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人龍一看勸不住吳克孝,只好命令董學禮跟上去,以免這個炮兵千戶真的出事情。

吳克孝前行了三百步的樣子,向城牆的方向看的很仔細,當聽到城牆上有人高喊“什麼人?”的時候,他才轉頭跑了回來。

他一見到賀人龍就說道:“好在我過去看了一眼,現在終於弄清楚了,賀將軍,你看那個墩子嗎?從門向左數的第三個墩子。”

“看到了。”

“我剛才走近才發現,那個墩子右面的牆體是土牆,只是在外層包了一層磚。”吳克孝解釋道。

“這又如何?”賀人龍問。

吳克孝進一步解釋:“早先南漳的城牆是用土壘城的,後來經過加固,就換成了石牆,由於工程施工的難度,有部分土壘的牆並沒有拆除,而是保留下來與石牆融為了一體。剛才我看到的那部分就是土壘的牆,雖然只有很小的一段,只要我們用火炮去轟它,很快就會塌下來。”

賀人龍總算聽明白了,他問:“你要我做什麼?”

吳克孝道:“我準備把一百門佛郎機分為四組,每二十五門為一組,擺在不同的方位,這樣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轟擊這段土城牆。我需要賀將軍派人掩護我們進入陣地,必要的時候,還需要你們出力移送佛郎機炮。”

賀人龍同意:“這個好辦,只要能夠把城牆給我轟開,我一定派人配合。”

……

三天過後,戴國柱不肯投降,賀人龍一聲令下,吳克孝的一百門佛郎機炮全部進入了陣地。

吳克孝站在一個高坡上,手拿紅、綠、藍、黑四面小旗,等待賀人龍的命令。

賀人龍等到他的部隊進入到預定的位置,便下令開炮。

吳克孝揮動紅旗,第一組炮群轟隆隆地響起來了,空中捲起了一股黑煙,數十個鐵彈砸向了城牆;緊接著吳克孝依次揮動綠旗、藍旗、黑旗,二、三、四組炮群有序地發出了隆隆的炮聲……

霎時間,硝煙彌漫了整個天空,城牆上的官軍向炮群這邊射來無數箭支,想阻止佛郎機炮的發言。

城牆在四組火炮不同角度的連番轟擊下,被穿出一截牆洞,這個斷點是吳克孝事先計算好的,只見這一段城牆在失去支點後,搖搖晃晃的轟然倒塌了。

“狗日的球,都給我衝進去!”

已經到位的攻擊部隊,像掙脫韁繩的野馬,潮水般地湧進了南漳城裡。

賀人龍策馬飛奔,吶喊著也衝進了城裡,他手握長槍,一路殺到縣衙門,五十多歲的守將戴國柱單騎立於門前,見到賀人龍破口大罵:“賀瘋子!你這個不忠不孝之徒,今日待老夫來取你性命,為皇上清除你這個孽障!”

戴國柱揮刀便砍向賀人龍,賀人龍挺槍迎戰,你來我往打在了一處,戴國柱畢竟在年歲上吃了虧,漸漸地處於下風。

賀人龍是槍槍追命,看來他是非取戴國柱的老命不可,誰叫他口那麼臭,戴國柱那是自取滅亡。

果不然,賀人龍把戴國柱逼在了門角,一槍正刺中他的手臂,只聽得“咔嚓”一聲響,這一槍穿透鐵皮護肘,插斷了他的筋骨裡。

戴國柱一陣的疼痛,咬牙硬是拔出賀人龍的槍尖,槍頭帶出了肌肉、碎骨以及血跡。

“狗日的球!”賀人龍不等戴國柱喘息,又是一槍向著他的腦袋掃去,可憐戴國柱頭盔被掃落於地,腦漿像豆腐花一樣噴了一地,整個人栽下馬去,一命嗚呼。

戴國柱一死,其部下全都放下了兵器,郭金城也投降了。

高峻山拿下南漳後,就把房縣、保康、南漳連成了一片,他把房縣的人馬全都調回襄陽,把房縣、保康、南漳叫給賀人龍防守,同時把賀人龍的兵力增至三萬。

解決了南漳的戴國柱之後,高峻山就著手準備解決谷城的劉國能。他在返回襄陽的途中,與李信並行在崎嶇的山路上。

兩匹馬齊頭並進,高峻山知道是李信有話想對自己說,於是他主動招呼李信:“李公子,今日我佔了襄陽,好比當年劉玄德佔了荊州,下一步該如何籌劃,李公子心中可有計策?”

李通道:“秦王,我心中正有一想法,要與您商榷。”

“哦?請李公子慢慢道來。”

“今日我軍已立了腳跟,有了地盤,但是,要聚集民心,還須行動綱領和口號。”

高峻山問:“李公子有何高見?”

李通道:“攻城略地,最遭苦難的就是當地百姓,戰火過後,往往是飢不飽食、衣不遮體。如果秦王能夠為百姓著想,每到一地,減免賦稅三年,我相信百姓定會開門迎秦王。”

高峻山勒住了馬頭,停下來望著李信,李信也打住了馬頭,等著高峻山的回話。

高峻山急切道:“我們下馬來議一議此事。”

二人下了馬,在路邊找了一塊大石頭並排坐下,孫可望也下了馬,站在不遠處警戒,行進的隊伍還在繼續往前行走。

二人坐穩之後,高峻山道:“李公子,我知你才智過人,聽說你在杞縣還寫過一首《勸賑歌》?但不知其內容。”

李信謙虛道:“信才疏學淺,那首《勸賑歌》乃泛泛之作,不值一提。”

高峻山嚴肅地說道:“我知道這首《勸賑歌》是一篇關心百姓疾苦的力作,怎能見說是泛泛之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信知道再謙虛就是虛偽了,所以他連忙從衣袖中取出他所寫的《勸賑歌》遞給高峻山,高峻山認真地看了起來:

來年蝗旱苦頻仍,

嚼囓禾苗歲不登。

米穀升騰增數倍,

黎民處處不聊生。

草根木葉全充腹,

兒女呱呱相向哭。

斧甑塵飛灶絕煙,

數日難求一餐粥。

官府徵糧縱虎差,

豪家索債如狼豺。

可憐殘喘存呼吸,

魂魄先歸泉埌埋。

骷髏遍地積如山,

業重難過飢餓關。

能不教人數行涙,

涙灑還成點血斑?

奉勸富家同賑濟,

太侖一粒恩無既。

枯骨重教得再生,

好生一念感天地。

天地無私佑善人,

善人德厚福長臻。

助貧救乏功勳大,

德厚流光裕子孫。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