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文達的竹木加工專案和羅霖的食品加工專案都不用陳青雲操心了,既然尹真擔任了工業園主任,這些工作自然由她全權負責。

尹真的水平和能力並不比陳青雲弱,她是由泉湖市委直接派下來的幹部,其談吐和見識比其他的鄉政府領導都出色,也許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縣委決定由尹真擔任工業園主任,讓她替陳青雲分擔責任。

潘石教授已經回到燕京,他告訴陳青雲,一個月內,所有的申報資料就會完成,這項工作鄉政府承擔不起,估計得由泉湖市政府組成專門的班子來操作。

廟前集鎮開發的招標已經揭曉,中標單位是燕京永發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中標人到紅杉鄉政府來籤訂合同的時候,陳青雲才知道,竟然是晉洲的煤礦老闆江永發,陪同江永發前來紅杉鄉的,是他的同學、分配在N省計委的韋斌,與他在紫微大學校團委的同事。

“陳鄉長,好地方呀,我聽說這個專案的發包人是你,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將標書投過來,不料就只有我一個人投標,你不會讓我虧損吧。”在紅杉鄉政府食堂的接風宴上,江永發扯著他的大嗓門嚷嚷著。

韋斌在旁邊解釋說:“那天他與十幾多朋友在燕京買車,約好的碰頭地點是紫微會所,正好看這個招標公告的時候,羅曼過來了,她告訴我,是你鼓搗的專案,江總聽說後,也不考慮這個專案的收益情況,直接就投了標書。”

以王建軍為首的紅杉鄉黨政領導全都參加了江永發的接風宴,這是紅杉鄉的大事,關係到紅杉鄉今後的發展,雖然鄉政府的領導也不相信這次開發能賺到錢,可擋不住大家對這件事的關注。聽到韋斌的解釋,大家都面面相覷:原來又是衝陳青雲來的,他在N省也有這樣好的關係。

陳青雲顧左右而言他:“江總,你不相信我,還不相信你自己。今晚只喝酒,明天再談正事。這是紅杉鄉生產的醴泉酒,可不比你們N省的名酒差喲。”

第一杯酒是王建軍提議的,大家通幹,包括尹真和何杏花都是喝完亮杯。醴泉酒是由大山中七個山寨的窖藏苞谷燒與瓊漿玉液三分廠的食用酒精勾兌而成,目前投產的只有一條灌裝生產線,釀造裝置還在安裝,估計還得半年以上的時間才能投入生產。

江永發喝完後眼睛鋥亮:“陳鄉長,無論集鎮開發專案是否賺錢,我肯定會幹,而且會幹好,不會落你的面子。但你要答應我,將這個醴泉酒的N省總代理授給我,沒問題吧。”

何鐵牛也是大大咧咧的人,幾個小時的交往就覺得江永發對自己的胃口,他倆就緊挨著落座。何鐵牛碰碰江永發的肩膀:“江總,你對醴泉酒這樣有信心。”

江永發笑道:“我是好酒之人,喝遍了華夏的美酒,對美酒的鑑別力不下於品酒師。你們這種酒只要保持這個品質,不愁沒有市場。”

江永發的話,撬動了在座各位領導的心思:既然醴泉酒有這樣好的前景,自己為什麼不能拿一兩個省、或市級的代理權呢,都說近水樓臺先得月,這樣的機會可不能放過。

沒想到江永發的這句話,令紅杉鄉的領導們都成為全鄉最先富裕的人,這是後話。

陳青雲微笑著看向王建軍,王建軍會意地點點頭,對江永發說:“江總,如果你能按期完成廟前集鎮的開發與建設,我可以向你保證,N省的醴泉酒總代理就由你承擔。”

第二天,江永發馬不停蹄地簽訂了三個合同:與紅杉鄉政府簽訂的是廟前集鎮開發合同;與林確簽訂了工程施工合同;與李橋簽訂了醴泉酒的N省銷售總代理意向書,合同簽訂後,陳青雲又陪著他們來到烈炎山區,美麗的風光令江永發感嘆不已:“青雲,你真會挑地方,我都不願意回燕京了。你放心,回去後我就會將第一筆資金打入泰安建築公司的帳戶,然後請個監理公司過來,其他的事情就拜託你替我關照。估計到明年上半年,我的銷售隊伍才能過來。”

陳青雲知道,廟前集鎮的開發成本並不高,但也賺不了太多的錢,江永發不會將他的重點放在紅杉鄉,他能來這裡投資,友情的因素恐怕佔主要成份,江永發肯定是將陳青雲作為潛力股在投資。

“謝謝江總,我想除了這個專案,今後的合作機會肯定還會有,我會記在心上。”到了這個份上,陳青雲不能不有所表示。

從烈炎山區回來,陳青雲陪同江永發和韋斌參觀了工業園的幾個企業,他得讓江永發增強點信心,如果紅杉還像以前那樣一窮二白,江永發再重友情,也不可能白扔幾千萬到紅杉鄉。

在烤煙廠參觀的時候,馬修見到陳青雲,高興地說:“陳鄉長,今年菸草的收成比預計的還好,這是我幾十年來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其他地方往往要兩三年才能做到的事情,這裡開始種植就達到了正常的產量。推廣的基地已經確定,我給小莊已經交待好了,從現在開始,就得準備明年煙苗種植的基地。明天我們就回去了,開春後再來。這幾個月給你添了不少麻煩,我的同事們都想請你吃頓飯,不知陳鄉長今晚能否抽時間與我們聚聚。”

陳青雲動情地對馬修說:“馬工,你這樣說就見外了,我同意今晚聚聚,我也有兩個朋友,共同參與吧,但必須是我請客。你們來紅杉,是幫助紅杉鄉發展,我得好好感謝你們。”

他們回到鄉政府,何杏花站在走廊上,見陳青雲進+入大院,忙向他招手。陳青雲讓馬修和江永發等人先去食堂,自己向二樓的辦公室走去。

何杏花在走廊等候陳青雲,告訴他,縣委來通知,要他與王建軍明天上午趕到縣委五樓會議室開會,研究369國修路的有關事項。

陳青雲聽到這個訊息很高興,沒想到369國道擴建這麼快就得到批覆,這對紅杉鄉的發展無疑是一注強心劑。吃飯的時候,他將這個訊息告訴江永發和馬修等人,江永發也跟著高興,原本對廟前集鎮開發專案很擔憂的江永發,忽然覺得,自己投資這個小集鎮的開發,也許不是壞事,不但能夠與陳青雲走得親近,專案本身也能為他帶來效益。

馬修在紅杉鄉呆了幾個月,已經對紅杉鄉產生了很深的感情,他深知369國道是發展的瓶頸,如果能夠擴建369國道,紅杉鄉將迎來更快的發展。

陳青雲沒有派車送江永發與韋斌,蓉城卷煙廠派了一輛中巴車接馬修等人,他倆就隨同馬修到蓉城。

369國道擴建會議,是縣委、縣政府的聯席會,徐達軍與林華親自出席這個會議,這是雨神縣的頭等大事,雨神縣黨政一把手都與泉湖市簽訂了責任狀,保證限期完成369國道的擴建工程。

369國道的擴建,在雨神縣境內涉及六個鄉鎮,這個工程最大的難題在於徵地拆遷。徐達軍在會上提出要求,各鄉鎮必須按擴建工程的要求保證限期完成徵地拆遷任務。

“誰家的孩子誰抱走,這是考驗各鄉鎮黨委政府領導班子的戰鬥力、考驗各鄉鎮黨政一把手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時候,沒有任何條件、沒有任何理可以推卸責任。誰不能按期交卷,就請誰交帽子。”徐達軍在會議上表現出少有的強勢,沒辦法,泉湖市也是這樣提出的要求,他必須把這份責任分攤到各個鄉鎮。

369國道在紅杉鄉境內的里程最長,徐達軍在會議上點名讓王建軍和陳青雲表態,他們倆人都表示:保證完成任務。

會議成立了雨神縣369國道擴建工程指揮部,林華任指揮長,徐達軍任政委,王建軍與陳青雲都是指揮部成員,這次會議,也就是指揮部的第一次會議。

從縣城回來,王建軍與陳青雲也召開了369國道擴建工程徵地拆遷專題會議,除鄉政府的機關幹部外,還通知了廟前、下河、柳衝、青石五個村的支部書記和村長參加會議。

鄉政府的會議,可不像縣委、縣政府那樣能夠以帽子壓制鄉長和書記,各村的書記和村長可沒有麼聽話,研究的問題也非常具體。

369國道經過柳衝和青石這兩村的地方,全是山地,沒有一戶村民,工作好做;下河村涉及到的村民有五戶,其中有一戶是村上有名的刺頭,平常就不合群;問題最多還在廟前村,千多戶村民,有幾百戶就在369國道兩側,如果國道拓寬,這些村民大部分房子要拆遷,還有一座小學和衛生院,大部分的房子已經建成了門面,銷售日用品、農資、服裝之類,也有不少小餐館,村支書文富貴家就是其中最大的餐館。

文富貴將這些問題提出來後,大家也感到有些棘手,但工作還得往前推進呀,最後決定先做mo底調查,把問題搞清楚,再開黨委會研究。

按照縣委的指示,紅杉鄉成立了徵地拆遷領導小組,王建軍任組長,陳青雲任副組長,何成、李節、何鐵牛和文富貴等五個支部書記為成員。

領導小組分工:王建軍掌握全盤,陳青雲負責廟前村,何成負責下河村,李節負責柳衝村,何鐵牛負責青石村。尹真與畢俊的聯系點是烈炎山脈的七個村,他們與這次修路沒多大關係。尹、畢二人來的時間不長,與各村也不熟悉,所以沒有分配任務。

散會後,尹真找到陳青雲,告訴他南海創業與燕京羅霖的合同已經談好,他們兩家公司已經在工業園選好了地塊。南海創業的合同可以馬上簽訂,他們的專案建議書和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遞交到縣計委; 而燕京羅霖的專案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初稿已經完成,需要先在雨神縣註冊公司,才能最後定稿,現在的問題,是兩家公司的合同籤字儀式放在同一天,還是先簽訂南海創業的合同。

“你的意見呢?”具體事情由尹真負責,陳青雲就不想大包大攬。

“如果沒什麼變故,我認為同時簽字為好,還可以造點聲勢。”尹真擔心的是投資不落實。

“不用擔心變故的事情,來紅杉鄉投資,他們不會後悔的。”陳青雲知道俞文達和羅霖既然決定到紅杉鄉投資,就不會玩什麼小動作:“就按你的意見辦吧。”

文富貴回到家中,看著這棟給他帶來財富的小樓,心中十分矛盾。陳青雲來到紅杉鄉後,鄉親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自己同樣受益匪淺,現在的一個月,比以前一年的收入還多,兒子在水電站也很受重視,已經當上了班長。正因為如此,他對陳青雲的工作不遺餘力地給予支援。但現在的問題是要拆除他自己的小樓、每月給他帶來財富的經營場所,實在是不捨呀。

陳青雲被分配到廟前村做拆遷動員,他知道這是一個非常艱鉅的任務。不用說別人,文老爹那關就不容易透過。在鄉黨委的擴大會議上,文富貴一言不發,其他的村支書也不表態,說明他們思想上的疙瘩一時還難以解開。誰都知道修路是件大好事,可是要動自己乳酪的時候,沒有人會願意。

晚上,陳青雲來到文富貴家,看著長吁短嘆的文老爹,陳青雲心中也不是滋味。他太明白這棟小樓對文老爹的重要性,剛剛過上好日子,誰也不願意折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文富貴家門口,聚集了不少村民,他們看到陳青雲進+入文老爹家,心中忑忐不安地看著屋內,仔細傾聽裡面的動靜,小聲議論著。

紅杉鄉有句話: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如果文富貴能夠ding住鄉政府的壓力,他們也就不用拆房子了。

陳青雲將廟前的新集鎮規劃描述給文富貴聽,告訴他,新集鎮馬了就要開工,廟前村的千多戶村民可以免費就搬進新的住宅,保證不比原來的房子面積小。因為文富貴的房子在廟前的特殊性,可以讓他優先選個好位置。

這時,門外傳來大聲的尖叫:“憑什麼拆我們的房子,住了幾十年,我就是不搬,有新房子也不搬。誰敢強行拆我的房子,我就與他拼了。”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