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克拉科夫的訪問應該說基本達到了目標,首先,威廉瞭解了哈布斯堡帝國內部各方勢力在巴爾幹問題上的立場;其次,對於波黑地區的分化政策得到了匈牙利首相的支援;第三,就分解義大利問題和約瑟夫皇帝基本達成了一致,現在就差條約到期後撕破臉皮動手了。WWW.tsxsw.COM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唯一的遺憾就是,哈布斯堡方面依然幻想著依靠塞爾維亞實現東擴的野心。而在威廉的棋盤上,塞爾維亞是一顆必須捨棄的棋子。

國內方面,戈爾茨歸來後便接手了中央軍的編練工作,同時對於東方問題的討論也因為他本人的參加而變得更為深入。

在一份由他起草,瓦德西聯署的條陳中,戈爾茨將軍再次表達了扶持土耳其,開啟通向波斯灣陸上通道的計劃。

歷史上德國的東方政策就是以戈爾茨的計劃為藍本制訂,其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不是凡爾登計劃拼光了德軍的兵力,那麼德軍在1916年很有可能拿下烏克蘭,從而和土耳其軍隊會師高加索。

如此一來,英國的勞倫斯在阿拉伯很難成功,倒是德國在伊朗的“勞倫斯”們卻更容易獲得外交上的突破。

一旦德國掌控了中亞,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架在英屬印度的頭上,那麼戰爭一定會以對德國有利的形式收場,因為美國不參戰,以英法的實力無論如何都無法擊敗德國陸軍。

問題是,現在距離1914年還有20多年的時間,當歷史軌跡本身已經發生變化,那麼這種刻舟求劍的做法是否會南轅北轍呢?

威廉自己也不知道。

在巴爾幹的五個國家中,希臘和土耳其,保加利亞和土耳其都是死敵,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則和匈牙利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這就意味著德國在交好土耳其的同時,也就站在了希臘和保加利亞兩國的對立面。同樣,支援匈牙利也就必然得罪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

如果這些還不是最重要的,那麼土耳其政權內部的不穩定則是另外一個致命的原因。

法國在土耳其擁有大量的貸款,英國則擁有規模龐大的對土貿易,土耳其政府的財政基本是在法國人的控制之下。掌握國家行政機器的高層官僚大部分也來自於英法兩國所支援的買辦階層。

世紀之交的那段時期,土耳其蘇丹本人和部分陸軍高層軍官是德國的堅定支持者。

前者希望藉助德國的力量排擠法國和英國,以更好的施展“拜佔庭式”外交,後者則是戈爾茨帶領的德**事代表團苦心經營十幾年的結果。

不過即便如此,1912年自由黨組閣後,親英法的買辦勢力和軍隊中的自由派軍官還是掌握了政府的權柄,以至於當時建造兩條戰列艦的合同全交給了英國船廠。

而後德土兩國在鐵路和貿易等很多問題上發生爭吵,關係驟然緊張,德國駐君士坦丁堡大使馬沙爾在給柏林的電報中說道:他對於局勢的發展幾近陷入絕望。

如果沒有1913年青年土耳其黨的二次政變,曾擔任土耳其駐柏林大使館武官的恩威爾將軍依靠大規模殺戮建立起威權統治,那麼土耳其在一戰中如何站隊還是很難說的。

威廉和戈爾茨政策的共同點在於都認為開啟東方的通道很重要,不同的是,戈爾茨主張支援土耳其,而威廉則主張支援保加利亞和希臘。

以當時的情況看,土耳其的歐洲部分面積依然不小,而且還保留著保加利亞宗主國的名義,實力比希臘強大的多。而且土耳其士兵的堅韌和強悍也是戈爾茨十分看重的。

此外,威廉政策還有一個難以實施的問題。

當時的希臘國王喬治一世來自丹麥王族,靠英國的支援得以上位,妻子則是俄羅斯的公主。英國自19世紀早期就不斷支援希臘反抗土耳其的統治,偉大的詩人拜倫捐出全部財產並戰死在愛琴海,所以希臘中產階層知識分子和上層社會普遍和英國親近。英國在當地的貿易壟斷也是其他國家難以撼動的。

“陛下,我們能理解您支援希臘的原因,但是目前看還不現實,而土耳其才是我們通向東方的鑰匙。”在專門就東方問題召開的御前會議上瓦德西堅定的說道。

以瓦德西為代表的總參謀部和以荷爾斯泰因為代表的外交部政策委員會都贊成加大在土耳其的投入,使其成為德國的未來盟友。瓦德西還建議威廉在合適的時候訪問君士坦丁堡和耶路撒冷,向全世界的回教徒宣揚德國的友誼。

不過,外交部倒是認為在土耳其的經營應該徐圖緩進,否則必然會惹怒英國人。

“英法兩國在土耳其擁有廣泛的利益,現在俄國勢力退出巴爾幹,他們必然會想盡辦法阻止我們在當地擴張勢力。若是急功冒進怕會得不償失的。”荷爾斯泰因提醒瓦德西道。

“瓦德西伯爵,你並不完全理解我支援希臘的原因,希臘未來的王后是我妹妹這一點雖然重要,但是作為民族國家的希臘,其政權的穩定性要大大高於土耳其。我們無論支援哪個國家,其實都是支援該國的一個階層或者一股勢力而已,即使我們在土耳其的投入再多,該國的親英法勢力都不會加入我們的陣營。這種政治不穩定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我們必須正視。另外,我還要提醒各位,我國在土耳其的擴張很有可能會使英法再次接近,這將使我們在《法蘭克福條約》的成果化為烏有。”

“陛下,如果無法打通東方的道路,那麼我們又該向何處擴張?我始終認為在非洲的開拓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在海外的利益越多,就越要仰賴英國的保護。除非有一天我們的艦隊能夠戰勝英國皇家海軍,但這顯然並不現實。”瓦德西皺著眉說道。

“瓦德西伯爵,德意志陸軍的確是世界第一,但是如果我們的海軍能發展到法國的規模,那麼法德聯手就不再懼怕英國人了。所以,我個人的看法是儘量維持巴爾幹地區的現狀,在大部分問題上和法、奧兩國協調立場,並趁此機會加速海軍的建設,和法國攜手開拓海外殖民地。英國不懼怕德奧甚至德俄同盟,但是絕對會懼怕德法同盟,當兩個先進的工業國家達成一致,那麼我想在大多數時候,英國會在一般問題上做出讓步。”海軍大臣霍爾特說道。

他站在擴張帝國海軍的邏輯上,既不同意陸軍和外交部的政策,也不同意威廉的政策,而是自己提出了一個保持巴爾幹現狀的新政策,這和哈布斯堡帝國的政治家們倒是很默契。

“霍爾特局長,您這是先有果後有因的邏輯吧,為了擴張海軍而不得不保持巴爾幹現狀才是您的真實想法。不過我要提醒您,英國的財力比我們要雄厚,當我們造船的時候,他們的工人也不會閒著,軍艦都是吞噬金幣的怪獸,一旦展開軍備競賽,您認為法德兩國加起來是英國的對手嗎?更何況,法國未必不會有自己的小算盤。”瓦德西反駁道。

一桌人整整討論了一天也沒得出個最終的結論,討論到最後的時候,威廉和霍爾特的想法趨於一致,而瓦德西和外交部達成妥協。

這種局面下,謝林首相開始出來和稀泥,他用手絹擦了擦眼鏡,然後重新戴好,慢條斯理的說道:“其實擴充在土耳其的勢力和維持巴爾幹現狀並不矛盾,而瓦德西伯爵也認為發展帝國海軍是十分必要的,至少我們的艦隊應該具備全面壓制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的實力,而目前顯然還很不夠。所以,我建議不妨採取一個折中的政策,在不激怒法國的情況下,拓展帝國在土耳其的勢力,並維持巴爾幹現狀,同時積極發展海軍,在海外殖民地的開拓上和法國積極合作。”

最終,各方均同意了謝林首相的建議,拿出了一個看似最好,其實是最壞的“東方和海洋”結合的新政策。這使德國錯過了在第一時間支援保加利亞做大,簡化巴爾幹局勢的機會。

威廉對此也是無奈,謝林首相的面子他必須要維護,這其實也是在維護他自己。更何況,面對已經深刻變化了的國際形勢,威廉也不能確定自己的方案就是最好的。

無論如何德國當前的局面都是不壞的,先走一步看一步吧!威廉心想。

 dian.com>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a><a>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a>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