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誤會,這絕對不是美國好哥哥霍華德·休斯先生執意要讓自家寶貝兒的空中飛行生活變得多姿多彩。相對於異性戀已經有老婆的飛機師來說,這對兄弟要安全得多。畢竟人家的性向從小是男,是絕對不會讓瑪格麗特產生任何困擾的。

而不會產生任何困擾的瑪格麗特看著那對身高六英尺(約1.83米)笑得一臉燦爛跟她打招呼的兄弟無語凝噎。

雖然gay的話確實少了很多麻煩,但既然都這樣了你怎麼不找兩個符合她審美觀的gay來養養她的眼睛呢?最起碼你給我找兩個金髮碧眼的德裔美男子啊!這種有著一頭溫暖的棕發,琥珀色眼睛的笑兄弟那兩張永遠都陽光燦爛的臉真的是很容易讓她這種黑暗生物心肌梗塞的啊!瑪格麗特覺得霍華德再也不是美國好哥哥了!

但鑑於自己提出的要求跪著也要繼續下去,瑪格麗特還是對這對兄弟露出了一個同樣陽光燦爛的笑容,默默的吞下了哽在喉嚨裡的那口老血。反正他們也不需要時時刻刻的見面,對吧?

對個屁!瑪格麗特一下飛機被人拍到跟一對帥得跟自動光源的兄弟站在一起的照片了!由於戛納電影節的原因,尼斯機場最近都會不斷的有明星出現,同樣的,這裡從一週之前開始有狗仔在蹲點,以期多拍點照片賣給雜誌賺點外快,畢竟戛納這個小鎮也不是天天都這麼熱鬧,想要這種時效錢也這麼幾天。

瑪格麗特這個等級的大明星即使是在歐洲也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更何況這裡是法國?她全程使用法語拍完了一部法國電影,這讓一向驕傲的法國人怎麼會不喜歡她?奧斯卡影后能夠說一口流利的法語,她一定是對法國的深沉,這多讓法國人自豪啊!

所以當經驗不足,以為只需要提前兩三天達到不會引起記者們注意的瑪格麗特走下飛機的時候她簡直都要蒙圈兒了!即使帶著墨鏡她依然覺得那一堆的閃光燈的光芒太過強烈,咔嚓咔嚓的聲音更是讓人懷疑身處的位置不是尼斯機場而是新聞現場發佈會。萬萬沒想到法國的記者也會這麼熱情的瑪格麗特都快要淚流滿面了,簡直失策!

“瑪格麗特,你對《天使艾米麗》進入主競賽單元怎麼看?”

“瑪格麗特,你對拿到這次的最佳女演員獎有信心嗎?”

“瑪格麗特,聽說你在拍攝電影的時候跟男主角假戲真做,這是真的嗎?”

“瑪格麗特,你會繼續跟法國導演合作嗎?”

“瑪格麗特,你覺得能打敗妮可·基德曼獲得最佳女演員嗎?”

.....

成排的話筒跟問題還有不斷的拍照聲讓瑪格麗特覺得她好像又回到了好萊塢那個娛樂至死的地方。看來戛納這幾年的商業化讓這個電影節除了在國際上面擴大了影響力之外,也讓本土的娛樂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當然,也許僅僅只是在電影節舉行的這段時間而已。但無論如何,瑪格麗特覺得單靠著自己是走不出去了,因為今天機場裡面根本沒有別的明星來為她吸引火力!

還好哈特兄弟,嗯,是那對雙胞胎飛機師及時伸出了援手,聯合了來接瑪格麗特的讓·皮埃爾·熱內在一堆的話筒跟問題當中拯救了瑪格麗特,一路充當暫時的保鏢,將這個被人圍攻的小可憐安全的送到了車上。

發動了車子離開機場之後幾個人才松了一口大氣,終於擺脫了這群可怕的記者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倒是瑪格麗特感到十分疑惑,《天使艾米麗》這部片子現在還沒有上映,為什麼這些記者們會對她這麼熱情?

這個問題得到了熱內的一個苦笑。

拜瑪格麗特所賜,這一版本的《天使艾米麗》在製作上面因為得到了多方面的贊助而更加精緻仔細,再加上演員實在是將人物詮釋的太精彩,熱內在後期制作的過程中忍不住興起了將電影在戛納電影節上面進行首映的心思,而他的這種心思也得到了投資公司的認可,所以這部電影才會一直沒有上映而是直接拖到了現在。

別說搞藝術的人沒有商業頭腦,熱內絕對是一個在藝術上跟商業上都非常有腦子的導演。

如果《天使艾米麗》在戛納電影節上面拿到了獎項的話勢必會增加影片的影響力。縱然沒有奧斯卡對影片票房的加持力度那麼大,但歐洲三大電影節上面獲獎的影片也是從來都不愁賣的,區別在於賣出的價格有高有低而已,熱內是打著拿獎讓電影賣出去的價格更高的主意。

更何況這片子的主演是奧斯卡影后,還是一個在商業電影上面都非常有作為的影后,她的作品在世界範圍內都很有影響力,沒見這部電影連配音都有好幾個版本嗎?英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熱內早將眼光瞄準了法國以外的市場。要是《天使艾米麗》在戛納上面也能斬獲一個獎項的話這片子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北美都會賣出一個讓人十分滿意的高價。這種誘惑你讓一個有野心的導演怎麼抵抗?

但前提是獲獎!沒得獎的話《天使艾米麗》當然也會賣的不錯,但肯定沒有得獎之後的價格高,影響力也沒有拿到獎盃高。

戛納電影節近年來的商業化讓熱內本來十分有把握讓電影獲得一個主競賽單元的獎項,再加上本屆戛納的評審標準是“感性重於知性”,還有什麼會比一個法國姑娘透過自己的努力從一個孤僻內向的女孩兒變成一個收穫了情的姑娘更符合這個標準的嗎?

還真有!那個澳大利亞的導演巴茲·魯赫曼帶來的《紅磨坊》給了熱內重重的一擊!

看完了預告片跟劇情介紹之後熱內差點兒沒掀桌子,媽蛋,這是來砸場子的吧?是吧?

同樣的色彩絢爛,在顏色上面的運用登峰造極;同樣的風格復古,讓觀眾忍不住會沉迷於過去的時光之中;同樣的是關於情的電影.....兩部電影簡直撞梗太多!

區別在於一個是情浪漫喜劇,另一個是情悲劇,他的電影裡面女主角最終找到了自己的情,魯赫曼的電影中女主角則是在找到自己的情之後掛掉了,為電影又蒙上了一層悲劇色彩。種種比較簡直讓熱內心塞的要命。

唯一能夠安慰自己的是自己電影中的女主角無論是長相還是演技都比《紅磨坊》中的妮可·基德曼強。

可是現在《紅磨坊》這部來自好萊塢的歌舞大片成為了電影節的開幕影片,這讓熱內有種不好的感覺。吉諾·雅各布近年來一直大力推行戛納電影節的商業化,本屆電影節居然還有像是《怪物史萊克》這種完全商業化的動畫片參加競賽,他很懷疑對方會不會為了討好好萊塢,加大電影節的影響力而強行推《紅磨坊》上位,這簡直讓熱內都快要鬧心死了!

但是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跟瑪格麗特這個同樣來自好萊塢的姑娘說?而且那個巴茲·魯赫曼還跟她合作過兩次,第一次合作將她推上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寶座,第二次合作鞏固了她票房巨星的地位,在這姑娘面前說人家不好也太那什麼了。

所以熱內只能暗自嘆氣,委婉的跟瑪格麗特解釋了一下其中的內情。

“我們的電影有個勁敵,《紅磨坊》,你知道的,妮可·基德曼跟伊萬·麥克格雷格主演的情悲劇,講的還是十九世紀的法國巴黎的故事,在競賽上面天然的具有優勢。再加上戛納最近幾年一直致力於將自己的影響力推廣到全世界,在獲獎影片的選擇上面也更加商業化,我很擔心《天使艾米麗》會因此而沒有收穫。”

雖然每部電影後面都會有公關跟私下的交情在推動,畢竟戛納的評委總共才十個人,不像是奧斯卡那種幾千人在做評選,很容易會受到各方面的影響。熱內自己透過他在法國的人脈跟公司本土的性質原因得到了好幾個法國評委的支援。但架不住吉諾·雅各布這老家夥在背後的操縱啊!

他要是一心想要將戛納的影響力推廣到好萊塢而對《紅磨坊》讓步的話別人也阻止不了他,畢竟他才是這個電影節後面的真正大佬。

“《紅磨坊》?”瑪格麗特眨眨眼,她還真不知道這部名片居然參加過戛納電影節,對這部電影最大的印象也是妮可·基德曼因為這片子拿到了一個奧斯卡的提名以及因為拍攝這部電影跟伊萬鬧出來的緋聞。沒想到現在居然能讓熱內這麼發愁,那麼在電影節期間一定要去看看。

不過看到這麼發愁的熱內,瑪格麗特還是安慰了他,畢竟同時作為導演跟製片人他在這方面的壓力確實很大,電影要是不賺錢的話他沒辦法讓別人繼續投資自己的下一部電影,那麼籌備了好幾年的電影也要繼續拖下去。這真的是挺愁人的。

“別擔心,讓,要相信你的自己的才華,更何況這裡是法國,《天使艾米麗》要比《紅磨坊》有優勢多了。”瑪格麗特說,

她這句話倒也不是純粹的安慰,法國人一向驕傲而又排外,《紅磨坊》這片子可不是他們本土出產,無論是導演還是演員還是製片公司,一水兒的好萊塢標準製造。以法國人向來瞧不起好萊塢商業流水線的習慣跟戛納的一貫審美標準來看,這片子未必能夠在電影節上面拿到想要的獎項。

而且她才不相信熱內沒有靠著自己在法國根深蒂固的人脈們對評委施加影響。看看今年的電影節評審團的人選們,十個人評委裡面有四個是法國人,剩下的六個人裡面分別是來自瑞典、英國、義大利、突尼西亞、美國,中國臺灣。這些來自不同地方的評委們都是獨身一人,他們怎麼跟四個人的法國本土評審人員比?

瑪格麗特搖了搖頭,無論是從哪個方面來說,《紅磨坊》這片子都沒有什麼戛納的獲獎相,熱內純粹是杞人憂天,只不過是當局者迷而已。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