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汀’,澳大利亞珠寶設計師uri的作品,鑲嵌了1308顆鑽石,總共134克拉,切割工藝來自於聞名世界的比利時鑽石切割磨光公司rosyblue。二十世紀福克斯打算在電影上映之後把它送到紐約佳士得進行拍賣,如果你想要的話可以跟他們溝通一下提前買到手。”

凱瑟琳指的是那條被電影的大反派莫諾公爵送給女主角薩汀的同名鑽石項鍊。

電影公司拍賣道具的歷史由來已久,基本上都是為了讓資金回籠做出的行為。至於到底能夠拍出什麼價格要看電影的影響力,比如說《泰坦尼克號》中的那件海洋之心,電影在世界範圍內大火之後曾經有人出到超過三百萬的價格來求購那條坦桑石製成的項鍊。不過可惜的是在電影剛剛完成拍攝之後那條漂亮的項鍊被瑪格麗特給買到了手,讓很多人大為扼腕。

而這條‘薩汀’,凱瑟琳可沒指望《紅磨坊》能夠像那條大船一樣在世界上橫衝直撞。她再清楚不過歌舞片的局限性,其中的道具也不可能像《泰坦尼克號》中的海洋之心那樣大紅大紫。‘薩汀’本身的價值在於它所鑲嵌的鑽石跟藝術上面的表現力,這種東西上拍賣的話真的不好說價格。

人們對珠寶的認同感品牌大於設計師,如果當屆的拍賣會上面沒有欣賞的人出手,那麼這條項鍊也不是沒有流拍的可能性。與其這樣還不如讓瑪格麗特買到手裡面呢,至少真金白銀到手了。

“至於其他的珠寶,如果你喜歡的話我可以授權給你,單獨定製。”除了那條‘薩汀’之外,剩下的珠寶設計版權都在她的手裡面,如果瑪格麗特喜歡的話她也不介意對方請人定製,這也算是另類的一種宣傳。

瑪格麗特頗有深意的看了凱瑟琳·馬丁一眼,聰明的女人。

“好啊,那真的非常感謝了,其實凱瑟琳你有沒有考慮過自己創立一個品牌?我覺得你在這方面真的很有天賦。”瑪格麗特微笑著說完了一段話之後縮回了自己的位置,放這位聰明的女士自己去慢慢的思考。

電影結束還有一會兒功夫,足夠她完成最初的考量了。

#

《紅磨坊》的首映式結束之後瑪格麗特又跑到《怪物史萊克》的展廳去看了一遍製作完畢的成片,看著那位以張曼玉為藍本製作的女主角形象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可跟電影的結局形象不太一樣,有種翻轉喜劇的感覺。不知道這位女士看到了之後會有什麼想法。

之後她走進了《鋼琴教師》的放映廳,凱瑟琳·德納芙說得對,多跟前輩學習一下還是有好處的,演技這種東西需要積累,並不是閉門造車能衝上雲霄。所以瑪格麗特乖乖的坐在了電影院裡面等著開場。

電影的劇情其實很簡單,講述的是一個長期禁慾的女鋼琴教師,在年輕帥氣的男學生猛烈天真的追求下展開的一連串的病態暴力的情故事。電影跟原著故事差不多,基本上表現出了小說的精髓,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驚喜,值得人稱讚的是伯努瓦·馬吉梅跟伊莎貝爾·於佩爾的之間的互動很有張力。

不過看在瑪格麗特的眼裡這其實是一個精神病跟一個中二病的情遊戲,典型的法國藝術片,劇情乏味的讓她昏昏欲睡。

對於一個長年遭受病痛折磨、心理陰暗的要命的人來說女主角的病態心理完全算不上是什麼值得人驚訝震撼的東西,某種程度上來說她還覺得這位於佩爾女士演得其實有點兒假,因為她看起來太精神病了,完全不像是一個真正的精神病!

好吧,或許這麼說有些奇怪,但實際上瑪格麗特對精神病的瞭解可不是於佩爾這種完全靠自己的想法塑造角色般的膚淺,她可是有切身的經驗體會的。天知道如果不是這小妞兒的生長環境跟長輩的教導和自己極強的控制力她會變成什麼樣子,要知道無數個午夜夢迴之間她都在那個夢世界中剖開別人的胸腔掏出心臟一刀一刀的切碎。真的要感謝她的爺爺跟奶奶,給她塑造了一個強大的道德框架又灌輸了一大堆的正義觀念,否則的話沒準兒這傢伙成為了新一代的連環殺手了!

然而即使如此,在漫長的跟病魔奮鬥的日子中也不能指望她有多麼的陽光燦爛,又不是勵志小說中的主角,總是用著一種偉大的心態看世界。

所以現在的那些表現精神病人內心的電影中也只有她的好友李奧納多·迪卡普里奧的《美國精神病人》真正的讓她感同身受,而伊莎貝爾·於佩爾,這位法國的國寶可沒有跟一堆精神病人相處上好幾個月的經歷,即使演技不錯,但依然跟真實性相差甚遠。

實際上瑪格麗特以前是看過這位女士的作品的,她在演技上面有一個特點,那是基本上都是一個模板演下來,幾十年都不待改變的。但影評人們是吃她這一套,觀眾也覺得好,可謂是典型的一招鮮闖天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位女士自己曾經說過她不喜歡過度表演,生怕自己的過度演繹會破壞電影,尤其是藝術電影的真實氛圍。

影評人們評價於佩爾的演技強大之處往往會這麼形容,“很多時候,我們在觀看伊莎貝爾·於佩爾演出的電影時往往覺得她的表演並沒有什麼亮眼之處,但電影表現出來的效果卻都很有說服力,無論是飾演楚楚可憐的女人還是變態的老太婆她都能讓人接受而不會有任何的違和感。”

歐洲演員一直有遵守真實感的自覺性,在這裡你很難找到十分外放或者是很誇張的表演方式。很多人在演繹的手法上面都非常內斂,無論是伊莎貝爾·於佩爾還是凱瑟琳·德納芙都是這方面的代表性人物。阿佳妮那種震撼式的演技在歐洲的常態中是種例外,可謂是少之又少,不能作為一個類別來談。

而於佩爾的這種表演方式則是讓瑪格麗特想起了電影史上那個很有名的效應,來自前蘇聯的電影導演列夫·庫裡肖夫。

他為演員莫茲尤辛拍了一個無表情的特寫鏡頭,並且將這個鏡頭分別和一盆湯、一口安放死者的棺材、一個小女孩的鏡頭並列剪輯在一起讓觀眾們觀看。結果這些人對演員的表演大為讚賞。他們認為分別莫茲尤辛很好的表現出了飢餓,悲傷及愉悅的感情。但實際上三組鏡頭中,莫茲尤辛臉部表情是一樣的,在不同的環境中觀眾會自發感受到演員傳遞出完全不同的心理活動。

在瑪格麗特看來,伊莎貝爾·於佩爾的演技跟那位莫茲尤辛的剪輯鏡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當她面無表情的表演時,與其說是她讓觀眾感受到了她的心理活動不如說是觀眾們自己腦補的。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一千個人的思想中也有一千個腦補。

瑪格麗特沒覺得於佩爾的演技有什麼不好,但她在《鋼琴教師》中的表演確實讓她有點兒腦補不出來這位女士的精神病狀態,所以對這部電影興趣缺缺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而在瑪格麗特對著《鋼琴教師》打哈欠的時候,也有人在像她評論於佩爾在《鋼琴教師》中的演技那樣評論她的演技。

“當然是伊莎貝爾·於佩爾,她在《鋼琴教師》中完美詮釋了一個內心壓抑*也同樣壓抑的自毀型人格的女性,在表演上面她完全值得這個最佳女演員的獎項。”夏洛特·甘斯布率先開口。

她支援於佩爾拿到這個獎項,並對這位前輩的演技大加讚美。

“嗤——”

桑德琳娜·基貝蘭發出了一聲短暫的嗤笑,“得了吧,《鋼琴教師》充其量也是一部比較有深度和意義的情.色片,我承認於佩爾的演技很好,但她真的有好到可以壓制別人的地步?”

敲敲桌子,桑德琳娜繼續開口,“看看《天使艾米麗》,這片子可比《鋼琴教師》強多了,從頭到尾看下來伊莎貝爾·於佩爾的表演讓我鬱悶的夠嗆,但卻沒辦法引起我在感情上面的共鳴。可是瑪格麗特·簡卻能讓我跟著她一起哭一起笑,看完之後還會回憶我的初戀,兩者之間還用選擇嗎?明顯在感染力上面她要高出於佩爾不少,我不覺得應該把最佳女演員給不如瑪格麗特·簡的伊莎貝爾·於佩爾。”

桑德琳娜的話很直接,沒有用什麼高大上的演技術語來分析瑪格麗特跟於佩爾在電影中的詮釋方式,而是用一種最簡單的方法來判斷演員好不好,雖然簡單粗暴,但確實有她的道理。

如果一個演員能夠讓觀眾的情緒跟著她走,並且在觀看電影的途中將自己代入到角色中去,那無疑這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演員。桑德琳娜的理論在這上面完全站得住腳。

“其他人的想法呢?”見桑德琳娜跟·基貝蘭跟夏洛特·甘斯布之間針鋒相對,評審團的主席莉芙·厄爾曼環視了一圈兒,開口問道。

“我覺得hsuchi的表演很好,《千禧曼波》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電影,我推薦她成為最佳女演員。”一直悶不吭聲的楊得昌突然開口。

作為hsuchi的同鄉,他當然要力挺自己人,更何況hsuchi的在《千禧曼波》中的表現確實很優秀,非常具有爆發力。在戛納獎項上面,香港已經有了一個張曼玉,臺灣也應該有個hsuchi。

“我倒是覺得日本的夏川結衣不錯,《距離》這部反應了日本國內邪.教的電影很有意思,夏川結衣的表演也很有力度,我推薦她。”來自突尼西亞的導演moufidatlatli開口。

“瑪格麗特·簡吧,至少以她的長相來說,能夠讓人長時間的把目光放在她的演技和情緒上面是一種勝利,我並不覺得伊莎貝爾·於佩爾能夠做到這一點。”馬修·卡索維茨用了一個跟熱內同樣的理由來說服其他的評委們。

“更何況本屆電影節的評審標準本來是感性重於知性,瑪格麗特·簡在這方面確實是所有的候選人中最好的一個。”他繼續說。(83中文 .83.)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