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分兩頭,陳青雲對常委會的結果不在意,可在意的人,卻有不少。

每次換屆,最忑忐的人是市委的大管家:市委辦公室主任李朝聖。

陳道之任市長時候,李朝聖還是政府辦的一個普通科員,他是個典型的文人,平常的興趣愛好是看書,並且酷愛書法。性格比較軟弱的李朝聖有個異於常人的優勢,記憶力特別好,加上長期處在政府機關,接觸面廣,安平市的情況全都裝在他的腦子裡,綜合科的同事起草文件,需要查詢資料的時候,跑到李朝聖辦公室去,肯定可以得到滿意的結果。

安平市的機關幹部下班之時就會吆五喝六地湊桌子,只有李朝聖這個異類,從來不與同事玩麻將,時間長了,李朝聖就成了孤家寡人,在機關沒幾個朋友。

李朝聖是個容易滿足的人,有時間就寫點新聞與通訊,每年所得的稿費比獎金還多,小日子過得倒也滋潤。

那年市政府籌備了一場春節聯歡晚會,政府辦綜合科的人都到現場忙乎,留下李朝聖看家,其中不乏欺負老實人的因素。沒料到代市長陳道之突然接到副市長常濤的電話,需要馬上趕到燕京。常濤告訴陳道之,安平市申報國家級的科普示範城市的材料出了點問題,需要從政府辦綜合科帶個人到燕京,按照科技部的要求在現場修改材料。

當時的政府辦主任林地接到陳道之的電話後,一邊安排購買機票,一邊到綜合科找人。因為還沒有普及行動電話,無奈之下,只好將堅守在崗位上的李朝聖帶去。

林地已經知道了陳道之到燕京的原因,送陳道之上飛機之後,他就不停地祈禱,希望糯米坨一樣的李朝聖別整出什麼洋相。

迷迷糊糊的李朝聖不知道一個艱苦的任務即將落到他的頭上,聽完林地的安排,拿著公文包就跟著陳道之上了飛機。別看李朝聖平時寡言少語,肚子裡精明著呢。一路上他享受著突然降臨的幸福,緊守住沉默是金的原則,緊張地觀察著周邊所發生的事情,終於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科技部將安平市的申報材料駁回,主要原因就是申報材料太虛,幾乎全是官話、套話,缺乏能說明問題的資料。這件事情對陳道之的觸動也很大,因為他就是個喜歡做官樣文章的人。

科技部留給安平市方面只有一天一+夜的時間,白天基本浪費在路了,晚上從哪去弄資料呀,陳道之簡直愁死了。如果造假,也不可能通篇都弄假資料呀。

常濤見陳道之帶著李朝聖過來,當時心裡就發出哀嘆:這次的申報恐怕要泡湯了。

沒辦法,死馬當成活馬醫唄。常濤當然不會說李朝聖是政府辦最沒用的糯米坨,反而鼓勵李朝聖勇敢地擔當起這次的重任。當李朝聖一頭扎進材料裡的時候,常濤也打電話回安平,要林地連夜組織人馬修改材料,直到晚上三點,林地才將修改好的材料傳真到常濤房間。

為了這個材料,常濤不得不買了臺傳真機,後來這臺傳真機交給了隨後就成立的安平市駐京辦。

當林地的材料傳真過來之時,李朝聖的材料也修改完畢。其實他早就弄好了,只不過要體現他的辛苦,只能是下半夜交稿了,再老實的人也會耍些小心眼。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兩份申報材料擺在陳道之眼前,高下立判。李朝聖的材料,簡潔、實在、條理性強,資料更加豐富。當時陳道之問他,這些資料是從什麼地方找來的,李朝聖得意地告訴陳道之,資料都在他腦子裡裝著呢。

科普示範城市申報成功了,同時科技部還撥了一筆專款,用於安平市的科普工作和星火計劃專案。這趟出差之後,李朝聖就成了陳道之的秘書。

之後,李朝聖就在秘書崗位上幹了近十年的時間,從綜合科副科長、科長、政府辦副主任、市委辦副主任,直到市委常委、市委辦主任。如果將安平市最瞭解陳道之的人進行排名,李朝聖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除陳道之外,得到李朝聖支援最多的就是歐舟。歐舟與胡奎的關係,在安平也就是陳道之、李朝聖、曾晨等寥寥幾人知曉。基於這個原因,李朝聖與曾晨義無反顧地站在歐舟的身後,這也是何正陽在安平市連政府大院也無法完全掌控的原因之一。李朝聖跟了陳道之近十年時間,他在安平市的人脈,比其他任何領導都深厚。

歐舟擔任了安平的市委書記,李朝聖比誰都高興。他對歐舟瞭解甚深,知道除非有更好的崗位任自己選擇,否則歐舟不會做什麼過河拆橋的事情。

陳青雲的強勢崛起,對李朝聖來說沒什麼威脅。歐舟對陳青雲的態度,李朝聖盡收眼底,但他不為此事著急。多年的秘書生涯,練就了他高超的觀言察色之術,知道陳青雲雖然氣勢很盛,可以肯定不是那種心存邪念之輩。

他最怕的是陳燦,此人心狠手毒,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提拔陳燦之時,李朝聖不顧官場忌諱,先是向陳道之暗示此人最好別用,到後來直言不諱的反對,但陳道之還是將陳燦放到了組織部長的崗位上,幾年之後又將其提拔為副書記。

李朝聖不知,陳道之怎能不瞭解陳燦的為人,但陳道之是胡奎直接培養的幹部,胡奎的話他豈敢不聽,儘管他心中很不情願。

真是怕什麼就來什麼,歐舟剛坐穩位置,安平的發展也走上了快車道,眼看著憑藉這些政績就能進+入泉湖市常委會,一個莫名其妙的任命,將歐舟調到省委組織部、將安平市委交到了陳燦手中,李朝聖的第一個感覺,就是自己被拋棄、被扔到旱地裡了。

陳燦上任之後,李朝聖彙總一套政務中心的專案資料,忑忐不安地向陳燦彙報,沒料到陳燦既不聽他細說、也不要他解釋資料的內容,要他將資料放在辦公桌上就將他趕了出來。當時的李朝聖,心中一片冰涼。

李朝聖知道自己不可能進+入陳燦的圈子,只希望他這個代書記不能扶正才好。於是在第一次的常委會上,李朝聖罕見地投了棄權票,他要看看風向。

與李朝聖抱有類似想法的是劉大偉,他曾經跟隨陳燦多年,對陳燦言聽計從。因為女兒的事情,劉大偉欠了陳青雲的人情,不得不脫離陳燦的陣營,轉而支援陳青雲。

上任不到一年的歐舟調到了省委組織部,陳燦成了主持工作的副書記,安平的局勢變得撲朔迷+離。此時的劉大偉,有點後悔當時的選擇,他知道陳燦的為人,如果陳燦真的當了安平市的書記,他真沒有勇氣與陳燦作對。但重新回到陳燦的陣營,他也知道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得到陳燦的信任。

“劉書記,找個地方喝兩杯去。”陳燦與胡卓、曾晨走遠了,眼下他們三人最為得意,特別是曾晨,她在歐舟調離安平之時,來了個華麗的轉身,在安平的勢力只會更加穩固。李朝聖也看出了劉大偉的為難,慢慢地踱到他身邊說:“今朝有酒今朝醉,我們何妨坐山觀虎鬥。”

劉大偉頓時眼前一亮,他會意地笑道:“好久沒有與李主任把酒歡談,今日機會正好。”馬上收搭好東西與李朝聖並肩而出,背後的王妙一若有所思地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

劉大偉的座駕是臺警車,他出門很少帶司機。兩人徑直來到胡英雄的壺山韻味,點了幾個野味和一瓶醴泉原漿。

陳青雲在壺山韻味放了十多箱醴泉原漿,李朝聖知道這個情況。當然,陳青雲告訴過胡英雄,除他之外,安平市還有幾人能夠動用他的收藏。

“陳青雲是我見過的真正懂經濟的領導,以前何正陽自詡為經濟型市長,我看比陳市長差遠了。”劉大偉端起酒杯說:“可惜老天並不眷顧陳青雲,否則歐書記在安平多呆幾年再走,陳青雲便可順利接班,他至少有十年的時間施展才華。眼前的形勢,有點看不透了。”

李朝聖說:“劉書記,我不知道你為什麼突然支援陳青雲,隨後又變得猶豫起來。我看不清自己的路,作為旁觀者,卻知道你回頭不如前行。”

“此話怎講?”李朝聖的話,正中劉大偉的心病。

李朝聖嘆道:“我的位置太敏+感,誰當書記都會選擇自己放心的人當管家,上面也會支援新上任的書記。你卻不同,有公、檢、法、司四個直管部門。這屆政府,歐書記已經將這幾個部門放手給了陳青雲,你與陳青雲走近,下面的人都會支援你。如果再回頭,不但陳青雲與陳燦都不待見你,下面的部門領導也不會聽從你的指揮,所以你得慎重呀。”

劉大偉鬱悶地說:“朝聖,並非我想回頭,我深知陳燦的為人,短時間內也許會得到重視,但陳燦穩定了局面後,我肯定會成為棄子。問題是我看不懂陳青雲。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九大重點工程,陳青雲愣是絲毫不沾,他會是海瑞似的人物嗎?或者說另有所圖?你我能做到清廉如水嗎?跟著陳青雲,心裡也不安呀。”

李朝聖笑道:“大偉,你是身在局中,所以迷惘。我曾經研究過陳青雲的工作經歷,凡屬跟隨過他的人,沒幾個不得好處,特別是他在紅杉鎮的同事,像何成、李節等人,現在都是身家不菲。”他湊到劉大偉跟前神秘地說:“陳青雲離開紅杉之前,給他們都安排了自己的產業,根本不需要利用職務撈取好處,高明著呢。”

劉大偉驚訝地說:“你怎麼知道這些?”

“王永遠曾將紅杉鎮的事情詳細告訴過歐舟書記,不然歐書記怎麼會對陳青雲放手。”李朝聖輕聲說:“陳青雲身家億萬,這是組織上已經做過結論的,他自然不屑於利用職務撈取好處,他需要的只是政績,而跟隨過他的人,升官的升官,發財的發財。你既然已經跟上了陳青雲,如果現在放棄,也許將失去大好機會,特別是這種敏+感的時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劉大偉不解地說:“既然如此,那你怎麼還在觀望?”

李朝聖鬱悶地說:“我是跟過兩任書記的人,市委辦主任的位置肯定得挪動了。但安排到什麼崗位,新書記有很大的發言權,這個時候與陳燦撇眉頭,你說我是不是吃飽了撐的。至於跟在陳燦後面搖旗吶喊,想都不會想,就算是把我打發到人大或政協去,我也認了。”

剛才常委會上的棄權,劉大偉還以為李朝聖與自己一樣,也是在觀望呢,沒料到李朝聖早已想到今後的安排。這次的見面,劉大偉已經下定了決心,但他不會當著李朝聖的面說出來,於是提出另一個問題:“目前是陳青雲勢大,但陳燦肯定不會甘心,你看他會怎麼辦?”

見劉大偉已經心動,李朝聖慢悠悠地說:“人事的安排,書記有著先天的優勢,陳燦肯定不會侷限於此,肯定會插手干預市政府的經濟工作。我看他有可能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是瞄準財政局長的位置,既顯示了他在人事方面的權威,又可以藉機控制市政府的財政大權;第二個方法是直接插手政府的項目管理。

九大重點工程已經全面開工,陳燦應該不會在這些方面做文章,但市政府又搞了三個專業市場及三大國有企業的搬遷工程,特別是安平鍋爐廠的搬遷與烈炎大道的改造,目前還在做規劃,我估計陳燦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劉大偉不禁打了個寒戰,他擔心地說:“兩虎相急,必有一傷。安平這些年發展迅速,全都是依賴陳書記權威大,何市長只有服從的份,雖然陳書記並不懂經濟工作。陳青雲來到安平後,歐書記對他聽之任之,安平才迅猛崛起。我記得有位著名的人物說過:兩個優秀的司令相持、不如一個蹩腳的司令指揮。”

李朝聖寬慰地說:“情況也許不如我們想象的糟糕,關鍵是不能亂了陣腳。”李朝聖賣力地為陳燦設置障礙,也是想為陳燦動自己時增加些變數。

陳燦並不見得比李朝聖輕鬆,儘管現在是臨時主持工作,他不為自己的職務擔心,如果賀家連這點能耐都沒有,自己也沒有必要跟著他們賣命。關鍵是這一屆的常委會,雖然有了曾晨的支援,但失去了一個劉大偉,他在常委會的同盟只有曾晨、胡卓、王妙一三人,而陳青雲卻有沈平、薛花、黃群、楊安四人,劉大偉、李朝聖、張蓋三人態度不明,屬於騎牆者。

陳燦心中明白,賀家不會白費功夫培養自己,現在沒有提出什麼要求,不代表今後沒要求。一旦要滿足賀家的要求,不掌控常委會,什麼也難辦成。再說了,坐上市委書記的位置還得受市長擺佈,這不是陳燦的性格能接受得了的。

第一次的常委會,只是陳燦的試探,結果不出他的預料,劉大偉與李朝聖果然棄權。

翻閱著李朝聖送來的資料,陳燦心中那個恨呀,陳青雲的動作實在太快,只要他晚一個月的時間,政務中心幾個億的專案就可以全部交給明達建築公司,還分什麼標段。現在沒辦法了,所有的工地都已經開工。陳青雲這次弄得特狠,連裝修都包括進去了,甚至連綠化與基礎設施都沒剩下,政務中心專案連口湯都沒有了。

陳燦不解,陳青雲拉起這麼大的架式,根據自己所掌握的情況,陳青雲竟然完全沒有插手整個工程,不但是政務中心,就連九大重點工程,他都不插手,放心讓其他人操作,難道這個陳青雲真的如此廉潔?

對了,除九大重點工程之外,陳青雲好像還搞了三個專業市場、計劃搬遷三個最大的國有企業,難道名堂在這?

現在的市政府,被陳青雲經營得針扎不進、水潑不進,原來與自己走得很近的常濤與林地,現在都沒什麼往來,更別說將政府的資訊相告。但陳燦不是省油的燈,他在建設、規劃等部門都有自己的人,政府的資訊瞞不了他。

陳燦揉著兩邊的太陽穴,思慮良久,忽然計上心來。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