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回霸王行動艾克任帥諾曼登陸氣勢空前

194年1月4日下午,英美兩國首腦舉行從德黑蘭返回開羅後的第一次會議。最近幾天發生了兩個具有決定意義的事件:第一是斯大林自動宣佈,一旦德國被擊潰後,蘇聯立即對日本宣戰。這將使遠東戰局發生重大變化,英美將獲得比中國所能提供的更多兵力和更好的基地。因此,英美集中精力使“霸王”戰役成功,就具有更重要的意義。第二個重要事件是決定5月橫渡海峽。

對於英美來說,蘇聯對日參戰,橫渡海峽的“霸王”戰役,這成為壓倒一切的任務。最後要投入100萬美國軍隊,再加上五六十萬英國軍隊,其規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在開羅的多次會談中,羅斯福沒有提到“霸王”戰役的統帥這一重要而迫切的問題。直到他離開開羅的前一天,即1月5日,他以幾乎是很隨便的語氣對丘吉爾說,他不能讓馬歇爾將軍離開,因為他在羅斯福總統領導下,作為有關軍事和指揮作戰的首長,所產生的巨大影響是很有價值的,並且對於成功的進行戰爭來說,也是不可缺少的人物。因此,他建議任命艾森豪威爾指揮“霸王”戰役。並徵求丘吉爾的意見。

在此之前,丘吉爾一直以為艾森豪威爾將回華盛頓任陸軍參謀長,而馬歇爾將指揮“霸王”戰役。艾森豪威爾也曾因此而悶悶不樂。現在一切都決定了:艾森豪威爾指揮“霸王”戰役,馬歇爾仍然留在華盛頓,一位英國指揮官-亞歷山大將軍調往地中海任盟軍總司令。而蒙哥馬利則作為遠征軍總指揮負責前線作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艾森豪威爾的副帥是特德空軍上將。利.馬洛裡空軍中將指揮空軍,拉姆齊海軍上將負責海軍指揮。艾森豪威爾帶來的比德爾.史密斯被任命為他的參謀長,摩根將軍則被任命為副參謀長。

艾森豪威爾和蒙哥馬利對於計劃的重要特點表示不同意。他們要求在更廣闊的戰線上,使用更強大的兵力進行突擊。還有一點,即要在比原計劃更早的時間,佔領瑟堡的各個碼頭。要求最初登陸使用5個師,而不是原計劃的個師。於是決定從法國南部助攻的“鐵鑽”作戰計劃中,撥出可運載1師部隊的艦艇,用於“霸王”戰役。而運送另一個師所需要的艦艇的解決辦法,是將“霸王”延期到6月份月圓時期舉行。至於額外需要的部隊,則由英美兩國各提供一個師,使總數達5個師。

在英吉利海峽對岸,整個前線佈滿了障礙物,德軍的防禦工事已經建成,並且部署了重兵。德軍雖然在等待著英美軍隊,但德軍並不知道在何處、何時、如何發動進攻?在盟軍戰鬥機所能提供空中掩護的範圍內,德軍沒有任何側翼可供盟軍進行迂迴作戰。英美的艦隻比以往更容易遭到德軍海岸炮兵的轟擊,因為他們可以用雷達來瞄準。而且登陸以後,他們必須繼續獲得供應。同時又必須擊退德國空軍和坦克的反攻。因此,指揮官員們一直在不斷尋找各種方法,來克服將要面臨的種種危險。

按照計劃,要在每個師的進攻區域內,設定一道防波堤(醋栗計劃)。這意味著現在一共要有5道防波堤,其中兩個將在適當的時候併入“桑葚”人工港計劃。根據負責“桑葚”計劃的坦南特的建議,商定所有的防波堤一律用沉船組成,這意味著使用更多的船隻。這些船隻依靠自身的動力行駛,能夠到達現場,沉沒在適當的地點,從而立即提供了一定數量的掩護體。為完成“桑葚”人工港所需的“不死鳥”混凝土潛水箱,要分批拖運過海峽,這需要很多天,拖輪也非常短缺。經過籌劃,海軍部需要長達8000碼的沉船,幾乎全部沉船使用的是70艘舊商船和4艘報廢的戰艦。

至於其它方面,“鯨魚”計劃的個浮動碼頭設定準備工作,也在同時緊張進行。但在“喇叭”(即鋼製的外防波堤)的問題上,卻遇到了技術上的問題。這是必須由海軍部解決的問題。

在地中海戰場上,已經成功使用過的、能夠浮水登陸的雙層甲板坦克,現在又用得著了。此外,對於普通的帶有履帶和車輪的運輸工具,還需要安裝“防水”裝置,以便它們能夠依靠本身的動力,涉過幾英尺的海水開上岸去。

遠征部隊的規模一經確定,就立即進行嚴格的訓練。此時遇到的一大困難是,尋找足夠的訓練場所。英美軍隊的營地是分開的,英軍駐在英國東南部,美軍駐在西南部。原先由蒙巴頓、後來由萊科克領導的聯合作戰參謀部,早已創造了兩棲作戰的理論和實踐。現在必須將它們教給一切有關人員,再加上現代化戰爭所必須的嚴格的全面訓練。許多官兵是初次參加戰鬥,必須使他們表現得像久經考驗的部隊一樣。

從大規模演習中,參照歷次經歷中所獲得的各種教訓,都已經應用到海陸空三軍最後的總演習中。這次總演習5月初結束,所有這些活動不能不被敵人覺察。盟軍並不反對,而且故意設法要引起加來海峽敵方守望哨的注意,因為要使德國人相信,盟軍即將從加來海峽過去。

隨著有關敵人新情報的到來,盟軍的計劃必須改變,以便符合新的形勢。在1944年1月下旬,隆美爾負責大西洋壁壘防禦指揮後,開始出現了對原先防務進行重要的增添和改善的跡象。盟軍必須特別勘察可能設定的任何新障礙。

經常不斷的空中偵察,使盟軍獲悉了英吉利海峽對岸的活動情況。還有不斷派出的工作隊乘坐小型艦艇多次出航,以便弄清疑點,探測海岸附近的海水深度、檢查新的障礙物或測量海灘的坡度和地質。所有這些活動,都必須在黑夜中完成。偵察員悄悄逼近目的地,秘密偵察,並且要及時撤回。

一個錯綜複雜的問題需要決定,這就是選定進攻開始的日期和預定進攻的時刻,在這個時刻,先遣的進攻艦艇必須正好到達灘頭。許多的行動時機,必須按照這個時刻從頭作安排。一致同意在月光下向敵人的海岸逼近,因為這樣對於艦艇和空降部隊會有幫助。在天亮以後和預定進攻的時刻以前,還需要一段短暫的時間,以便向小型艦艇下達如何疏散的命令和進行準確的掩護轟炸。但如果在天亮和進攻時刻之間的相隔時間太久,敵軍就會有更多時間,從遭受突擊的驚慌中恢復常態,並對正在登陸的軍隊進行打擊。

其次是潮水問題,如果在高時登陸,水下的障礙物就會阻礙前進;如果在低潮時登陸,部隊必須跋涉很長一段路程,才能越過毫無遮擋的海灘。還有許多其他的因素,也必須考慮。最後決定在高前小時進行登陸。但問題的全部不止於此,在東西海岸灘頭之間的潮水漲落時間,相差40分鐘。而且在英軍登陸海灘區,還有一處水下暗礁。每個海灘區必須各自確定不同的進攻時間。最多相差85分鐘。

在每個太陰月中,只有天是完全具備必要條件的。在5月1日,艾森豪威爾預定的的第一個天週期是6月5日、6日、7日。

到4月間,盟軍的計劃接近完成了。登普西將軍指揮的英國第集團軍,將在卡昂北面和西北的灘頭登陸個師。在登陸前兩三小時,準備在東北地區,降落一個空降師,去佔領奧恩河下游的各個橋樑,同時掩護東翼的部隊。在英軍的右翼,奧馬爾.布雷德利將軍指揮的美國第1集團軍將在維爾河口的東海岸,登陸一個師,同時在其北面也登陸一個師。後一個師將由預先空降在內陸幾英裡遠的兩個師給予支援。每個集團軍都有一個師在艦艇上待命,以便進行緊急增援。

進攻的第一批目標包括卡昂、貝葉、伊西尼和卡朗坦。在攻下這些目標後,美軍將越過科湯坦半島向前推進,同時向北猛攻,以便佔領瑟堡。英軍將掩護美軍的側翼,使它不受到敵軍從東面的反攻,同時在卡昂南翼和東南面,擴大陣地。在這片地區,盟軍能夠修建機場並使用裝甲部隊。希望在登陸的三星期內,達到法萊塞-阿弗朗什一線,並且會同屆時已經登陸的強大援軍,向東面突破進攻巴黎,向東北挺進攻打塞納河一帶,並且向西面進軍,去佔領布列塔尼亞半島的各個港口。

為了確保在諾曼底登陸的成功,盟軍進行了周密的準備工作,參加戰役的盟軍共6個師,總兵力約88萬人,其中陸軍15萬人;空軍飛機1.7萬架,其中轟炸機5800架、戰鬥機4900架、運輸機(包括滑翔機)000架;海軍各種艦艇9000餘艘,其中登陸艇4000艘。地面部隊編成4個集團軍。美軍第1集團軍、英軍第集團軍和加拿大第1集團軍組成第1集團軍群,由蒙哥馬利指揮;美軍第集團軍司令巴頓將軍,直屬遠征軍總部。

希特勒為了預防盟軍在西歐登陸,曾下令從挪威到西班牙修築了一道由堅固支撐點構成的“大西洋壁壘”。但由於工程量過大,到194年末還遠未完成。

德軍統帥部判斷,盟軍可能在1944年進攻西歐,並認為盟軍在西歐登陸可能會帶來兩種後果:一是造成德軍的總崩潰;二是成為德軍扭轉敗局的機遇。如果不能擊退盟軍的登陸部隊,就可能導致前一種結果。但若能一舉殲滅盟軍的登陸部隊,就會使盟軍與蘇軍兩面夾擊的企圖破產,德軍就可騰出50個師的兵力加強東線,從而阻止蘇軍的進攻。

為爭取達到後一種結果,德軍研究制定了抗登陸方針,即集中大部兵力、兵器於敵人可能登陸的主要方向上,對已登陸的敵軍實施決定性的反突擊,一舉殲滅登陸之敵。為此,德軍必須在漫長的海岸線上,確定盟軍可能突擊登陸的主要方向。希特勒本人和德軍總參謀部都認為,盟軍將橫渡加來海峽在加來地區登陸,向法國東北沿海地區實施主要突擊。德軍根據這一判斷進行了部署。

此時,德軍在法、比、荷的兵力有“B”集團軍群,司令隆美爾元帥、“C”集團軍群和獨立第88軍,共60個師,飛機450架、艦艇01艘,統由龍德斯泰特元帥指揮。“B”集團軍群轄第15、第7集團軍共9個師,其中第15集團軍個師配置在加來地區900公里的海岸線上。其餘部隊分散配置在荷蘭、諾曼底地區、康坦丁半島和布列塔尼半島沿海地區。諾曼底地區只部署了第7集團軍的6個師又個團,地面部隊兵力不超過9萬人。

“C”集團軍群共17個師,防守法國南部和西南部海岸。

在加來地區,德軍沿海修築了一道縱深5-6公里的防禦地帶,設有岸炮陣地以及由坦克陷阱、防坦克壕、鋼筋混凝土隱蔽部構成的堅固支撐點,各支撐點之間敷設有大量地雷和障礙物。水中設定了障礙物和水雷區。諾曼底地區的海防工程遠不如加來地區,這裡只構築了若干個獨立支撐點,且大部是野戰工事,縱深內只設定了防空降障礙物。

為了把德軍主力牽制在遠離諾曼底地區,代號“堅忍”的一系列積極的欺騙措施,也在緊鑼密鼓地實施。按照“南方堅忍”計劃,大量由電影製片廠出口的“登陸艦艇”,開始出現在泰晤士河和梅德韋河上,大量“坦克”出現在德國飛機能夠拍攝到的地區,多佛爾附近已經人去營空的英軍營地仍然飲煙四起、卡車往來奔跑;著名的巴頓將軍也從美國到來,就任號稱有50個師100多萬人的美軍第1集團軍群司令;多佛爾地區往來電報頻繁;“輸油碼頭”遭敵炮火襲擊後立即起火;加來和諾曼底都遭到盟軍猛烈轟炸,但前者顯然要比後者重一倍以上。

“北方堅忍”計劃則虛設了一個“第4集團軍”,號稱有5萬人,其實只有一個營級單位用無線電在緊張地工作。

“堅忍”計劃使德軍感到,美軍“第一集團軍群”一定會在加來登陸,以致其第15集團軍被牽制在加來達6個星期之久,19個師的兵力在加來海濱嚴陣以待美軍的到來。

5月底,艾森豪威爾決定6月5日為D日。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從6月1日開始,在大西洋上空的大氣擾動正在形成,幾個低壓槽正向芬蘭和愛爾蘭之間接近,這預示著英吉利海峽將出現一段時間的惡劣天氣。天氣的變化使艾森豪威爾焦急萬分。從1日開始,他每天安排兩次同高級將領們一起聽取天氣預報,而英吉利海峽的天氣,一天比一天更令人擔憂。

6月日,整個北大西洋上空充滿連續性的低壓氣層;日,出現西風帶不穩定天氣,在格陵蘭島和亞速爾群島的上空各有一個高氣壓,而位於兩個高氣壓之間的低氣壓向東北方向橫越大西洋,風和海浪情況很可能使6月5日不可能成為D日。

就在高級將領們為天氣發愁的同時,整個英國到處都是盟軍官兵。白天他們帶著武器和野戰裝備在鄉村大路上行軍,夜間則乘坐裝甲車透過燈火管制的城鎮和村莊,無數縱隊向著港口集中,登上他們的艦船;傘兵們在0個機場登上運輸機和滑翔機。

真是天無絕人之路,6月6日的天氣將會變好的情況得到了證實。艾森豪威爾再次徵求各位指揮官的意見,蒙哥馬利與往常一樣,急待發起進攻,布雷德利表示同意。艾森豪威爾默默地坐著,沉思片刻,最後他斬釘截鐵地說:“好!我們行動吧!”

此時正是6月5日4時15分。

海峽海面上,此時正刮著5級西北風,波濤洶湧,濁浪排空。登陸運輸隊艱難克服著海浪和潮浪的影響,努力保持正確的航向。有許多小型船隻只好被拖著向前。5日白天,龐大的登陸輸送編隊在向法國海岸推進。德軍卻驚奇地毫無動靜。

德國人不斷沒有覺察到大兵已經壓境,反倒認為目前的惡劣天氣,將使盟軍無法採取大規模登陸行動。因此,不僅取消了水面艦艇的正常巡邏,而且從上到下都放鬆起來。隆美爾在5日晨回德國休息;前線軍官可以原地休息;軍師職軍官可以離開諾曼底到雷恩去參加原定的演習。

1944年6月6日晨,盟軍利用漲潮時機和剛剛出現的短暫好天氣,開始在諾曼底地區登陸。在登陸前4至5小時,美軍空降第8師、第101師和英軍第6師,在登陸地域兩翼距離海岸10至15公里的縱深處,實施了空降,佔領了登陸地域內的交通樞紐、渡口、橋樑和其它設施,配合登陸部隊登陸。

美軍第1集團軍所屬第7軍步兵第4師、第5軍步兵第1師和英軍第集團軍所屬第0軍步兵第50師加強1個裝甲旅、第1軍步兵第師及加拿大步兵第師參加了登陸作戰。

6日5時,盟軍開始火力準備。1056架英國重型轟炸機在這段時間內,對10個最重要的海岸炮連,以及登陸附近的通訊設施傾注了5000噸炸彈。緊接著,美軍第8和第9航空隊的160架“解放者”式、“堡壘”式和中型轟炸機,對德軍工事實施攻擊,直到部隊開始搶灘前10分鐘。掃雷艦艇也開始在換乘區、上陸通道、火力支援艦隻的接近航道和火力支援區內開始掃雷。緊接著,登陸作戰中最為激動人心的突擊上陸階段開始了。

猶他區是科坦丁半島東岸的一段長達9英里的海灘,海灘本身是一段坡度不大的沙坡,築有抗登陸障礙。其後是幹沙灘,再後面是100-150碼低沙丘地帶,沙丘對海面築有一道低混凝土壁壘。海灘後面是一段淹沒的牧場。離海岸4海里處有一處小島。原先的換乘區在距這兩個淺灘6海里處。這裡根本看不清島上的方位物。

4時零5分,換乘開始,盟軍登陸兵編成6個艇波,他們將在控制艇的指導下向海灘衝去。從5點0分開始,艦炮開始進行密集的火力準備,遮天蓋地的炮火使登陸部隊無法看清岸上的目標,第一波登陸艇只能依靠羅盤定位駛向登陸點。他們雖然準時登陸,卻向南偏離了000碼!但發現這裡的防禦工事既少又弱,而且沒有地雷。這一意外使登陸指揮官改變原來的決心,各突擊艇就在這裡上陸。猶他區的登陸因此變得異常順利。

到傍晚,大部隊單位已到達卡朗坦與聖梅爾-埃克利斯之間的主要公路一線。美軍第4師僅付出197人陣亡的代價,就從這裡突破了希特勒的“大西洋壁壘”。

美軍第1師在奧馬哈區遇到了異常堅固的防禦。這裡的海灘靠岸的一半已經密集地設定了排水下障礙:“比利時牛棚門”柱上多有餅狀水雷;縱深達8-10英尺的木質或混凝土拒馬,其中1/掛有水雷;帶角鋼質的拒馬全部掛有水雷。在平坦的沙灘上密佈反坦克壕和地雷,每條通道周圍都有大量火力點。更可怕的是,盟軍對這裡的情況瞭解甚少,防守在這裡的不是原來設想的戰鬥力差的海防第76師,而是戰鬥力很強的德軍第5師。

第一艇波雖然準時開始上陸,但煙霧、大風、潮流使隊形混亂,士兵們在-4英尺深的水中冒著敵人的猛烈射擊衝鋒,許多人死在德軍的槍口下和不斷上漲的潮水裡。

下午,當第梯隊的B編隊到來時,情況已大為好轉,到天黑時,部隊前出縱深已達1-1.5英里。雖然沒有達到預定目標,但也終於突破了“大西洋壁壘”。

在哥爾德區登陸的G編隊,於5時0分到達該區。長時間的炮火準備,使德軍炮連的還擊變得微不足道。7時5分,第50師準時上陸,他們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這裡的障礙物要比預想的多得多,加上潮水漲得快,清障工作慢,水陸坦克無法下水。因此不得不在障礙清除艇抵岸後,立即由坦克登陸艇運載搶灘,艦炮壓制了岸上的敵軍火力,部隊不斷向前推進。當日上午,第50師的兩個預備旅上陸,到日落時,該師向前推進了4英里,基本達到了目標線,天黑前建立了牢固的登陸場。

在朱諾區,編隊準時將加拿大第師運到換乘區,但由於洶湧海浪使爆破隊無法及時靠岸,這裡的H時向後推遲到7時55分。登陸艇在障礙物中間搶灘,幸好這裡的障礙物很分散。

位於最東端的斯沃德區,登陸正面很窄,在這裡的英軍第師只能在一個旅的正面上登陸,從7時0分,各波登陸兵開始陸續上陸,穩步向內陸推進。

總觀各登陸地段的發展形勢,儘管不能100%按計劃實施,但“計劃的每個重要部分都已完成”,現在他們擔心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天氣是否能夠變好,以便按計劃增兵。

從7日起,登陸部隊開始建立統一登陸場。經過激戰後,於6月1日各登陸場連成一片,正面寬約80公里,縱深1-18公里。

同時,就在登陸的第二天,建立人工港的“桑樹”計劃開始實施。美軍人員在亂成一團的海灘上,勘測和標明各部件應該沉放的位置。當天下午,第一批準備下沉的防波堤船隻到達;8日,供“桑樹A”用的巨大混凝土沉箱開始運到奧馬哈海面,到10日,美軍地段的防波堤竣工,圍出了一個平方海裡的港區。16日16時0分,一艘坦克登陸艦靠上最先竣工的“桑樹A”。接著,第條、第條舟橋碼頭和外海防波堤陸續竣工。

幾乎與此同時,在英軍登陸地段的“桑樹B”也建成投入使用。川流不息的人員、補給品迅速上陸。到6月18日,共有0萬人員、4萬餘部車輛和11萬噸補給品透過人工港上陸。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6月19日拂曉,一場40年來罕見的大風暴席捲英吉利海峽。海峽之間的運輸和解除安裝工作被迫中斷。這場風暴持續了80多個小時,直到日傍晚才開始停息。

大風暴引起補給不足,缺乏補給使原定橫渡奧登河的進攻無法實施;而且使應該登陸的個師滯留海上,盟軍的攻擊規模受到限制。德軍則乘機調動預備隊投入登陸場作戰。

在“桑樹”行動的同時,“普拉託”行動-鋪設輸油管道的工程也在進行。到7月初,這些輸油管道就以每天8千噸的速度,把油料從海峽對岸送到諾曼底。

至此,盟軍已經像潮水一樣,不斷湧向歐洲大陸。為了進一步擴大佔領區,美軍第7軍軍長柯林斯少將受命奪取瑟堡。在艦炮和空軍的有力支援下,6月6日,柯林斯的第9師攻入瑟堡市區,經過激烈的巷戰,德軍守備司令和瑟堡海軍司令投降。從而使登陸部隊的物資供應有了保障。7月1日,拉格角和整個科坦丁半島被佔領。

至7月底,盟軍已有1個美國師、11個英國師和1個加拿大師,100萬人在諾曼底登陸。有近56.7萬噸物資和17.萬輛車輛送上岸。而這時在這裡抵抗的德軍只有1個師。7月9日,英軍攻佔卡昂西北部,至18日完全佔領該城。與此同時,向聖洛方向進攻的盟軍佔領了聖洛,從而在西歐大陸上建立起從卡昂,經科蒙、聖洛,一直延伸到來賽的穩固戰線。至此,盟軍已具備了收復西歐大陸的條件。

諾曼底登陸戰役,是第二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登陸戰役。這次登陸作戰歷時4天,從6月6日到7月18日。德軍傷亡11.7萬人,盟軍傷亡1.萬人。應該說這是一次組織精密,協調適當,綜合平衡十分得當的大規模登陸作戰戰役。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偉大的傑作。

那麼,面對如潮水般湧上諾曼底盟軍,希特勒將採取那些措施呢?(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