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要在國內公開播映美國電影,首先得經過廣電的審批,然後再經過中影和華夏的引進,這才能在國內獲得公開播映權,沒有這兩處關卡的同意,是不可能公開播映的。

所以,要讓萬花筒視頻網上線美國電影,杜君琦要做的前提準備還有很多,第一個要搞定的就是廣電。

在《機器人小華》引進國內播映的時候,杜君琦作為原作者曾經被廣電重點關注並大力宣傳過,畢竟是中國第一個被改編成好萊塢電影的小說原作者,自然是要特別關注的,更何況這個原作者還是完完全全的原裝中國人,國內出生,國內長大,國內學習,國內寫作,五好學生,天才神童,這對於官方來說,是多麼好的宣傳物件啊,所以杜君琦在廣電這邊的印象是非常好的。

後來杜君琦大學畢業成立影視工作室和影片網站,與幾家影視大頭打壘臺的事情,廣電自然也是知道的,但是對於廣電來說,這是正常的市場競爭,只要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地方,這樣的市場競爭屬於正常態,廣電不想插手,所以在幾個影視大佬向廣電探口風的時候,廣電並沒有做出什麼回應,幾個影視大佬也就因此不敢隨意動手。

就是因著在那次的市場競爭中,廣電沒有插手,所以杜君琦判斷廣電的立場應該是中立的,不偏不倚,於是這次杜君琦打算直接找上廣電,詢問美國電影網路播映的事。

中間的過程當然是比較復雜繁瑣的,不過好在杜君琦的個人形象很好,完全符合官方對於21世紀接班人的理想設定,好好學習,友愛同學,尊重師長,嚴格按照小學中學大學的路徑合規合矩的成長,沒有走奇奇怪怪的擦邊球路線,畢業後更是沒有前往歐美發展,而是留在國內創業,這一點最!重!要!國內人才的流失是官方難言的痛,辛辛苦苦培養十幾年,卻一朝變成他國人,為他國作貢獻,這是痛,也是恥辱,與那些人相比,杜君琦確實是個真正的好孩子,她沒有讓國內教育的成果付之東流,沒有嚮往資本主義國家,反而是為了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而留在國內開辦公司,並為此作出了優秀貢獻,極大的推動了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這在官方看來,這是多好的孩子啊,多好的新一代啊,

有了這樣突出的個人形象加分,杜君琦與廣電的交流可以說是非常順利的,雖然走的程式繁瑣了一些,需要批覆的檔案多了些,但是總體來說,還是出乎了杜君琦意料的順利,對於杜君琦詢問的萬花筒視頻網公開播映美國電影的問題,廣電的回覆意見是,可以大膽試行,小心論證,廣電會對奇鋒公司提交的電影名單進行內容稽核,稽核條件會予以適當放寬,稽核過的電影,就可以獲得網路播映權。

有了廣電的支援,杜君琦與華夏、中影的交流就更加順利了,華夏和中影是中國唯二的兩家有電影引進權的公司,要想走正規途徑引入電影,必須得有這兩家中的其中一家給予通行,杜君琦與華夏、中影商談的時候,因著主管部門廣電的放行,華夏和中影都沒有為難杜君琦,只是按照程式的流程走了一遍,就給予了同意的答覆,以後奇鋒公司要申請引進電影,只要廣電稽核同意了,華夏和中影便會給予引進許可證,不過這個許可證是有限許可,只許可在網路上播映,不可發行音像製品,這對萬花筒視頻網來說足夠了。

有了兩大關卡的放行,杜君琦已經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的想要大幹一番了。

萬事妥當,很快,萬花筒視頻網的首頁再次釋出了大屏廣告,“美國大片登陸,海量大片,帶給你無盡的享受”,除了極為醒目的首頁廣告外,首頁上方的分類欄裡也多了一個選項“美國電影”,上邊還有兩個鮮紅的字,“正版”,明明白白的表示這是正版電影。

萬花筒的改變迅速引來了大量的關注。

對於這樣的改變,網友們紛紛叫好,他們一直喜歡看美國電影,只是中國每年只引進十部電影,在有的年份還引進不到十部,他們想看更多的美國電影就只能去租盜版碟,可是盜版碟的質量實在太差,運氣好的能租到港臺那邊流傳過來的複製盤,可是更多是從影院裡偷拍的槍片,畫面糟糕,音質雜亂,看的很不爽,現在好了,可以直接從萬花筒上看片了,而且價格也不貴,一片只要3元,比起租盜版碟就貴了1元,但是畫質和音質卻比盜版碟好了太多太多,所以他們當然樂得看正版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網友們紛紛叫好,其它的影片網站就紛紛叫苦了,太過份了太過份了,悶不吭聲的就出了這麼一個大兇器,這還讓不讓我們活了!這樣一搞,我們得流失多少使用者啊!

這些影片網站背後站的大多是影視公司影視集團,這些總公司的老總們更是憤怒,前不久他們才與杜君琦一起參加了銀聯的會議,他們拉攏她,向她示好,她也表示她和他們是同一陣地的,怎麼當時她就一點兒訊息都沒透露給他們?現在突然來這一出,是想幹什麼?是要打我們個措手不及趁機搶佔影片市場嗎?可是影片市場已經給她搶了一大半了,難道她還不滿足嗎?還想全佔了?

電影院也很憤怒,這是明晃晃的搶錢啊!你們搞你們的網路劇、搞原創影片,我們放我們的電影,我們井水不放河水,互不衝突,怎麼現在突然來了個美國大片放映?這可是我們的收入大頭啊!你們播放了,我們電影院還怎麼賣票啊!

影視公司和電影院轉頭就去找廣電告狀,結果廣電卻沒挺他們,反而為萬花筒說好話,說人家這只是試行,行不行的還不知道呢,如果不行,你們就不用急了,如果行,你們可以試試學學萬花筒嘛,市場這麼大,不可能被萬花筒一家給壟斷的嘛。

好嘛,廣電這話說的,影視公司和電影院都沒話說了,他們都是人精,又不是蠢的,哪能聽不出廣電言外的意思,廣電說萬花筒是試行,那肯定就是在廣電那邊備了案的,官方最喜歡搞試行這一套,公司可不會搞這一套,什麼試不試行的,有想法有財力就直接上了,市場又不等人,搶的就是第一波,廣電現在說試行,那就是廣電同意了這個提案,萬花筒是走了正規程式的,不過廣電又說如果成功了他們可以學,那就說明他們如果要搞,廣電也是同意的,不會讓萬花筒一家獨霸。

影視公司不訴苦了,腦子很快就轉了起來,這樣也好,就讓萬花筒去淌淌水吧,給他們摸摸路,成功了他們也這麼幹,不過想是這麼想,他們也知道這有點像自我安慰,就算廣電和中影華夏都放行了,要引進美國電影也不容易,得去找公關公司合作,但是公關公司都是有地盤劃分的,東亞這一塊看起來有好幾家在做,但是把關係一捋,其實就是一家在獨霸,現在那家與萬花筒合作了,他們再找上門去,那家不一定會搭理他們,就算搭理了,要改換成他們進行合作,那合作的條件肯定就要比萬花筒高了,他們未必能討著好賺到錢,唉,愁人啊!這時候這些影視公司還不知道與萬花筒合作的是主做東南亞的水星呢。

影視公司還能自我安慰,努力努力也能實現,電影院卻不行了,他們搞的是院線,又不是網路,一個是現實,一個是虛擬,讓他們跨界到網際網路,也搞一個影片網站,那不是扯淡麼,客場作戰,敵方又是一個強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他們能討著什麼好?不用搞就知道必定是虧錢了!唉,怎麼辦?難道要去找杜君琦,讓她留條生路不要趕盡殺絕,不要把所有的美國電影都播了?

不管外界和同行們怎麼反應,萬花筒的美國電影是正式上線了,從上線第一天開始,萬花筒的後臺進賬就跟坐上火箭似的往上長,無數的點選在匯聚,無數的付費在匯聚,萬花筒又一次引領了網路狂歡。

看著萬花筒視頻網的點選排行榜上的最新名次變動,影視公司和電影院的心都要碎了,短短一週,排行榜前十名全變成了美國電影,連高踞榜首數個月的《大匠》都被刷下了前十名,成為了第十一名,由此可見這幫美國電影愛好者的瘋狂戰鬥力,再看看排行榜上面的點擊數,乘以3,我了個去,心好痛好痛,都快要不能呼吸了。

比影視公司和電影院更加心痛的不能呼吸的則是盜版碟販子,這都是錢哪,錢都飛進了別人的口袋,好心痛啊,更要命的是,萬一萬花筒嚐到甜頭,豪氣大發地引進香港電影,他們的生路就要斷絕一半了,如果更嚴重一點,萬花筒財大氣粗的再放上港劇和內地電視劇,他們就更沒生路了,只能靠著盜版音樂碟來苟延殘喘了,未來好黑暗,我想靜靜。

在對手們的心痛中,在網友們的狂歡中,萬花筒的業績勢如破竹的一路高漲,季度營業額再次漲出了新高度,杜君琦的犀利眼光再次震驚網際網路。

杜君琦的連番勝利讓業界對於她的評價一變再變,從最初的評價“年輕人有闖勁,敢想敢拼,不錯不錯”,到後來的“優秀的市場探路先鋒,先看她做不做得起來,做得起來我們再跟上”,再到後來的“必須狠狠教訓的競爭對手,太可惡了,竟然敢搶我們碗裡的肉”,最終成為了現在的“網際網路新大佬,市場指向標”,業界再也無人敢輕視她嘲諷她,曾經不看好她,覺得她必敗的人都把發過的嘲諷帖和點評部落格悄悄的給刪了,杜君琦曾經的一舉一動都成為了人們研究的話題,她如何找到市場的需求點,如何開啟市場,如何在市場競爭中勝出,她的每一次市場大動作都成為了人們研究的案例,一遍一遍的研究,經過他們的研究、撰文、爭議,杜君琦的名氣是越來越大了,頭上的光環也是越來越明亮了,快要亮瞎人眼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