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回德庫爾斯克再失利蘇頓河南翼又建功

由於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蘇德戰場的戰略形勢發生了有利於蘇軍的變化,為在廣闊地段上實施戰略反攻創造條件,蘇聯最高統帥部決定,在蘇德戰場的整個南翼展開進攻,在頓巴斯和羅斯托夫方向擴大戰果,指向德軍“頓河”、“B”、“A”三個集團軍群。

早在194年底,德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就向希特勒建議,德軍應迅速從高加索撤退。希特勒為了羅斯托夫以北頓河右岸的安全,不同意“A”集團軍群從高加索全面撤退,只允許分階段撤到馬內奇河和庫班河一線。鑑於蘇軍可能突入“A”集團軍群的後方,並對其實施包圍,德軍統帥部決定撤出高加索東南部的部隊,加強黑海沿岸和山區的防禦;並打算先把坦克第1集團軍主力從納爾奇克、莫茲多克地域撤出,由“頓河”集團軍群在羅斯托夫以東阻擊蘇軍的進攻。

194年1月初,蘇軍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改稱為南方方面軍後,向前推進了150至50公里。首先蕩平了科捷利尼科爾斯基地區的德軍,繼而南下與北高加索方面軍配合,經過激戰,於194年春季肅清了北高加索的德軍,解放了0多萬平方公裡國土,殲滅了8萬敵人。

頓河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後,繼續西進,收復了羅斯托夫、哈爾科夫、庫爾斯克等許多重要城市和地區。為日後大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北方,列寧格勒方面軍與沃爾霍夫方面軍協同作戰,於194年1月1日發動攻勢,兩個方面軍的突擊集團突破了德軍防禦。第二天,德軍把駐在姆加地區的預備隊一個師投入戰鬥,力圖恢復原態勢。幾天內,德軍又向錫尼亞維諾地段投入個師的兵力,反擊在拉多湖以南突入的蘇軍。從1月15日至18日,蘇軍兩個方面軍突擊集團奮力向前推進,同時向兩翼擴大突破口。德軍傷亡慘重,陣地相繼丟失。蘇軍對防守錫尼亞維諾突出部北部的德軍進行壓縮。

經過7天的戰鬥,蘇軍突擊集團和第67集團軍在錫尼亞維諾以北會師。這樣,在拉多加湖以南就形成了一條寬8至1公里的走廊,列寧格勒軍民便可以透過這條走廊與內地聯絡,德軍妄圖佔領列寧格勒的計劃徹底破滅。德軍與芬蘭軍隊在拉多加湖以東會合的威脅已經解除。陸路交通的恢復,使蘇軍可以不斷得到人員、裝備和彈藥的補充,保衛城市的力量迅速增強。

希特勒並不甘心失敗,斯大林格勒戰役後,他在全國實行總動員,到處蒐羅炮灰,以補充德軍在蘇德戰場上的損失。194年月初,德軍在南部戰線發起反突擊,並於月16日重新佔領哈爾科夫,月18日佔領別爾哥羅德。

蘇軍加強了抵抗,很快制止了德軍的反撲。此後,蘇德戰線又穩定下來。但蘇軍在庫爾斯克地區的突出陣地,給德軍的防線造成很大的威脅,於是雙方都向庫爾斯克方向調遣兵力,準備進攻,一場新的大規模廝殺即將展開。

希特勒的意圖是,在庫爾斯克地區粉碎蘇軍的主力,進而佔領頓河、伏爾加河流域,進取莫斯科,完成194年未竟之目標。為此目的,經過個月的準備,至7月初,德軍在庫爾斯克地區的南北兩側,即別爾哥羅德地段和奧廖爾區域集中了17個坦克師、個摩托化師和18個步兵師,配有000多架飛機和新式武器“虎式”、“豹式”坦克,以及“裴迪南式”重型強擊火炮,總兵力約100萬人。希特勒把這支軍隊投放在總共只有100多公裡的狹窄地段,來一個重點進攻,妄圖創造“德國的斯大林格勒”,奪回失去的戰略主動權。

194年4月15日,希特勒在元首大本營釋出了這項“堡壘”進攻計劃。為完成這一進攻戰役,在兵力部署上,希特勒命令“以一個突擊集團軍的兵力從別爾哥羅德地域,以另一個突擊集團軍的兵力從奧廖爾以南地域實施堅決而迅速的集中突擊;保證在狹窄地段上最大限度地密集使用突擊力量,以便利用當地全部進攻兵器的壓倒優勢,一次突破敵人防禦,使兩個集團軍會合起來並以此封閉合圍圈。”為了保守機密,希特勒要求在兩個進攻集團軍會合併組成突擊集團軍時,應當保持無線電沉默。

其實,蘇聯最高統帥部早已洞悉德軍的動向。為了準備大反攻和在運動中大量消滅德軍,月14日,斯大林急召朱可夫元帥從西北前線返回莫斯科。自戰爭爆發以來,朱可夫一直作為斯大林的副手,現場處置許多軍事戰略方面的問題。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後,他便趕往列寧格勒,組織並指揮了打通陸上交通線的突擊作戰。這不,戰役尚未結束,便又將轉戰其他戰場。

當朱可夫深夜來到最高統帥部時,斯大林正在主持政治局擴大會議,議題是有關冶金和電力的燃料問題,飛機和坦克製造廠的問題。參加會議的人除政治局委員外,還有各部領導人、設計師和許多大工廠的廠長。從他們的彙報中,十分明顯地看出,在工業方面形勢大有好轉,但仍然十分緊張。尤其是美國根據“租借法案”許諾的援助,沒有及時到達,更增加了軍備緊張的程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政治局會議結束,已是午夜點半,這時斯大林才騰出時間來同朱可夫研究哈爾科夫的態勢問題。他對朱可夫說:“從月中旬以來,那裡的情況嚴重惡化了。自從由克拉馬託爾斯克地域進攻的敵坦克和摩托化部隊,把西南方面軍趕過頓涅茨河以後,就在哈爾科夫西南出現了困難局面。”斯大林要求朱可夫在天亮前趕到西南方面軍司令部,迅速查明情況,並採取措施,扭轉局勢。

斯大林當即給沃羅涅什方面軍軍事委員赫魯曉夫打了電話,嚴厲斥責方面軍沒有採取措施對付敵人的反突擊。他把在場的參謀打發走後,對朱可夫說:“情況再緊急也得吃了晚飯再走啊!”隨即拉著朱可夫到餐廳一起用餐。其實,這時已經是早晨5點鐘了。

當天,朱可夫這位最高統帥部代表,就在方面軍司令部用高頻電話向斯大林報告了情況。局勢比凌晨他在最高統帥部裡聽到的還要嚴重。德軍佔領哈爾科夫後,沒有遭到特別的抵抗即向別爾哥羅德方向前進。並佔領了卡扎奇亞洛潘。

朱可夫同方面軍指揮員研究後,隨即加強了在別爾哥羅德以北的防禦,並向前派出戰鬥警戒。日後,德軍雖多次企圖在月底突破蘇軍防線,但均未得逞。德軍遭到重大損失後,就地鞏固下來。

這時,在庫爾斯克突出部的態勢開始穩定下來。雙方都在準備決戰。為了加強沃羅涅什方面軍的領導,最高統帥斯大林任命瓦杜丁上將為方面軍司令員,並令其以固有的毅力著手鞏固方面軍部隊,並建立縱深梯次防禦,準備參加即將展開的“斯大林格勒式”大戰。

4月10日,斯大林電召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返回莫斯科,討論194年夏季戰局計劃,其中包括庫爾斯克突出部的作戰計劃。經過分析,他們一致認為,出於政治、經濟和軍事戰略上的考慮,希特勒匪幫將力圖不惜任何代價,守住從芬蘭灣到亞速海這條戰線。從目前情況看,希特勒有能力加強其某一戰略方向的部隊,並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地域準備一次大規模進攻戰役。如果這一陰謀得逞,可使整個戰略態勢變得有利於德軍,而且還會縮短德軍的整個防線,提高其防禦總戰役的密度。

斯大林極其認真地聽取了將帥們的設想。他贊同把主力集中在庫爾斯克地域,但認為對莫斯科方向的防禦也不能輕心。最高統帥的結論是,首先是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建立牢固的、縱深梯次配置的防禦。參戰部隊以沃羅涅什、中央、西南和布良斯克四個方面軍為主。在夏季戰役的第一階段,希望以強有力的防禦手段抗擊德軍的進攻,消耗敵人,然後轉入反攻,徹底粉碎敵人。

到194年夏季,在蘇德戰場上,兩軍力量對比已發生了新的變化。蘇聯作戰部隊已發展到660萬人,並擁有10.5萬門大炮,1萬多輛坦克,近1.0萬架作戰飛機。隨著軍工生產的發展,部隊的裝備大大加強。除了每個集團軍照例編有兩個坦克軍和一個機械化軍外,還組建了5個採用新編制的、裝備精良的坦克集團軍。此外,為了保證突破敵人的防禦及加強各集團軍,還建立了18個重型坦克團。在改組空軍方面進行了大量工作,空軍開始裝備拉-5、雅克-9等新型飛機。到了夏季,幾乎全部空軍都換裝了新式飛機,而且組建了很多作為最高統帥部預備隊的新航空兵部隊和兵團,其中有8個遠端航空兵軍。

蘇聯最高統帥部對擴大兵員工作十分重視。194年,有幾十萬人在各種訓練中心接受訓練,組建了大規模的戰略預備隊。到7月1日,在最高統帥部預備隊內有數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兩個坦克集團軍和一個空軍集團軍。

希特勒及其軍政要員知道,法西斯武裝力量已經失去了先前對蘇軍的優勢,因而把優良兵力都集中到蘇德戰場。為了贏得這場戰爭,納粹軍事工業晝夜4小時開工,加緊生產新的“虎式”和“豹式”坦克及“裴迪南式”重型強擊火炮。空軍得到了“福克沃爾夫190A式”和“漢克爾19式”新式飛機。德軍部隊在人員和物資器材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補充。

在蘇德戰場上,法西斯方面共有德國及其盟國的個師,約50萬人,5.4萬門大炮、5850輛坦克、000架戰鬥機。為了實施策劃好的進攻庫爾斯克突出部戰役,希特勒集中了50個戰鬥師,其中16個坦克和摩托化師,另外還有11個坦克營和強擊火炮營。共擁有700輛坦克和000架飛機。希特勒認為勝利在握,聲稱在即將開始的交戰中,肯定會取勝,能夠重新奪得戰略主動權。

為了進行這次戰役,斯大林在庫爾斯克集中了1萬人,配有6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兩萬門大炮和10架飛機。7月日,蘇軍最高統帥部根據多方周密偵察,向庫爾斯克前線各參戰部隊發出預報:德軍可能在7月日至6日期間發動攻勢。7月4日,又一名德國俘虜和一個從敵軍潛逃過來的人的口供中得知,德軍將在7月5日凌晨開始進攻。

194年7月5日時0分,蘇聯中央方面軍和沃羅涅什方面軍先發制人,在德軍動手之前,開始炮轟德軍陣地。當時萬炮齊鳴,震天動地。庫爾斯克突出部地域最大的交戰開始了。此時,戰爭交響樂中,重炮的轟擊聲、炸彈、M-1火箭彈、“喀秋莎”的爆炸聲,以及飛機馬達不停的轟鳴聲匯成一片。蘇軍的提前的攻勢,打亂了德軍進攻的指揮系統。

7月5日這一天,德軍以個坦克師和5個步兵師的兵力,進行了5次猛烈衝擊,企圖突入蘇軍防禦,但未能取得重大效果。幾乎在方面軍的所有地段上,蘇軍都固守著自己的陣地,好像沒有可以把他們推離原地的力量。只是日暮前,德軍付出重大犧牲後,才在奧利霍瓦特卡地域,楔入蘇軍防禦縱深-6公里。

7月1日,蘇軍布良斯克方面軍和西方方面軍,及加強近衛第11集團軍,按照最高統帥部的命令轉入進攻。儘管德軍的防禦是縱深梯次配置的,工事十分完備,抵抗很頑強,蘇軍還是突破了敵人的防禦,並向奧廖爾方向推進。

不出所料,德軍在奧廖爾地域陷入一片慌亂,蘇軍中央方面軍毫不遲延地利用了這種形勢,於7月15日轉入反攻。於是,在奧廖爾地區,希特勒經過長期準備的總攻徹底垮臺了。德軍嘗到了慘重失敗的苦頭,嘗到了蘇軍猛烈炮火的全部威力。

但在別爾哥羅德地域,從7月6日起,交戰雙方同時出動了數百架飛機和數百輛坦克參戰。僅7月6日一天,德軍在這裡就損失了00餘輛坦克,數萬名士兵和將近100架飛機。

次日,德軍再次發起猛烈攻擊。天空和地面炮聲隆隆,夾雜著坦克的馬達巨響不絕於耳。沃羅涅什方面軍在航空兵的支援下頑強戰鬥。兩天內德軍又損失了00多輛坦克和很多其他技術兵器,步兵也傷亡過半。7月10日,德軍經過調整部署,將主力集中在狹窄地段,重新向普羅霍羅夫方向進攻,打算在這裡擊潰已被削弱的蘇軍。

11日日終前,沃羅涅什方面軍地段戰事發展到一個關鍵時刻。蘇聯最高統帥部根據預定計劃,從預備隊中將近衛諸兵種合成第5集團軍及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調往普羅霍羅夫卡地段,於7月1日晨投入戰鬥。

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約有8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德軍在這一地區的全部坦克也不少於此數。兩軍旗鼓相當,7月1日在沃羅涅什方面軍地段進行了最大的一次交戰,雙方出動了數以千計的坦克和飛機進行廝殺,敵我雙方都力爭壓倒對方,爭奪戰爭主動權。

這一天,斯大林命令朱可夫立即飛往普羅霍羅夫卡地段,負責協調沃羅涅什方面軍和草原方面軍的行動。那裡的所有地段都在進行著慘烈的血戰,數百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在燃燒,戰場上空硝煙滾滾。這是別爾哥羅德方向交戰的轉折時刻,已疲憊並對勝利喪失信心的德軍,逐漸轉入防禦行動。

朱可夫將兩個方面軍的全部兵力投入決定性的反攻。7月16日,德軍遭到重創後開始退卻。蘇軍乘勝追擊。在北面,三個方面軍發起反攻後,繼續前進,於8月5是解放了被德軍佔領近兩年的奧廖爾。在南面,沃羅涅什方面軍和草原方面軍自8月日發動強大攻勢,於8月5日解放了別爾哥羅德。

為了慶賀蘇軍解放上述這兩座重要城市,經斯大林提議,8月5日4時,在首都莫斯科用10門大炮齊鳴1響,向英勇的紅軍表示祝賀。這是蘇聯衛國戰爭期間第一次鳴禮炮慶祝蘇聯的勝利。

之後,蘇軍草原方面軍繼續南下,經過激戰粉碎了哈爾科夫附近的德軍,於8月日開進烏克蘭加盟共和國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至此,規模巨大的庫爾斯克戰役持續了50天,以蘇軍的輝煌勝利而宣告結束。在這次戰役中,德軍損失50餘萬人,000門火炮、700架飛機、1500輛坦克,其中有大批“虎式”、“豹式”新式坦克。

庫爾斯克戰役是二戰中最大的會戰之一,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這一戰役,是希特勒妄圖挽回斯大林格勒戰役中丟失戰略主動權的最後一次掙扎,實際上是納粹德國勢力滅亡前的迴光返照。

正如斯大林所說:“如果說斯大林格勒附近的會戰,預告了德國法西斯軍隊的覆滅,那末,庫爾斯克附近的會戰,就使得它已經處於覆滅的邊緣。”

此次戰役證明,蘇軍不僅能在冬季發動攻勢,而且在夏季也同樣能勝利進行進攻戰。

就在蘇軍攻勢增強,德軍敗局已定之時,日本的情況也十分不妙。在太平洋戰場上,正在發生著與蘇德戰場上同樣的故事,這是怎麼回事呢?(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