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峻山問白如雲:“你賺到錢之後,準備幹什麼?”

“準備幹什麼?”白如雲想都沒想,“當然是留給子孫呀!”

高峻山道:“你沒聽說過,‘富不過三代’嗎?人生在世,草木一秋,窮富也好,得失也罷,皆是過眼雲煙;既然投生為人,就要活出人的精彩,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積德行善,乃是為人之本。”

“陛下是想讓我行善?”

高峻山道:“有了錢,多幫助一下窮困的人不好嗎?”

“陛下想讓草民怎樣來幫助呢?”

高峻山道:“比如資助辦學,資助修路,資助孤寡老人,資助殘疾兒童,等等等等……”

白如雲道:“草民有時候閒下心來的時候,也會想到錢的問題,如果草民真有那麼多的錢,我自己又用不完,甚至幾代人都用不完,這些錢該怎麼辦?今天,經陛下開導,草民才明白了,有了錢應該怎樣做。只是,草民現在還沒有這個能力,我們現在所賺到的錢,只夠我們現在的花銷。”

這些滑頭的商人,賺到了錢也不肯承認,全都是守財奴!看來對他們必須徵重稅,靠他們的自覺還需要有一個過程。

話不投機半句多,高峻山又閒聊了兩句就離開了如雲茶莊。

回到宮中,高峻山突然想起柳如是,於是把她從冷宮裡放回來,並通知她,晚上在傳心殿的御書房侍寢。

第二天八妹在傳心殿的庭院中見到柳如是,她早把她們之間的恩怨給忘得一乾二淨,纏著柳如是彈琵琶給她聽。

聽著柳如是的琵琶,雖然是九月,高峻山好像覺得春天正在來臨。

正當高峻山沉浸在春天裡的時候,孫可望前來打醒了他的幻覺。

“陛下,科技研究院的張調鼎求見。”

“一定是遇到什麼難題了吧,快些請他進來。”

“遵旨!”

孫可望領命退出了傳心殿。

高峻山讓八妹和柳如是到乾清宮去玩,他需要安靜。

張調鼎是科技研究院的院長,他跨進傳心殿的庭院,就興奮地告訴高峻山,研究院已經建起了一座水力發電機。

“水力發電機?”高峻山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張調鼎道:“是的,就是水力發電機。我們請陛下前去參觀指導。”

高峻山興致盎然,一揮手,道:“走,看看去!”

在張調鼎的陪同下,高峻山上了一輛馬車,御林軍司令李德容率領一個連的御林軍騎馬跟隨。

馬車出了玄武門,然後過北安門,過鍾鼓樓,左轉出德勝門,再一直往北走,駛上了一條官道,直奔密雲山。

在馬車上,高峻山聽取了張調鼎關於建設水力發電機的彙報。

高峻山問:“水電站的選址你們論證過嗎?”

張調鼎回稟道:“我們研究院經過半年的勘察,從四個方面進行了分析,最終確定了建設水力發電機的位置。”

“哪四方面?”

“一是有足夠的匯水面積;二是河流落差較大;三是有峽谷地形,便於築壩;四是考慮水位以下是否有大量人口居住。”

高峻山表揚道:“你們能夠考慮到百姓的安危,這一點值得表揚。我們的科技工作者就是要時時的為人民的利益著想,為人民謀取最大的福利,為人類文明發展作出貢獻。”

張調鼎連忙把高峻山說的這幾句話記了下來,他要把它作為科技研究院的座右銘。

高峻山又問:“有沒有修築水壩?”

張調鼎回稟道:“由於我們只是試驗性質的工程,所以沒有修建水壩。但是從目前的運轉情形來看,發電很穩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你們是怎樣測試電量的?”

張調鼎道:“我們在製造發電機的同時,又製造了一臺電動機,我們通過觀察電動機的運轉情況,來判斷發電機是否在正常工作。”

“你們是怎樣把發電機和電動機連接起來的?又是怎樣做到絕緣的?”

張調鼎答道:“我們採用漆包線把發電機和電動機連接起來的。”

“接地如何處理?”

張調鼎道:“我們正處在研究階段,沒接地。”

高峻山指示道:“用電必須要有接地保護,人的生命是寶貴的,不能因為疏忽而危及生命。”

張調鼎急忙把這段話記錄了下來。

馬車行走了大約六十裡路,進入了群山丘陵之中,高峻山下了馬車,在張調鼎的引領下,在山丘之間來回地轉悠了半天,來到了他們的水力發電站。

一條溪流從山澗飛馳而下,水流湍急,發電站就建在這條溪流的邊上。

這裡還蓋有三座工棚,工棚很簡陋,可見科技人員之辛苦。

發電機房是用磚石蓋起來的,約莫有個三十平米見方。

剛走到門口,就聽見裡面的水輪機旋轉的聲音,發電機就是透過水輪機來帶動的。

走進機房,高峻山看到一臺電動機也在飛轉,就是噪聲大了點,因為沒有潤滑油的緣故。

在這個時期,水輪機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在華夏國的許多工廠裡,都安裝有水輪機進行工業生產。

高峻山還是關心傳動裝置,他走近發電機,看到發電機的旋轉是靠齒輪帶動的。

他還關心用電的安全,並向現場的技術人員詢問了絕緣的問題。

“你們是採取什麼措施來絕緣的?”

“陶瓷。”一個技術人員回答了高峻山,“我們利用了陶瓷的絕緣性能,做成了陶瓷管和陶瓷絕緣柱,我們的導線就連線在陶瓷絕緣柱上面,導線是用漆包線做的,然後漆包線穿過陶瓷管,就把電源引進了電動機裡面。”

這個技術人員一邊講解一邊指個高峻山看。

高峻山很佩服古人的智慧,高峻山只是把工作原理告訴他們,他們就能造成這樣一臺機器,不簡單,真不簡單!

他在心中感嘆。

從機房出來,高峻山讓張調鼎召集所有技術人員集中,他要向他們講解一些前瞻性的問題。

在這裡工作的技術人員有八個人,他們聽說他們的山長(校長)要在這裡給他們授課,高興極了,立即把一間最大的工棚打掃得乾乾淨淨來作為教室,並搬來了一塊大石頭作為山長的講臺。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