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0年12月13日

萊茵蘭王國的軍隊五萬多人陳兵於與荷蘭的交界的杜塞爾多夫,杜塞爾多夫原本只是萊茵河畔的一個小漁村,並未受到太多重視,直到13世紀,此地因成為博格公爵的居所才逐漸有了城市的規模,並開始因萊茵河之助發展貿易和經濟,因靠近當時德意志第一大城科隆而得到更多重視。

萊茵蘭在1645年攻下該地後,並且透過“反分裂法”將該地區直接寫進了萊茵蘭王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萊茵蘭與當地人都同屬於日耳曼族,在加上他們都是神聖羅馬帝國下的公國,這種內部吞併是常有的事,所以當地百姓反抗的並不激烈.

在加上萊茵蘭軍隊紀律嚴明,並未做一些擾民之事,15年來杜塞爾多夫地區的人民在萊茵蘭的統治下生活水平也比以前有了質的飛躍,在加上各種福利,和王國宣傳部門不停的宣傳,百姓們已經完全把自己當成了萊茵蘭王國的一部分。

從吞併後,這裡就一直是萊茵蘭重要的軍事基地之一,在這裡常年駐軍超過三萬,並且每年都會和荷蘭有小規模的軍事衝突發生,但雙方卻一直都是保持剋制著,從未發生過大規模的軍隊交戰,荷蘭之所以不敢和萊茵蘭交戰,裡面也有華美的國的影響,在歐洲誰都知道,萊茵蘭正是華美國的幫助下一步一步從從一個小國發展成今天的歐洲大國,並且兩國還簽有軍事同盟條約,在萊茵蘭受到他國攻擊時,華美國將會無償出兵幫助。

面對萊茵蘭咄咄逼人的形式,荷蘭方面也迅速從各地集結了相同數量的軍隊,大有不甘示弱之勢,雙方的軍隊就這樣對峙著,並且雙方還不停的從各地抽掉軍隊到兩國不同地區的邊境上,頓時讓周邊小國的國王們神經都緊張了起來,開始擔心兩國萬一進行大規模的交戰會不會把戰火燒到自己的領地內。

各國都派出重量級的大臣分別到兩國打探口風,正是因為如此,與邊境的緊張局勢不同,漢娜王宮內,國王腓特烈與王後唐漢娜盛情的舉辦了這次晚宴,招待來自各國探口風的大臣們,來的大臣基本都是各國的國王的心腹。

晚宴進行時,國王腓特烈看著來自各國的大臣,他們當中有西班牙、葡萄牙、英格蘭、還有神聖羅馬帝國下的薩克森,漢諾威,勃蘭登堡,巴登,符騰堡,巴伐利亞,以及佛蘭德,勃艮第、威尼斯,撒丁,**,帕爾馬,佛羅倫薩,聖馬利諾。

“歡迎各位來到萊茵蘭,我想各位來的目的我也知道,晚宴結束後你們都將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整個晚宴進行了一個半小時,雖然眾位大臣們都很想知道答案,但桌上的美食實在是不常吃到的,據說因為萊茵蘭王后是華美人,所以萊茵蘭的宮廷內高薪聘請了幾個華美的特級廚師,這些廚師不是有錢就能請到的,他們在國內都是負責做國宴的。

漢娜宮殿議事廳內,腓特烈坐在華美進口來的紅木太師椅上,喝了口茶,我想,各位公爵伯爵閣下都是想知道,我們近期會不會與荷蘭交戰,其實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大規模的全面戰爭不會爆發,現階段萊茵蘭需要和品發展,但局部性的小戰還是很有可能發生的,就比如與荷蘭在邊境地區。

也許你們當中會有很多人希望我們與荷蘭一戰,等著我們兩敗俱傷時好坐收漁人之利,但我要告訴你們,有這種想法你們就錯了,在座的各位都知道自己本國與荷蘭之間的差距,無論是經濟還是軍隊裝備上,還有人口數量上的優勢都比荷蘭差多了,任何一國要想與之單獨較量都是以卵擊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荷蘭作為歐洲最大的軍事強國,他的陸軍兵力達到了80萬,雖然有一半以上駐紮在海外殖民地,但如果在本土發生戰爭他可以依靠其強大的海上運輸力量將這些士兵運回本土作戰,甚至他還可以在海外的殖民地徵調當地土著軍隊,他的些優勢都是我們當中很多國家所沒有的。

從另一方面來講,不知各位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萊茵蘭戰敗了,在歐洲大陸無論是陸地還是海上,都將少了一支牽制荷蘭的軍隊,到時他可以更加是無忌憚的在歐洲大陸橫行,甚至搶奪更多的殖民地,所以你們當中有這種想法的是錯誤的。

來自英格拉著名改革大臣克倫威爾公爵,嘴中冒出一句,對,我很贊成腓特烈陛下的話,如果萊茵蘭敗了,就會少掉一支能夠和荷蘭對抗的力量,這對我們來說都不是好事,荷蘭的人貪婪在整個歐洲都是人竟皆知的。

歷史上這位克倫威爾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宗教領袖。在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是資產階級――新貴族集團的代表人物、獨立派的首領。

克倫威爾生於亨廷登,曾就讀劍橋大學的雪梨蘇塞克斯學院,信奉清教思想。在1642年一1648年兩次內戰中,先後統率“鐵騎軍”和新模範軍,戰勝了王黨的軍隊。1645年6月在納西比戰役中取得對王黨的決定性勝利。

穿越眾蝴蝶效應的影響下英國本該發生的資產階級革命並未發生,而本該在1658年9月3日就死去的他此時卻活活的好好的,而且還成了查理二世的心腹大臣,不得不說是一種喜劇。

腓特烈一臉嚴肅的表情看著大家,為了阻止荷蘭人這種無恥的貪婪行為,所以我們該聯合起來,一根繩子的力量有限,十幾根繩子綁在一起就不一樣了,只要在經濟、軍事上我們聯合起來,就是荷蘭也不敢小視我們。

此話一出在做的各國大臣們都開始議論了起來,來自巴伐利亞馬克西米公爵最先開口道:那我們該怎麼聯合,是否是組成一個類似於神聖羅馬帝國的帝國還是。

不···不,腓特烈拒絕道:我們建立一個組織,大家共同擬定出條款,所有加入這個國家的都必須是反荷蘭國家,在條約內我們們可以規定組織內聯盟國家共同對抗荷蘭的條約,這個組織我們可以取名叫歐洲反荷蘭聯盟會,簡稱歐盟,在後期還可以吸納更多的反荷蘭歐洲國家加入,如果在座的有興趣的話,我這裡有份資料你們可以帶回去看看,並且與你們國內的國王陛下商議是否加入歐盟。

1660年12月17日

各國的大臣們經過和國內聯絡商討之後,首先有了英格蘭、西班牙、葡萄牙、巴伐利亞等歐洲大國的加入,其他小國看著這些歐洲大國都加入了,隨即也加入了歐洲反荷蘭同盟會,從此展開了歐盟反荷的20年歷史。

按照歐盟的機構設定,設立歐盟理事會主席,主席由各加盟國國王輪值擔任,任期兩年,另外還將設立常任理事會主席,由英格蘭、西班牙、葡萄牙、巴伐利亞、萊茵蘭五國為常任理事主席,並且歐盟還下設歐盟司令部,用於在對荷作戰時統一各國軍隊的作戰部署,另外還設海關部,做到成員國之間的進出口關稅統一。

一個看似組織嚴密,但又比較鬆散的歐洲反荷同盟就這樣成立了,因為各國都存在著一些自身原因,條款內的眾多款項都猶如擺設,但這不是腓特烈和唐漢娜所關心的,關鍵是歐盟成的立讓荷蘭感到了害怕,收撿了一些它一直都很貪婪和傲慢的爪牙。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