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兵之後,當德軍部隊正在收拾巴黎以東的殘餘法軍的時候,夏爾·戴高樂帶著丘吉爾那幾乎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英國將永遠同法國站在一起’的承諾,飛赴新的法國首都波爾多。

然而,剛一落地,戴高樂顯然就遇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保羅·雷諾已經辭去了法國總理的職務,現在政府的負責是亨利·菲利浦·貝當這位主和派的領袖人物。

甚至,當戴高樂走下飛機的時候,他得到的第一個訊息,竟然是貝當已經派人向德國請求議和並且已經命令所有的部隊停止抵抗了。

戴高樂沒有離開機場,他已經重新下了決心,現在的法國已經不是他所希望的法國了,他永遠也不想看到法國淪為一個德國人的僕從國,偉大的法蘭西帝國可以失敗,可以輸掉戰爭,但絕對不能輸給德國人,更不能在明明還有幾十個師的時候就選擇放棄抵抗,向德國人求和!

重新登上飛機,在顛簸中,這位‘法國英雄’再度飛上天空,直奔英倫三島,他發誓,總有一天他會帶著他的隊伍回到法國,他還要把德國踩在腳下。

飛回倫敦的第一時間,戴高樂就請求丘吉爾幫他安排一次演講,然後將演講的錄音想辦法傳遞到法國境內。

沒有經過什麼準備,這位法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便直接開始了錄音。

“根據我所知道的事實,當我說法國還沒有失敗的時候,請你們必須相信我!請依舊生活在法蘭西土地上的不管是軍官、士兵還是平民百姓,請你們與我取得聯系。不管發生什麼事情,請你們一定要相信我。不管發生什麼事情,法國的抵抗之火絕對不能熄滅,法國的希望之火絕對不會熄滅!”

然而,他的這份錄音顯然並沒有在法國境內得到廣泛的傳播,貝當政府為了表示和談的誠意,當即宣佈戴高樂為叛徒,聲稱戴高樂為了個人的利益想要出賣整個法國人的利益,想要讓法國民眾整日與死亡相鄰。

其實,即便是貝當並沒有專門讓人截住錄音的傳播,也沒有宣佈戴高樂為叛徒,現在的戴高樂也實在是翻不起什麼浪來了。

歷史上的戴高樂的的確確是個人物,他領導的自由法國在諾曼底登陸中扮演了不小的角色,但那僅僅只是歷史上的戴高樂,而不是現在的戴高樂。

歷史上戴高樂的起並不低,因為他在飛抵倫敦之後,立刻就獲得了從敦刻爾克大撤退中來到英國的十萬法**隊和三萬多比利時軍隊的指揮權,而且他還獲得了英國人甚至美國人的全力武裝。

可問題是現在的戴高樂有什麼?

敦刻爾克的奇蹟沒有發生,在英倫三島上,沒有哪怕一個法**人,他隻身孤零零的前往法國,他也不可能得到丘吉爾或者羅斯福的全力支持。

羅斯福現在完全是一副坐山觀虎鬥的態度,他恨不得英法德蘇四個國家全部垮臺,然後美國坐收漁翁之利。

至於丘吉爾,好吧,此時的丘吉爾不過是把戴高樂當成一個象徵,用來籠絡他的支持者,告訴他的支持者他們的盟友還在繼續戰鬥而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實際上,丘吉爾自己也在面臨著嚴重的困擾。

在哈利法克斯的煽動下,英國民眾對這場戰爭的看法早就已經嚴重兩極分化了,一部分人堅定的支援著丘吉爾,支援他把這場戰爭繼續打下去,他們痛恨德國。

可另外一部分人早就已經把矛頭對準了曾經的盟友法國,在他們看來,如果不是法國人非要捆綁住英國,幾十萬英國遠征軍也不會死在完全與自己的國家沒有一毛錢關係的戰爭當中。

好吧,貝當已經提出了議和的要求,並且已經命令部隊停止抵抗,這樣的命令讓德**人也失去了繼續進攻的興趣,既然想要和談,那就坐下來談吧。

可海德裡希最先等到的竟然不是法國人的談判特使,而是墨索里尼......

墨索里尼現在可是比貝當要著急,他沒想到法國人竟然就這麼輕易的投降了,他的義大利軍隊還沒有真正在戰場上發揮出戰鬥力,如果這個時候德法之間談判,那麼意大利人能夠獲得的利益就會屈指可數,甚至都有可能什麼都得不到,所以,墨索里尼此行不是來與自己的盟友商議具體給法國人提出什麼條件的,反而是希望戰爭繼續打下去。

至少得等他的義大利軍隊打上一兩場勝仗吧,即便是不能佔領法國多少土地,也總不能讓法國人的軍隊還在自己的地盤上的時候與他們談判吧。

不過,海德裡希透過這一仗算是徹底看透了意大利人。

他才不會給墨索里尼機會,回想起曾經李凌告訴自己的那句關於義大利的評價,海德裡希愈發相信,絕對不能等了,就義大利軍隊現在這個樣子,恐怕自己永遠也打不完法國了。

因為當德**隊佔領法國全境的時候,人家法**隊也佔領了義大利全境了......

但是作為軍事盟友,海德裡希又不能把話說的太難聽,畢竟要照顧一下這個盟友的面子問題,而且,雖然義大利在戰爭中的表現實在是太讓人失望,但義大利海軍還是可以的,另外還有就是,作為軍隊中必不可少的甚至有些奢侈和短缺的麻醉藥品——杜冷丁的生產原料大麻的唯一供應國,德國這個時候顯然還是有需要用到義大利的地方的。

“戰爭是肯定要停止的,你們被法國人佔領的地方,我會讓法國人全部歸還回去,另外也會讓他們給予你們一部分賠償。這是我能夠給的最大的優惠了。墨索里尼先生,你要看清楚形勢......”

海德裡希的‘看清楚形勢’這短短的五個字,讓墨索里尼像是吃了一隻臭蟲一樣渾身難受,可是他卻只能憋著,因為他別無選擇,海德裡希的意思已經如此明顯了,如果自己還要提出什麼要求,怕是會徹底激怒海德裡希,那對於義大利來說,絕對是得不償失。

送走墨索里尼,海德裡希立刻把李凌給找了過來,談判這種事情,還是讓李凌親自出手比較好。

當初李凌與蘇聯人的談判,所有的人都看不懂李凌為什麼會弄一些看上去吃虧的買賣,但最終的結果卻證明那才是最正確的!

這種關乎德國未來發展的事情,這樣重量級的談判,絕對需要李凌親自出馬,除了李凌本人之外,海德裡希相信再也不會有人能夠弄懂李凌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