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回西西里雙雄會爭勝巴勒莫巴頓再揚威

卻說關於進攻西西里島的“赫斯基”計劃的起草工作,最初在倫敦,由於進展緩慢,於是轉移至北非,由艾森豪威爾親自抓。地點在阿爾及爾聖喬治飯店第141號,計劃班子被命名為“141小組”。工作人員不斷增加,後遷至阿爾及爾郊區波扎利亞師範學院。由此,計劃工作開始走上正軌。

“141小組”的參謀長是英軍少將查爾斯.亨利.蓋爾納德,曾指揮過第6裝甲師,有實戰經驗。1941年在中東因搞計劃出了名。4月中旬,計劃小組綜合吸納了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拿出了“赫斯基”8號方案。這個計劃搞得很出色,與這次行動有關的高級將領艾森豪威爾、坎寧安、特德空軍上將等看過後都讚賞備至。

計劃人員在充分考慮到西西里地形特點的基礎上,認為要想取勝,從攻擊一開始就至少奪取兩個主要港口,以便給在縱深地區作戰的部隊提供給養。計劃規定,由蒙哥馬利的第8集團軍攻佔東面的錫臘庫札;由巴頓的第7集團軍攻佔西北的巴勒莫。

選擇這兩個攻擊點是明智而合理的。錫臘庫札不僅有良好的港口設施,而且自古以來就是戰略要衝。公元前415年,雅典大將埃爾西比亞德斯在希臘伯羅奔尼撒戰爭中說過:“如果錫臘庫札失陷,整個西西里就會失陷。”巴勒莫也有良好的港口設施,供船舶停靠的岸線很長,敵軍易遭受戰鬥機的攻擊,防守也薄弱。從心理戰上說,巴勒莫是古代西西里王下榻的地方,又是西西里島的首府。這兩個港口佔領後,盟軍還可以擴張戰果,東西對進,夾擊墨西拿。

巴頓於4月16日從突尼西亞前線回到阿爾及爾的拉巴特,被任命為第7集團軍司令。他看了“赫斯基”計劃後表示十分欣賞,便立即著手籌劃本集團軍的具體作戰方案。

出乎意料的是,英軍第8集團軍司令蒙哥馬利卻極力反對“赫斯基”8號計劃。他認為,如果照這個計劃行動,必定會造成盟軍力量的“分散使用”,一旦遭到敵人後備隊的猛烈反攻,盟軍將會陷入十分危險的境地。據此,蒙哥馬利提出了修改方案。即美軍的登陸地點

不是巴勒莫,而是距英軍登陸點不遠的東南方向,就是錫臘庫札與帕基諾之間。他認為這樣部署才便於雙方協調配合,以粉碎敵人可能發動的反攻。

蒙哥馬利的意見具有一定的偏向。首先,從軍事上講,這個計劃把美軍置於非常困難的境地,美軍登陸的灘頭十分暴露,並且有沙洲障礙,大大增加了登陸的風險。其次是美軍只有一個小港可供依託,補給工作困難度相當大。另外,從作戰分工看,英軍第8集團軍將要攻佔的是錫臘庫札、卡塔尼亞、墨西拿等著名城市。而美軍只能攻佔傑拉、利卡塔等無名小鎮。

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蒙哥馬利的做法不妥,但作為主攻部隊的主官所提出的修改意見,對於任何一個決策者來說,都是必須考慮的,因為戰鬥得由他負責。因此,幾乎所有的人最後都同意了他的修改意見,包括艾森豪威爾、亞歷山大等。這也將蒙哥馬利推上了十分特別的地位,給了他巨大的精神壓力。從這點看,蒙哥馬利是一位敢於承擔責任的將軍。

經過幾次會議的爭吵,5月日,蒙哥馬利修改的計劃還是透過了。亞歷山大懷著窘迫的心情向巴頓下達了新的命令。最後他小心翼翼地問道:“喬治,你也可以對我談談你對你的第7集團軍定的新計劃同意嗎?”

巴頓腳跟一併,敬了個禮,只說了一句:“將軍,我不搞計劃,我只服從命令。”

5月中旬,盟軍聯合參謀部最終確定了西西里戰役實施計劃,主要內容是:進攻日期定於7月10日;英軍第8集團軍在西西里島東面0英里寬的正面登陸:登普指揮第1軍在錫臘庫札南面登陸;利斯指揮第0軍在帕基諾半島西側同時登陸,以確保迅速佔領當地的機場。英軍總兵力為5萬。美軍第7集團軍在南部40英里寬的地面上登陸作戰,由艾倫指揮的第1師居中,在傑拉登陸;左翼為特拉斯科特的第師在利卡塔登陸;右翼為米德爾頓指揮的第45師在斯考格利蒂登陸。美軍總兵力為.8萬人。

盟軍建立了精幹的戰役指揮機構。艾森豪威爾任陸海空軍總司令,亞歷山大任副總司令,負責領導第8、第7集團軍組成的陸軍;坎寧安海軍上將任聯合海軍司令;特德任空軍司令。

在西西里島,德意武裝部隊共約0萬人,由義大利第6集團軍司令阿爾弗雷德.古佐尼將軍統一指揮。其中意軍有4個野戰師和6個海岸防禦師,裝備很差,戰鬥力也較弱。只有50架飛機分散在1個機場。

德軍有兩個裝甲師,一個是羅茲指揮的第15裝甲師;另一個是赫爾曼.戈林裝甲師,擁有100輛中型坦克,還有60門大炮。兩個師共有約萬人,他們裝備精良,富有作戰經驗,有較強的戰鬥力。

5月下旬,馬歇爾將軍到阿爾及爾與丘吉爾、艾森豪威爾等人討論了西西里戰役後進攻義大利本土問題後。他專程看望了巴頓,馬歇爾對部隊嚴明的紀律和井然有序的戰備工作十分滿意。臨走時,他滿意地拍著巴頓的肩膀說:“夥計,我沒認錯人,你是好樣的。祝你交上好運!”馬歇爾的來訪,使巴頓深受感動。

盟軍第一步,是攻佔位於西西里島與突尼西亞海岸之間的班泰雷利亞島。該島上有一個機場,是軸心國空襲北非的重要空軍基地。5月初,盟軍空軍連續6晝夜不間歇地實施狂轟濫炸,不讓守備敵軍有睡眠和喘息的機會,上萬噸炸藥從空中傾洩在該島東部狹小的地段上。11日,守軍被迫投降,盟軍俘獲敵軍1.1萬人。

攻佔班泰雷利亞島後,盟軍立即把強大的空軍移到該島機場,並抓緊修整和擴建空軍基地。從7月日起,盟軍出動大批飛機對西西里島機場進行猛烈的輪番轟炸,完全控制了制空權。

7月5日,巴頓秘密登上海軍中將休伊特的旗艦“蒙羅維亞”號。他的部隊將由休伊特指揮的支分艦隊,負責運送到5個登陸點。巴頓和休伊特兩位再度相逢並協同作戰,既高興又激動。

9日早晨,當大軍集結在馬耳他南面準備向灘頭進發時,突然颳起了大風。這是北風之神,傳說希臘的北風來自阿爾卑斯山,直撲地中海,引起海嘯。下午,海風達到最大強度,巨浪滔天,登陸受阻。巴頓和休伊特為此十分擔憂。氣象專家斯蒂爾少校胸有成竹地說:“將軍,這是從法國南部刮來的北風,風勢猛,來得快。我敢擔保,到晚上時,風就會平息下來。到進攻之時,天氣就會好的。”

晚上10時0分,風勢趨於平和,臨近午夜,風幾乎停了。

進攻即將開始,巴頓的老友休伊特特地為他們安排了莊重的出征儀式。一支海軍儀仗隊踏著正步走來,舉著海軍贈送給巴頓的禮物-一面美國第7集團軍新軍旗。巴頓激動得熱淚盈眶。此刻,他覺得不是站在甲板上,而是站立在榮譽的頂端。此時,巴頓發表了簡短而鼓舞人心的講話:“諸位,現在是7月10日零時,我榮幸地奉命指揮美國第7集團軍。它是午夜投入戰鬥,天亮前接受戰鬥洗禮的歷史上第一個集團軍。你們要為被挑選參加這次行動而感到驕傲,因為你們被授予了進攻和摧毀敵人的權力,你們手中掌握著美國陸軍的光榮和世界的未來。注意,你們值得獲取這種偉大的信任。”

10日凌晨時45分,西西里戰役開始了。特拉斯科特第師突擊隊率先登陸,很快佔領了預定登陸點利卡塔附近海灘。8時,佔領了利卡塔,控制了8英里長的海岸線。

艾倫的步兵第1師突擊隊登陸時,遭到意軍岸防炮的猛烈轟擊,但立即被美國海軍艦炮更兇猛的炮火壓制,變成了啞巴。突擊隊迅速登陸,向傑拉城發起攻擊,在消滅微弱的抵抗後,佔領了該城。第1師控制了皮亞諾.盧波的重要交通樞紐以及傑拉機場。

米德爾頓的第45師和加菲的第裝甲師也相繼在預定地點登陸。

8時以前,在第7集團軍戰區,意軍不是投降就是倉皇穿過沿海平地,向後面的丘陵地潰退。奪取灘頭的戰鬥就這樣順當地結束了。

與此同時,蒙哥馬利的第8集團軍也沒有遭到頑強抵抗,順利地佔領了錫臘庫札。但在奧古斯塔前面停了下來。

義大利66歲的古佐尼將軍是一員沙場老將,在強兵壓境之際並沒有慌亂。他在自己的司令部裡對形勢作了冷靜的分析判斷,認為傑拉方面的美軍是最嚴重的威脅。於是命令守在尼斯切米和卡爾塔吉羅內的坦克部隊和德國裝甲部隊,向傑拉登陸的盟軍發起反擊,乘他們立足未穩將其趕下海去。

上午8時0分,意軍坦克向傑拉開來,儘管他們都是一些老式的輕型坦克,但由於美軍的重武器還沒有運到,手中的輕武器無法抵擋他們,被紛紛逼到街道兩旁的樓房裡隱藏起來。

突擊隊長達比中校見勢不妙,跳上吉普車馳回碼頭,把剛剛運到的一門火炮卸下,搬到車上,然後把臨時安置的反坦克炮開回傑拉,並立即射擊,很快就把意軍的第一次衝鋒打退了。

古佐尼將軍決定集中兵力奪回傑拉,他電令第15裝甲師、一個摩托化步兵師和阿西埃塔步兵師東調,並催促戈林裝甲師與意軍協同作戰,以阻遏盟軍主要突擊方向的進攻。他們曾一度摧毀了美軍的前哨陣地,衝到接近海灘的沙丘地帶。在此關鍵時刻,美國海軍的艦炮再次發揮威力,使敵軍的幾次攻勢受挫,被迫撤退。

第一天的戰果使巴頓很滿意。但他清醒地意識到,美軍當務之急是把火炮和坦克趕緊運上岸。他命令第裝甲師和第18團迅速作好戰鬥準備,並決定第二天親自登陸指揮作戰。

正如巴頓所料,古佐尼已經下達了命令:天一亮就對傑拉發起突擊。他們在距美軍第1師的陣地只有幾英裡的地方,集中了100輛中型和重型坦克,由戈林裝甲師和利沃諾師分別從東面和西北兩個方向對美軍進行夾擊。

11日上午6時5分,意軍俯衝轟炸機,開始向傑拉登陸地區海灘上集結的美軍船隻發起攻擊。德軍戈林裝甲師兵分兩路,直向傑拉撲來。6時40分,康拉將軍的右戰鬥群突破了美軍第6團的防線,該團僅有兩輛輕型坦克,而德軍有60多輛坦克,它們橫衝直撞。

此時,在蒙羅維亞號旗艦上的巴頓,對步兵第1師的處境一無所知。上午9時,巴頓準備上岸,他把自己修飾得漂漂亮亮,腳穿高統皮靴,身著緊身馬褲和高階毛料襯衣,上面佩戴著三條勳表。領帶系得很緊,領帶頭插在襯衣第二顆紐扣下方,脖子上掛著一副大號望遠鏡和一塊地圖板,腰間挎著一支柄上鑲著珍珠的手槍,頭戴鋼盔,嘴裡銜著一支大雪茄,一副神氣十足的派頭。

在參謀長蓋伊、副官斯蒂以及幾個士兵的陪同下,巴頓爬下軟梯,行動敏捷地登上汽艇,向海岸駛去。汽艇不能一直開到靠岸的地方,巴頓便涉水上岸。一名戰地攝影師看到巴頓涉水走來,連忙舉起手中的照相機,拍下了進軍西西里途中值得紀念的鏡頭。

突然轟的一聲,一發炮彈在離巴頓背後0碼的水中爆炸,巴頓抖落濺到身上的海水,若無其事地對身邊的蓋伊將軍說:“沒關係,普,有前面的城鎮給我們遮蔽,雜種們是打不著我們的。”

巴頓驅車前往艾倫將軍的第1步兵師指揮所,他跳下車,登上三樓,見到他最得意的突擊隊長達比,正在用一挺77式德國機關槍向7輛開來的敵人坦克射擊。幸虧巴頓此時已經上樓,不然的話,正好遇上這些坦克。

巴頓從這裡俯視傑拉市區的街道,目睹了一場慘烈的巷戰。美軍突擊隊員與德意軍隊短兵相接,浴血奮戰,相互拼死爭奪每一條街道、每一幢房屋。

巴頓透過無線電同海軍和空軍取得了聯絡,他要求休伊特用艦炮迅速向德軍轟擊,要求空軍給空中支援,同時讓休伊特催促炮兵部隊火速增援傑拉戰場。

當德軍坦克威脅第16團的嚴重關頭,第1步兵師副師長羅斯夫聯絡到了炮連連長,指示他把火炮拖到敵人前面的一座小山上,一口氣擊毀了5輛坦克,打退了其他坦克。

海軍“博伊斯”號巡洋艦上的火炮,根據巴頓指示的目標,擊毀了康拉德的一批坦克。師炮兵擊毀了更多的敵軍坦克。戰鬥仍在繼續進行,但最危機的時刻已經度過,傑拉的灘頭陣地總算守住了。

中午,利卡塔步兵師派來了10輛坦克,第作戰司令部派來了兩輛坦克。巴頓來到加菲將軍的第裝甲師,命令加菲封鎖傑拉和步兵第師之間的空隙地,並派出坦克支援達比的突擊隊。

傍晚,幾乎所有的機動預備隊都上了岸,軍艦也各就各位,做好了隨時進行炮火支援的準備。一切工作就緒後,巴頓才回到“羅蒙維亞”號旗艦。回到軍艦上的巴頓在當天的日記上寫道:今天,上帝肯定觀察了我。我的作法是正確的,幹得很出色。這是西西里戰役的第一天,我認為我贏回了我所付出的代價。

7月1日,巴頓第7集團軍繼續穩步推進,在以後的天時間裡,陸續攻佔了科米索、比斯卡和蓬蒂.奧立佛三個機場,灘頭陣地的最後目標已佔領。第45師佔領了西西里的軍事重鎮、古佐尼將軍的司令部所在地恩納。這原本是蒙哥馬利第8集團軍預定的攻佔目標,被進展快速的美軍搶先一步佔領了。

幾天來,蒙哥馬利第8集團軍的進展不盡人意。第一天,登陸部隊非常順利,沒有遇到什麼抵抗,第5步兵師在上午9時就從主要公路上佔領了錫臘庫札。由於蒙哥馬利優柔寡斷,沒有快速繼續向前推進,很快被敵人拖住了。德軍戈林裝甲師、第一空降師和兩個精銳的義大利裝甲師,及時調到埃特納山西南,從卡塔尼亞至恩納形成了一道截擊第8集團軍的堅固防線。蒙哥馬利去墨西拿的通道被堵住了。

當蒙哥馬利發現通往墨西拿的沿海公路靠近埃斯納山東側被封鎖後,便決定從另一側突破。他選擇了左翼的117號公路。但按計劃規定,這條公路是美軍的重要通道,而且美軍第45師正沿公路向北挺進。

於是蒙哥馬利向亞歷山大要求,美軍撤離117號公路,把它讓給英軍第8集團軍。這一要求得到了同意。

7月14日,亞歷山大將這一決定通知巴頓。巴頓沒有對這樣的不公正勃然大怒。他點燃一支雪茄,對命令進行了冷靜的分析和思考。他認為,執行這一命令,有利於幫助蒙哥馬利擺脫困境,對戰役全域性是必要的;而且這也許是一個新的機遇,放棄北行的公路,就可以把主攻方向轉向西線,可以實現攻佔巴勒莫的願望,取得更大的戰果。

蒙哥馬利的第8集團軍改變行軍路線後,遇到了新的麻煩。希特勒調集了第一傘兵師、第9裝甲團增援西西里島,目的在於“阻滯敵軍的進展,並把敵軍阻止在埃特納山西側,使其前進不得”。他們佔據有利地形構築了堅固的工事,頑強地據守著防線。這樣,蒙哥馬利第1軍在卡塔尼亞受阻;第0軍在阿拉諾地區徘徊不前,而且部隊開始染上瘧疾;第8集團軍不得不取守勢,以待北非援軍的到來。

英軍進攻受阻使得整個戰局發生了戲劇性變化。亞歷山大開始把希望寄託在巴頓身上。7月16日,他向巴頓發出一項新指令,美軍可以向阿格裡琴託發動攻擊,而且只要有可能,就拿下先前禁止奪取的安佩多克萊港。實際上,這時美軍第師已經拿下了安佩多克萊港。至於阿格裡琴託,第二天只經過短暫的戰鬥就到手了。

現在,巴頓認為,東路美軍的作用已經由助攻轉變為主攻,攻擊的目標應該是巴勒莫。7月17日,巴頓來到亞歷山大的司令部,他直截了當地對亞歷山大說:“將軍,我來請你解除對我的束縛,並把你的命令改變成這樣:‘第7集團軍應迅速向西北和北面挺進,攻佔巴勒莫,並割裂敵軍兵力。’”

亞歷山大同意了巴頓的請求,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盟軍奪回戰役主動權,擺脫僵持局面,謀求新的發展。

巴頓立即大刀闊斧地行動起來。他把特拉斯科的第師、李奇微的第8空降師和加菲的第裝甲師組成一個臨時軍,由凱斯將軍指揮,對巴勒莫實施決定性攻擊。必要時,由布雷德利率領第軍橫穿西西里島中心,從東面攻打巴勒莫。或有可能,折向東面攻打墨西拿。

7月19日,巴頓下令快速挺進,5天內拿下巴勒莫。暫編軍各部立即以卷席之勢向前推進。

0日,巴頓又下令組成一支“X特遣隊”,用於攻佔卡斯特爾維特拉諾,並把第裝甲師調上來參加決戰。次日,達比指揮的特遣隊佔領了卡斯特爾維特拉諾。日,達比的特遣隊沿海岸線揮師西進。第裝甲師也投入行動,向東北迅速推進到巴勒莫郊外。與此同時,特拉斯科的第師,以每小時英里的強行軍,從科列奧奈趕到東南的陣地。

暫編軍閃電般地抵達巴勒莫,使城內守軍驚惶失措,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投降成為唯一的出路。凱斯將軍命令第裝甲師開進城內,並指示特拉斯科特將軍,派第步兵師部隊去保護重要設施以防破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晚10時,兩名義大利將軍代表該城守軍向凱斯將軍投降。午夜時分,巴頓乘車進入巴勒莫。公路兩旁站滿了歡迎的人群,他們高呼“打倒墨索里尼!”“美國人萬歲!”等口號。

4日,巴頓返回集團軍指揮所,在一座寬敞的大廳裡舉行了記者會,他笑容滿面地走進會場,一雙藍色的眼睛閃爍著勝利的神采。他向大家說道:“先生們,我們走了大約00英里的崎嶇道路才到巴勒莫。我們推進的速度之快,以及我們所經路途之艱難,比起德國人所經歷的一切都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沒有給他們一絲喘息的機會。”

然後,巴頓向記者公佈了巴勒莫作戰的統計數字:俘獲敵軍4.4萬人,打死打傷6000人,擊落敵機190架,繳獲大炮67門。美軍在4天時間裡推進00英里,僅傷亡00餘人。

西西里戰役,德意軍隊共損失16.7萬人,其中德軍.7萬人。盟軍死傷、失蹤人數共.1158萬人。

巴頓將軍又一次名揚四海,他的進攻精神與日臻完善的指揮藝術,得到廣泛的肯定與讚揚。艾森豪威爾在後來的回憶錄中寫道:“巴頓是一個機智的軍事家,他在指揮戰鬥時總是清醒地估計速度的價值。西西里戰役中他的快速行動,很快使敵人只剩下墨西拿一個港口,它挫傷了龐大的義大利軍隊的士氣,並且使巴頓的部隊能夠從西部進攻,以打破東線的僵持局面。”

西西里島的丟失,對義大利政治局勢產生了重大影響。墨索里尼面臨著的眾多問題一下子暴露出來了。那麼,墨索里尼能夠渡過這一危機嗎?(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