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0年9月11日

上海學院的建築風格與特區內其他大多數房子一樣,是一座典型結合了東西方文化上建築風格的代表建築,這種房子被大明人稱為華美宋房,聽起來似乎有些彆扭,但華美人自己可不這麼叫,他們稱之為洋房或是樓房,一些和華美人經常有生意往來的商人,和一些與華美有交往的官員,漸漸的將這個兩個詞傳了開來,在二十年的時間裡,大明的老百姓也漸漸的稱這種用水泥鋼筋混泥土的建築為洋房或是樓房,反而沒有多少在說華美宋房這一詞。

這種潛移默化的變化,在穿越眾那個時空叫文化影響,說的難聽點就叫文化入侵,這種入侵有些是穿越眾們設計好的,有些則是兩國人民長期交流受到的影響,學習華美知識,學習華美的簡體漢字,學習華美普通話這在南方各省的商賈當中成為一種潮流,畢竟江南之地的百姓自古就有經商的傳統,要想和華美商人做生意不會說普通話,不瞭解一些華美的文化是行不通的。

特區建立之初,當時的議會議長蘇子寧就提出,建立一套像大明輸入現代華美文化的初高階學校體系的必要性,試想一群從小接受過華美文化的小孩長大後,肯定會對這個國家的現有政治體系感到不滿,對大多人民生活在貧困當中,而大多數官員卻腐敗成性感到失望和不滿,當他們將不滿化為動力時,在為官或革命當中他們就會不斷傳播華美的這種先進化文化制度和政治體系。

有時不得不說蘇子寧這傢伙夠腹黑的,他的這種文化入侵對於大明來說影響還是很大的,尤其南方的商賈和華美商人基本都有生意往來,為了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和長期夥伴關系,這些商賈將家中的兒子或是女兒送入上海特區和自己有生意往來的華美商人孩子一所學校學習。

於素秋就是這些孩子當中的之一,雖說她家中不算是最富貴的,但也算中等,作為家裡唯一的掌上明珠,從小就被家人寵在手心裡,含在嘴裡怕化了,其父于于鎧菘也是為比較開明之人,見和自己合作的華美商人家的女子都送入學府讀書,便將六歲的於素秋也送入了上海特區新世紀小學學習,15年來她從小學到初中高中一路下來,成績一直都很是優異,並且還在高考時考上了華美全獎學金的常春藤聯盟高校。

但她為了和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家僕餘大郎在一起,選擇了放棄留學華美的機會。留在了上海學院,和她比起來,餘大郎雖說是一家僕,但於老爺對他似乎很不錯,從小就讓他陪著於素秋在一個學校讀書,算是一個陪讀加保鏢,可他的確不是讀書的料和於素秋優異的成績比起來,簡直是一個天上和地下,但高考時也讓他考上了上海學院,這得感謝上海學院的入取分數線,只要是個人不交白卷,能答對幾題基本都能被入取,這也被那些成績優異相對不富裕考起華美本土大學的學生稱為貴族學院,之所以這麼稱呼,那是因為相對來說上海學院的學費要比華美本土的大學的貴的多,而且留在這就讀的基本是大明的有錢人或是改革派權貴,其中就以永王朱慈照為代表的一群大明改革派子弟為代表。

於素秋自進入上海學院以來,就被那些無聊的學長們評為該屆最清純學妹,人送外號秋妹妹,還沒正式上課,學院裡的單身男生們就已經是情書漫天的送到了她宿舍,讓其他女孩都有點嫉妒起她的美貌來,對於這些情書她向來都是自知不理的,在她心裡,只有那個胖胖的,有時有點兒傻的,為了自己明明打不過人家也要和別人打的餘大朗才是他的白馬王子。

一株楓葉樹下,“大朗你像我爹提親吧,你知道我的心裡只有你的,根本容不下他人,就是永王也一樣,我不想做什麼王妃,我也不想將來有可能母儀天下,我只想和你在一起”。

“素秋,我”餘大朗欲言又止,過了片刻還是說出了那句他不想說的話,我配不上你,我只是一個僕人,我成績又差,又沒永悼王長的英俊,你跟著我是沒有將來的,這次你別再任性了,聽你爹的話嫁給永悼王吧,只有他才能給你幸福。

”嗚嗚嗚,難道你真的能忘記我們在一起的日子嗎,於素秋哭道:你能忘記那次你那冒著大雨,從男生宿舍跑來給我送紅糖水,還有我18歲生日時,我說想吃狗不理包子,你就立馬跑去給我買,難道你忘記我們18歲時的共同誓言了嗎?我說過這輩子只嫁給你一人,不管你將來富貴貧窮與否我都不在乎,你也說過只娶我一人,難道這些你都忘記了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餘大朗聽著於素秋淚雨帶花的說著這些話,心裡特別難受,可是自己又有什麼辦法,回想自己從小父母雙亡,被人販拐帶到杭州,因為水土不服生了病眼看就要不行了,被人販丟棄在路邊,是經過的於老爺將自己撿了回去,找大夫給自己看病,給自己穿的吃的,還讓自己成了小姐的書童,能夠識字段文,自己也不能,不知恩圖報啊,老爺想讓小姐嫁給永王,成為王妃,求自己放棄小姐,老爺是對的,自己是誰,就像老師說的,**絲,沒錢沒勢沒本事,我怎麼配的上小姐,小姐是那麼的優秀。

我真的配不上你,素秋,我對你好,只是一直把你當成我妹妹,說完這些,餘大郎頭也不回的朝寢室走去,只留下哭泣的於素秋在那看著的背影。

杭州城中,絲綢商人於鎧菘府中熱鬧非凡,雖說沒有張燈結綵,但庭院各落都被一掃而空,不留一層灰質,為的是迎接永王殿下的到來,自從知道永王殿下在追求自己的女兒後,於鎧菘的心情就別提有多高興了,從幾何時,自己怎會想到於家也有成為皇親國戚的一天,這是多麼榮耀的一件事,雖說女兒不喜歡永王,可為了家族的未來,自己還是要做回惡人,相信女兒以後也會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於伯伯,永王朱慈照一下車就稱呼在大門口迎接自己的於鎧菘為伯伯,按照大明的律法來,朱慈照這樣稱呼是不對的,於鎧菘一介平民,一個王爺這樣稱呼他等同於把自己的身份也放低了,但從小就學習華美文化的他,早就不在乎這些繁文縟節了,在華美老師從小的教育下,他只知道,對和自己父親差不多年紀的要稱為叔叔或者伯伯,這是對,對方的一種尊敬,也是對自身修養的一種體現,如果因為自身是貴族,因為對方只是一介平民就有所輕視或者不敬嗎,這種人根本不算什麼貴族只能算是一個讓人討厭的暴發戶。

“永王多禮了,你這樣可是折煞於某了”。

於伯伯無需多禮,我從小就學習華美之禮儀,他們講究人人平等,不能因為自身是貴族或是官員就高人一等,而不尊長幼,您與我父皇差不多年紀,禮當稱您為伯伯啊,您要是不習慣就把我當成您一個普通子侄好了,怎麼不見素秋妹妹,她身子可好些了?

“好些了,這幾天進食也更多了,自從素秋從上海回來之後身體就有所不適,這會還在房中歇息還請永王見諒啊。”於鎧菘這話說的到不假,自從餘大朗拒絕了於素秋之後,她傷心的回到家中,每日進食都很少,思念成疾,終於病倒了,於鎧菘看到女兒這般喜歡餘大朗,甚至都覺得自己是不是太心恨了,可理智告訴他,一時之痛總比將來女兒一世之痛好,自己也不是沒有給那餘大朗機會,供他讀書識字,可他到目前為止除了有身蠻力別無他絕啊,女兒跟了他將來必定是要受苦。

朱慈照在於鎧菘帶領下,來到於素秋房間,雖說在古代,未出嫁的女子閨房是不能有男子進入的,但朱慈照不同,他是永王,在得知於素秋病了特意從京城趕來看她,於鎧菘怎好拒絕,在說自己本來就不怎麼在乎這些,永王和自己都是深受華美文化影響的大明人,這種傳統的禮數的確太有過於束帛。

於素秋頭靠床頭,面色萎黃,唇無光澤,面無氣色,顯然一副大病初愈的表情,見朱慈照來了,用柔弱的聲音說道:“恕素秋有病在身,不能下床請安”。

沒事的,素秋妹妹,你多禮了,你這樣說就是不把慈照哥哥當自己人了,你要快快好起來,你可是我們上海學院的校花,聽說你病倒了,我這些天也跟著睡不好吃不好,你可不能在這樣下去了,飯還是要吃的,你放心吧,慈照哥哥已經派人去上海找餘大朗了,你也不想你的大朗哥哥回來看到你現在這樣的樣子吧。

“謝謝慈照哥哥對我的關心,你對素秋的好,素秋不是不知,只是這生素秋心裡只有大朗哥一人,如有來生在讓素秋好好報答慈照哥哥吧”。

多年後,華美出品了一部真人故事改編而成的電影,尋你到天涯,故事的主要情節講的就是一個痴情女子尋找自己愛的那個男人找了十年,在第十年即將過的那天,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終於相見,這個故事就是根據於素秋和餘大朗的愛情故事改編而來。當時這部電影上映後,票房一度達到了一千八百萬美元,被稱為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一部電影,而電影中的經典臺詞也在世界各地年輕戀人當中流行開來。

即使你漂泊到了天涯,但我矢志不渝的追尋著你,哪怕是十載春秋!即便雙鬢斑白,老眼昏花,甚至臥榻而不能起;但只要能依偎在你懷裡,這些又算得上什麼,因為我只想把這顆熱忱的心交與你。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