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納粹黨形成新核心

啤酒館政變似遊戲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希特勒成為一個德意志帝國軍人,並且獲得過一級鐵十字獎章。1918年11月10日,德國戰敗,阿道夫.希特勒當天晚上悲痛地說:“一切都完了!只有傻子、騙子、罪人才希望敵人能發慈悲。”此時的希特勒年近0,無親無故,無產無業,既無一技之長,也無正常職業。在政治方面更無任何經驗,他要在德國謀求政治方面的發展,前景如何?按常人眼光可想而知。他說:

“我一直在考慮應該怎麼辦?每次考慮結果總是清醒地認識到,像我這樣一個無名之輩,要採取任何有益的行動,連最起碼的基礎也不具備。”

希特勒在1918年11月底回到慕尼黑,發現這個昔日他所崇拜的城市幾乎面目全非。這裡也發生了革命,維特爾斯巴赫王朝的國王已經退位。巴伐利亞現在落在社會民主黨手中,他們成立了“巴伐利亞人民國”,以一個名叫庫特.埃斯納的猶太作家為首,在1月7日那天帶領幾個人,大搖大擺地經過街頭,不發一槍就佔領了議會和政府所在地,宣佈成立共和國。

埃斯納稱王的日子不長,僅個月,便被一個年輕的右翼軍官安東.凡雷伯爵所暗殺。工人們於是成立了一個蘇維埃共和國,但是壽命依然不長。

1919年5月1日,柏林派來的正規軍和巴伐利亞“自由團”義勇軍開進了慕尼黑,推翻了共X黨政權,為了報復蘇維埃槍殺了十幾名人質,他們屠殺了好幾百人,其中也有許多共X黨人。雖然名義上暫時恢復了以約翰.霍夫曼為首的溫和社會主義政府,但巴伐利亞政治中的真正權力已轉入右X手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巴伐利亞右X的成分逐漸起了變化,主要成分已是為數眾多的復員軍人,戰爭結束以後他們找不到工作,也找不到回到1914年他們離開的那種和平社會中去的道路。那些在戰爭中變得心腸狠毒、性格粗暴,擺脫不了這種根深蒂固的惡習。像希特勒形容的那樣,他們“變成了為革命而革命的革命派,希望革命為一種永久存在的狀態”。

與此同時,在慕尼黑舉行了另一種軍事政變。190年月14日,國防軍推翻了霍夫曼的社會黨政府,成立了以古斯塔夫.馮.卡爾為首的右翼政權。現在這個巴伐利亞首府,已經成了德國國內各種要推翻共和國,建立一個極權主義的政體、否認凡爾賽和約束縛的一切勢力的磁力中心。

希特勒被派到16團的預備營報到,營部設在慕尼黑。途中他經過柏林,這時的柏林在“工人士兵執行委員會”手中。士兵、工人和“獨立和多數社會主義者”的聯合體。這個聯合政府已經開始社會改革,它建立了8小時工作制,允許工人有不受限制地組織工會的權利;增加老弱病殘失業工人的福利;廢除報紙檢查制度;以及釋放政治犯。

希特勒雖然同意這些社會改革,但不信任發起改革的革命黨人,他認為執行委員會是布爾什維克的工具,是前線士兵的出賣者,其最終目標是另一個赤色革命。

此時,德國國防軍為使部隊不受布爾什維克主義影響,成立了一個調查局,專門在軍隊中調查以顛覆為目的的政治活動,還向工人組織滲透。負責這個單位的梅爾上尉挑中了希特勒。不久,梅爾上尉派他在當地軍區司令部政治部新聞局工作,就職前,他被派往慕尼黑大學進行專門訓練。

慕尼黑大學培訓團的教官卡爾.馮.米勒教授,是個固執的民族主義者,屬於和希特勒一樣的極右X。在第一次上課時,米勒教授向學生鼓吹日耳曼民族,希特勒極其贊同。一次課上,一個士兵對米勒教授所極力宣揚的大日耳曼主義表示質疑。希特勒馬上從座位上站起來,駁斥那個士兵。希特勒這種激烈言論,受到了極大的歡迎,受訓士兵發出了熱烈的掌聲。

在反猶情緒很濃的這群士兵裡,希特勒開始引起米勒教授和受訓士兵們的注意。自此以後,幾個士兵常圍著希特勒進行熱烈討論。希特勒常常在課後和意見相同的士兵們討論,每次討論他都成了主要講演者,自由自在的控制了討論中的節奏和氣氛。有時連希特勒自己也感到奇怪,他竟然能控制他的聽眾,他開始發現自己具有演講天才。

弗德爾講師完全沉浸在希特勒的講演中,他想:“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學生。”這一點米勒教授也頗有同感,於是米勒教授和弗德爾給梅爾上尉寫了一封信,信是這樣寫的:“希特勒是我們任教以來最得意的門生,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盼能予以破格重用。需要指出的一點是:他是一個極具煽動力的演說家,他能使聽眾著魔。”

梅爾上尉收到信後,還不太相信這個臉色蒼白的青年,真的具有米勒教授所說的那樣才華橫溢。培訓即將結束時,他決定去看看,他要把這批受訓士兵派到各個部門去刺探情報。當梅爾上尉走進慕尼黑大學校門時,他遠遠便看到不遠處一塊草坪上圍著一大群士兵,他們正在聽一個人演講。梅爾注意到這個站在人群中間,用深沉的喉音在高談闊論,聲音雖然不高,卻充滿激情,使人熱血沸騰。這時他看清了那個演講者,正是阿道夫.希特勒。

希特勒剛結束演講時,忽然看到了梅爾上尉,心裡不由得有點害怕,顯然梅爾上尉把剛才他的演講聽了個一清二楚。他非常窘迫地走了過去,行了個軍禮,忐忑不安地站著。

“我已決定派你到41團去做政治教官。”梅爾上尉往前走了幾步,離希特勒近了一點,聲音放低說:“你的演講挺不錯,我相信你能把工作幹好的!”

對希特勒來說,這是一個重要轉機,他想進入政治領域,這是他第一次得到承認。他後來說:“一下子,我得到了在大庭廣眾面前說話的機會,過去我完全無意識地靠直覺而認為具有的東西,現在得到了證實,那就是:我是能夠演講的。”

9月1日早晨,梅爾上尉命令希特勒,去參加德國工人黨組織於當天下午在赫倫大街的斯特納克勃勞啤酒館的集會。

納粹黨(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這一名稱是希特勒於190年起用的。它的前身是1919年成立的“德意志工人黨”。該黨是1919年1月5日,由慕尼黑鐵路工人安東.德萊克斯勒建立的,這是一個以工人群眾為基礎的政黨,但不同於德國社會民主黨,因為它有民族主義特色,確切地說,它是一個反猶主義組織。

“德意志工人黨”最初約有40名黨員,選出由6人組成的委員會(又稱主席團)。其第一任主席是卡爾.哈勒,他曾當過新聞記者。參加這個黨的還有狄特里希.埃卡特,一位記者、劇作家和詩人,被稱為民族主義精神的奠基人。講授過經濟學理論的戈特弗裡德.費德爾也是這個黨的成員。在慕尼黑陸軍參謀部工作的羅姆上尉,在希特勒之前參加了這個黨。經羅姆引薦,希特勒參加了“德意志工人黨”的會議。

就在希特勒環視環境的時候,一個中年人擠到講臺上,希特勒一看吃了一驚:“這不是慕尼黑大學培訓團的教官弗德爾講師嗎?他怎麼也到這兒來了,難道他本來就是德國工人黨嗎?”

當希特勒還在疑惑弗德爾是如何加入德國工人黨時,不知什麼時候,弗德爾已經到臺下了,一個教授模樣的人,演講了他主張巴伐利亞脫離普魯士的統治,然後和奧地利組織一個南德意志國家。

希特勒本是奧地利人,但他主張奧地利應該併入德國,現在居然有人主張巴伐利亞應併入奧地利,雖然這種主張在時下很流行,卻不是希特勒所能容忍的。他馬上站起來,開始了長達15分鐘的激烈反駁,最後說:“我不知道這位先生是什麼意思,還是想讓日耳曼民族瓦解嗎?還是為猶太人辦好事嗎?那位教授被希特勒攻擊得像“一隻落水狗一樣”,匆匆逃離了會場。

德國工人黨的成員都沒有見過希特勒,他們都吃驚地看著這個面色蒼白,略顯瘦弱的年輕人。德萊克斯勒對希特勒的發言,以及他演講中很強的邏輯思維產生了深刻的印象,他認為德國工人黨正需要一位傑出的人物,一個具有強烈信念的人物,一個絕對無畏的人物,一個能為此而採取行動的人物。德萊克斯勒朝希特勒走去,大聲說:“這位先生,我叫德萊克斯勒,德國工人黨的負責人。”並塞給他一本小冊子,請他好好閱讀一下。

這本粉紅色封面的小冊子大約40頁,書名叫《我的政治覺悟-摘自一個德國工人社會主義者日記》。它是一本反猶主義宣傳品,它把日耳曼民族的一切災難都歸罪於猶太人,並聲稱拯救的方法,只能來自純血統的日耳曼人。

希特勒翻閱到“戰前和戰爭期間的猶太人及其活動”一章時,大為興奮,他缺少的就是對猶太人在這段時間的總體把握,於是興致勃勃地閱讀起來:

有一個種族,或者我們應該稱作民族,兩千年來一直沒有自己的國家,但無論如何,它已經擴散到了全世界。他們是猶太人,他們既不是農民,也不是工人,他們既不下煤礦幹活,也不到建築工地蓋房子,他們買賣人類智慧和手藝製作出來的任何東西,雖然他們一開始很窮,但他們轉眼就征服了金融市場,進而採取不道德手段和蛇蠍之計,使自己變成富翁。

猶太人只佔世界總人口的1%,但兩千年來,他們自上而下,人人都堅持一種信念:這一小部分人絕不能為統治者服務,而應當支配統治者。他們沒能建成自己的國家,其結果是,在每一個國家裡,他們都竭盡全力壟斷金融市場、經濟、政治、文學和新聞出版,這個種族已經成了世界的主宰者。

希特勒一口氣讀完了這本小冊子,觀點的相同使他對德萊克斯勒的書十分推崇。德萊克斯勒的目標是建立一個以工人群眾為基礎,然而不像社會民主黨,卻要保持強烈民族主義色彩的政黨。希特勒敏銳地感覺到這本小冊子的新奇之處,是它提出的“國家社會主義”和“新的世界秩序”這兩個詞。

第二天,梅爾上尉正在辦公室接待魯登道夫將軍。希特勒大步走了進來,邊敬禮邊說:“報告上尉,我已把關於德國工人黨的報告擬好了,請上尉過目。”

梅爾接過報告,對希特勒說:“下士,我給你引見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指著坐在一旁的魯登道夫說:“這是魯登道夫將軍!”

希特勒一聽“魯登道夫”幾個字時,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等到他看到穿著將軍制服的魯登道夫,才慌忙行軍禮。

梅爾上尉看了一下報告,又把報告遞給魯登道夫將軍,他是梅爾上尉的上司,梅爾上尉對他畢恭畢敬。

“德國工人黨。”魯登道夫沉吟了一下,仔細看起了這份報告,不時點頭。當他看到“重建德國軍隊,以期有朝一日東山再起,洗涮舊恥”時大為讚許。他盯著希特勒離去的背影,心想:這是一個天才,是個了不起的天才。

兩天後,即9月16日,希特勒收到一張明信片,匆匆看了一眼,信是德國工人黨寄來的,上面寫著:尊敬的阿道夫.希特勒先生,我們高興地通知您,您已經被接納為德國工人黨黨員,請您務必於9月18日,光臨赫倫大街阿爾斯特.羅森巴德咖啡館,參加德國工人黨委員會會議。

正在希特勒猶豫不決之時,梅爾上尉召見希特勒,梅爾對他說:“下士,我命令你找個機會加入德國工人黨,並協助它的建設,這也是魯登道夫將軍的意思。”

1919年9月,希特勒作為“德意志工人黨”的第55名成員和主席團的第七名委員,加入了這個黨。扮演“政治鼓動員”的角色。在黨內,希特勒的宣傳和組織才能使他嶄露頭角。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演說時,希特勒煽動對凡爾賽和約、“十一月罪人”以及猶太人的仇恨。他大量使用民間語言和戰壕中士兵們的行話,單刀直入,通俗易懂,具有很大的盅惑性。

1919年10月16日,德意志工人黨舉行第一次群眾集會,到會者達70人,這些人被希特勒的演說所感動,自願捐獻00馬克來支援這個組織。為了進一步擴大影響,吸引更多群眾參加德意志工人黨的集會,希特勒用這筆款在報紙上刊登啟事,印發廣告。此舉十分奏效,1919年11月1日,第二次群眾集會的參加者達10人,其中有大學生、小業主和軍官,這些人不惜拿出50芬尼購買入場卷。

希特勒企圖按照自己的目標和觀點,來改造德意志工人黨。190年初,德萊克斯勒任命希特勒為“宣傳部長”。他為了謀取更大的權力,運用黨的基金租了一個辦事處,安裝電話,並僱傭專職辦公室主任。希特勒建議組織大規模集會,會場設在可容納000人的霍夫勃勞豪斯啤酒館的宴會廳,雖然遭到其他委員們的反對,哈勒甚至以辭職表示抗議,但是會議仍於190年月4日舉行。正如希特勒所預期的,參加集會人數達000多人,啤酒館到處都是人流。

希特勒在這次群眾集會上,具體闡述了1919年底由德萊克斯勒、費德爾和希特勒起草的5點綱領。綱領從民族主義出發,要求德國人在一個“大德意志帝國”內統一起來,要求廢除凡爾賽和約和聖日耳曼和約。綱領從種族主義出發,主張只有日耳曼血統的人才能成為本民族的同志。規定猶太人不能擔任公職,不能享有公民權利。不能參加新聞工作,而那些1914年8月日以後移居入境的猶太人,應該吊銷其戶口,離開德國。

綱領還提出“取締不勞而獲的收入”,“沒收一切戰爭利潤”,“企業(托拉斯)實行國有化”,“要求廢除地租,要求制止一切土地投機倒把”活動。“要求建立和維護一個健康的中產階級”等冠冕堂皇的許諾。這些激進的“社會主義”口號,能夠打動生活在社會底層、處境十分困難的群眾。

190年月1日,希特勒被革除軍職,於是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黨的工作。二十世紀初葉,在德國盛行著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兩股潮流。5點綱領正是把便於煽動民族情緒、民族反猶主義和欺騙工農、下層中產階級的“社會主義”口號,拼湊起來的大雜燴。為達到煽動民眾的目的,希特勒在黨的名稱問題上頗費一番心機。他把兩個主義捏合在一起,杜撰出“民族社會主義”,即納粹主義。190年4月1日,德意志工人黨改名為“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

希特勒還為納粹黨精心設計了黨徽和黨旗,並出版了納粹黨的機關報。190年1月,在國防軍的資助下,希特勒買下“慕尼黑觀察家報”,改名為“人民觀察家報”,使之成為宣傳納粹黨的主張。每週出兩期,至19年改為日刊。

191年夏,希特勒到柏林同北德民族主義分子聯絡,目的是試探把納粹運動擴大到巴伐利亞境外,乃至整個德國的可能性。因為希特勒在黨內冷酷無情、獨斷專行,他外出期間,納粹黨的一部分委員趁機推翻或貶低他的領導。當希特勒發覺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後,立即趕回慕尼黑來收拾這些政敵。

希特勒以擅長演講和為黨募集資金為資本,迫使德萊克斯勒修改黨章,由希特勒擔任主席,從而獨攬納粹黨的權力,後者當上了毫無實權的名譽主席。191年7月9日,在納粹黨內確立了“領袖原則”,納粹黨的各級領導,從此不再由黨員群眾選舉產生,而由黨的領袖直接任命。

希特勒成為黨魁後,企圖以這個黨來統一德意志國家,建立一個高度集中的獨裁權力機構。他準備用恫嚇和暴力手段,先奪取巴伐利亞邦政權,繼而向柏林進軍,推翻中央政府,實現奪取全國政權的野心。

19年11月4日,是德國陣亡將士紀念日,慕尼黑市中心要舉行軍事檢閱。希特勒計劃在這一天,用卡車裝上幾百名納粹黨衝鋒隊員,在檢閱軍隊到來之前,封鎖、包圍通向檢閱臺的街道和檢閱臺,在檢閱開始前,扣押巴伐利亞邦的政治巨頭卡爾和洛索夫等,然後宣告政權移交。

但當衝鋒隊長羅森堡提前偵察時,發現這裡戒備森嚴,已由全副武裝的警察守衛著,希特勒感到不易得手,只好放棄這個計劃。

希特勒的第二個計劃在11月10-11日進行。10日夜晚,衝鋒隊員和“戰鬥聯盟”的武裝人員,集中在慕尼黑北面的弗羅特曼寧荒地上,到11日“德國投降日”的上午,把武裝人員開進慕尼黑市內,佔領戰略要地,然後衝進市政府機關,奪取政權。

然而,希特勒得知11月8日晚,巴伐利亞邦長官卡爾和駐巴伐利亞國防軍總司令洛索夫將在貝格勃勞凱勒大啤酒館內,向000名企業家、團體發表施政演說的訊息,真是喜出望外。當天晚8時45分,希特勒帶領衝鋒隊包圍了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在衛士的簇擁下,他衝進大廳,走向講臺。一名少校想阻止他,他用手槍對著少校警察,少校警察只好閃開。

希特勒走上講臺,大聲宣告:“全國革命已經開始”,“這個地方已由600名武裝人員佔領,任何人都不準離開大廳!”希特勒接著喊道:“巴伐利亞政府和全國政府已經被推翻,臨時全國政府已經成立,國防軍營房和警察營房已經被佔領,軍隊和警察已經在卍字旗幟下從郊區向市內挺進!”

其實希特勒是虛張聲勢,但在混亂中誰也辨不清真偽,而希特勒手裡握著的手槍,卻是千真萬確的。卡爾、洛索夫及警察局長賽賽爾,在衝鋒隊員的推搡下,進入了後臺的一個房間裡,臺下喧鬧的企業家們,有的向警察打手勢,有的乾脆嚷道:“快開槍,別那麼膽小!”

這時,戈林走上講臺,叫嚷道:“大家安靜點,不要害怕,我們沒有惡意,隔壁房間正在組織新政府,喝你們的啤酒吧!”

隔壁房間裡的確在組織新政權,可是三巨頭誰也不願意與希特勒合作。他們一言不發,長時間的沉默,希特勒火了起來,威脅說:“我的手槍裡有4顆子彈,如果你們不願意跟我合作,那麼三顆子彈送給你們,一顆留給我自己。”

那三人仍然無動於衷,希特勒毫無辦法。於是急中生智,大步衝出房門,登上講臺,對著惶惶不安的人群,嚷道:“巴伐利亞政府已經撤換,新政府將在慕尼黑成立!”“魯登道夫將擔任德國國防軍的領導工作。”

希特勒的謊言的確靈驗,喧鬧的人群立刻安靜下來,一聽說卡爾、洛索夫等與他們組成了新政府,有的將信將疑,有的歡呼,有的恐懼。這時,魯登道夫將軍被希特勒的親信施勃納.裡希特接來,走進大廳。這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給德國人帶來死傷600萬人,耗資1940億金馬克的德國國防軍統帥、190年月,又成為以推翻共和國重建君主政體為目標的“卡普暴動”的“英雄”,此時粉墨登場,與希特勒沆瀣一氣,合演了這一幕驚心動魄的醜劇。

其實魯登道夫對希特勒很不滿意,一是希特勒瞞著他幹了這麼一件大事;另是他不滿意,即將把持德國獨裁政體的竟是個前陸軍下士,一個無名小輩。他此時心中悶悶不樂。

希特勒不在乎這些,只要他肯出面說服巴伐利亞三巨頭與他合作就行。魯登道夫出面後,三巨頭居然同意了以“國王代表”的身份與希特勒合作。希特勒馬上率眾人回到講臺上,每個人都發表了幾句效忠新政權的講話。

散會以後,赫斯“留下”幾名巴伐利亞內閣閣員,希特勒留下了卡爾、洛索夫和賽賽爾三巨頭,以“商量”具體的合作事宜。

突然,希特勒接到一個報告說:“高地聯盟”在陸軍工兵營房與正規軍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希特勒急於前往解決,把啤酒館裡的一切交給魯登道夫處理。

希特勒走後,洛索夫向魯登道夫提出要回陸軍司令部去一下,具體瞭解和安排一下措施,以“減少不必要的爭端”。施勃納.裡希特要阻止,被魯登道夫呵斥了一頓,只好作罷。接著,卡爾、賽賽爾也各自找了個藉口溜走了。

當希特勒處理完“高地聯盟”事件,回到貝格勃勞凱勒,滿以為他那些新任部長們正在處理公務,迎接著他的勝利歸來時,弄得他目瞪口呆的是:“鳥兒”全部出籠,除了羅姆佔領了舒恩菲爾德街陸軍軍部的一個辦公室外,其餘的各戰略要地、機要部門均未拿下,甚至連電報局也沒有拿到手。戰略計劃也沒擬出,他大失所望,氣得幾乎昏厥過去。

洛索夫、卡爾和賽賽爾從啤酒館出來後,確實做了各種瞭解、安排和部署。然而不是幫助、配合希特勒,而是調兵遣將,做各種鎮壓希特勒叛亂的準備。

11月9日上午11時,希特勒、魯登道夫等人,率領三千名衝鋒隊員,舉著卍字旗和高地聯盟的旗幟,從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花園出發,每幾排隊伍後面跟著一輛卡車,車上架著機槍;衝鋒隊員挎著馬槍,有的還上了刺刀,浩浩蕩蕩地向慕尼黑市挺進。他們自以為勢不可擋,威風凜凜。

然而當他們在通往奧第昂廣場府邸街口時,受到武裝警察的頑強阻止,施勃納.裡希特首先應聲倒下,接著戈林的大腿中彈也倒下了,……在六十秒鐘內,16名納粹黨人斃命,不少人受傷;魯登道夫當場被捕;兩天後,希特勒在朋友家中被捕;戈林受傷後被抬進一家銀行,後來由他妻子陪同,化裝逃往奧地利;赫斯也逃到奧地利。其餘的納粹黨頭目全部被捕入獄,納粹黨被勒令解散。希特勒的第一次政變以全面失敗而結束。

三個月後,194年月6日-月0日,慕尼黑特別法院判處希特勒有期徒刑5年,魯登道夫無罪釋放。從此,希特勒在蘭德斯堡舊炮臺監獄裡,開始口述他的政治宣言《我的奮鬥》一書。

那麼,希特勒又會創造出什麼奇蹟來呢?(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