳功的真正核心東西。

同樣,也是那一張太極圖描述的東西。

太極門,不扣門啊,一上來,就把真正核心的寶貴交給我了。

謝謝了!關胖子!

我在心裡說過一句,擰身過去,走到案前,一伸手,一提勁,就把那對六十斤重的大錘給拿起來了。

十天!

看我大官人,能在這屋子裡,合進來多少斤兩的勁!

我提了錘,去感受這個東西。

怎麼能讓這個重量,變成力量呢?

我試了下,然後發現對現在的我來說,真的很簡單。

首先,我身上該松的地方,全松了。我把錘起來,它對我身體有一個作用力。但我不使勁跟它掙,而由著這個作用力來拉扯相對的肌肉,關節,還有小肌肉群。

這個就好像站樁一樣。

站好了後,我不使勁刻意用肌肉去控制這個動作。而是讓動作本身來啟用我身上的一切小肌肉群,使其產生一股反作用力,這個反作用力啟用了我們的身體,讓身體變的更強健,從而讓武者俱備了基本的整勁,明勁力量。

等到我們可以用心意,隨意去調控這股反作用力的時候。

那就是有了暗勁的時候。

現在,我有暗勁了,而這個大錘,錘法是用來磨我暗勁,在短時間內讓我增漲暗勁的一個東西。

把它合進來,暗勁強的同時,這個錘勁,我也就圓滿了。

因為我心裡有它了。

反觀,再學其它的兵器也是這個道理。

所謂,一通百通,正是如此。

並且,練這個大錘,還有化勁的一點蘊味。因為,勁在身體裡走,怎麼把它給改了。

這也是一門學問。

以前我是自已摸索,現在有了前人的筆記,還有了這麼個場合。

妥了!

我提了錘,就開始走上嘍。

悟歸悟,行又是另一回事。

六十斤,看份量不大,想要合進來,卻不是容易的事兒。

我學的是IPAD裡那個中年人演練的套路。

動作不是很複雜,招式也極簡單。

可把錘握上手,卻又是極難,極難。

尤其有一個動作,是端平兩錘,用類似崩拳的步子,向前一衝,接著一擰身,雙錘並起,一落一砸之後,再向上一蕩。

這麼個連環動作,就讓我參悟了整整一個下午。

調的全是暗勁,筋骨不累,但是心臟跳的厲害……

說實話,真有種受不住的感覺。

有幾下,眼前一發黑,差點就沒站穩。

整整一個下午,我琢磨這第一個動作,到了晚上,太極老李給我開了小灶。

全是藥材燉煮的東西,並且還是全素。

我跟老李開玩笑,這三百五十塊,肯定是八十年代的三百五十塊,要不然怎麼能買來這麼多好東西。

老李嘿嘿笑說,要不怎麼辦,你這個練法,再不找補,身子容易垮掉,受不住的。另外他提醒我,走完錘,一定要站站樁,鬆鬆氣血,把勁和神都回一回。

我記下了……

接下來,這一練就是十天。

十天時間,我白天練這個錘,晚上讀那幾位高人的心解,外加站樁放鬆。

錘,從六十斤,過度到了九十斤上。

這是我十天極限了。

我已是可以拿了這對九十斤的錘,輕鬆自如在屋子裡,一口氣走上三遍中年人走的那個套路。

十天後的清早。

我剛在洗手間把自已收拾乾淨。

大鋼門,轟的一聲開了。

我抬頭看去,見門口站的是一臉驚奇的葉凝。

“仁子!”

葉凝叫了一聲。

我笑了下說:“今天出關了,你等下啊。”

我走到了一個吊起來的人形大靶子前。

我站在它面前,伸了掌平放在小腹位置。

轉瞬,心意牽動,那股子原本如鉛似汞,現今卻像汪洋大海一樣的力量,猛地透過手掌打到了那個靶子裡。

砰!

一記巨響。

我松了手。

手掌按的地方完好無損,但這靶子背後已是破了一個大大的洞,地面,散了一堆黑色的橡膠塊。

九十斤的重量,已經合進來了。

它化成了九十斤的暗勁,就在我身上,想扔也扔不掉了。

這十天,我不白過,絕對不白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