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你給我推薦的保姆不錯。”吃飯的時候,古黛高興地說:“許琴告訴我,她在你家已經做了兩年多,你還派她到醴泉大酒店進修過,是嗎?”

王菲撇著嘴說:“小姨,青雲就知道享受,吃住玩樣樣精通。我聽那個尤奇講,他們的研究所準備試製一款概念車,是獨一無二的車輛,表面排量只有2.0,實際排量達到4.0,準備送給安平市政府,還不是為了拍青雲的馬屁。小姨你不知道,青雲聽到這個訊息,當時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條縫了。”

古黛笑道:“小菲,男人都這樣。你姨父年輕的時候同樣如此,當時沒什麼好車,他開著一輛到處漏風、除了喇叭不響、整車沒一處不響的米式破吉普,威風得不得了。”

鄺春明笑道:“你就愛翻我年輕時候的陳案,青雲,我們到書房去,讓她們慢慢翻舊帳。”

進+入書房後,鄺春明嚴肅地說:“青雲,你在安平整的動作可不小,現在不光是我,連總理都知道有個安平市。”

陳青雲皺著眉頭說:“怎麼會這樣呢?在小菲爺爺的生日宴上,總理與我打招呼,後來我才知道,莫總理就是莫爺爺的大兒子,但也不會造成安平市的出名呀。”

“你看看這個。”鄺春明取出一份內參:“重點工程拉動,工業、農業、服務業齊頭並進,安平市GDP或可超過一百億。文章分析,你們今年的財政收入,應該在十二億元左右,可有此事?”

陳青雲點點頭說:“沒有十二億,但十億應該沒問題。這是什麼人寫的,不會把安平推到風口浪尖嗎?”

鄺春明沉重地說:“寫文章的人,肯定不會為了安平的平穩發展。我到S省後,對你在安平的動作全都看在眼中,經常對你小姨說,青雲是塊幹事業的料。但我把針對安平市的宣傳都壓下了,目的就是讓你安心地幹上幾年,因為你們還處在起步階段,實在不宜做拔苗助長的事情。”

“我現在該怎麼辦?”陳青雲鬱悶地說:“我制定那個1259計劃,只是為了爭取常委會的支援、爭取規範的發展環境,把常委們都拉到發展經濟的陣線,讓全體市民能夠記住。看來寫內參的人,對安平市的情況非常熟悉。”

“我還給你一個月,該安排的事情趕緊安排好,先把攤子鋪開。”鄺春明嚴肅地說:“你不要想別的事情,安平之外的事,你暫時還不要接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陳青雲奇怪地說:“我也曾經聽說過,安平有可能成為各方注目的焦點。但是不明白,‘各方’是什麼意思、哪些人?”

鄺春明說:“你不需要明白太多,總書記上任後,華夏的幾個大家族已經不像過去那樣,事事可以互通信息、相互支持。

勢力最大的幾個家族中,王家與雲家現在還保持著以往的關係,而黃家與賀家則關係相對密切。表面上大家還一團和氣,實際上已經開始在背後拆臺。

每個家族都有一兩個被視為重點培養對象的第三代、也就是你們這代人。王家目前把注意力放在王成身上,他也將很快到基層任職,擔任縣級政府或黨委的主要領導。”

陳青雲說:“民間傳說有什麼龍海幫、團派、太+子+黨之類,但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鄺春明拍拍陳青雲的肩膀說:“不清楚就別問了,現在正是各派系洗牌的時候,當然,大的格局在換屆時已經確定,現在又開始從縣級佈局,大家都在積蓄新的力量。”

陳青雲不解地說:“鄺叔,你為什麼說只給我一個月時間呢?”

鄺春明無奈地說:“沒有哪個省只保留一方勢力,就拿S省來說吧,黃家與賀家都有代理人,王家並不絕對佔優勢。我只知道賀家已經盯上了安平,他們將有兩種方式介入:或派自己的人到安平任職、或在安平培養他們的代理人,我估計第二種可能性大。迅速在安平取得政績,十來年的時間就可以進+入第二梯隊。”

“青雲,有什麼不高興的事情嗎?”回到家裡,王菲拉著陳青雲來到臥室,擔心地說:“姨父給你說了什麼?看你心事重重的樣子,真令人擔心。”

陳青雲鬱悶地說:“原來以為在政界只需要踏實幹事,就能為市民謀取福利。沒想到竟然還有專門玩政治的人,他們整天琢磨的,不是把事情做好,而是專門摘別人的桃子。我們這些人都是他們手中的棋子,想想就不開心。”

王菲寬慰地說:“記得你給我說過玉華山上的那座小廟、那個老和尚,他的話好像正應你此時的心情。”

陳青雲的思緒回到幾年前的玉華縣,輕輕地yin誦道:“得優遊處且優遊,雲自高飛水自流。只見黑風翻大浪,未聞沉卻釣魚舟。”他猛然翻身抱住王菲說:

“小菲,謝謝你。難怪那老和尚說‘身在公門好修行’,並不僅僅是要我立身正、行為端,為百姓做好事,而且包含了在公門之中,最能鍛鍊一個人的心性。你放心吧,後面還有一句:

‘但無一切心,自然合天道。應用在臨時,莫言妙不妙。’我不管別人怎麼做、怎麼推動人事的變化,我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好了。”

在蓉城大酒店,陳燦與曾強、曾志、曾經幾人開了個麻將房,而曾經興奮地說得唾沫橫飛:“我爸到H省後,先是看中了華慶市的一家上市公司,但他們的市長死活不同意出讓國資局掌握的那點股權,浪費了幾個月。

父親沒辦法,在賀書記的示意下,與關洲的市長進行了接觸,沒料到第二次就與關洲的市長達成了協議,實現了三贏。”

曾志傻乎乎地問道:“哪三贏呀?”

曾經得意地說:“我們花了不到三千萬的資金,控制了一家上市公司;那個市長不僅得到了實惠,還很快就可以成為副省長。

按照華夏官場規則,提拔幹部都是黨委書記優先於行政負責人,但賀書記已經同意,兩三年之內就將那位市長提上來,關洲市委書記能拿石頭砸天嗎?再就是賀書記,他可以得到曾家的全力支持。

對了,還有一贏,就是曾家的子弟今後就搭上了賀家這艘大船,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曾強不屑地說:“曾經,你們父子沒一個會踏踏實實地做些產業,拿個上市公司,又能說明什麼呢?”

“資本運作。”曾經得意地說:“強叔,你就是個當廠長的料,不知道資本運作的魔力吧。原來想在S省操作,就是因為父親與S省工行的行長關係很鐵,現在那位行長調到H省,父親只好跟過去呀。沒想到那位行長與H省的賀書記是老哥們,父親才搭上賀書記的線,操作起來就更方便了。”

曾強不耐煩地說:“你說了半天的操作,光說不練也不行呀,來點實際的吧。”

“強叔著急了。”曾經嘲諷地說:“不打好鋪墊,擔心你聽不懂呀。我們馬上就利用這家上市公司從銀行貸款,然後又去收購第二家上市公司,如此一來,利用最開始的三千萬元,就可以擁有幾家、甚至十多家上市公司,那資產的盤子就大了吧。”

“銀行能讓你這麼幹嗎?”曾強是當過廠長的人,知道每筆貸款都必須有特定的用途:“無論是短期的流動資金貸款還是中長期的專案資金貸款,這種做法都是違規的。”

“不打政策的擦邊球,能發財嗎?俗話說得好: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曾經指著曾強說:

“強叔,沒有你在工程機械廠的運作,這第一筆資金都不夠呢。做實業多辛苦,我們在蓉城市做了不少專案,並且跑到雨神縣去揀便宜,結果只能填飽那些貪官們的胃口,自己沒留下什麼東西。為什麼要到H省,不就是因為工行的行長支援我們嘛。這下該想明白了吧,大家很快都有出頭之日了。”

曾經不說自己父子花天酒地,只知道怨天尤人。

曾強恨恨地說:“都是那個陳青雲多事,不然工程機械廠怎麼會落到別人的手中,只要還給我半年的時間,我就足以將機械廠拿到手中。”

曾經更是憤怒地說:“強叔,你只知道機械廠的事情,他還壞了我們不少事呢,不然怎麼會跑到H省才得手,全都是拜那個陳青雲所賜。”

陳燦說:“別看曾晨恨我,她對你們還算不錯。檢察院本來要對小強提起公訴,都是曾晨在歐舟耳邊吹了不少枕頭風,才把小強的事情壓下來,以自動辭職處理。

不過,小強最好不要回安平發展,不然又會引起陳青雲的注意,小經也不要回去,有張功與蔣紅替你操盤,你可以放心。

這兩人心思靈活,本來是幹行政的好料,卻被陳青雲打壓,斷了行政發展的路,對陳青雲恨之入骨。你們與來慶一夥最好少沾,這是些玩命之徒,出事就很難脫身。”

陳燦只知道勸告曾經,他卻不知,自己與曾來慶已經攪在一起,最終因此而敗落。

曾經恨恨地說:“我看雨神那邊難以做大,乾脆收了攤子。姑父,燕京有人要見你,明天我就陪你去趟燕京吧。”

像歐舟這種靠“官蔭”得到提拔的官員,失去靠山後,政治前途就是一片暗淡。胡奎被打入冷宮之後,歐舟還想奮力拼搏一把。開始是想直接從陳青雲手中搶功勞,後來經過胡奎的指點,轉入全力支持陳青雲,以此獲得上位的機會。

如果歐舟是能力很強的領導,胡奎遠走燕京之後,也許有勢力將歐舟收編,他就能獲得其他的政治渠道。但歐舟卻是以“婆婆官”聞名安平, 陳道之在位時,不少幹部從歐舟那裡可以尋得進身之階。現在歐舟雖然當了市委書記,但事事受制於陳青雲。

那些部門負責人都看在眼裡呢,只是形勢未明朗之前,大家都以觀望為主,不然早就一窩蜂投到陳青雲的旗下。現在的歐舟,他不知道自己在安平又多了一個雅號:“裁縫”,就是說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參加各類慶典,然後拿起剪刀剪綵。

“裁縫”最近的一次剪綵是安平機器廠的新址奠基,尤奇不愧是安平企業界的老大,做事有板有眼,幾個月就理順了所有的關係,包括對上兵器工業總公司、對下召開職代會,所有的事情做得油光水滑。因歐舟是安平機器廠的招商引資負責人,這個機會他不會假手於人。

鄺春明的話,給了陳青雲很大的緊迫感。九大重點工程不用操心,不會有人在這麼明顯的事情上做文章,關鍵是幾個專業品市場與華夏安平鍋爐廠、鳳仙電器廠、以及烈炎草場的搬遷,這幾個問題解決之後,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就基本上佈局完成,接下來就是抓進度與質量。

王菲沒有隨陳青雲到安平,因為王宣也到了安平,她得陪堂哥在蓉城轉轉。王宣在家族中人緣很好,有他在背後做工作,今後陳青雲融入王氏家族,可以減少很多阻力。

王宣慶幸在爺爺生日宴的時候能夠及時地站在陳青雲一邊,這才解決了燕京那個專案的設計問題、才有了這次的安平之行。幾個億的工程已經不小了,更重要的是焦雷得知王宣與陳青雲的關係後,承諾今後在更廣泛的領域內加強合作,令王宣似乎看到了自己旗下企業飛躍般的發展。

其實焦雷選擇與王宣合作,除了陳青雲的原因,更看重王宣背後的勢力、華夏實力最強的家族之一。

這次只是雙方達成合作意向,具體的合作需要等高速公路的預算出來。王宣與焦雷談好之後,就來到了紫龍灣的別墅。

這裡令王宣感興趣的東西已經不是房子了,他對陳青雲的經濟實力不去分析,而是莫少炎老人長住陳青雲家,使他百思不得其解。

紫龍灣別墅裡的黑白雙煞也是王宣感興趣的事情,已經身高一米的兩隻大狗,比所有的狗都威風,羨慕得王宣厚著臉皮向王菲開口討要,王菲告訴他,黑白雙煞已通人性,任何人都帶不走他,王宣這才作罷。

另一個費解之謎,是別墅的後院。王菲反覆告誡王宣,千萬不要踏入後院半步。王宣不信邪,第二天趁王菲不注意,偷偷溜進了後院。

後院還有兩棟小房子,王宣估計秘密就在小房子當中。不料才走到後院中間,忽然頭疼如裂。他急忙退到前院,又沒有任何事情。但他不敢再試,只知道陳青雲的家中有著常人不可理解的東西。

週一的早餐會上,陳青雲向趙奇、林地提出加快推進這幾個專案的要求,弄得趙奇與林地莫名其妙:這才過了幾天,陳青雲發什麼神經呀?

“規劃與方案同步進行,爭取在一週之內完成。”陳青雲的臉上出現了少有的強勢:

“市政府要成立一個領導小組,我提議由沈市長擔任組長,常市長與趙市長擔任副組長,成員由沈市長確定,明天就召開專案協調會議,並且以會議紀要的形式將會議內容告知各有關部門。

三個專案中,趙市長負責汽車零配件市場、常市長負責食品批發市場、袁市長負責中藥材批發市場。整個專案的運作程式,參照九大重點工程進行,爭取十天之內,這三個市場進+入公開招標程式。

常市長與文市長則分別與鍋爐廠與電器廠儘快溝通好,也爭取在十天之內達成一致,並簽訂合作協議。”

所有的市長們都目瞪口呆地望著陳青雲,突然的雄起讓大家都感到很不適應,特別是沈平。以往有什麼重大的議題,陳青雲都會先與自己商量,而今天的事情來得太詭異。沈平是腳踏實地從基層滾打出來的,轉眼間便有了應對之策:

“陳市長的提議讓我感到熱血沸騰呀,我們在太平椅上躺久了,已經缺少了進取的激情。我看不單是要召開有關部門的會議,並且要在全市動員,在這個基礎上形成安平精神。”

常濤驚駭之餘,不得不佩服沈平的急智,現在的常濤,已經完全站在了陳青雲的陣線之中,他緊接著說:“我贊成陳市長的提議,安平市在老大的位置上坐久了,也該讓兄弟縣市瞧瞧安平的威力。”

最開心的還是文理,因為在雨神縣留下的隔閡,他來安平後,還沒有單獨與陳青雲溝通,卻沒料到陳青雲並未將他打入另冊,他沒有沈平與常濤他們那麼多的想法,只是簡單地說了一句:“我同意。”

早餐會很快就結束了,雖然大家都有疑問,但陳青雲沒時間向他們解釋,也無法解釋。他還要與沈平、薛花到市委那邊,今天有常委會議。

現在的歐舟,最關心政務中心的動工時間,但常委會還沒討論最後的方案。會議開始後,歐舟就迫不及待地將政務中心的規劃設計方案提出來討論,不料陳青雲順著政務中心的話題又提出另一個計劃,差點令常委會變成理論研討會。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