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峻山滿腔怒火地離開農部,一回到文華殿,就召見首輔百里沙、次輔劉鴻儒、輔政御史劉理順、吏部尚書田文居四位近臣商議對策。

田文居憤慨道:“我建議把劉芳亮、馬進忠送進大理寺,如此妄為,太無視國法!”

劉鴻儒也是義憤填膺:“此二人太糊塗了!我們才進京,皇上都還未登基,他二人就做出如此有失民心的事情,該殺!”

百里沙冷靜道:“此二人不可殺,更不可將此事大肆宣揚。劉芳亮和馬進忠都是重臣,劉芳亮還是國舅爺,重判了他們,百姓是高興了,可是卻冷了將帥們的心。我們才坐下江山,就要殺大臣,這樣勢必會把動搖不定的人趕到敵人那邊去。再說,就算我們殺了劉芳亮和馬進忠,也不會在百姓的心中落下什麼好來,只會讓他們說三道四。唯有把這件事壓下來,暗地裡處置。”

劉理順是在明廷裡面混跡了好多年的人,當然明白這件事情的後果,他也是支援百里沙想法的人,他建議道:“我有一個解決的辦法,可以不顯山不露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眾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劉理順,高峻山道:“請復禮快快說來!”

劉理順道:“請秦王下一道旨,鑑於不讓近京各州縣的無主之地、以及死於戰亂的明廷皇親、駙馬、公、候、伯和太監等的土地荒廢,責令都察院負責收為國有。此外,下令農部不要再插上此事,更不許四處擴散謠言。”

田文居讚道:“妙計!妙計!把劉芳亮、馬進忠的私人行為變成了奉詔行事,他們兩個就沒有責任了,其他人也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高峻山點頭同意:“就依復禮之計!”

……

當天,高峻山在傳心殿召見了馮雙禮。

高峻山很不滿意,對著馮雙禮發起火來:“麻痺!老子白養了你們這群飯桶?京城外面發生這麼大的事你們也不報告?”

馮雙禮不敢頂嘴,他連忙解釋:“因為牽涉到劉芳亮,我怕情報有誤,想核實之後再向秦王稟報。”

高峻山難壓怒火,他狠狠地點著馮雙禮道:“你們一個個都在護著劉芳亮,別以為孤不知道,如果不是他牽涉在裡面,你們早就向孤稟報了!你們、你們這些糊塗蛋!”

馮雙禮承認錯誤:“雙禮下次不敢了。”

他如此說高峻山的氣才算下去一半,如果馮雙禮百般狡辯,高峻山絕不會輕饒馮雙禮。

高峻山的語氣緩和了一些:“你以為劉芳亮是孤的家人就可以為所欲為?你要記住,首先他是國家的臣子,其次才是孤的家人。劉芳亮這樣做是損公利私的行為,嚴重點說就是蛀蟲,是在挑起天下百姓起來向孤造反。”

馮雙禮只知道劉芳亮是國舅爺,沒想到他所做的事會如此嚴重,高峻山的話可把他嚇得不輕,他無不擔憂地說道:“秦王,是不是要我去制止他?”

高峻山一擺手:“不必了,孤已經採取了措施,你們不必管了,但是要吸取教訓。”

馮雙禮總算松了一口氣。

……

圈地事件引起高峻山的警覺,劉芳亮國舅爺的身份,難免會使朝野上下對他多有敬重,長久下去權利必會傾斜,他必須找一個支點來平衡一下皇室成員的權利。

他首先想到的當然是高桂英,高桂英以皇姐的身份就會分去劉芳亮對朝臣的影響,另外還有一個人,那就是皇后韓雨煙了,他決定讓韓雨煙回一次家鄉,把她的父母接來京城,有這二老在皇宮,劉芳亮對朝臣的影響必將少去大半。

韓雨煙聽說要他回一趟老家把父母接到京城,那個高興勁就別提了,像個孩子似的,把蘇葉娜羨慕死了。

這時的吉雅已經和四寶高綠洲去了瀋陽,接受蒙八旗的投降。她奉高峻山之命,要把蒙八旗改造成忠於華夏的新型蒙古軍。吉雅原本以為到了瀋陽能夠見到她的媽媽和哥哥額哲,當她到了瀋陽才知道,這母子倆在半個月前,被清朝七歲的小皇帝順治殺了。

卻說韓雨煙帶著管家張從,一行人快馬加鞭,先是到了山西太原,太原守將王尚禮早已是高峻山的心腹,聽說皇后駕到,他親出城門十里相迎。

韓雨煙只在太原停留了一晚,就急匆匆地往臨汾而去,因為高峻山囑咐她,必須趕在七月二十日之前回到京城,參加高峻山的登基大典。

在臨汾縣令的陪同下,韓雨煙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裕家嶺。

韓雨煙的父母在一天前就接到通知,準備進京參將皇帝的登基大典儀式,老兩口一宿沒睡,興奮地等待著女兒回來。

村子裡的人聽說韓雨煙要回來接韓老六兩口子進京,紛紛前來道賀:

“韓老六呀,如今你可是國丈了,要進京享福去囉!”

“韓老六呀,你可真有福氣呀,雨兒可是你的大搖錢樹呀,到時候可別忘記鄉親們!”

“韓老六呀,你家祖上可是積了德呀,雨兒出去給帶個路,就變成皇后回來了,你這老破房子也不要了吧?就送給我得了,讓我也沾沾你們家的光。”

“韓老六呀,什麼時候也帶我家平兒上京城去,京城那地可大了去了,你給平兒謀個差事應該不難吧?”

“韓老六呀,……”

……

他家門口擠滿了人,有幾個孩童從村口跑進來報喜,“來啦!來啦!皇后娘娘來啦!”

於是全村的人都湧到村口去迎接韓雨煙。

韓老六的行裝早就準備好了(其實也沒啥東西可帶上京城的),韓雨煙一到就可以跟著上路了。他的老房子也委託給了王二麻子看管。

韓雨煙不失皇后風采,在村口先是向父老鄉親問好,然後說了一大堆感謝的話,感謝這些年對她父母的照顧,最後,她還沒有忘記陳老爺家,她問陳家大院有沒有人在,鄉親們告訴她,陳老爺一家子都躲在家裡沒敢出來。

韓雨煙親自上程家大院來見陳老爺,一晃十多年過去了,陳老頭已是風燭殘年,韓雨煙告訴他,他家對義軍做出過貢獻,功名簿上有他家的一份功勞,朝廷是不會忘記的。

告別了陳老爺,離開了裕家嶺,韓老六夫妻兩坐上了八抬大轎,隨女兒進京去享福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