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殺復榘國軍伸軍法

戰臺城日寇三受挫

日軍根據侵華新形勢,在198年初,制定了新的作戰計劃:決定以南京、濟南為基地,從南北兩端向徐州夾擊,首先攻佔徐州,打通天津至浦口的鐵路線,把南戰場和北戰場聯成一片,進而奪取武漢、廣州。

為此,日軍調整部署,制定了擴軍備戰的規劃。由於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到198年1月,侵華日軍已增加到6個師團,尚不包括日軍在中國東北的關東軍。大大打破了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時,預定派遣15個師團的計劃。

198年月11日,日軍陸軍省、部會議,做出了擴軍備戰的決定。其中明確:鑑於中國事變的長期性、永續性,國際形勢尤其是蘇聯和中國合作等動向,有必要急速進行劃時期的充實軍備。到昭和15年(1940年),要準備好常設的5個師團。此外,做好臨時編成10個師團,特設14個師團的準備。以上合計為49個師團,爭取能完成組建60個師團。

為了準備徐州會戰,日軍對侵華現有各部進行調整,特別充實和加強了華北方面軍的力量,將第16師團和第114師團調往華北方面軍。日軍先後調集了8個師團另個旅團、個支隊0萬人,準備南北對進。其戰略企圖是:第一步,首先攻佔徐州。第二步沿隴海鐵路西取鄭州。第三步沿平漢鐵路奪取武漢。

此時,國民政府成立了第五戰區,由李宗仁任戰區司令長官,負責山東和徐州地區的防禦。

197年11月,日軍逼近黃河北岸,濟南形勢越來越嚴重,李宗仁見防守濟南的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集團軍總司令韓復榘,遲遲不對日作戰,即同參謀長一起到濟南,與韓長談。李宗仁明確提出,第集團軍要以沂蒙山區為後方,如果濟南失守,就到沂蒙山區打游擊戰。這樣,日軍就不敢急速南進。

韓復榘聽完李宗仁的話後說:“現在浦口已失,南路日軍眼看就要打到蚌埠,北路日軍如打過濟南,南北夾攻,我們不成了包子餡。”

從1月0日開始,日軍進攻行動加快,韓復榘準備放棄濟南。在韓身邊擔任聯絡的蔣伯誠一聽大驚,連忙說:“這怎麼行?日軍只有千餘人渡過黃河,你韓主席指揮4個軍十幾萬部隊,只要堅決防守,日本人是過不來的。這樣重大的事,還是請示蔣委員長以後,再作決定吧!”

韓復榘不耐煩地說:“現在不是千餘日軍過黃河的問題,而是要考慮保存實力伺機反攻。”

韓復榘下令放火燒燬了山東省府、日本領事館和濟南的一些重要建築後,於1月4日晚上放棄濟南,退到泰安。蔣伯誠急向蔣介石發電告急。

蔣介石看了蔣伯誠的電報,立即電令韓復榘不得放棄濟南。當韓收到蔣的電報時,人已到了泰安。不久,韓復榘又放棄了泰安。

由於韓復榘向津浦路側翼撤退,徐州以北大門洞開,引起了徐州方面的恐慌。李宗仁很氣憤地電責韓復榘放棄泰安。韓收到電報後,即批了“南京已失,何守泰安”八個大字。

日軍於1月7日不戰而下濟南,直接威脅徐州。

在這嚴重關頭,蔣介石於198年1月11日,在河南歸德召集有80多名師長以上的高階軍官參加的北方抗日將領會議。會議期間,將韓復榘誘捕,押往武昌,經高等軍法廳會審後,於1月4日晚,將韓復榘槍斃。

對不戰而退的韓復榘的正法,取到了震懾全軍的作用,受到全國一致擁護。

1月7日,蔣介石組織召開國防會議,在會上表明了堅決抗日的立場。並在198的元旦團拜中對大家說:“抱定堅韌不撥之志,以打破日寇威脅利誘之政略。與其屈服而亡,不如戰敗而亡。雖目前國際形勢變化無望,我們務須一本原定方針,認同奮鬥到底。凡事若不半途而廢,則到最後,必能有志竟成,故不患國際形勢不發生變化,而患我國無持久抗戰之決心。”

國際形勢的發展,由於中國人民的堅決抗戰,證明了蔣介石的預測。但這一變化比他預測的時間晚了許多!

日本政府對中國方面的堅決態度,反映強烈,揚言要另外扶植偽政府。

會攻徐州,日軍進行了精心策劃,不斷增加兵力。南路日軍由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大將指揮,沿淮南鐵路北上。北路日軍由華北方面軍指揮官寺內壽一指揮兩個師團,分路南下。

此時,第五戰區兵力有10個軍0個師,約16萬人。李宗仁深知,這些軍隊素質較差,難以與日軍硬拼,提出了敵進我退,敵退我打的方針,指揮部隊一個一個地奪取勝利。

這一敵進我退的舉動,使我軍在選擇戰場和選擇作戰物件上佔據主動,一旦時機成熟,就能給敵人以有力打擊。1月18日,李品仙指揮第1軍,給北上日軍以重大打擊,殲敵一部分後,奉命西撤。月8日,日軍第1師團分別在蚌埠、臨淮關強渡淮河,中國守軍第1軍奮起反擊,又殲日軍500多人。月16日,日軍遭到我軍第1集團軍廖磊部攻擊後,被迫抽調主力6000多人增援考城、上窯、池河等地,張自忠指揮第59軍乘機反攻,把日軍驅逐到淝河南岸。

經過1個多月作戰,南路日軍先後被殲數千人,損失戰車百餘輛,被迫退回淮河南岸,與中國軍隊隔河面對峙。南路日軍受挫,為第五戰區組織徐州外圍防禦爭取了時間。

北線作戰的第一個焦點,是臨沂爭奪戰。臨沂位於徐州東北,是防守徐州的一道重要門戶。成為中日雙方數萬軍隊爭奪的一個重要戰場。

月下旬,北路日軍第集團軍司令官西尾壽造指揮第5、第10師團,分兩路向南進犯。東路,日軍板垣徵四郎指揮第5師團,向臨沂突擊;西路日軍第10師團磯谷廉介,指揮部隊從濟寧地區西渡運河,向嘉祥進攻;命令瀨谷支隊沿津浦鐵路向滕縣進攻。

戰鬥首先在臨沂方向打響,月5日,日軍第1旅團等部萬餘人,在旅團長板本順指揮下,向距臨沂城北5公里的湯頭、白塔一線攻擊。

防守臨沂的中國軍隊,是龐炳勳軍長指揮第40軍所屬5個團。

月10日,日軍在坦克、飛機和眾多炮火的掩護下,向臨沂發起猛攻,龐炳勳嚴令部隊堅守陣地,不準放過一名日本兵。激戰一晝夜,日軍始終無法突破第40軍的防線。

1天戰鬥結束,使板垣徵四郎惱怒,他一面命令第1旅團繼續向臨沂發起猛攻,一面派遣增援部隊。

日軍連續不斷的猛攻,使第40軍遭到了重大損失。龐炳勳把警衛排都派到陣地上去了,預備隊也沒有了。龐急忙向李宗仁求援。

李宗仁為難了,目前只有張自忠第59軍的8師、180師離臨沂不遠。但張自忠與龐炳勳兩人,因190年中原大戰時,龐曾率所部投向蔣介石,並襲擊張自忠的師指揮部,張險遭不測,二人結怨頗深。李宗仁思前想後,決定親自找張自忠談話。

出乎李宗仁意外,當他開門見山地對張自忠說:“張軍長,你和龐炳勳有宿怨,我甚瞭解。本來,我不想強人所難。不過,以前的內戰皆為私怨私仇。現在,龐炳勳軍團長在前方浴血抗日,乃屬雪國恥,報國仇。希望你以國家為重,受點委屈,捐棄個人前嫌。我命令你,立即率部前去解臨沂之圍。你務必要服從龐軍團長的指揮,切勿遲疑,貽誤戰機。”

沒等李宗仁把話說完,張自忠即騰地站起來說:“絕對服從命令。”接著說:“請李長官放心,我部立即行動。”

張自忠立即行動,第59軍星夜兼程,部隊強行軍90公里,趕到臨沂戰場。張自忠所部趕到,臨沂戰場上共有中國軍隊個師、1個海軍陸戰隊,約萬人,敵我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變化。

龐炳勳得知張自忠親率部隊趕來增援,深受感動,立即與張一起,共商作戰計劃。張自忠提出,利用夜暗向日軍的側背出擊,龐炳勳和徐祖詒參謀長都表示同意。

月14日凌晨時,張自忠指揮第59軍右翼隊強渡沂河。佔領東岸後,即向日軍的右側發起猛烈攻擊,日軍頓時陷入混亂。張自忠指揮部隊殲滅日軍000多人。並在以後數日,逐漸奪回亭子頭、大太平、徐家太平、沙子嶺等多處據點。

日軍於月16日在航空兵的配合下,向第59軍陣地反撲,受到第8師官兵頑強抗擊。

龐炳勳的守城部隊看到張自忠將軍援軍趕到,士氣大振。月18日,第59軍與第軍團內外夾擊,分別從東面、南面和西面三個方向,攻擊湯頭、王疃、傅家池附近的日軍,經過天激戰,日軍狼狽向莒縣逃竄。

這次戰鬥,張自忠與龐炳勳密切合作,共殲滅日軍000多人,擊落飛機1架,擊毀坦克6輛,繳獲大量槍支彈藥和軍用物資,取得了臨沂戰場的第一次勝利。中國軍隊也付出了傷亡000多人的代價。

月日,日軍第1旅團補充兵員,得到第5師團增援後,再次向臨沂發動猛攻。龐炳勳指揮部隊在沂河西岸堅守,逐步撤退到臨沂近郊。龐炳勳深感兵力不足,連特務營、學生隊都投入戰鬥。

李宗仁為了守住臨沂這個要點,再次令張自忠率部馳援臨沂。此時,臺兒莊戰役已經打響,臨沂的得失,直接關係到臺兒莊戰役的成敗。

月4日,張自忠指揮第59軍主力,從臨沂西北方向對日軍的側背發起攻擊,一部分兵力前往臨沂城,增援龐炳勳堅守臨沂。

第59軍向日軍發起攻擊之初,進展順利,但日軍稍作調整後,憑藉優良武器裝備,向第59軍進行反撲。激戰持續了數日,日軍遭到重大傷亡。當日軍增兵,全力爭奪茶葉山時,張自忠令總預備隊投入戰鬥,日軍反攻受挫。

月9日下午,張自忠下達了全軍總攻擊的命令,在中國軍隊的強大攻勢下,日軍被迫撤退。當追擊到沙嶺子時,日軍突然停止退卻,憑藉已有工事和優勢火力頑強抵抗。國軍幾次衝鋒,都未湊效,部隊遭受重大傷亡。在這千鈞一髮關頭,張自忠拿起筆,寫下三條手令。手令中寫道:

“敵人亦到最後關頭,看誰能忍最後之一秒鐘,誰就能成功。我困難,敵之困難更大;我苦戰,敵之苦處數倍於我,望率所部撐眼前這極小之時間,甚盼,甚盼!”

張自忠的手令傳到部隊,士氣大增。在中國軍隊震天動地的衝殺聲中,日軍再次敗退了。

4月初,日軍重新組織力量,對臨沂發起第三次攻擊。此時,第五戰區國軍,已對孤立冒進的日軍磯谷師團基本形成了包圍,一旦日軍第5師團突破臨沂,與磯谷師團會合,將對臺兒莊地區作戰造成重大威脅。為此,李宗仁嚴令龐炳勳堅決守住臨沂,拖住板垣徵四郎的後腿。

4月19日,日軍飛機對臨沂城進行猛烈轟炸,日軍地面部隊看到臨沂城西城門被炸燬,立即發起衝鋒,湧入臨沂城。龐炳勳和張自忠指揮部隊,同日軍一條街一條街的爭奪。那幾天,臨沂城內,街街巷巷都在發生肉搏戰,官兵決不放棄臨沂。直到臺兒莊戰役接近尾聲時,中國軍隊才奉命退出臨沂,向郯城等地轉移。

持續數月的臨沂保衛戰,張自忠、龐炳勳兩部互相配合,挫敗了日軍最精銳的第5師團,使其與第10師團在徐州北面會師的企圖成為泡影。張自忠捐棄前嫌,精忠報國的業績永載史冊。

臨沂戰鬥,我軍傷亡9000多人,為臺兒莊大捷奠定了基礎。戰後,張自忠提升為第7軍團軍團長,同時兼任第59軍軍長,晉升上將軍銜。

日軍第5師團向臨沂進攻的同時,第10師團以第旅團為基礎組成的瀨谷支隊,從鄒縣以南地域沿津浦路南下,攻佔了界河,迂迴到國軍第集團軍的側背。

第集團軍下轄第41、第45軍,孫震為總司令,198年1月進至臨縣、滕縣。月,第1師師長王銘章,被任命為第41軍前敵總指揮。

日軍進攻滕縣,王銘章臨危受命,川軍雖說1個師,實只有兩團多人。北線西路日軍的進攻直接威脅到徐州的安全,此時徐州空虛,援軍尚未調到。蔣介石當即向第五戰區下達命令:“第41軍王銘章,務必死守滕縣三日,以待增援部隊鞏固徐州。”

北線西路日軍南下如此迅速,李宗仁為阻止北線西路日軍的進攻,確保徐州地區的安全,於月10日令第集團軍總司令孫桐萱,指揮所屬部隊向運河以東推進,襲取濟寧。

孫桐萱指揮第師強渡大運河,攻入濟寧城,與日軍在濟寧城內展開激烈的巷戰。由於日軍及時得到增援,第師遭受重大傷亡,被迫於月17日晚撤到運河西岸。中國軍隊雖然殲滅日軍1000多人,但未實現奪回濟寧的意圖,部隊傷亡000多人。磯谷廉介指揮部隊不斷向南推進,兵臨滕縣城下。

進攻滕縣的日軍由第10師團第旅團瀨谷啟少將指揮,共1.5萬餘人。這路日軍人數雖然不多,但配備了眾多炮兵,在炮兵火力上有較大優勢。天剛剛亮,日軍的飛機就飛臨滕縣上空,對滕縣狂轟濫炸,炮彈一陣接一陣地落在滕縣縣城。日軍在坦克的掩護下,向中國守軍陣地發起攻擊,國軍在師長王銘章指揮下,拼死堅守。孫震也於當日趕到前線,鼓勵士氣。

月15日,日軍陸續增加部隊,上萬日軍向滕縣右側迂迴,加強了對滕縣的進攻。下午5時,日軍主力向滕縣逼近。

此時,王銘章能夠指揮的守城部隊,只有8個步兵連、1個衛生隊,連同滕縣縣城的警察和保安隊,一共不到000人,真正有戰鬥力的部隊只有近000人。面對裝備精良日軍的連續進攻,王銘章臨危不懼,指揮部隊一次又一次地把日軍的進攻擊退。

月16日,從黎明開始,日軍向滕縣東北方向發動猛攻,上萬發炮彈瀉落城內,飛機整整轟炸了一天。第17師師長在戰鬥中負傷。堅守滕縣外圍各主要據點的國軍互相隔離,被迫各自為戰,一些據點官兵全部壯烈犧牲。根據孫震的指示,王銘章把城外兵力收縮到縣城內防守。滕縣仍在國軍手中。

日軍優勢兵力久攻不克,磯谷廉介惱羞成怒。當天晚上,他把全部日軍、70多門大炮、近50輛戰車調集過來,把滕縣鐵桶般包圍起來。

滕縣戰局越來越嚴重,第集團軍在臨城只有第41軍特務營,孫震為解滕縣之圍,命令特務營營長率個步兵連星夜出發,急行軍趕往滕縣增援,孫震身邊只留下1個手槍連。

月17日拂曉,日軍向滕縣猛烈炮擊和轟炸,每分鐘都有幾十發炮彈落到縣城。敵機接連不斷地投彈掃射,到處硝煙迷漫,一片火海。東南角的城牆被炸塌了,日軍在坦克的掩護下,向缺口衝擊。王銘章指揮官兵用機槍、手榴彈頑強抗擊。陣地上到處是國軍的屍體和日軍的屍體。

下午,日軍繼續用重炮猛烈轟擊滕縣,敵機的攻擊越來越頻繁,預先構築的工事幾乎夷為平地,團長王麟在炮火中犧牲了,守城官兵大部分在同日本兵的拼殺中光榮殉國。陣地上剩下的人都已血肉模糊,連面目都分不清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王銘章意識到,這是軍人報國的最後關頭,他給孫震發了最後一份電報:“目前敵用重炮、飛機從晨至午不斷猛轟,城牆缺口多處,敵步兵屢次登城,屢被擊退。”王銘章最後表示:“決心死拼,以報國家,以報知遇。”

發完電報後,王銘章神情泰然。他看見滕縣縣長周同站在身邊,即語氣和藹地說:“周縣長,你可以走了,你應該走了。守城,有我指揮。”

周縣長平靜地說:“王師長,守土有責這四個字,我是明白的。抗戰以來,只有殉國的將軍,沒有殉職的地方官。我們食國家之祿的,非常慚愧!我為一縣之長,決不苟生,我要做一個為國犧牲的地方官。”

將軍和縣長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蔣介石下達堅守天的時限早已過去,戰鬥還在繼續。傍晚,王銘章和少數隨從,已經無法在街上同日軍展開搏殺,即從西北角登上城牆,準備到火車站去指揮作戰,突然,一顆子彈擊中了王銘章的腹部,鮮血很快染紅了將軍的衣服。衛士見狀,急忙用綁腿為將軍包紮。

正當衛士要把受傷的王銘章轉移時,一排子彈打來,王銘章師長光榮殉國。

滕縣保衛戰,第1師參謀長趙渭賓、第4師參謀長鄒紹孟等壯烈犧牲。中國守軍沒有一個人投降。

月18日,滕縣淪陷。滕縣雖然失守了,但王銘章面對數倍於已日軍的瘋狂進攻,率部堅守4個半晝夜,殲滅日軍達000多人。

198年4月6日,國民政府發出褒獎令,追贈王銘章陸軍上將,交國事委員會從優議恤,並將平生事蹟存備宣傳史館,用彰忠烈,以資矜式。

王銘章的靈柩運回四川時,沿途群眾路祭不絕。英國、法國在長江上的船舶下半旗、鳴禮炮致哀。王銘章的家鄉新都縣,舉行了隆重的迎靈儀式,以迎接英雄魂歸故里。

李宗仁在組織指揮第五戰區進行徐州會戰過程中,曾多次要求蔣介石增加兵力。蔣介石看到加強第五戰區防禦具有戰略意義,他把正在河南補充訓練的湯恩伯所部第0軍團,和孫連仲指揮的第集團軍調往徐州戰場。這兩支部隊用來守衛徐州門戶臺兒莊。為此,李宗仁對作戰部署進行了調整:

孫連仲指揮的第集團軍個師,堅守臺兒莊的正面陣地。其中第7、第0師在運河一線及臺兒莊以西佈防;第1師主力堅守臺兒莊,以一部兵力配置於臺兒莊東側和西側,支援臺兒莊的核心陣地作戰。

湯恩伯指揮的第0軍團,部署於向城、洪山一線,阻擊北面日軍。其中用個軍向嶧縣、棗莊日軍的側背攻擊,配合孫連仲所部圍殲日軍;用一部分兵力,擔任臺兒莊到韓莊之間運河南岸的防務。

孤軍冒進的日軍第10師團,得知中國軍隊的防禦調整以後,瀨谷啟看到,前面有孫連仲指揮的萬人,已經開始構築防禦工事。他的側後,湯恩伯指揮的6萬大軍,已經佔據有利地形,他的左面,友鄰部隊第5師團進攻臨沂受挫,已經同他失去了聯絡。但他仍然指揮所部向臺兒莊挺進。

月4日,日軍分兩路對臺兒莊發起攻擊,數千名日軍在空軍的配合下,向臺兒莊陣地猛烈攻擊。攻擊開始後,日軍不斷增加兵力,一會兒用重炮轟擊,一會兒用坦克衝擊,大有一舉突破臺兒莊陣地的囂張氣焰。

守衛臺兒莊的第1師與日軍展開激戰,以靈活的戰術同日軍周旋。日軍的炮火把臺兒莊城寨東北角的城牆炸塌了,日本兵看到城牆上這個突破口,紛紛往城裡衝。池峰城師長看到情況萬分危急,厲聲命令:“敢死隊跟我上!”

在師長的帶領下,186團官兵蜂擁而上,同日軍拼殺起來。臺兒莊西側的守軍第0師,在師長張金照的指揮下,乘機從側翼打擊日軍。突入臺兒莊東北角的日軍受到兩面威脅,立足未穩,就被中國守軍殲滅了。

月7日,日軍增加兵力以後,繼續向臺兒莊進攻。激戰中,日軍部分主力突入臺兒莊北門,第1師奮起反擊,陣地上你來我往,國軍與日軍展開了拉鋸戰。看到隆隆開過來的坦克,國軍把10多枚手榴彈捆成一束,把坦克炸燬。肉搏戰時,中國軍隊手中的大刀發揮了強大威力,日軍被砍得血肉橫飛。

李宗仁見守城部隊士氣高昂,日軍已經就範,殲滅日軍的時機基本成熟,命令第0軍團用部分兵力監視當面日軍,主力迅速南下,圍殲臺兒莊的日軍。

月8日,日軍的攻擊越來越猛烈,第1師官兵不畏犧牲,英勇抗擊,始終堅守陣地。這天,李宗仁嚴令第0軍團主力,攻擊臺兒莊以北日軍的側背,配合第集團軍打擊日軍。

日軍磯谷廉介為迅速攻下臺兒莊,命令瀨谷啟,立即把旅團主力投入戰鬥。

為了鉗制日軍南下,減輕臺兒莊戰場壓力,月0日,第五戰區命令第0軍團,以一部兵力對嶧縣的日軍進行佯攻,另以一部兵力迅速向泥溝前進,協助第集團軍打擊圍攻臺兒莊之日軍。這支中國軍隊千方百計破壞鐵路、公路交通,切斷嶧縣與臺兒莊這兩部分日軍之間的聯絡。第89師第59團團長羅芳圭身先士卒,率部與日軍浴血奮戰。

月0日,日軍榮福團在臺兒莊遭到中國軍隊的南北圍攻,處境危險。瀨谷旅團長命令赤峰團前往增援,瀨谷啟親赴臺兒莊前線督戰。

月1日,中國軍隊把進入臺兒莊的日軍全部包圍起來了。臺兒莊的日軍處境危急。為了策應臺兒莊的戰鬥,日軍第集團軍命令攻擊臨沂的坂本支隊轉向臺兒莊,支援臺兒莊戰場。坂本支隊於1日到達向城、愛曲地區,從側面攻擊第0軍團,企圖解第10師團之圍。湯恩伯即令第5軍和剛剛到達的第57軍一起,圍攻坂本支隊。經過數日戰鬥,阻擊了坂本支隊,使日軍增援臺兒莊的計劃沒有實現。

連日激戰,臺兒莊難以攻克,日軍第10師團已經山窮水盡,磯谷廉介能夠掌握的預備隊,也只有5個營的兵力。4月1日,為了增援臺兒兵力,不得不把第8旅團的1個大隊派往臺兒莊。

4月日,日軍再次向臺兒莊中國守軍發起攻擊,不斷擲投催淚瓦斯。當日軍攻佔臺兒莊的東南門後,突入城寨百餘米,臺兒莊大部分市區街道被日軍攻佔。第1師官兵在激戰中死傷過半,仍然佔據南關幾處陣地,同日軍拼死搏殺。

在此關鍵時刻,李宗仁冷靜地命令孫連仲:第集團軍各部,必須堅守到次日拂曉,拖住日軍,等待湯恩伯軍團前來圍殲。

孫連仲堅定地回答:“長官有此決心,我第集團軍犧牲殆盡不足惜,連仲亦以一死報國家。”

4日深夜,湯恩伯部到達臺兒莊北面。李宗仁原計劃湯恩伯所部4日中午即可到達,因此,命令孫連仲於4日晚上向日軍陣地反擊。這天夜裡,孫連仲把陣地上所有能用的兵都集中起來了,組成敢死隊,這支數百人的敢死隊正要出發,池峰城師長打來電話向孫請示:是否可以撤退到運河南岸去?

孫連仲毫不猶豫地命令:“部隊決不能撤退。士兵打完了,你自己填上去,你填過去了,我就來填進去!有誰敢過運河者,殺無赦!”

這一夜,第1師敢死隊乘夜暗衝入日軍陣地,日軍倉皇應戰,潰不成軍。敢死隊一場夜戰,臺兒莊陣地被奪回來了四分之三。

這場夜間戰鬥,湯恩伯指揮的部隊沒有參加。李宗仁向蔣介石作了彙報。4月5日,蔣介石打電報給湯恩伯,嚴厲督促湯恩伯迅速參戰。在蔣的嚴厲命令下,湯恩伯終於指揮所部向日軍後背發起攻擊。

4月6日拂曉,瀨谷啟看到部隊損失慘重,已經難以繼續戰鬥了,悉命令部隊停止攻擊,收縮陣地,準備傍晚撤出臺兒莊。但磯谷廉介堅決不同意日軍撤出陣地,命令他們立即轉入攻勢行動,消滅臺兒莊的中國守軍。

當天晚上,中國軍隊對日軍發動全線攻擊。日軍隊形混亂,東奔西逃。第集團軍和第0軍團內外夾擊,越戰越勇。

為徹底消滅潰逃的日軍,第89師第59團團長羅芳圭,在前線突然被一發炮彈炸死,光榮犧牲。

至7日凌晨,被圍困的日軍瀨谷支隊,除少數突圍到達嶧縣固守外,其餘全部被殲滅了。

臺兒莊戰役,以中國軍隊的全勝落下帷幕。給中國抗戰一個振奮。

臺兒莊戰役結束後,中日兩軍的統帥部,重新判斷徐州地區的戰爭形勢,雙方都大量向徐州地區調集軍隊,準備進行決戰。那麼,徐州的決戰會發生嗎?(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