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質不斷向前,並接觸到反物質湮滅區的核心地帶時,在畫面中只一瞬間,該物質便直接從觀測中消失,不見了蹤影。

而就在同時,位於反物質湮滅區外,距離試驗場所一千多公裡外的地方,該物質突然出現,並被附近的觀測艦船直接捕捉到了。

這是太陽系內第二次直接觀測到物體透過反物質湮滅區的核心地帶進行躍遷。

相比於第一次,這一次的躍遷是被全程記錄下來的,其消失和出現都直接暴露在了月球研究基地的觀測畫面中。

透過這次的觀測,月球研究基地的曹國藺等人構建了一個簡單的模型,以此來對躍遷進行研究。

這個模型,此時也正展現在羅休的面前,並由月球研究基地的控制系統向其介紹其中的資料。

“經過簡單的建模,研究基地已經得出了一種基本的躍遷理論。”

“它不同於遊弋艦隊的‘星門’躍遷,它的躍遷是直接透過空間跳躍來完成的。這個科技,也就是藍星經常討論的‘蟲洞’科技。”

“從兩次的躍遷來看,宇宙弦被證實是存在的。

“如果能將反物質湮滅區核心地帶的空間與反物質相融的產物繼續加大,我們就能運用巨大的能量場,製作出一個能量巨大的‘弦’,使在其範圍內的物體瞬間進入與三維空間完全不同的多維空間。”

“而由於在超空間跳躍中不存在所謂的時間,所以我們是可以進行極高速星際航行,並實現超空間躍遷的。”

‘宇宙弦’,主要是由一種被稱作超大玻色子球體組成,基於中等質量的基礎力場,且與引力波強烈作用

其實在藍星之上,羅休還沒有抵達之前。藍星人類就已經在進行弦理論的研究了,他們認為物理模型組成所有物質的最基本單位是一小段‘能量絃線’,大至星際銀河,小至電子,質子,夸克一類的基本粒子都是由佔有一度空間的‘能量線’所組成。

透過這個弦,物質就能點對點的進行躍遷。而比起遊弋艦隊使用‘真空泡’進行躍遷的科技,現在羅休所掌握的,透過蟲洞進行的躍遷明顯更加的實用一些。

它並不需要不斷的鋪設星門,如果能量場的能量足夠大,它甚至能無視距離,進行超距離躍遷。

也就是說,在能量足夠大的情況下,羅休的艦隊能直接從太陽系躍遷到遊弋艦隊的大本營。

而如果直接作用到戰術運用上,則可以在艦隊即將接觸之前,將反物質湮滅彈直接躍遷到對方艦隊所在位置,進行真正意義上的超距打擊。

那個時候,面對面的接觸戰就會在太空中成為歷史。連對方戰艦都還沒有觀測到就被毀滅這種情況,也會逐漸成真,並且成為一種新的威懾級別武器。

當然,透過蟲洞躍遷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必須先掌握躍遷地點的狀況。

如果躍遷地的環境複雜,當艦隊進行躍遷的時候,很可能一頭扎進恆星系或者撞上各種星體,讓艦隊剛剛從蟲洞躍遷而出,就遭遇毀滅性的打擊。

不過這一點對羅休來說卻並不算難,畢竟他有著遊弋艦隊的圈套星圖,掌握著天鵝座旋臂與獵戶座旋臂大部分的恆星系座標。

只要躍遷到熟悉的地點,避開恆星與大星體,那艦隊的躍遷就是足夠安全的。

“能透過這個模型建造躍遷點嗎?”

羅休聽完控制系統的彙報後,對於這個意外出現的科技也十分的看好。

這個科技如果真的能付諸實現,那對整個藍星人類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擁有了蟲洞躍遷科技後,不管是向對方星門或者大本營躍遷,繼續對遊弋艦隊進行威懾。還是直接選擇一處荒涼的所在,將所有藍星人類向外躍遷,逃離遊弋艦隊的勢力範圍,都是能夠輕鬆實現的了。

星際的躍遷科技,對於任何一個文明來說,都是屬於各個文明最為核心的科技。

從卡薩庫克研發‘星門’,並成為遊弋艦隊所有附屬文明排行第一點文明,就能夠看出躍遷科技的重要性。

“月球研究基地的成員正在緊急討論彙總。”

“從初步的討論結果來看,建造蟲洞躍遷點最為重要的物資有兩樣,一種是能夠連線宇宙弦的‘摺疊’空間能量,一種是提供宇宙弦躍遷巨大能量消耗的反物質湮滅能量。”

“我們的反物質湮滅彈數量是足夠進行遠距離躍遷使用的,但‘摺疊’武器卻只有進行附膜的那一小塊,除此之外,我們就沒有任何掌握的空間武器了。”

月球研究基地的控制系統說完,羅休也意識到空間躍遷的一個難點所在了。

現在不管是星艦人類還是藍星人類,對於空間武器的開發都沒有任何的線索。

唯一能進行研究的,關於空間能量的物體,還是曾經那批先遣艦隊所帶來的‘摺疊’武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經過大量的研究和使用,現在反物質湮滅區內的空間能量已經所剩無幾,不出十年,混合著空間能量的整個反物質湮滅區就會在物質世界中直接消失。

“大能量的爆發不是能直接激發空間能量嗎?”對於空間能量急缺的難題,羅休提出了一個非常危險的方案,“實在不行,就在奧爾特雲邊緣地,在同一點上,使用大量反物質湮滅彈。”

“上一次殲滅先遣艦隊的時候,‘摺疊’的功效能發揮得那麼大,和大量反物質湮滅彈同時爆發也是有著關係的。”

“讓曹國藺他們進行一下資料模擬,看看能否直接透過湮滅彈的爆發來啟用空間能量。”

此時來自遊弋艦隊和天鵝座文明的威脅一直懸在整個太陽系的上方,只要遊弋艦隊和天鵝座文明沒有被擊敗,那這個威脅就一直不會散去。

“好的,指揮官閣下,指令正在傳遞中。”

在得到進行大量反物質湮滅彈同時爆發的理論試驗時,曹國藺等人都是一驚。畢竟製造一個能啟用空間能量的反物質爆發,那將會是一次極其巨大的能量爆炸才能夠實現的。

相比於上次殲滅先遣艦隊的反物質湮滅彈使用,要完成羅休的指令,那需要使用的反物質湮滅彈將會是上次的四倍以上。

這樣的能量爆發,曹國藺等人都不知道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不過好在先期需要執行的只是理論試驗,他們只需要在‘幻夢’中輸入資料,並等待試驗的結束就行了。

所以曹國藺等人雖然有些吃驚,但卻還是按照羅休的指令,在‘幻夢’中製造了一次由大量反物質湮滅彈的爆發試驗。

‘失敗,未觸發空間能量,未激活宇宙弦。’

由於月球研究基地的系統足夠強大,資料輸入後只數分鍾,試驗資料就被反饋到了曹國藺所在的實驗室。

“失敗了?”

曹國藺看著控制系統回傳的試驗資料,皺眉思考著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直接加大反物質湮滅彈的投入就行了,可以嘗試再加入一倍量的反物質湮滅彈。”曹國藺的身旁,本來是研究生物的薛河,此時正向曹國藺建議道。

此前經過大量的學習,薛河已經掌握了除自己熟悉的學科外的七個學科。而其中,就有曹國藺負責的‘空間躍遷’專案。

也正是也因為如此,薛河才經過調劑進入了曹國藺負責的項目組。

“簡單的加大數量級,作用不會太大。”對於薛河的建議,曹國藺卻並沒有立刻同意,而是將此前的試驗模型給調了出來。

“在加大反物質湮滅彈數量的同時,我們還需要對陣列進行修改。”

曹國藺指著擠在奧爾特雲中,已經擠成一坨的反物質湮滅彈,對身旁的眾人說道。

“如果改變放置的陣列,我們或許能夠得到......”

曹國藺在不斷向周圍人員講解的同時,雙手也在模型上揮動,此前無序擺放的反物質湮滅彈此時被曹國藺透過控制系統的輔助給擺成了一個圓形。

只見放置反物質湮滅彈的這片區域,聚集在一起並且量級又增加了一倍的反物質湮滅彈從內到外不斷增加,密密麻麻,組成了一個比之一般小行星還要龐大的構造體。

從外表上來看,這樣擺放的畫面倒是比之前那次試驗更加的有序了。

但與有序的外表相比,試驗的結果就不是那麼的好看了。

增加了一倍反物質湮滅彈,並且重新排列後,其爆發後所呈現出來的結果卻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遠在火星之上的羅休在看到第二次試驗失敗後,就直接關閉了火星研究基地的監控畫面。

羅休知道在這種難度的科技研發專案上,想要一兩次就獲得完整試驗資料,並且得到成品基本是不可能的。

哪一種科技的落地不是經過了千百次,甚至上萬、十萬次的失敗才得來的。

如果真的能用時間和次數懟出想要的科技,那天鵝座文明和遊弋艦隊的卡薩庫克文明就不用持續的引入附屬文明,也不用經過以萬紀年的時間,來得到如今的這些科技。

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羅休對於曹國藺等人的失敗才並不惱怒。因為他知道,這才是正常的研究過程。

但無論如何,羅休是想要早一些得到這個躍遷科技的。

因為它不管是運用到戰爭還是跑路中,那可都是極其強大的科技。

關注了太陽系內部的科技研發後,羅休才又將目光放在了超加速艦隊旁邊的督軍艦之上。

相比於一直蠢蠢欲動的超加速艦隊,督軍艦這個一直沒有任何動作,只是與空間戰艦原地對峙的艦船,才是讓羅休最為警惕的。

只有它,才是真正掌控雙方戰爭程序的存在。

“時刻觀察對方的督軍艦,如果有任何的動作,空間戰艦都跟上去。”

羅休盯著剛剛出現的督軍艦模型,對控制系統說道。

“指揮官閣下,目前艦隊執行的指令是不得踏出奧爾特雲。由於空間戰艦的作戰規劃變更,是否給予空間戰艦特別許可權?”

在此之前,為了不刺激遊弋艦隊和天鵝座文明,羅休一直讓己方的艦船不得駛出奧爾特雲,最多隻在邊緣地帶與對方對峙。

正因為此前有著這樣的指令,所以控制系統才為那艘空間戰艦申請特別許可權。

而這個特別許可權,正是空間戰艦能夠自由出入奧爾特雲的許可權。

“給它許可權,只要對方進行移動,就直接跟上去。必要的情況下,推進器直接超功率啟動,撞擊對方。”

由於空間戰艦擁有整個太陽系中最為強力的外殼,艦體有著空間膜覆蓋的它,是無法向外發射任何攻擊的。

不管是光束武器還是動能武器,都會被包裹住自身的空間膜給擋住。

所以艦船現在唯一的進攻方式,也就只有透過最原始的撞擊來實現了。不過有這空間膜附體的這艘艦船,不管是對付遊弋艦隊的督軍艦還是文明艦,都擁有無與倫比的殺傷能力。

“好的,許可權下放中。”

“一號空間戰艦已得到奧爾特雲出入許可權、撞擊許可權......”

雖然那艘空間戰艦被定義為一號,但羅休旗下其實也就這麼一艘,再想拿出來一艘的話,也是找不到的了。

它已經是太陽系內除開反物質湮滅彈以外,最具有殺傷力的存在了。

不過相比於有著暴露風險,並且可能會被遊弋艦隊複製可能的反物質湮滅彈,這個空間戰艦卻絕對是獨一份的。

“屏蔽器的畫面也繼續更新,向對方展示躍遷能力。”

“不要使用蟲洞躍遷科技進行展示,還是用他們的星門。”

為了不暴露自己的蟲洞科技,羅休可不準備讓屏蔽器向外傳輸的訊號中帶上最新的這個科技。

畢竟相比於只擁有藍星文明和星艦人類的太陽系,遊弋艦隊的人口實在是太多了。誰也不知道暴露之後,會不會被對方輕易復刻,並先一步運用到遊弋艦隊的躍遷上。

如果先被遊弋艦隊研製出來,那對於羅休來說無疑會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到時候他所要面對的艦船,可不僅僅是十萬艘,而是一百萬,乃至一千萬艘了。

為了防止這種事情出現,羅休是絕對不會將未暴露的科技運用到遮蔽畫面上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