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雲趕回安平的時候,十五中的學生已經全部送到附近的安平市人民醫院。

陳青雲沒有到現場,他直接回到市政府,所有的市長都在會議室等候。

“已經啟動流行病防治的緊急預案,市衛生防疫站對十五中正在進行全面的檢查,公安幹警已經封鎖了十五中學和市人民醫院,所有的人員,只許進、不許出。”陳青雲進+入辦公室後,主管衛生與教育的副市長袁彩依介紹了十五中學出現的大面積腹洩事件及目前採取的緊急措施。

“向市委和泉湖市政府彙報了嗎?”陳青雲問沈平。

沈平有點憔悴地說:“彙報了,該走的程式都走了,該採取的措施也到位了,現在就等醫院的搶救與分析結果。”

陳青雲果斷地說:“沈市長,請你居中指揮,我到人民醫院去。”陳青雲對自己的醫術有信心,此時不出面,他會良心不安的。

沈平與袁彩依、薛花等人都站起來說:“陳市長,不可以。現在還沒結論,還不能排除烈性傳染的可能。”

“時間緊急,我來不及解釋了。”陳青雲將公文包遞給徐鴻章說:“誰也別跟來,我會保護好自己。這裡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了。”

沈平等人來不及阻止,陳青雲已經消失在會議外,大家都以為自己眼花了。

市人民醫院門口,公安局已經拉上了警戒線,警戒線外,圍著數百名哭哭啼啼的中、青年婦女與老太太。見到陳青雲,蘇玉平上前敬禮說:“陳市長,現場的秩序算是穩住了,如果證實是烈性傳染的話,市民的情緒恐怕無法把控。”

陳青雲嚴肅地說:“你們做得不錯,公安的同志辛苦了。我要進去,現場的秩序要繼續維持好。”

蘇玉平著急地攔住陳青雲說:“市長,危險還沒解除,現在不能進去。”

陳青雲閃身避過,當蘇玉平想拉住他時,陳青雲的身影已經出現在門診大樓前,蘇玉平的耳邊傳來陳青雲清晰的聲音:“請堅守崗位,做好你自己的事情。”

走進人民醫院的大廳,陳青雲看到一個身穿白大褂的中年人,他上前問道:“醫生,請問你們的院長在哪?”

正在對醫生、護士指手劃腳的中年醫生回頭看到陳青雲,驚喜地說:“陳市長,怎麼是你,這裡太危險了。我就是院長,請陳市長做提示。”

陳青雲輕聲說:“請把情況告訴我。”

院長緊張地說:“十五中腹洩的學生有三百二十名,其中病情嚴重的有十八名,有五名出現了脫水症狀,有一名學生已經昏迷過去。”

“派人帶我到昏迷學生的病房。”陳青雲急促地說:“搶救工作還是由你指揮,必須保證不出現死亡情況。”

院長討好地說:“工作任務已經安排好,我帶你去病房吧。”院長弄不清楚陳青雲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市領導對突然發生的疫情都很重視,但無人敢進+入現場,只有這個愣頭青市長,以為自己年輕火力壯呢。

躺在chuang上的學生面容慘白,生命體徵極不穩定,如果沒有良好的應對措施,這名學生恐怕難以生還。

兩人都是眉頭緊鎖在地盯著昏迷中的學生,陳青雲知道,如果只是一名學生如此,他倒是可以施展妙手,關鍵是不知道這次學生大面積腹洩的真正原因。

“你到其他危重病房看看,我在這裡等你。”陳青雲把院長支開,才能進行探查。

院長不知道陳青雲的意圖,連忙答應:“好的。”

院長出去之後,陳青雲關好病房門,施展陰陽離合望氣術,知道沒有醫生、護士到這個病房來,估計醫生對這個年輕人已經不抱希望,把精力用在其他的學生身上去了。

陳青雲催動乾陽真氣朝年輕人的腹部緩慢前行,直接到達大小腸,發現年輕人的體+內已經沒什麼東西,也沒有活躍的生命資訊。

陳青雲估計不會是急性傳染病,應該是食物中毒。看來毒物已經滲入這個年輕人的血液,對此,陳青雲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好輸入少量的乾陽真氣護住年輕人的心脈,儘量地延緩他的生命。

門外響起急促地腳步聲,院長氣喘吁吁地跑來,高興地說:“陳市長,好消息,已經得出結論,不是急性傳染病,其他學生都已經脫離危險。噫,這個學生的生命體徵也在變好,真是太好了。”

這時,歐舟的電話也到了,他氣憤地說:“陳市長,你的心情我們理解,但你的崗位不在醫院。趕緊給我回來。”

陳青雲輕鬆地說:“歐書記,已經可以肯定,學生是食物中毒,我馬上就回來。”

其他的副市長還在會議室等候著,陳青雲在他們眼中的形象又發生了變化。他的行為已經不能用做秀來解釋,如果讓他們冒生命危險去做秀,誰也不會答應,但誰也搞不清陳青雲的動機是什麼。

接下來的會議就輕鬆了,沈平繼續主持,要求袁市長馬上到現場,做好學生家長的安撫工作,醫院則負責學生的康復,從明天開始,對全市的中小學進行食品安全檢查……

袁彩依的心情最難受,剛下決心靠擾陳青雲,接著就出現這樣的問題。學生食物中毒,往大裡說,她這個主管市長的責任根本跑不掉、如果大事化小,則可以輕輕放過,關鍵是看兩位主要領導的態度。

十五中學的財務狀況本來就不佳,這次的學生食物中毒事件,更是令其雪上加霜。黃立派柴純與校方進行初步接觸之後,校方竟然完全同意醴泉泰安集團進行收購。

黃立沒想到事情進行得如此順利,自己還沒出馬就談妥了條件。學校對醴泉泰安集團的條件竟然是全盤接受,並且很快就召開了全體教師大會,除個別老師反對改制,其他老師對於五萬元的“一拳打”表示滿意。

袁彩依也簽字同意了十五中的報告,醴泉泰安集團很快就將收購資金三千多萬元打入安平市財政局的帳戶上,其中六百多萬元用於教師身份置換。

十五中的順利改制,直接影響了安平工程機械廠的改制工作。本來張行還有些想法。但陳青雲同意他調政府辦任副主任,留正科級待遇。張行也就沒什麼意見,只是鍾慶不願意離開機械廠,勞倫斯決定聘任鍾慶為廠長,其結果是皆大歡喜。

工程機械廠經歷了一次收購的風波,讓這些人組織第二次這樣的行動,那就很困難了。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加上張行與鍾慶在廠裡很得民心,對威信較高的老書記也尊重有加,他們的職工代表大會也按照政府的意圖,完成了所有的流程。這次的收購,市政府直接有了七千多萬元的財政收入。

完成了這兩次收購,陳青雲的目光又回到了九大重點工程。進度最快的屬政務中心。工商局的問題已經解決,但環保局還卡在那裡,如果上面沒有撥款,陳青雲最多同意建設兩千多平米的辦公、監測用房。李朝聖頭大如鬥,硬是不敢將政務中心的方案提交到常委會討論。

歐舟也不敢霸蠻將政務中心的方案提到常委會討論,陳青雲所說的原則,是常委會決定的,要是自己否定自己,以後陳青雲就有藉口不聽歐舟的指令。

有一件事情歐舟敢做,那就是進行地質勘探。除了四棟主樓,還有數十棟副樓。地質勘探是由S省地質勘探設計研究院承擔,估計要全面完成,不會少於一個月。

鳳仙三橋的設計招標也完成了,中標單位是S省交通設計院,省內交通道路、橋樑設計力量最強的單位。

壺山大道、鳳仙河防洪堤、壺山公園的設計招標也在進行,下個月就能開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沈市長,取締營運三輪車,政府還是要做好相應的準備。”陳青雲沒有管政務中心的建設情況,他如果插手太多,恐怕歐舟會不高興,於是將精力轉到計程車的事情上:“我想設立城市管理局,將城市公用設施的管理都歸到城管局,你看是否可行。”

沈平眼睛一毫,點頭說:“事權統一,確實便於城市的發展。將市容市貌、垃圾清運、街道秩序、城市景觀、燈飾亮化、門前三包、城市燃氣、出租營運、市政建設等職責集中到城市管理局,確實很有必要。”

陳青雲見沈平同意自己的觀點,高興地說:“原則上就是這些事情,如果遇到與其他職能部門交叉的工作,你要負責做好協調,比如城市燃氣,S省的城市燃氣管理條例中規定,城市燃氣的行政主管部門,就是建設局的燃氣辦,這就需要把工作做細緻一點。”

沈平天生就是做這些具體工作的材料,陳青雲將思路告訴他之後,沈平很快就理清了頭緒,他找來常濤與文理,因為很多職能需要從建設局劃到即將設立的城市管理局。

常濤是老資格的副市長,當歐舟還在鄉鎮任職的時候,他就已經是城管委主任,十多年的副處級幹部。歐舟擔任常務副市長的時候,他對歐舟的工作給予了很大的支援。正是由於他的助力,歐舟才能在市政府與何正陽分庭抗禮。他曾希望換屆之時,至少能夠弄個常務副市長,沒想到承諾給他幫忙的歐舟沒有做到,沈平從市委來到政府,打破了他的夢想,他對歐舟也失去了信心。

陳青雲初來之時,常濤也想著依靠歐舟與陳青雲掰掰手腕,以期保持一定的獨立性。沒料到陳青雲根本不在權力分配上與他進行計較,相反整出一大堆的事情。好在陳青雲將這些事情安放到常委會成員的頭上,不然將他這個主管建設的副市長劈成八塊也忙不過來。

市政府領導成員中,常濤的年齡最大,這屆沒有上去,他也就失去了爭強好勝的心思,乾脆做點踏實的事情。陳青雲與他在鳳仙大道改造問題上打賭獲勝之後,他對陳青雲也服氣了,知道這個年輕的市長不僅僅是頭腦靈活,其神秘的手段非他們所能理解,常濤也就產生了配合的心思。

因為與歐舟曾經有過密切的配合,常濤在心理上還是很靠近歐舟,市政府發生的事情,常濤總是會第一時間告訴歐舟。但最近一段時間,常濤發現歐舟對他很冷淡,對他說的事情不太理會,語調之間好像有股怨氣。常濤的倔脾氣上來了,乾脆對歐舟不予理睬,屁股完全坐到陳青雲與沈平這邊。

安平的局勢,歷來書記強而市長弱,歐舟上任之時,他環顧常委會的成員,加上政府有常濤與趙奇兩個鐵桿,信心十足地維持這種局面,如果年輕的市長發點小脾氣最好,他便能更好地掌握局勢。

不料在市政府裡,趙奇最先倒向陳青雲,現在又是常濤,弄得他完全失去了對市政府的控制;而常委會中,這屆市政府成員有兩位副市長進+入常委序列,陳青雲不但有了先天的優勢,九大重點工程分攤到常委成員頭上,頓時弄得常委會“人心浮動”,要保住這塊利益、撈取足夠的政績,常委們不得不經常向陳青雲請示匯報,就連歐舟最貼心的管家李朝聖,也不得不受制於陳青雲,真是令歐舟鬱悶不已。

常濤將最近市委、市政府發生的變化盡收眼底,他已經可以肯定,歐舟根本就壓制不住陳青雲崛起的趨勢,也許兩三年內,陳青雲將會以市長的身份,徹底掌握安平市的局面。

今天沈平與他商量城管局的事情,他不相信是沈平自己的主意,言語試探中,沈平坦率地告訴常濤,這是陳青雲的意思。

常濤發現陳青雲真是奇才,設立城管局,不僅僅是接管原城管委的職能、削減市建設局的權利,確實是加強城市管理、促進城市發展的必要措施。

機構設立、職能劃分等工作都好說,關鍵問題是誰當頭:城管局的權力之大,將凌駕於農業、林業、建設等傳統的政府組成部門之上。常濤與沈平、文理商量城管局職能的時候,他已經預見到,歐舟與陳青雲表面的一團和氣,可能將會在城管局長的人選上見個高低,這次的交鋒,將真正看出兩人的底牌何在。

常濤有心提醒沈平,但他也想看看,陳青雲的政治手段到底有多厲害。如果連即將發生的事情也看不到,他也沒有必要跟在陳青雲後面,一條道走到黑。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