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靖遠號星艦正停泊在地球上空,巨大星站的外側,一條纖細的金屬支架,將星艦和空間站連接成一體,不僅僅起到了固定的作用,而且也方便了人員物資的往來,避免了傳送器所產生的巨大能量損耗。額爾德木圖和卡爾查克肩並肩,行走在寬敞明亮的走廊中,由一名身材嬌小的歐洲女子引領著:這位是來自法國(地區)的麗璐波拿巴中校,靖遠艦艦上的首席醫療官,也是負責帶領兩人參觀並為他們介紹這艘星艦的引路人。此時,她回過頭,非常欣喜地看著眼前的一切。

聯邦星站中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熱鬧。今天是靖遠號星艦最後的除錯與試航,如果星艦狀態允許,她將會直接前往預訂的位置,和早已等候在那裡的特混艦隊匯合,最終一同進入通往百萬光年以外的道路。麗璐將雙手背在身後,一步一跳地行走著,速度並不算快,不過也叫跟在後面,對於每一件事情都充滿好奇的卡爾查克吃盡了苦頭。在星站博物館參觀結束之後,三個人坐上了提前就已經準備好的穿梭機,離開太空港,前去欣賞靖遠艦的全貌。

“靖遠艦,”麗璐向兩個人介紹到:“是聯邦目前為止最為先進的星艦,當然也是最大的。雖然在其他星艦出現之前,我不能保證她的最終地位,但是相信我,這將會成為一艘傑出的星艦。”

“靖遠艦屬於致遠級星艦,但相對於她目前存在的唯一一艘姊妹艦來講,她在很多方面做出了極為巨大的改變。”麗璐伸出手,一個星艦投影出現在了她的手掌心中。“三年前,聯邦不計成本得製造了致遠號星艦,加裝了大量當時最為先進的武器裝備,將其用於針對博格人入侵的戰爭,立下了赫赫戰功。也就是在這樣的戰爭中,沉寂了上百年的大艦巨炮主義重新興起,一大批星艦接受了超級合金裝甲的升級改造;然而即便如此,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任何一艘星艦能夠挑戰致遠級星艦的傑出地位。當致遠級二號艦,也就是我們的靖遠艦即將完工的時候,由於戰爭已經接近尾聲,先進星艦設計局決定改變往常大量堆積武器的設計思路,利用瓦肯科學院最新設計出來的超遠端高精度傳感器,將靖遠艦改造成為了一艘完完全全的科研船;同時,將致遠服役後的三年裡戰爭過程中誕生的各種各樣黑科技試驗並實裝,並從一個神秘的科研部門(三十一區)借到了很多先進技術,也將它們全部裝配在了這艘星艦上,將其武裝成了目前銀河系最為先進的星艦。”

“從引數上來講,根據星艦的大小,我們能夠非常容易地判斷出她的優秀地位:她的長度為1594米,寬度為1092米,毫不客氣地說,致遠級星艦是目前整個星際聯邦最大的星艦。”麗璐看向窗外:“喏,就是這樣。”

面對此情此景,額爾德木圖和卡爾查克震驚地說不出話來。雖然已經對靖遠號星艦巨大的尺寸有所耳聞,但當他們意識到,一艘上個世紀設計出來的銀河級豪華遊輪在她的身邊停靠,而又是顯得那樣渺小時,一切還是衝擊著兩人的固有認知。靖遠號星艦一共有四條曲速引擎……不,準確來說應該是八條,兩條連線在碟部,另外兩條位於碟部後段安置的小型探索用分體星艦上。平時不用的時候,一層暗黑色的金屬態裝甲覆蓋在上面,顯得格外霸氣。

“靖遠號一共裝備八臺(不算各種各樣的穿梭機和艦長遊艇)曲速引擎和兩個待機的曲速核心,四臺備用的緊急核心。在高曲速航行的時候,工程艦體的四臺主要曲速引擎都會啟用,此時能夠達到最大曲速9.996和維持9.993的巡航速度。當需要進入最高曲速9.9975時,碟部的曲速引擎和分體星艦上隱藏的曲速引擎都會被同時啟動,進而加快行進速度。”麗璐笑著介紹道:“當然別忘了,身處我們的時代,這艘星艦當然配備了最為先進的量子滑流引擎,能夠協助我們在滑流通道裡維持一段時間的超高航速,但由於仍然處於試驗階段,我們目前為止維持最高滑流速度的時間最長為十分鐘,如果超出了這個限度,星艦就有可能會因此解體。”

伸出右手,麗璐指著遠處星艦上彎曲的曲速衍架,說道:“靖遠號區別於致遠號星艦的外觀方面,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這四根衍架的原因。致遠艦雖然和她一樣裝備了四臺大型曲速引擎兼滑流引擎,但由於衍架形態限制,她的最高速度並不能夠讓人滿意。這次,我們借來了更加先進的奈米軟材料,結合了可折疊曲速衍架提升曲速空間場效率的技術,將高曲速發揮到了極致,甚至很快將能夠使我們邁入超曲速的輝煌時代。另外,在結構方面,兩者也具有非常大的差別:致遠號由於是純粹為了戰鬥而設計製造的戰艦,因而在它的背後,背負著的是一艘挑戰級改星艦,具有非常強大的火力和生存能力;而我們的靖遠艦由於製造目的是為了進行各種各樣的科學探索,因此其揹負的,是一艘按照兩個世紀前的科考船加加林號進行設計製造的小型星艦,能夠達到9.99的最大速度。”

穿梭機距離星艦越來越近,在六邊形探照燈的柔和光輝下,靖遠艦上,淺灰色的裝甲反射著柔和的光輝,顯示出了美麗的花紋。與剛剛離開港口,恰好停在她身邊的一艘銀河級遊輪相比,靖遠號雖然很大,但事實上她並沒有擁有過多的舷窗,只有在箏型的工程部和碟部之間連線的架構上,才能夠看見輝煌的燈火。如果你以為那是家屬生活區,那真的就大錯特錯了。除了艦橋成員和部分醫護人員之外,大多數星艦成員都被安排在工程部各司其職,而碟部在很大程度上是家屬和船員居住的區域。為了防止各種突發事件,致遠級星艦參考了銀河級,氣動級和普羅米修斯級星艦的設計方案,當出現危險的特殊情況時,可以透過緊急傳送和緊急艦碟分離系統,將星艦從連線部位一分為二,碟部承載著家屬,可以迅速以曲速9.992逃逸,而所有船員仍然在工程部按部就班,只有艦橋成員從碟部半開放式艦橋轉入深深埋在非常厚重的裝甲堡中的戰鬥艦橋。戰鬥艦橋和常用艦橋結構相同,只是將正前方的玻璃(?)鋼板替換成了一面全息螢幕,使用起來基本上沒有什麼差別。

慣例的,在參觀完星艦的全貌之後,穿梭機飛行到碟部上端,在星艦的名稱與舷號和名稱處緩慢略過。額爾德木圖將身體探向外面,可以看見,兩艘小型工作飛船正在處理星艦某個位置的表面;而正是在艦橋正前方,ncc-253761的編號和uss-chinnyun的名稱用黑色的油漆(?)清楚地刷在厚重的鋼板上。穿梭機緩緩下降,繞過碟部,來到了星艦連線部位的正前方。

“長官,你來這個地方幹什麼?”卡爾查克有些不解,問道:“穿梭機倉庫不是應該在後面嗎?”

“那是你的直觀印象,但我們的靖遠艦不同。”麗璐說道。“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艘星艦是目前聯邦唯一一艘將主要穿梭機庫安排在正前方的星艦。”順著她的手指,兩人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一艘小艇飛向一扇幾十米長,十多米高的大門,門上的力場護盾為之迅速開啟了一個和船體形狀完全相同的入口,待小艇進入,再迅速關上,整個過程一氣呵成,而這一切,絲毫沒有影響到著陸平臺上工作人員的自由活動。

“另外再告訴你們,這艘星艦的穿梭機庫可是沒有大門,完全由力場護盾構成的哦!”麗璐笑嘻嘻地說。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發生極為激烈的戰鬥,那麼我們怎樣才能保護我們的連線部位不受損壞呢?”額爾德木圖疑慮地問。

“這件事,致遠艦沒能做到,不過靖遠艦做到了。”麗璐點點頭:“我們得到了科學院最新研發的液態流體裝甲,平時儲存在艦體各個部位,當出現船殼破損的情況是,它們可以用來修補船體,甚至為裝甲比較薄的連線部位和傳感器提供額外有效的防護。”她又指了指偏導儀上方,一塊巨大的藍色條帶:“這就是我所說的傳感器,可以用於百光年的精確探測。”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