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晚飯,把碗筷等餐具清洗乾淨收起來後,王宜陽拿了一些狗糧餵給了甜甜圈與麥芽糖。然後就回到臥室睡覺去了,畢竟今天經歷的事情太多了,又是爬山又是大強度的使用意識能力讓王宜陽早早的睏乏了起來。

第二天,王宜陽起的很早,先是帶著甜甜圈與麥芽糖出去晨跑了一小會兒,然後就回到廚房準備早飯了,早餐的話,王宜陽想喝一些豆漿之類的,可是雖然有大豆但是豆漿機確實沒有。無奈之下只好又喝了一些牛奶,然後簡單的吃了一些土司火腿之類的把早餐給對付過去了。

把羊群從羊舍裡陸續放了出來,打掃完羊舍王宜陽就騎著單車準備到鎮子裡買些蔬菜的種子,好方便以後可以隨吃隨摘,有機安全而且新鮮。

來到鎮上的街道,王宜陽找了好久才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發現了一個叫,卡萊蘇種子之家的小店。

進到店裡裡面的一個胖大叔正在挑黃豆,看到王宜陽進來立馬放下手中的東西招呼道:“你好年輕人,是要買種子嗎?”

“你好,是的我需要一些蔬菜類的種子,有什麼好的推薦麼?”王宜陽點了點頭回答道。

“如果是著急吃到新鮮蔬菜的話,我可以推薦你一些葉子類的蔬菜如萵苣、牛皮菜之類的,果實類的話有西紅柿、小黃瓜、西葫蘆。”胖大叔給王宜陽推薦道。

“有茄子或者是豆角麼?”王宜陽手指託著下巴問道。茄子的話王宜陽非常喜歡用茄子做配菜所做的茄汁面。

“茄子的話有線茄,豆角的話我這裡到是沒有。”胖大叔想了想對王宜陽說道。

最後王宜陽買了一些,青椒、西紅柿、小黃瓜、萵苣、茄子、這些在華夏比較常見的蔬菜,像是其他蔬菜王宜陽並不太喜歡。

胖大叔把這些王宜陽挑選的種子打包分類好,然後王宜陽付了金額,然後問老闆道:“先生請問這四周有豆漿機麼?”

問過之後王宜陽就微微有些後悔,因為別說是在澳大利亞就是歐洲和美洲除了有華人的地方,外國人根本就不喜歡豆漿這個玩意兒。更別提豆漿機了。

“豆漿機?那是什麼鬼?”胖大叔疑惑的搖了搖頭說道。

“不知道那就算了。”王宜陽笑著說道,然後拿起種子向胖大叔道別王宜陽就出了卡萊蘇種子之家。

豆漿機在鎮子裡估計是不可能買的到了,從華夏郵寄也不太現實,況且澳大利亞的電壓是40V比華夏的0v要高,就算是有華夏的豆漿機用不了幾天也就燒壞了,只好改天到亞馬遜網上看看有沒有賣的了,王宜陽想。

回到家裡,王宜陽把單車放好,先去看了看羊群沒有什麼意外,然後在羊群不遠處的地方王宜陽看到了栗子黃正在悠閒的低頭吃著草。在陽光的照射下,栗子黃的皮毛顯得油光發亮,怒張的肌肉顯示著栗子黃的矯健。

王宜陽對著栗子黃吹了一個口哨,隨著清脆哨聲的響起,遠處正在悠閒的吃著青草的栗子黃緩緩的抬起頭看到了不遠處的王宜陽,然後就不緊不慢的朝著王宜陽的方向走過來。

栗子黃來到王宜陽的身前然後悠然的用頭在王宜陽的肩膀上蹭了蹭,王宜陽伸出手摸了摸它的脖子,然後雙手成爪給栗子黃撓了撓癢。

在王宜陽的撓抓下,栗子黃舒服的打了兩個噴嚏。

王宜陽拍了拍栗子黃的脖子對它說道:“好了,我還有事情就不和你玩了,你自己也不要亂跑啊,如果累了就回馬棚裡。”

王宜陽囑咐了栗子黃兩句就來到了房子後面的小花園,整個花園有三畝土地大小,花園的最遠處緊緊的挨著大海。

說是花園其實只不過是用籬笆圈起來的一塊荒蕪的土地罷了。

小花園裡並沒有什麼花草植物,僅有兩顆不大的桉樹在房子的後面,整個小花園顯得有些空無。

看著這麼一大塊土地王宜陽感覺有些可惜,看來只種一些蔬菜也太浪費這片肥沃的土地了,改天我在弄一些果樹苗種在裡面,像蘋果、梨樹、桃樹什麼的。到時候不管是水果蔬菜都可以自給自足了,想想這樣的生活還真是愜意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王宜陽大概估算了一下種菜需要的面積,然後就去倉庫了前些天修好的大型除草機給開了出來,這種除草機在澳洲基本是農場人手必備的東西,因為這裡基本不提倡是用化學除草劑的,化學除草劑會給農作物造成二次的汙染,所以除草機就成了這裡農業必備的農機工具了。

隨著機器轟鳴的聲音透過,剛才還荒草叢生的花園變得整潔起來,雜草直接透過除草機的刀片給粉碎了,也不用收拾直接就算是給土地提供養料了。

十幾分鍾王宜陽就用除草機清理出了足足有小半畝的土地,種菜絕對是綽綽有餘了。等清理完地面上的雜草,第二步就是犁地了,犁地就是將土地翻新,這樣有利於種子的發芽和生長。

記得小時候種小麥的時候王宜陽最喜歡的就是犁地了,還記的那時候犁地都是用東方紅四輪,然後在後面掛一個大大的犁頭,犁頭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手扶式、一種是自動的。

手扶式顧名思義就是犁頭需要一個人在後面扶著,前面多半是一頭大黃牛,或者是四輪,這種犁頭在王宜陽上小學的時候就很少見到了。因為這種方式效率太差,又特別的累人,隨著機器的普及已經基本絕跡了。

另一種就是王宜陽比較喜歡的了,四輪會面掛著一個半自動的犁頭,前期的時候由於技術上的原因犁頭上面需要配重,不然犁頭下不深,配重嘛就是上面站人嘍。王宜陽最喜歡的就是站在犁頭上面看著腳下的土地不停的翻動著,王宜陽那時感覺別提有多威風了,有一種在海上看著浪花的錯覺。

犁地的話犁頭上只能站一個人,所以那個位置多半是小夥伴們輪流來享受了,犁完地就是耙地了,在農村的小夥伴都知道犁地後的土地不是平整的而是一大塊一大塊的坷垃,這個時候就需要耙地來打散較大的土塊,使土地變得鬆散平整。在耙上面可以站三四個人,王宜陽和幾個小夥伴站在耙上隨著前面四輪突突突的前進,別提有多快樂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