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川走神了,他在思量陳青雲的大文化戰略。頂點說,..

賀家拼命也要將周川弄回蓉城,並非無的放矢。賀老太爺很清楚:只有貼近陳青雲,才能搭上陳青雲駕駛在經濟快車道的順風車。

現在的華夏,儘管有很多人不承認,但內心深處,無不把陳青雲當成無所不能的財神。

醴泉集團已經成為華夏無可爭辯的民企老大,雖然民營企業在排名上前五、甚至前十的名單很不穩定,唯獨醴泉集團,誰也撼動不了其排名第一的地位。至於泰安、紫微及信用城堡、紫微銀行,都是行業內的前幾位。

如果知道白雲投資公司的情況,也許賀家、黃家會不顧一切,也要阻止陳青雲的任職。在整體實力上,醴泉集團加上泰安、紫微等,也只與白雲投資不相上下。

陳青雲一手打造的幾個企業是如此,在園區的建設方面,絲毫也不遜色。

紅杉菸草種植基地、安平經開區、益州經開區、蓉城生物醫藥基地、紫郢湖開發區,沒有一個不是前景良好。

特別是蓉城生物醫藥基地,別在華夏,就是全球,也找不出這樣的第二個專業性很強的園區,能夠在一年多的時間,稅收達到五百多億。

陳青雲當上省委書記,必定有新的措施出臺。周川要做的,不是與陳青雲唱對著戲,而是要從陳青雲的佈局中分一杯羹。

聽完陳青雲對大文化戰略的解釋,周川陷入深深的思慮之中,他已經認定,陳青雲提議的大文化戰略,將要產生海量的機會。

可周川的神情,落在張揚、李由與夏會元眼中,卻是在考慮如何阻擊陳青雲。

“既然提交到常委會討論,最好先統一意見。”張揚對駱宇:“大文化戰略的提法有待商榷,蓉城市的機構改革已經完成,科教文衛的職能,落在所謂的大部委制的教委,具體工作交到蓉城職能部門就行。”

大選時的蓉城人代會,專題討論了大部委制的改革。因為幹部的分流已經完成,大部委的改革勢不可擋,幾乎以全票的得票率,透過了人代會的審議。

張揚很鬼,陳青雲解釋了大文化戰略的基本構想後,班子成員再也沒有懷疑的神情。張揚知道正面阻擊很難奏效,隨後使出順水推舟的招數,暗示陳青雲題大做。

“青雲書記,有個問題想請教,剛才的解釋,應該是側重於軟體建設和理念方面。”回過神來的周川淡淡地:“在硬體建設,以及招商引資方面,你有什麼打算?”

張揚與李由、夏會元像見了鬼似的,滿臉驚訝地看著周川,不知他玩什麼花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他的班子成員同樣很驚訝,在座的人,無不知曉周川與陳青雲的恩怨,可眼下,周川好像與陳青雲穿了連襠褲。

“在城市中心區,不再建設高檔社群,如果要開發,當以工薪族的剛需為主,建設限價房和經適房厖”

“青雲書記,我們在議你的大文化戰略,不是地產開發。”沒等陳青雲完,張揚搶白了一句。

“完了嗎?如果再發生類似的事,請辦公廳安排禮儀教師,給我們的班子成員辦個專題培訓。”

張揚完之後,陳青雲等了兩分鍾,才冷冷地警告張揚。

“青雲,接著往下,你可是班長,要注意風度。”周川生怕張揚與陳青雲硬碰硬地ding牛,搶在張揚前面緩和氣氛。

陳青雲笑笑,平靜地:“省直四套班子與蓉城市的四套班子很快就要搬遷到紫郢湖,城市中心將有十多個地塊需要開發。我的意見,這些地塊,不再建設高檔社群,而是以文化體育設施為主,地塊足夠大的,可同時考慮配套建設經濟適用房或廉租房。”

“資金來源如何考慮?”擔心其他人提出反對意見,周川搶在前面,再次提出問題。

陳青雲的話,已經讓班子成員驚嘆不已,而周川的問題,更是讓人看不懂了:從什麼時候開始,陳青雲與周川的關係,變成了劉備與諸葛亮。

如此一來,包括於春輝在內,其他人乾脆不話了,留出舞臺給陳青雲與周川,看他們倆玩什麼花活。

陳青雲笑道:“政府退出投資主體,或者企業投資,政府購買服務,或者全部由政府投資,無論哪種方式,我個人認為都行。至於資金來源,沒關係,生物醫藥基地將替我們解決。”

眼下還沒到年終決算,生物醫藥基地的稅收還沒完全到位。雖然陳儒在生物醫藥基地當主任,財權在握,但沒有交上來的稅收,陳儒卻不知曉。

阿儒不知道,周川便不會知曉。

周川不知道,不代表陳青雲也不知道。陳青雲很清楚,基地的各大企業,除了一季度上交的兩百億,至少還能上交四百億。

基地管委會不需要投資基礎設施,只需要應付管委會本身的日常開支,有幾個億的資金,足夠管委會花的。

幾個億的稅收,對於管委會來,哪真叫不是事。

這些事情,陳儒不知,周川也就難以知曉。反正自己花的錢足夠了,拼命到企業收繳稅收,還得分出一半給龍海泰安公司,陳儒懶得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所以,除了一季度的稅收外,直到今天,各大企業的稅收還沒交上來。陳儒不急,花米也不急,著急的人卻使不上勁。張瑜指望著生物醫藥基地能給自己解決一些資金來源,但她知道,基地管委會屬於自收自支,張瑜不再擔任基地黨工委書記,隔靴搔癢,只能乾著急。

離元旦只有十多天了,沒有人不在猜測:生物醫藥基地的各大企業,也許都是些花架子。一季度的稅收,只是為了捧陳青雲一把,百米衝+刺之後,再也沒有後勁。

誰能想到,這一次,基地各大企業的做法,真有陳青雲的聲音在裡面。考慮到今天的常委會必定會發生躲避不了的交鋒,陳青雲第一次主動安排各大企業交稅的時間。

大文化戰略需要投資,這是迴避不了的事實。蓉城的城市建設,特別是又有兩條地鐵線開工之後,財政同樣非常吃緊,如果沒有新的收入來源,陳青雲的大文化戰略,只能是畫餅充飢。

班子成員都知道,陳青雲從來不放空炮,但大家也都清楚生物醫藥基地的現狀。當然,大家知曉的現狀,是從報表得來的,對於各大企業的真實情況,誰也沒到實地調查。

現在到了關鍵的時候,大家都看著周川。如果陳青雲鐵了心要推行大文化戰略,就算周川反對,常委會同樣能做出決議,但政府方面的執行力,也許就要大打折扣。如果周川也贊成,陳青雲的大文化戰略,將勢不可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