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a大有兩座大食堂,離杜君琦所住的3號宿舍樓比較近的是第二食堂,劉建在a大學習生活了四年,比起剛來a大,完全不清楚a大地圖的一幫人,劉建自然算得上是經驗豐富,實在推辭不了邀請後,他就主動領路帶著一幫人去了第二食堂。

到了第二食堂一看,裡面早已坐了一大群吃飯的人了,一行人找了一個乾淨的位置坐好,杜廣明去點菜視窗點菜了。

這三天是報道日,為了照顧來不及兌換飯票的新生,這三天食堂是可以用現金的。

大食堂提供熱炒服務,杜廣明點了八道熱菜一道好湯,掏出錢包付了款,就拿著號碼牌回來了。

杜廣明把立式號碼牌放在桌子上,笑著問劉建和兩位女同學:“你們要不要點飲料?可樂還是雪碧?”

劉建和兩位女同學連忙搖手推辭,最後杜君琬插話了:“爸爸,我口渴,要雪碧。”

“好。”杜廣明應下,等傳菜員過來送菜時隨□□代拿一大瓶雪碧過來。

在等菜的時候,一桌人就聊天打發時間。

宋惠蘭笑著問向兩位女同學:“你們是哪裡人啊?叫什麼?”

“我叫李紅英,本省s市。”

“我叫鍾秀,本省n市m縣。”

兩位女生有些緊張的做了自我介紹。

宋惠蘭微笑點頭:“我們家在本市l區,離得近,就全家來送送琦琦了,以後你們要是有空就來家裡玩啊,很近的,等新路修好了,坐車只要40分鐘的。”

宋惠蘭轉頭拍了拍杜君琦的小肩膀:“我家琦琦年紀小,一個人住在學校裡我很不放心,你們是同班同學,又住同一間宿舍,同進同出的,阿姨厚著臉皮拜託你們,請你們平時多和琦琦在一起,不管是在校外還是在校內,不要讓她一個人落了單,萬一遇到了人販子,人家硬把她給扛走拖走,她跑都跑不掉。”

李紅英和鍾秀趕緊點頭:“沒問題的,我們會照顧小妹妹的。”

“拜託了拜託了,謝謝謝謝。”宋惠蘭稍稍放了點心,又看向劉建,“劉老師,a大對學生管得嚴不嚴?平時要是沒課,琦琦能不能回家?”

劉建笑了,解釋道:“當然可以,大學不會管學生管得太嚴的,大學生都是成年人,已經算是大人了,只要不曠課,平時的活動都是自由的,可以逛街,可以去電影院,也可以回家,不過要是晚上不回宿舍睡覺的話,最好提前和我以及宿舍舍長說一聲,萬一有什麼事也有地方找人。”

宋惠蘭一下輕鬆了:“那就好那就好,因為我們家近,家裡又有車,所以琦琦沒課的時候想接她回家住住,不怕你們笑話,平時她在家嫌她吵,她這一不在家了,我們又心慌的很。”

劉建笑道:“可以理解可以理解,她這個年紀正常才是上小學的年紀,這麼小就離家,家長不放心也是自然的。”

說完劉建又交代杜君琦:“杜君琦,大學是個半開放的地方,a大校園裡除了老師和學生,還會有很多校外的人員進出來往,你平時不要一個人出去,注意安全。宿舍裡沒有電視,如果你嫌悶的話,可以去學校周圍逛一逛,東門外有一條挺熱鬧的街,我們都叫學生街,街上有服裝店、理髮店、書店、飯店、小吃店還有一家錄像廳,你要買什麼吃什麼都很方便的,不過還是一句話,不要一個人出去。”

杜君琦點頭,神態認真:“明白,我不會一個人亂走的。”

“那就好。”

熱菜熱湯陸續上齊了,米飯雪碧也上來了,杜廣明和宋惠蘭熱情地招呼劉李鍾三人吃菜,一桌人說說笑笑的,半個小時就解決午飯了。

午飯吃完,杜家人打算帶著杜君琦去買日用品了,劉建建議他們可以就近去學生街上的一家日用品店,那家的貨品還是挺齊全的,價格也不貴,杜家人欣然聽從,帶著杜君琦往東門去了。

劉建介紹的那家日用品店果然貨品齊全,杜君琦需要的日用品很快就買齊了,四個大人,一人一袋,輕輕鬆鬆地拎回了宿舍。

回到406,宿舍裡又來了兩個女生,她們來得晚,行李都開啟放在地上,床鋪還沒鋪好。

新來的兩個女生,一個叫夏麗芸,來自鄰省g省c市,一個叫趙萍,來自鄰省z省n市鄉鎮。

初次見面簡短介紹後,四位舍友算是正式認識了。

夏麗芸和趙萍都很驚訝杜君琦這個小妹妹竟然是她們的同班同學,尤其是夏麗芸,她是復讀一年再考的。

人家這麼小就上了大學,這讓千辛萬苦才考上大學的她情何以堪啊!果然她就不是讀書的料嗎?

打量著新到的夏麗芸和趙萍,杜家人暗自評估,聽了看了一會兒後,都覺得這兩個女生應該性格還可以,總算又放了一點心,琦琦在這裡應該不會受欺負,和這些舍友住在一起,平時生活應該還可以的。

杜君琦的入學報道和舍友打探已經完成,時間也不早了,杜家人決定回去了。

與家人揮手告別後,杜君琦開開心心地坐到床鋪上,吹著新買的吊式小風扇,與新舍友們聊起天來。

李紅英來自本省s市,父母是雙職工,她是大姐,底下還有一個弟弟,在讀初中,因為父母都有工作,家庭經濟還過得去,所以李紅英考上大學後,家裡就讓她來了,而她班裡有與她一樣考上了大學,卻迫於今年猛漲的學費而不得不放棄的女生則有四個,李紅英很為她們可惜。

鍾秀來自本省m縣的農村,父母都在家務農,上頭有兩個哥哥,中專畢業後一個進廠當了職工,一個當個體戶做點小生意,她是家中么女,因為她最小,所以家裡人都偏疼她,加上兩個哥哥都有收入,便全家四人供她一人上大學,農村女生上大學非常不容易,鍾秀很感激家人的堅持,所以她打算找機會打點小工,替自己賺些學費,減輕些家裡的負擔。

夏麗芸來自鄰省g省,是大姐,底下也有一個弟弟,在讀小學,g省的市場經濟開發早,夏麗芸的父母好幾年前便下海經商,偷偷進些港貨到北方去賣,所以她的家境很不錯,父母看自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就希望底下的兒女能多讀些書,以後有本事換個生意行當,走私這行畢竟不安全,夏麗芸去年考的成績比今年差,加上她報的學校太好了,錄取線夠不著落榜了,父母便鼓勵她復讀一年,今年報的學校就放低一點,挑挑選選好幾遍最後選擇了a大,今年總算擦著邊上榜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趙萍來自鄰省z省,雖然她老家是一個鄉鎮,但是經濟水平並不低,經過十多年的打拼,這個鄉鎮在後來算是全國有名的地方,杜君琦一聽便知道了,不過現在這個鄉鎮的經濟還只屬於剛起步階段,趙萍家的經濟條件也只是一般,這次她能上大學全靠有親戚資助,她有個同族親戚,是個海外華僑,前幾年回國探親,許諾族中只要有人考上大學,不拘男女,學費都由他資助,趙萍就是受了他的資助才來了a大。

一番家庭情況介紹後,杜君琦算是五人中家庭情況最好的,在四位舍友看來,她家裡開著一家公司一家工廠,供她上大學完全沒問題,而且她年紀小,還不用操心家裡的生意和生計,只要開開心心地讀書就可以了。

杜君琦微笑點頭,大大方方地接受了舍友們的單純的羨慕目光。

三天的報道日結束後,406宿舍住滿了,第三天的下午住進了最後一個舍友,一個同系別專業的女生。

林敏,道路工程專業,來自本省z市,上頭有一個姐姐一個哥哥,父親在市公路局工作,她的專業就是父親指定的,她其實並不喜歡,因為與父親做鬥爭,她才拖到這麼晚來報道,要不是父親威脅她不給她復讀的機會,她才不願來報道。

林敏的反抗經歷引來同宿舍五位舍友們的驚歎目光,尤其是李紅英、鍾秀、趙萍,她們深知女生讀大學的不容易,沒想到林敏竟然會因為不滿意專業而不願來報道,這要放在農村或家境不好的家庭,她得被多少想上而不能上的女生忌妒死啊。

因著林敏的到來,杜君琦五人也就知道她們班另外3個女生不會來了,估計也是因為湊不齊學費吧,想到這個理由,五人心裡都有些鬱鬱寡歡。

不過寡歡不了一日,第二天中午劉建就挨個到每間宿舍來通知軍訓的事了,時間緊,任務重,半個小時後,帶著換洗衣物和日用品到樓下集合,到軍營去軍訓。

半個小時啊!都不提前通知啊!不帶這樣的啊!

整個走廊都隨著各自班級的輔導員的到來而沸騰了起來,大家一邊抱怨著一邊抓緊時間收拾東西,衣服、水桶、臉盆、毛巾、牙刷,等等等等,不時還有人問“要不要帶水杯”“要不要帶被子”“要不要帶拖鞋”“要不要帶蚊香”,一番兵慌馬亂後,女生們都提著東西往下衝,在宿舍樓前的空地上按班級排起了隊伍。

男女宿舍間隔著一條大道,那邊的男生宿舍也是一片沸騰景象,男生數量是女生的幾倍,亂糟糟的折騰的更久,反正女生這邊的隊伍都排好了,男生那邊的隊伍還沒成形呢。

過了沒多久,一輛接一輛的軍用大卡車就馳進了同學們的視野,在大道上一字排開。

輔導員們拿著名冊快速安排著班級上車次序,以及核對人員是否到齊,十分鐘後,新生們便被掃進了大卡車裡,運出了a大校園。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