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客觀條件,就算您不說,我也得想辦法廢除啊……

林辰內心裡嘟囔的同時,點著頭道:“這份方略本就是存在問題的,待將來天下逐漸平定,自然是要廢除的。”

“那就好……”

劉備得知王朝建立後不會一二百年就大亂,將來更不會形成異族鐵蹄踏足諸夏的局面,便大大地松了口氣。

“陛下可還有其他問題要問?”

林辰繼續道:“若還有問題,請陛下盡情問出,若沒有問題的話……辰以為,今天便可以頒詔施行了。”

“嗯……”

劉備想了想,忽然笑著提問道:“子源所出的這份方略,恐怕不僅僅是要助朕平定天下這麼簡單吧?”

“陛下還是一如既往的英明神武。”

林辰拍了個馬屁後,笑著點頭道:“確實,辰所書的這份方略,除了可以助陛下平定天下之外,同時還會對如今天下的固有格局形成衝擊!”

“以辰觀之,此方略配合科舉制,三到五年就會對世家專權的大勢形成壓迫;五到十年內,天下各地便會源源不斷地湧現出人才;十到二十年間,世家的影響力將會逐漸被淡化……”

“待到此時,也就可以將這份方略中的軍戶制、以及其他一些成長空間有限,乃至限制時代進步的制度予以廢除了。”

“嘶!”

“僅二十年,便可做到此等大事?”

劉備倒吸了一口涼氣,深知世家專權大勢難逆的他,緊盯林辰半晌後,道:“嗯……朕,還是有些不懂,子源且詳述一二。”

“喏!”

林辰拱了拱手,自信地講述道:“實際上,在這份方略中,並不僅僅只有軍戶制,最關鍵的,還是戶籍制……”

“如辰方略所言,民戶二丁四丁以上選一人為生員……”

“何意?”林辰說完後,劉備滿臉不解。

“這個…嗯,辰做個比喻吧!”

林辰想了想後,以自身為例道:“假如說,此時辰家裡有四個孩子,便能選擇其中一個選為縣吏。”

“說穿了,這其實是給了普通百姓另外一條世家、豪族子弟都不願意走的路,也是給那些家裡孩子較多的人一條活路。”

“而由於利益關係的不同,世家、豪族必然會逐漸地走到這些普通百姓的對立面。”

“如此,朝廷也就能慢慢地解開世家專權的鐐銬了。”

“辰這麼說,陛下應該明白了吧?”

眾所周知,由於世家、豪族在當地的巨大影響力,再加上之前存在的察舉制,所以很輕易地便能當上縣官。

因此,他們從來都不屑於去當吏。

除非是縣丞、縣尉這樣手握實權的。

但實際上,縣官本就有任命縣丞、縣尉的資格,因此各地很容易就會出現世家為縣官,豪族為縣尉、縣丞這樣的配合。

當這三個縣中實權人物都被他們握在手中時,試問……他們會找哪些人來配合自己做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然是家奴了。

還有比家奴更加好用的嗎?

一來,家奴根本不敢反叛他們。

因為這些人若是敢反叛,掌握實權的世家、豪族子弟,分分鐘就能將其籍貫重新變成家奴,接著只要關起大門來,輕而易舉地便能將其處決。

殺家奴不犯法啊,尤其還是“惡”奴。

二來,這些世家、豪族子弟,其實往往都是家生子陪伴著長大的,因此他們不僅對這些人的品性瞭如指掌,同時還手握著這些家生子、家奴的父母親人。

而隨著林辰的方略推廣,軍戶便會成為劉備集團治下的縣尉,農戶則搭配軍戶成為了吏員。

這麼一來,軍戶就有了起碼的反抗資格。

要是當地世家、豪族不收斂,很是瘋狂,他們當中的一些正義之人也能做些事。

哪怕很多軍戶會對世家、豪族低頭,正義之士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就算如此,也足以對固有的體制發起衝鋒了。

再者來說,他們要是真的對世家、豪族低頭,另外的軍戶還可以舉報啊。

舉報完,這個軍戶就能上去了。

而光是這一改變,其實就很是可觀了。

因為在以前,縣中諸事往往都是付諸於大族手中的。

大族讓誰死,誰就要死。

可有了軍戶之後就不一樣了,起碼他們行事之時會下意識地有所顧忌。

另外,林辰的這份方略,同時還兼顧了人心。

什麼叫人心?

為什麼要家裡有四個男丁才能選吏?

因為,華夏自古以來都是以孝治國啊。

假如哥哥很有正義心,但是卻被某些豪族打壓、乃至被坑死了,弟弟能放過他們?

由於現如今劉備集團的版圖還太小,林辰根本就還沒來得及改變社會普遍認同的觀點。

比如為兄、為父、為師報仇,依舊可以不論罪。

可以想象一下,當這個方略推廣天下之際,會有多麼的厲害。

為了幫對抗世家的正義哥哥報仇,弟弟某某殺了世家某某……

這樣的事,難道要問罪嗎?

憑什麼啊?!

大漢律法雖然沒有明確規定,為父、兄、師報仇者不罪,但很多儒生、世家、豪族對此都是支援的!

當然,要是有人改變,林辰就更不會阻攔了。

因為嚴格來說,世家、豪族才是這一條道德律法的最大受益者!

也就是說。

改,天下大部分的正經儒士都不會答應,因為他們如今的論調,暫時還是以孝治國。

不改,這樣的事情就只會越來越多了。

當然,普通老百姓之前其實是不敢動手的,他們面對那些世家、豪族等人的欺壓時,幾乎都會選擇讓朝廷背上一口鍋。

但如今卻是不同了。

由於軍戶制的存在,接下來每個縣中都會有一個戰場立過功的軍卒任為縣尉。

這些人要是不管手底下兵勇的死活,那他的位置就坐不穩了。

就算他選擇給世家、豪族當狗,位置也絕對不會穩固。

軍中出身的他們自然清楚,上官不給自己做主時,他們會選擇怎麼做。

因此,真到了那一步,他們就只能跟世家、豪族對抗。

因為這是人心。

哪怕是只是為了自身的權利不受侵害,他們也無法坐觀其變。

那問題來了,縣中兵勇為什麼會和世家、豪族發生衝突?

很簡單,因為他們要兼併土地啊。

小縣近百人,大縣可能好幾百個的兵勇,這影響的可是數以千計,乃至上萬的家庭。

畢竟,相鄰的一些人,終歸是會產生一些聯絡的嘛。

小時的玩伴、結拜的兄弟、給了一口飯吃的義父義母、岳父岳母……

只要這一點聯絡在,就不怕沒有反抗的兵勇。

除非世家、豪族停下兼併土地的腳步。

但那可能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而他們只要繼續兼併土地,早晚有一天會和那些兵勇對上,由此也就會讓一些兵勇,走上對抗的道路了。

由於利益關係的存在,縣尉到時就只能站在兵勇一方。

如此一來,世家、豪族的生存土壤,是不是就被慢慢的瓦解了?

當然,這只是暫時的情況。

接下來,要是軍戶能夠世襲,新的利益集團也就會生出來了。

軍戶們會找一些自己相熟、且可信的人,依舊繼續世家、豪族原來的道路。

貪心是人的本性,誰敢說一定就沒有呢?

所以林辰才說,之後一定要將軍戶制廢除掉。

不然的話,早晚軍戶制會催生出新的、且較為分散的利益集團。

這個利益集團,看起來比世家、豪族的禍害要小。

可實際上,要論及對朝廷根基的傷害,這些人反而要比世家、豪族更大、更深。

世家、豪族起碼都是讀正經書出身。因此做壞事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顧忌。

但這些人就不同了。

一旦能世襲,這些軍戶很可能會選擇讓不爭氣的兒子繼承,同時讓比較爭氣的兒子自己去闖蕩。

這些不爭氣的兒子,往往都不怎麼讀書,道理也不明白的。

因而做事的時候,自然也就不存在什麼顧忌了。

最經典的就是吃空餉。

世家、豪族子弟要是吃空餉,一千人最多吃個四五百人,大概也就頂天了。

畢竟他知道,自己還是要做事的。

可是這些不爭氣的兒子,他們卻能吃到九百的空餉!

後世的王朝中,採取這一制度沒改的明朝,不就是這麼亡的嗎?

那時節,倭寇幾千人就能在一省之地橫行無忌——要知道,他們還不是軍卒啊,只是一群浪人罷了,真有這麼強悍的戰力?

後世人自然知道,當時空餉有多麼嚴重。

可是當代人卻根本不知道啊。

就算當代的統治者皇帝,他也只能在戰報上看到,某年某月,幾千倭寇,便大敗了國朝的數萬兵勇,但此非戰之罪,主要還是糧食不夠,只要陛下能再多給些錢糧,臣一定能將其打敗云云……

這就是軍戶制的另外一個可怕之處。

不僅僅是下面的人不想當兵,上面的人,還特喵想透過這種制度來給自己謀私。

“因而,軍戶制雖然目前可用,但之後卻一定要廢除。”林辰看著在自己暢想下震驚的劉備,緩緩地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