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張瑜與苟書記之爭,陳青雲自然明白其中的深意,於春輝想阻止他們,被陳青雲攔住了。

苟書記的臉上佈滿陰霾:“明年要達到百億元的稅收,今年至少得達到三十億吧。”

苟書記很鬼,他不說財政收入,而是點明稅收。財政收入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特別是取消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體制分成後,這塊在財政收入中所佔的比重,比往年更高。

“我們要是能做到呢?”張瑜很生氣,苟書記的做法,根本不像擔任過常務副市長的人,太沒有風度了。

苟書記卻以為張瑜心虛,得意地說:“我點題了,該輪你出招。”

張瑜凝重地說:“如果我們做到了,壺山新城也實行大部委制,你能做到嗎?”

“我們在討論計程車的免除經營權使用費問題,扯壺山新城的體制幹什麼?”苟書記大怒,這是他的心病。

自從苟書記去了壺山新城,增加了好幾個部門、提拔了十多個正處級幹部,招聘了不少新人。陳青雲將他放在壺山新城的書記位置,不可能完全拒絕他的請求,卻對他的做法,已經正式與他約談過一次。張瑜的說法,正好揭了苟書記的傷疤,如何不令他生氣。

張瑜冷冷地說:“既然你敢點題,卻不敢接招,早知這樣,不如各說各的。”

蓉城有不少開發區與專業園區,唯有壺山新城與生物醫藥基地管委會是正廳級配製。兩個最大的園區管委會書記對掐,大家都覺得好玩。

陳青雲沒有說話,四套班子的成員都裝聾作啞,看著張瑜與苟書記表演。

張瑜的話很軟,落在苟書記的耳中,變成張瑜心虛的表現:“好,請陳書記做見證,如果元旦前,基地能向市政府交上三十億的稅收,不但壺山新城會向基地取經,改為大部委制。對於取消計程車的特許經營權使用費,我們也不會提出任何質疑。”

苟書記在賭,賭張瑜在虛張聲勢。如果苟書記輸了,他不但要在壺山新城推行大部委制,還得放棄自己在計程車行業已經得到的利益。

蓉城的幾家大計程車公司,與蓉城市和省直四套班子幾個巨頭密不可分,本地成長的幹部之所以非常抱團,這種利益的捆綁,讓他們不得不共同進退。

眼下的情勢,如果陳青雲強力推行取消計程車的經營權使用費,並且將這個行業放開,已經賺得盆滿缽滿的計程車公司,勢必成為昨日黃花。

苟書記很清楚,就算他與省裡幾大巨頭聯手,未必是陳青雲之敵。所以,苟書記不敢與陳青雲硬殺硬進地碰撞。

對於特許經營權的使用費,各地的政策不盡相同。比如城市燃氣特許經營權,絕大多數城市沒有收取任何費用,也有城市一次性收取兩三千萬;而計程車行業,透過拍賣的方式收取費用,是普遍的做法。

剛才的話,苟書記說得很清楚:如果張瑜賭輸了,陳青雲仍要一意孤行,他們不會坐視不理。

當然,這種話不能說得太透,苟書記相信,陳青雲不會聽不懂自己的話中含義。

在表達方式上,苟書記仍然擺了張瑜一道:按市委與市政府的決策,近五年內,生物醫藥基地的財政政策是自收自支,政府不會撥付任何資金。

生物醫藥基地除了與龍海泰安公司按比例進行分成,剩下的稅收,完全歸基地管委會支配。苟書記的話,卻是指基地上交市政府的稅收,等於挖了好大的一個坑,等著張瑜與花米跳。

張瑜還沒表態,花米先說話了:“張書記,基地管委會的人員配備還沒到位,日常的開支,有泰安公司保證金的利息便能支撐,其餘的收入,書記定奪便可。”

生物醫藥基地管委會的機關幹部,到現在還不滿百人。之所以能做到這樣,關鍵是基地的機制非常先進,所有的建設任務,都由開發商承擔,管委會只要做好監督與服務,數十人的機構便能承擔所有的職能。

眾人聞言,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任何時候都是滿臉笑容、看上去人畜無害的花米,關鍵的時候,卻能一口咬中對手的死穴。

如果沒有花米的支援,張瑜有心上交三十億的稅收,花米完全可以ding著不辦,在管委會,管錢的都是主任。

花米的話,落在苟書記耳中,如同驚雷:難道生物醫藥基地真有如此大的手筆,短短的幾個月就有數十億的收入?

要知道,如果管委會上交三十億的稅收,他們的總收入,至少在六十億以上,畢竟龍海泰安要分去三十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陳青雲開發城北的樟樹鎮與桂花鄉,豈不是非常成功?

沒等眾人回過神來,張瑜淡淡地說:“花主任,既然你沒意見,下周一就請江廳長到基地去,當面辦理交割。”

會議室沸騰了,包括於春輝與徐達軍、叢冰冰、丁香等人在內,誰也不敢相信,張瑜的話是真的。

不到一年,生物醫藥基地便能上交三十億的稅收,免收計程車的特許經營權使用費,真不算什麼大事了。

苟書記的臉色,頓時變得慘白。他現在要考慮的,並非壺山新城的機構改革,而是如何向省裡的幾大巨頭交差。

知道內情的廳局長們,投向苟書記的目光,有同情者,但大多數的目光,卻是幸災樂禍。

一兜屎拉在麻皮上,誰也別搞。此刻,大多數的廳局長,都是這種心態。既然如此,倒不如支援陳青雲的主張,還能落下一份人情。

雖然是於春輝衝在前面,誰都知曉,真正的主張,肯定非陳青雲莫屬。

現在的情形,誰也不可能反對陳青雲在計程車行業的改革。有了這個基礎,蓉城的信用體系建設,多了一張壓倒一切的王牌。

“江廳長,下周一我與你同去基地管委會。”徐達軍也不是善主,非常及時地捧張瑜與花米的臭腳。

不料,陳青雲的佈局,遠遠不止黑車的事。於春輝已經與陳青雲商量妥當,看到火候已到,當即丟擲第二套綜合整治方案。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