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吞併阿爾巴尼亞的輝煌戰果,義大利外交大臣齊亞諾正式向德國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提出意見,希望就兩國關係重新進行定義,用以應對未來兩國在發展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齊亞諾提出的意見自然引起了裡賓特洛甫的重視,並迅速轉交給了魯道夫·赫斯,緊接著赫斯便召集他的各個部長們開始商議這件事情。

當赫斯將意大利人的想法告訴這些部長和元帥們的時候,恰好軍方正在爭論關於但澤走廊的問題。

德國最高統帥部總參謀長兼臨時統帥威廉·凱特爾作為除魯道夫·赫斯之外的德軍最高級別軍官,對於但澤走廊的問題上所持的態度跟大多數德國將軍是一致的,德**人有義務並且必須奪回原本屬於德國的但澤走廊,只有拿回但澤走廊,德國才是一個真正完整的國家,才不是被人強行將國土分割開的破碎帝國。

但是將軍們都非常清楚,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德國先後吞併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如果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再強行吞併但澤走廊,那麼英國和法國一定不會坐視不理,那麼到那個時候,戰爭就一定會爆發!

如果戰爭爆發,一個全新的德國和義大利同盟,勢必會對德國將來的戰爭產生積極的影響,即便是這個義大利看上去有點弱。

所以,軍方此時對義大利方面提出的意見舉雙手贊成!

有了軍方的全力支持,接下來的事情基本上就沒有太大的懸念了,赫斯很快便做出決定,同意齊亞諾的意見,並邀請義大利元首墨索里尼訪問德國,對具體事宜進行磋商。

5月7日,應德國國家元首赫斯的邀請,墨索里尼正式開始出訪德國,雙方達成初步協議。

5月22日,在德國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和義大利外交大臣齊亞諾的主持下,《德意鋼鐵協定》正式簽署。

“1)締約國一方的安全或重大利益受到外來威脅時,另一方將給予政治上和外交上的支援;

2)如果一方捲入戰爭,另一方將給予陸海空軍事支援;

3)締約雙方保證一旦能共同作戰時,如締結停戰協定或合約,彼此必須完全一致;

4)為保證履行上述義務,兩國決定在軍事上和經濟範圍內加強合作,並設立常設委員會。”

條約的簽訂讓德國和義大利正式從一個政治同盟變成一個徹徹底底的軍事同盟關係。

德國和義大利在正式締結條約之後,英國和法國幾乎瞬間就如臨大敵,所有的人都知道這是兩個瘋狂冒進的國家,現在這兩個由瘋子統治的國家,從原本的政治同盟變成了軍事同盟!

如果說這兩個國家真的打算老老實實的,只是為了自保,那估計只有傻子才會相信了!

果不其然,在簽訂《鋼鐵協定》短短一天之後,德國國家元首魯道夫·赫斯就正式向波蘭提出要求,要求波蘭歸還原本屬於德國的但澤走廊!

這樣的事情自然而然的被波蘭當局斷然拒絕,如果失去但澤走廊,就意味著波蘭將要失去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僅有的出海口!

但是魯道夫·赫斯強硬的態度讓波蘭當局非常擔心,他們擔心德國政府還會採取之前對奧地利或者捷克斯洛伐克一樣的手段,不但會吞併但澤走廊甚至有可能會威脅到整個波蘭的國家安全。

旋即,波蘭變向英國法國提出保護,尋求兩國的庇護。

作為回應,英國首相張伯倫當即發表聲明:一旦波蘭陷入戰爭,波蘭的領土遭受到入侵,那麼英國將一定會舉全國之力對波蘭提供支援,並立即出兵懲罰膽敢威脅波蘭安全的國家!

這是張伯倫從一個綏靖主義者開始轉變的第一步,但很顯然,他這一步走的有些誇張,不但說出來這樣的言論,甚至還要求整個英國開始做戰爭準備,英國各地都在挖掘防空洞以及加緊訓練。

然而,這一切並沒有讓德國停止腳步,現在的德國早已經不再懼怕戰爭,甚至有些渴望戰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們非但沒有因為英國的反應而害怕,反而立刻就制定了一個絕密的代號為“白色方案”的作戰計劃,而這個作戰計劃,針對的就是波蘭!他們就是要用武力打下波蘭!

德國元首魯道夫·赫斯在看過方案之後,甚至要求德**方必須做到能夠在當年9月1日之後的任何時間內,德**隊都能夠立刻執行該作戰方案!

赫斯的言論已經等於是對德**方明確表態:戰爭爆發的時間就在9月1號,在那天之後,德國將會成為一個真正擁有完整版圖的國家!

雖然作戰計劃是絕密的,但德國的備戰卻並不是絕密的,從赫斯決定對波蘭發動進攻的那一刻開始,整個德國的國家機器就開始瘋狂的開動了起來,所有的軍工廠開始開足馬力生產武器裝備,德**隊也開始加緊訓練,整裝待發!

張伯倫顯然沒有想到,在自己發出如此措辭嚴厲的宣告之後,德國仍然在整軍備戰,所以,此時的他必須要尋找一切其他的方式來制約德國!

不管他的手段能夠讓德國放棄以戰爭手段解決但澤走廊問題,他也得想辦法讓戰火遠離英倫三島!

此時,他想到了東方的蘇聯!

那個全世界僅有的社會主義共和國!

********領域的鬥爭從共產國際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展開,資本主義跟社會主義註定是水火不容的!雖然張伯倫知道他討厭蘇聯,甚至無數資本主義國家都將蘇聯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但他這個時候必須得去尋求蘇聯的幫助!

一旦蘇聯答應同自己結盟,這樣不但可以制約德國,而且還可以引爆蘇聯跟德國之間的矛盾,禍水東引,一次性解決掉兩個大敵,這對於英國來說,絕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然而,當張伯倫做出這個舉動的時候,他似乎忘記了一個問題,曾經,蘇聯無數次尋求與英國締結同盟,但都被英國政府無情的拒絕了,而此刻,他再去尋找蘇聯,以斯大林的脾氣,他真的會同意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