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回普拉森夏雙雄赴會大西洋上聯合憲章

就在希特勒對蘇聯發動大規模入侵後不久,美國總統羅斯福派遣哈里.霍普金斯來到英國。他向丘吉爾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由於希特勒入侵而形成的的新局勢。第二是一位美國將軍在視察後,提出了一個報告,對於英國抵禦入侵的能力有所懷疑,這曾引起總統的焦慮。第三是總統對於英國試圖保衛埃及和中東是否明智的疑慮加深了。英國會不會由於試圖做過多的事而喪失一切呢?最後就是設法安排羅斯福與丘吉爾不久在一個地方會晤的問題。

霍普金斯說:“在美國身居要職並決定防務方面政策的人們認為,中東對英帝國說來,是一個無法防守的陣地,而為了保持這個陣地,英國正在作出很大的犧牲。”依照他們的看法,大西洋戰役是最後決定這次戰爭勝負的戰鬥,所以應該把一切力量集中在這上面。

然後,丘吉爾請英國三軍參謀長發表他們的看法。第一海軍大臣解釋,為什麼他覺得對於殲滅一支入侵的敵軍今年比去年有更大的信心。空軍參謀長指出,皇家空軍與德國空軍對比,已經比去年9月大大增強了,並且提到摧毀入侵敵軍出發港口的能力最近已經增長。帝國總參謀長以自信的語氣表示,現在英國陸軍要比去年9月間強大得不可勝計。

雖然如此,如果日本對英國開戰的話,英國卻沒有信心擴充套件到遠東。但丘吉爾認為,任何發生在馬來亞的不測所造成的損失,足以抵得上喪失埃及、蘇伊士運河和中東的五分之一。

好幾個月以來,英國和美國政府就在密切協調下應付日本。7月底,日本已完成對印度支那的軍事佔領。由於這一侵略行動,他們的軍隊已處於可以進襲馬來亞的英國人、菲律賓的美國人和東印度的荷蘭人的態勢。

7月4日,羅斯福要求日本政府,作為全面解決的序幕,應使印度支那中立化,並撤出日本軍隊。為了給這些建議增添分量,頒發了凍結所有日本在美國財產的行政命令。這使一切貿易陷入停頓。英國政府同時採取行動,兩天以後,荷蘭政府也採取行動。荷蘭附和這項措施意味著一下子剝奪了日本關係重大的石油供應。

7月下旬,霍普金斯來到唐寧街的花園中,同丘吉爾同坐在陽光下。他對丘吉爾說,總統很願意在一個偏僻的港灣之類的地點同首相會晤。就這樣,一切很快就安排好了。地點選定在紐芬蘭的普拉森夏灣,日期定為8月9日。

接著,丘吉爾命令最新的戰列艦“威爾士親王”號準備出發。他渴望同羅斯福會晤。到目前為止,他們已經日益親密地通訊將近兩年,他們之間的這次會談,將昭告世人:英美兩國的團結越來越密切,將使他們的敵人感到擔心,將使日本仔細考慮,並使盟國歡欣鼓舞。關於美國介入大西洋問題,援助俄國問題,英國本身的供應問題,而最重要的是日本的威脅日益增加的問題,還有許多有待解決的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與丘吉爾將攜帶外交部、國防部官員及多名幕僚一樣,羅斯福將攜同美國三軍首長和外交官員及幕僚與會。為了確保秘密,總統在表面上是休假巡遊,但在海上換乘“奧古斯塔”號巡洋艦,把他的遊艇留在後面作為迷惑。

這時的霍普金斯雖然身體很不好,但得到羅斯福的許可,必須取道挪威、瑞典和芬蘭,飛越危險而漫長的航程前往莫斯科,以便直接從斯大林那裡,最詳盡地獲得蘇聯的局勢和需要。他將在斯卡帕灣登上“威爾士親王”號。與丘吉爾一起於8月9日(星期六)上午,抵達紐芬蘭普拉森夏灣的會晤地點。

在海軍互致例行的敬禮後,丘吉爾登上“奧古斯塔”號向羅斯福致敬。羅斯福以完全的禮儀接待了丘吉爾首相。在奏兩國國歌時,羅斯福由兒子埃利奧特攙扶而站立著。

在星期日早晨,羅斯福帶著他的僚屬和幾百名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各級官兵代表,來到“威爾士親王”號戰艦上,在甲板上參加隆重的禮拜儀式。講壇上掛著英美兩國國旗;美國和英國的牧師共讀祈禱文;英美兩國的高階海陸空軍軍官們成為一個整體,聚集在總統和首相的背後;密集的英美兩國水兵隊伍完全混合在一起,他們合用著一本聖經,一齊熱烈地參加雙方都熟悉的祈禱與唱詩。

丘吉爾親自選擇了兩首讚美詩:“海上遇險歌”和“基督徒進軍歌”。結束時唱了“上帝是我們千古的保障”這首詩。這是他們生活中的偉大時刻。唱詩的人中,約有一半不久即將死於這場戰爭!

羅斯福總統在最初的一次會晤談話中對丘吉爾說,他認為,“我們最好能夠擬定一項聯合宣言,規定一些廣泛的原則,以便沿著同一道路引導我們的政策”。

丘吉爾願依這項極其有益的建議,於次日(8月10日),交給了他一篇初步宣言的大綱。

在他們討論這個檔案之前,羅斯福就說明,他的意思是要同時(可能是8月14日)在華盛頓和倫敦發表一項簡短的宣告。宣告中包括以下各點:總統和首相曾在海上舉行會談;他們曾攜帶各自的僚屬與會;他們的僚屬曾討論了按照租借法案援助各個民主國家的問題;關於海軍和陸軍方面的會談,沒有在美國國會授權的範圍以外承擔任何未來的義務。宣告將接著說,首相和總統曾討論過有關世界文明的某些原則,並且雙方同意就這些原則發表一項宣告。

接著就對宣言的修正稿進行詳細的討論。雙方對幾處小的改動很容易就同意了。主要的困難在第四點和第七點。關於這一點,丘吉爾指出,“不加歧視”這幾個詞,可能用作非難渥太華協定的依據,所以礙難接受。薩姆納.韋爾斯指出,這就是問題的核心,並且,這一節體現著美國外交在過去9年中所力求實現的思想。

關於第七點的那些概念,丘吉爾指出,雖然我接受這個宣言文字,英國的輿論也將因為,宣言中沒有表示要建立一種國際組織來維持戰後和平的任何意圖而感到失望。他答應竭力去尋求一個適當的修正方案,而在當天稍晚時候,他向總統建議,在第二句中加上“在建立一個更廣泛、更持久的普遍安全制度以前”這一段詞句。

然而在同一天,他們將話題轉到遠東方面。7月6日加於日本的經濟制裁,曾使東京震動。也許他們還不能真正認識到已經深陷侵華戰爭泥潭的日本,經濟制裁是多麼有力。日本近衛內閣立即設法恢復外交談判。於是,日本駐華盛頓特使野村,於8月6日把有關全面解決爭端的建議遞交美國外交部。日本答應不再向東南亞推進,並表示將在“中國事件”解決後自印度支那撤退。作為交換條件,美國就恢復對日本的貿易關係,並協助日本從西南太平洋獲得它所需要得到的一切原料。

顯然,這是措詞圓滑的建議,日本憑著這項建議可於現在獲得它所能得到的一切,而對將來則不承擔任何義務。無疑,這是近衛內閣所能得出的上策。

8月1日,大約中午時分,丘吉爾去看羅斯福總統。為了就宣言的最後形式同他取得一致意見。他向羅斯福提出內閣關於第四點的修正文,但總統寧願依從業經同意的措詞,他對這點也就沒有再堅持。欣然同意插入內閣希望新增的關於社會安全的那一節。許多詞句上的改動都經雙方同意,於是宣言定稿。

美國總統和英國首相的聯合宣言

1941年8月1日

美利堅合眾國總統和代表聯合王國國王陛下政府的首相丘吉爾先生曾舉行會談,認為應當公佈某些有關兩國國策的共同原則,他們希望在這些原則的基礎上改善世界的前途。

第一,他們的國家不尋求領土和其他方面的擴張。

第二,兩國反對不符合有關民族自由表達的願望的領土變更。

第三,兩國尊重各國人民選擇他們在其管轄下生活的政府形式的權利;兩國主張凡是被強制剝奪主權和自治權的民族恢復這些權利。

第四,兩國在適當照顧到它們現有義務的條件下,力圖使一切國家,不論大國或小國,戰勝國或戰敗國,在平等條件下進行貿易並在全世界範圍內取得為其經濟繁榮所必需的原料。

第五,兩國願意在經濟領域內促成一切國家之間最充分的合作,目的在於使所有國家改善勞動標準,發展經濟,享有社會安全。

第六,在最終摧毀納粹暴政以後,兩國希望見到這樣一種和平,以使一切民族得以在自己的疆界內安居樂業,保證一切地方的所有居民都可以過無所恐懼、不虞匱乏的生活。

第七,這樣的一種和平應當使所有的人能夠在公共海洋上不受阻礙地航行。

第八,兩國相信,世界上一切國家,基於實際的和精神上的原因,必須放棄使用武力。如果在自己的國界以外進行侵略威脅或可能進行侵略威脅的國家繼續使用陸海空軍備,就不能保持未來的和平。兩國相信,必須在建立更廣泛和更持久的普遍安全體系以前解除這類國家的武裝。兩國也將贊助和提倡一切其他實際可行的方法,以減輕愛好和平的各國人民在軍備方面的沉重負擔。

在此以後,丘吉爾才收到內閣於8月1日晨再次舉行會議結果的電報。這封電報說明內閣對於第四點問題感到疑慮的理由。但丘吉爾覺得,最後定稿中“在適當照顧到它們現有義務的條件下”這一句,實際上節制著全節,已足以保障英國的立場。

這項宣言的影響深遠是顯而易見的。美國在名義上仍屬中立,卻會同一個交戰國發表這樣的宣言,僅就這一事實而言,就是驚人的。宣言中包括有“最終摧毀納粹暴政以後”的詞句,就等於一個挑戰,在平時這種挑戰意味著戰爭行動。

最後,不容忽視的一點,就是最後一節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這一節清楚而鮮明地宣告,在戰後,美國將和英國聯合起來維持世界的秩序,直到建立起一種較好的局面為止。

在這份後來稱為《大西洋憲章》的檔案定稿後。羅斯福和丘吉爾聯名致電斯大林:

哈里.霍普金斯自莫斯科歸來後提出了一個報告,我們趁著研究這一報告的機會磋商,當你們正在對納粹的進攻進行英勇抵抗的時候,我們兩國怎樣才能最有效地幫助你們的國家。目前,我們正通力合作,儘量提供你們最急需的物資,許多船已經載運物資駛離我們的海岸,最近將有更多的貨船駛出。

現在,我們必須考慮一項更長時期的政策,因為,在能夠獲得完全的勝利以前,我們還要走過一段漫長而艱苦的道路。如果不能贏得完全的勝利,我們的努力和犧牲就白費了。

戰爭在許多戰線上進行著,而且,在這場戰爭結束以前,還可能發展出更多的戰線。我們的資源雖然雄厚,卻是有限的,因而必然要產生這樣的問題:究竟在何時何地才能最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使我們的共同努力達到最大限度。這也同樣適用於軍用品和原料。

你們的武裝部隊和我們的武裝部隊的各種需要,只有憑著充分瞭解我們在作出決定時所必須考慮的那些因素,才能決定。為了便於我們大家迅速規定我們合在一起的資源的分配,我們建議,籌備在莫斯科舉行一次會議。我們將派遣高階代表出席,以便直接和你討論這些問題。如果你同意舉行這個會議,我們想告訴你,在這個會議作出決定以前,我們將繼續儘快地運送軍需物資和材料。

我們充分認識到,蘇聯英勇而堅決的抵抗,對於擊敗希特勒主義是多麼重要,因此,我們覺得,在任何情況下,我們必須迅速行動,立即制定將來分配我們合在一起的資源方案。

1941年8月1日

三天以後,丘吉爾將他與羅斯福總統會談的情況,電告澳大利亞總理孟席斯:你無疑已經見到與大西洋會談有關的電報。我相信你會贊同我們所做的事。總統答應我,用雙方同意的措辭向日本提出警告。一旦我們知道他已經這樣做了,我們就要站在他一邊,明白表示,如果日本捲入對美國的戰爭,它也就是同英國和英國的自治領作戰。我正同艾登安排這件事,你將由通常的聯絡途徑得到通知。你將注意到,總統的警告包括,如果日本對俄國進攻的情況,所以斯大林也許也要參加,荷蘭當然也不會置身局外。如果這個包括中國在內的聯合戰線能夠成立的話,我深信,日本將會老實一些時候。但要緊的是使用最堅決的措辭和保持最堅強的聯合。

大西洋會議結束,丘吉爾到冰島的航程一路無事,只是在某一地點,由於據報附近發現德國潛艇而不得不改變航線。在這一段航程的護衛艦只有美國兩艘驅逐艦,總統的兒子小富蘭克林.D.羅斯福少尉就在其中的一艘驅逐艦上。15日,他們遇到由7艘船隻組成的駛向英國的聯合運輸船隊,所有的船隻在幸運透過大西洋上的一段航程後,秩序井然,陣容整齊。這種情景令人振奮。那些商船上的海員們見到“威爾士親王”號也很高興。

丘吉爾經過一年多的孤軍苦鬥,終於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可以說這是受命於危難之際以來,最興奮的一次出行。在他的眼前,一個聯絡廣泛的、龐大而又強大的國際統一戰線正在形成,對於最後的勝利已經沒有疑慮了,雖然他知道在今後的日子裡,將會有許多艱難的歲月正在等待著他們。

隨著蘇聯參戰,德國飛機對英國海岸附近船舶的襲擊減少了。“福克烏爾夫”式轟炸機飛行的區域很廣,但就是為應付這種危險而設計的裝有戰鬥機彈射機的船隻現在正製造出來,並且很快就得到許多成功。

從直布羅陀和獅子山到英國的航線成為德國飛機和潛艇攻擊的目標,這就使英國在8月和9月間損失了1艘商船和艘護衛艦。可以從一個甲板上出動6架飛機的第一艘真正的護航航空母艦“大膽”號於9月進入現役,並且立即證明了這一型別軍艦的價值。它不僅可以殲滅或驅逐“福克烏爾夫”式轟炸機,而且可以在晝夜間進行空中偵察,使德國潛艇潛在水面之下,並且及時提供這些潛艇的警報。

德國派潛艇到地中海去的決定,使英國在大西洋上獲得了進一步的緩和。有5艘德國潛艇在直布羅陀被擊毀,有6艘被擊傷,因而被迫退回。

此時,丘吉爾正在思考如何援助蘇聯抗擊納粹德國的進攻。從全域性看,對於打敗希特勒,援助蘇聯是最有利、最優先的事情。打敗希特勒,蘇聯作為主要力量是毫無疑問的。難道這不是181年打敗拿破崙的那段歷史在今天歐洲大地上的重演!歷史有時就是如此捉弄人,有時又是那樣的雷同!

那麼,英美兩國是如何援助蘇聯的呢?(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