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始於148,改組於171又稱metball的慈善晚宴在早前是由美國版《vogue》和《baaar》兩本時尚雜志輪流舉辦,但在15年被安娜·溫圖爾接手之後,現在已經逐漸發展成為美國版《vogue》的年度活動。

而每年的metgala都是由《vogue》和一位贊助商共同承辦,今年的承辦商是剛剛完成了伊芙·聖羅蘭跟亞歷山大·麥昆兩個品牌收購的老牌奢侈品gucci。別人不知道gucci屬於誰,但安娜·溫圖爾卻是知道的。從莉莉安的時代開始,紀梵希一直是她最大的贊助者跟最好的合作伙伴,到了瑪格麗特的時代,這個範圍擴大到了gucci,現在又帶來了伊夫·聖羅蘭跟新銳品牌亞歷山大·麥昆,更不用說這兩個gucci旗下的品牌跟紀梵希還包下了幾桌metgala的席位。衝著這些,瑪格麗特這個大老闆都得到場捧場。

“ok,安娜,你可真是會說服人。我會準時出現的,捐款我也不會少的。”被安娜·溫圖爾這麼一說她自己都覺得不去參加這場慈善晚宴是一種罪過了。所以說成年什麼的,有利有弊啊,往年她都是藉著自己未成年的名頭而拒絕各種酒會跟party,現在這個擋箭牌已經失去了效用。雖然她依然可以拒絕大多數的社交活動,但有些熟人和關係好的朋友的邀請卻總要給人幾分面子。這大概是群居動物的悲哀。

“那我等著你的出場,順便說一句,你可以從現在開始訂做禮服了,我期待著你的驚豔開場。”安娜笑笑。

gala在入場順序上面有著極為明顯的分層,根據各種情況可以分為四種:

1.受主辦方邀請的a級大咖

.受設計師邀請的名人

3.受購買桌位的品牌邀請的名人

4.vougue員工邀請的名人

瑪格麗特毫無疑問是第一種,安娜本人也很期待瑪格麗特的到來。紐約是她的主場,同時也是瑪格麗特的主場,想必到時候晚宴的捐款金額會更上一層樓。而且這是瑪格麗特成年後的第一次公開參加這類活動,她拒絕了克利翁跟國際名媛舞會但卻選擇了metgala,安娜忍不住又露出了一個微笑,這很好,不是嗎?

瑪格麗特看了一眼安娜的笑容,她其實大概知道對方為什麼會這麼高興。不過對此她也沒什麼意見,有些事情安娜並不知道,她不但拒絕了克利翁名媛成年舞會跟國際名媛誤會還拒絕了維也納成人舞會。電影裡面演戲那是工作跟好,但如果生活中不但要演,還要作秀給別人看的話還是算了吧,她已經不需要這些來為她的生活增添光彩了,再說了,參加個舞會居然還要排練?

瑪格麗特對此持保留態度,兩輩子她都沒幹過這事兒,為了取悅別人而委屈自己從來不是她的生活態度,有那時間她都不如去溜詹姆斯!

況且那些舞會除了外界的品頭十足還能帶給她什麼呢?曝光率?她不需要。朋友?還不如她在學校裡交的靠譜,只見上那麼幾面能交到什麼真正的朋友?又不是小孩子,能夠透過克利翁稽核的女孩子都不是省油的燈,大家心裡面都有算計,瑪格麗特並不想要給自己增加額外的負擔。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她的所有財富都由基金會來執行,自有其軌道,用不著她去擔心,更不用說一群年紀輕輕的少女又怎麼會成為她的合作伙伴,難道要她去跟這些人談電影投資嗎?維持家族聯絡絡?這個更不靠譜,不說休斯家根植於美國本土已經幾十年了,要開闊家族絡也是去參加紐約上東區的那些商業人士舉辦的各種晚宴,算是要進行這種社交也輪不到她被拖去做苦力,霍華德還擋在前面呢。而且她本身的發展方向也不是名媛,這些舞會對她更沒有吸引力了。

總體來說這些舞會除了消耗她的精力根本沒有別的用處,還要面對一群的陌生人言笑晏晏虛與委蛇,她去幹嘛?抖m嗎?

瑪格麗特是個很實際也很冷靜的姑娘,這種對她只有壞處沒有好處的事情除非是腦子進了水了她才會幹,心累,身體也累。至於安娜的慈善晚宴,她最開始也是不想去,但作為大老闆她總得給自家的企業捧捧場,雖然別人不知道,但當家的創意總監知道啊。metgala被稱為時尚界的奧斯卡,是時尚界的年度盛會,到時候最著名的時裝設計師都會收到邀請。等到“蔚藍深海”控股的各家奢侈品牌的創意總監一聚頭,發現了自家的大老闆居然拒絕了邀請,呵呵,她一點兒都不想要去想象那個畫面有多美!

而且安娜是她的朋友,也幫過她的忙,互惠互利嘛,所以綜合了種種的考慮,瑪格麗特決定還是去參加這次的晚宴。即使是作秀她也要做的有意義一點兒不是嗎?

之後安娜·溫圖爾並沒有再談起關於慈善晚宴的事情,轉而提起了另一位人物,喬安娜·羅森堡。

“很有潛力的小姑娘,在服裝設計上面很有潛力,我想她一定沒告訴過你她的最終目標是積累足夠的經驗最後創立一個自己的品牌。”安娜笑得頗為意味深長。

這個女孩兒雖然在手段上面還有些不成熟略有欠缺,但對時尚的敏銳度卻是超過了很多她的同僚們,從她的設計圖來看她在這方面可以算得上是個天才式的人物了。她的想象力足夠豐富並且不受侷限,經常會畫出一些令人驚豔的作品。而她現在已經不是安娜的助理了,反而轉到了別的部門。對於有才華的人她不介意提攜一把,或許過個一段時間她還可以幫這個姑娘寫一封推薦信讓她能夠以非常優秀的成績成為另一家時尚雜志的主編也說不定。

瑪格麗特訝然,她還真沒想到這位女士居然是想要走薇薇安·王的路線,不過能夠得到安娜的這種評價說明她在這方面是真的有實力,難道跟她認識的湯姆都不太正常一樣,她認識的喬安娜也都是各自領域方面的天才?

“那確實很不錯,她是個努力上進的人,或許以後會創造出自己的輝煌也說不定。”瑪格麗特對此並沒有太過在意,她們只是點頭之交,背後也是利益的交換,不值得她去關心。

“你可真是....”如果不是顧忌形象,安娜·溫圖爾都要翻白眼了。

“難道你沒有想要做個風險投資?羅森堡小姐的作品不僅僅是在藝術性上面非常有創造力,在實用性上面也非常務實,她的作品完全找到了一種藝術跟商業的平衡,她是不會在時尚界籍籍無名下去的。最晚不超過五年,她一定會闖出點名頭。雖然說好的設計師從來不缺,但頂尖的設計師也不多,梅格,別錯過這個人,她完全能夠成為另一個多納泰拉·範思哲。”安娜·溫圖爾對喬安娜·羅森堡下了一個評判。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哇哦,這個評價真高啊。瑪格麗特眨眨眼。自從詹尼·範思哲17年遇刺身亡之後他的妹妹多納泰拉·範思哲成為了這個品牌的掌舵人,雖然時間尚短,風格也不穩定,但多納泰拉無疑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設計師,她的作品細膩,年輕、鮮活與性感,在詹尼過世後撐起了這個輝煌的品牌。能夠被安娜這個時尚教母稱讚為下一個多納泰拉·範思哲可見喬安娜·羅森堡的潛力。

“那又怎麼樣呢?安娜,人無法收集世界上所有優秀的事物。算我願意做一筆風投的買賣,這位女士也不一定會接受。跟多納泰拉·範思哲一樣,她也拒絕讓出自己的控股權,羅森堡小姐是位非常有計劃跟謀略的女士,如果她想要一份來自外部的資金的話她會放出訊號的。”瑪格麗特不在意的說。

時尚界的優秀人才那麼多,哪裡能夠全部蒐羅到旗下?她還挺喜歡約翰·加裡亞諾的設計風格呢!但人家現在在迪奧混得好好的,肯定不會跳槽啊,再說了,算他想要跳槽,瑪格麗特又不插手公司的運營,到哪裡去找一個合適的職位給他?難道讓他去當一個普通的設計師?瑪格麗特覺得還是不要亂開玩笑為好。她對喬安娜·羅森堡的態度也是這樣,這位小姐的野心從第一次見面起擺在了臉上,當時她以為對方是想要在做另一個安娜·溫圖爾,但是沒想到她的想法截然相反,或許她想做的是另一個加布裡埃·香奈兒才對。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瑪格麗特不介意幫她一把,她喜歡有才華的人,也不希望那些才華被埋沒,不過其他的還是算了吧,這種事情要講究個你情我願跟緣分。況且真的想要達到多納泰拉的成羅森堡小姐還要熬上好幾年,甚至是十幾年也說不定,到時候再說到時候的事情吧。

“好吧,好吧,你總能說服我。”安娜舉手投降,她也只不過是提個醒而已。

時尚界跳槽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往往因為設計風格不合都能造成設計師離職,更不用說創作理念跟品牌的分歧造成的分手了。很可能一個設計師在找到合適自己的品牌之前已經換了好幾份工作,而且一個品牌的設計師也不一定總會留在這個品牌裡面,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卡爾·拉格菲爾德。多蒐羅一些設計師只不過是為了品牌儲存人才而已。既然瑪格麗特不在意的話也無所謂,反正離那位羅森堡小姐成大器還有段時間呢,誰知道中間會發生什麼事情?

安娜在跟瑪格麗特聊完之後離開了小客廳去跟別人敘舊了,作為《vogue》的主編她也是需要維持住人脈的,要不然怎麼保持住自己的地位?單靠才華?又不是童話。

倒是瑪格麗特自己,想到明天一早要飛回紐約,晚上要繼續參加家裡的宴會頭疼。不過值得安慰的是二月十四日她的生日當天亞歷山大會回來陪她,這點已經足夠讓她開心的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