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峻山聽到八妹的哭鬧聲,走了出來。

八妹一看高峻山就哭得更大聲。

“八妹,你哭什麼呀?”

八妹一邊哭一邊說道:“他、他們,欺負我。”

高峻山道:“父皇都聽到你,是你不對,別鬧了!”

八妹還是哭哭啼啼地往高峻山的身上靠,高峻山把她抱了起來,道:“我們來做個遊戲。”

“好呀!好呀!”八妹破涕為笑,“做什麼遊戲?”

“你躲起來,父皇派人去找你。”

“不行不行!一點都不好玩。”

高峻山又道:“我派人躲起來,你去找。”

“父皇耍賴,這還是找人的遊戲呀!你當我是三歲的小孩子嗎,那麼好騙?”

“那就,那就……”高峻山在想怎樣應付八妹的時候,孫可望來了。

“陛下,金陵的緊急電報。”

高峻山放下八妹,接過電報看了起來。

電報是姜曰廣發來的,內容是李過病逝,請確立江南的軍事統帥。

李過病逝,高峻山淚如泉湧。

李過其人,也是對高峻山有很大影響的。想當年,剛組建第八隊的時候,他們倆就結拜為兄弟,出生入死。

當年攻打平陽府的李自成,因為吃了蔡芝山的大虧,帶了三十多個弟兄來高峻山的軍營要人,這時候的蔡芝山已經是高峻山的部將了,高峻山斷然拒絕把蔡芝山交給李自成,雙方差一點擦槍走火,幸有李過暗中支援,否則他和李自成早就兵戎相見了,哪裡還有後來的合作?

他更不會忘記,當年平涼被圍,也是李過率領大軍前來解圍,那一次,如果沒有李過的出手相救,他就很難有翻身的機會了,當時他雖然把寶壓在高迎祥的身上,但是這位“哎呀爸爸”並沒有派兵來救,反而是他的就拜兄弟,領兵而來。

想到這些,高峻山不免流下熱淚。

他電令姜日廣,厚葬李過,並追諡李過為“徵南大將”,位居十大將之列。

接著,他又把賀人龍請來,讓他去金陵走馬上任,擔任南方的軍事統帥,讓馬元利去福建接替紅軍友的位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因為李過,他又聯想到高一功。

高一功對高峻山的影響就更大了。

當年跳傘之後,把高峻山帶回義軍軍營的就是高一功。如果不是高一功,高峻山還不知會落得一個什麼樣的地步。

說實話,高峻山並非土生土長之人,面對高一功,他確毫不懷疑,一口咬定自己就是高迎祥的兒子,為高峻山的生存給予了極大的安全保障,從這一點上看,高峻山就應該感謝高一功。

無論高一功報以什麼樣的目的來保護他現在這個“二傻”,作為高峻山自己,對高一功必須感謝。

其實高迎祥對這個“二傻”是有所懷疑的,因為高峻山的睿智遠遠超出他的“二傻”,並且能夠給他帶來實惠(大米),面對一個如此優秀的“兒子”,高迎祥又怎能拒接相認?所以他才一直裝糊塗,這一點高峻山是能夠看出來的。

他猜想,李自成也許看出問題,否則他為什麼敢直闖自己的軍營。

不管怎麼說,高一功他不能忘記。所以,他重用高一功,讓他在瀋陽擔任東北的最高軍事統帥。

說起老將來,劉芳亮對高峻山的支援也是很大的,現在劉芳亮出於私心,瞞著高峻山把高紅兵(大寶)送到報務處,原本高峻山是要他的大兒子去第一線參加戰鬥的,在劉芳亮的干預下,前線倒是去了,卻在參謀部做了個發報員。

劉芳亮雖然是保護高紅兵,其實也是害了高紅兵。

由於李過的病逝,讓他聯想到劉芳亮,也聯想到了他的大兒子。說實話,高紅兵在曹文詔的參謀部工作,提升的空間十分有限,因為那裡不是鍛鍊人的地方,高峻山決定給大兒子調一個位置。

於是,他給民政院下了一個命令,調高紅兵出使朝鮮,擔任華夏國駐朝鮮大使。

與此同時,他開始了對軍隊進行整編。

全國依然保持九個軍團的編制,但是軍團不再以將領的名字命名,而是統稱為第一至第九軍團。

九個軍團滿編為八十萬人,每個軍團轄十個師(旅),滿編的師為甲等師,乙等師和丙等師是不滿編的,軍隊的人數平時保持在五十萬。

第一軍團軍團長為曹文詔;

第二軍團軍團長為賀人龍;

第三軍團軍團長為劉達;

第四軍團軍團長為白文選;

第五軍團軍團長為馬元利;

第六軍團軍團長為惠登相;

第七軍團軍團長為高一功;

第八軍團軍團長為李定國;

第九軍團軍團長為孫大海。

此時的田見秀軍團已經和惠登相軍團合併,組建第六軍團,這個軍團發展也很快,目前已經滲透到西藏腹地。

第九軍團是海軍陸戰軍團,下轄十個陸戰旅,隸屬於海軍部。

第一軍團負責新疆和玉茲的防務;

第二軍團負責湖廣、江浙的防務;

第三軍團負責蒙古的防務;

第四軍團負責京城、陝西、山西、山東、河南的防務;

第五軍團負責福建的防務;

第六軍團負責四川、青海、甘肅的防務;

第七軍團負責東北三省的防務;

第八軍團負責西疆的防務。

除了這九個軍團之外,全國還設有二百個民兵師,大約一百二十萬人,民兵師屬於地方部隊。

這些地方部隊的兵,平時在家務農做工或經商,只有訓練的時候才集中在一起,主要的任務是維護地方治安。

再就是海軍部艦船上的人員,包括水手及戰鬥人員。海軍有六個艦隊,每個艦隊有三百艘船,二萬五千人。

最後就是劉文秀的漕幫,大約有三萬人,也是一支武裝力量,負責保護京杭大運河的暢順。

周世臣、江國榮擔任軍政院參謀部的正副參謀長,主政軍政院參謀部。

直到1649年的年底,整個整編工作才告結束,高峻山坐鎮軍政院,簽署下達了各種命令達二百五十三份之多。

1650年新年的前一天,高峻山被崇文學院的弟子們邀請去新落成的崇文圖書館,參加那裡的迎新年大會。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