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烘乾貨廠的廠長就是那位私下挪用公款太多引發職工強烈不滿的廠長,他有親戚成功偷渡到了m國,據說那邊工作很好找,工資也高,每月能匯好大一筆錢回家,聽親戚家炫耀多了,他也動了心,也想偷渡到m國,但是偷渡要預先付給蛇頭好大一筆錢,所以他才大筆地挪用公款,除了湊齊偷渡費,他還想多給家裡留一筆錢生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本來廠長還想多挪幾個月的,可是職工們的反抗情緒越來越大,前幾天還有幾個職工故意酒後鬧事,揚言要打他,他怕了,才想著趕緊把這爛攤子甩掉,好抽身去m國,當方旺達找到他時,他簡直迫不急待想籤合同了。

不過廠長畢竟是廠長,還是見過一些小世面的,興奮之後很快就冷靜了下來,繼續端起了架子,準備臨走前再賺一筆,宰一宰這頭肥羊。

方旺達的確有些緊張,要不是方謙益太小,他還真想把他帶來給自己壯壯膽子,不過他也不是沒心眼的,怕對方宰他,他早就問過了廠裡的職工,心裡估好了一個價,這次商談他是有備而來,而且他還拉來了幾個朋友,雖說他們腦子不如他好使,但是撐撐場面還是可以的。

在短暫的寒喧後,方旺達和廠長進入了商談階段。

廠長想要狠宰一筆,故意隱瞞了廠子的負債情況,拼命把廠子的發展前景誇得天花亂墜,還感嘆要不是他要出國,哪裡肯捨得把廠子盤出去。

方旺達早已打聽許久,哪裡會被廠長唬住,但是他不會說話,不懂得怎麼壓價,好在有方謙益給的問題表,他就裝模作樣的拿出了一個文件袋,抽出了幾張紙,開始一本正經的詢問上面早已羅列好的問題。

問題表上的問題環環相扣,隱藏著許多套話小地雷,廠長為了應付前一個問題就隨口編了一個謊言,沒想到後來為了圓這個謊言還要不停地編織更多的謊言,最終廠長編不下去,差點惱羞成怒,拂袖而去。

方旺達雖然不會說話,但是看人臉色還是會的,他及時地停下了詢問,約定了下次商談的時間,然後帶著朋友們離去了。

到第二次商談的時候,廠長吸取了教訓,不再擺什麼*陣了,直接出價。

方旺達壓價,給出了他早已估好的價格。

廠長提價,方旺達就照著方謙益的指點繼續還價,爭論半天,到了價格的爭議節結,雙方的氣氛再次緊張,只能約定第三次商談時間。

第三次商談就比前兩次更直接更簡單,雙方各退一步,廠長降一點,方旺達提一點,磨了兩三次後,雙方定下了最終價格。

之後就是籤合同,辦理手續,轉帳付款,一週後,方旺達盤下了烘乾貨廠。

慶幸那時候國家還沒有加入網際網路,各種資訊不暢通,商談了這麼久,竟然沒有第三方來找廠長商談,廠長只能死心,把價格一降再降,只想著儘快抽身,因此方旺達才能在毫無競爭的情況下順利盤下廠子,省了許多操心事。

有了方旺達帶來的大筆資金,烘乾貨廠的運營情況立刻有了起色,職工們也有了幹勁。

為了避免前期投入過高,在第一次全廠大會上,方旺達就和職員們商量暫緩發放福利,只按時發放工資,以及補上之前拖欠的工資,等工廠的效益恢復後,再分期發放拖欠的福利。

因為前廠長拖欠工資太久,讓職工們有了心理陰影,他們很乾脆地就同意了新廠長的提議。

協商成功,廠子裡有些躁動的氣氛很快平靜了下來,生產開始有條不紊的進行。

因為如今活鮮的價格攀升太快,市場上對乾貨的需求也加大了,有對高階乾貨的需求,但更多的是對一般品質乾貨的需求。

方旺達盤的這家烘乾廠的規模很小,生產的一直都是一般品質的乾貨,方旺達也不想多做改變,求穩為主,還是按原來的標準來生產。

原先因為前廠長挪用公款,導致付款不及時,很多供貨的船老大們都停止了供貨,但是方旺達原本就是有船的,加上他的朋友們也全是開船捕撈的,所以烘乾貨廠一開工馬上就有新鮮漁獲供應,而且質量十分有保障,再也不用頭疼了。

有了上游的供貨渠道,又有了中游的加工生產,就差下游的銷售渠道了。

因為生產的是一般品質的乾貨,又不是高級品,加上這種小廠的客戶也多是農貿市場裡小店主小攤主,所以銷售渠道的開拓比較困難。

從哪家烘乾貨廠進貨不是進,為什麼一定要從你家進呢?

已經先一步想到這個問題的方謙益很快和方旺達說出了他的想法。

為什麼?因為我家便宜。

市場上對乾貨的需求加大了,所以各家烘乾貨廠也跟著提價了,小店主小攤主們雖然提高了零售價,但是利潤一點也沒高,如果這時候方家烘乾貨廠不提價,那方家烘乾貨廠馬上就成了小店主小攤主們進貨的第一選擇了。

而且方謙益為了擴大市場份額,他還提議打折促銷,只要一次性提貨達到了相應的份額,就可以獲得相應的折扣。他還列了一份表,上面清楚的列明了各種份額以及相對應的折扣,提貨量越大,折扣越大,而且支援多家共同提貨,也就是可以三家四家合在一起,一次性提貨計價,這樣合作提貨的客戶可以同時獲得較高的折扣。

方謙益的想法太超前了,在當時l縣根本沒有量大折扣這種促銷概念,市場上的促銷行為一般是提貨提多了,就多搭一點添頭,也就是錢一點也沒少收,貨多給一點罷了,這對生產商其實更有利,因為出貨多,回款快,方便再次生產。

量大折扣就更有利於提貨方,貨一點沒少進,但是錢付少了,他們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獲得同樣的量,這對生產商來說,其實就是虧錢了。

當方謙益提出量大折扣的促銷方式時,方旺達完全不能理解,直到方謙益提出搶佔市場份額這個概念時,他才相信大兒子不是腦袋發昏了。

搶佔市場份額是後世商業競爭經常用到的一種方法,先以低價的產品或免費的服務搶佔市場份額,然後一步步地擠壓其它競爭者的生存空間,當成為市場上的龍頭老大時,就可以成為新的定價者了。

方謙益就是要搶佔市場份額,當方家烘乾貨廠成為市場上一般品質乾貨的最大供應商時,方家烘乾貨廠就有資格成為市場的定價者了。

“可是,兒子,這樣做我們會虧很多啊。”方旺達還是不大情願。

“但是我們還是有賺啊,只是賺的少一點點。”方謙益繼續解釋,“我們廠生產的是中下品質的乾貨,市場上品質比我們好的乾貨多的是,我們和人家沒什麼可爭的地方,所以薄利多銷才是適合我們廠的做法,先站穩腳跟再說。而且我們家還有欠債,先賺上錢再說。”方謙益提醒父親。

“也對。”果然如方謙益所料,方旺達更在意欠債的問題,為了盤下這個廠,他向親戚朋友們借了一大筆錢,本金加利息的壓力讓他每晚都睡不踏實。

方旺達在廠裡宣佈了不提價、量大有折扣,以及支援多家共同提貨的三大決定,這三大決定同樣讓職工們難以理解,不過不理解歸不理解,廠長是老大,職工們還是照著新廠長的決定執行了。

為了讓三大決定更好的被農貿市場上的店主攤主們知曉,方旺達首先派出了廠裡的業務員去縣城最大的農貿市場宣傳。

如方謙益所料,店主攤主們都顯得很心動,當天就有幾家店主合在一起提貨,業務員當場給他們辦理了定貨單,價格欄上直接寫上了優惠價。當第二天店主們收到貨驗了品質稱了重量後,爽快的當場付了餘款,還留下了廠裡的電話,決定長期從方家烘乾貨廠進貨了。

有了這些店主們的驗證後,市場上許多店主攤主都聯合向方家烘乾貨廠提貨,業務員們寫定貨單都寫得手軟,這兩天的銷售量都快抵得上過去的一個月了,想到他們可以拿到的提成,他們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

首發成功,方旺達立刻加派了業務員前往各個鄉鎮的農貿市場進行宣傳拉單,雖然定單量不如縣城,但是也增加了許多銷售點,只要渠道維護的好,就會有很穩定的銷售量。

定單多了,職工們的心裡也就踏實多了,有了盼頭,工廠生產間裡的氣氛頓時熱火朝天,人人都忙得停不下手,生產效率比以前快了一倍多,運輸車來回的奔忙在各個鄉鎮,將一筐筐的乾貨送往各個農貿市場。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