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銘淇想要提醒葛松道的,就是讓他不要忽視了漲水的情況。

如今葛松道不但沒忽視,反而是提前就派出了心腹大將去坐鎮重慶,顯然是非常重視。

所以柳銘淇也沒有跟他多講什麼,確認了自己的菸草種子不會被洪水淹沒後,他便回到了客棧。

六月下旬的天氣已經很悶熱了,沒有空調的日子裡,人們只能在自家門口來歇涼。

男人們穿得都很清涼,卻仍舊汗如雨下。

說來也湊巧,他剛剛才進入客棧,頭上便開始落下了豆大的雨珠。

“噠!噠!噠!……”

豆大的雨珠一滴一滴的敲打在屋簷瓦片上,發出了很響的聲響。

然後雨珠子就如同一盆盆小彈珠往下倒一樣,直接落在了這個城鎮的每一個角落。

“噼裡啪啦……”

站在了屋簷下,柳銘淇真的聽到了這種堪稱恐怖的聲音。

關鍵是還沒有電閃雷鳴。

這是什麼意思?

問我?

我也不懂。

柳銘淇只覺得自己心情有點糟糕。

希望這場雨就在成都周圍下吧,千萬別蔓延到整個四川了!

正在這兒琢磨著,旁邊有人在嘆氣。

不用回頭,聽到這老牛一樣的嘆氣聲便曉得是誰。

“怡王世子殿下,你不會是昨晚翻船了,被姑娘們給反向征服了吧?”

“我呸!我是那麼虛弱的人嗎?”柳銘璟啐了一口,“我只是在感嘆,下這麼大的雨,昨晚就約好的倩倩姑娘她們,又得空等我們一場了。”

“切!”

柳銘淇搖搖頭,“你這傢伙……都不知道憂國憂民,要你何用?”

“我倒是想憂國憂民啊,但祖宗沒有給我這個機會啊!”柳銘淇攤開雙手,“所以還是及時行樂好了!”

看著柳銘淇興致不高,柳銘璟問道:“你到底在擔心些什麼?”

這幾天他們兩個就沒有怎麼聊天過,柳銘淇到處跑的事情他也不曉得。

畢竟最近兩次出戰的柳銘璟心情特別爽快,覺得自己已經完成了人生一大追求,頗有些放縱的味道。

柳銘淇就對他說了從南宮丘成在宜昌開始說起的水位上漲一事,直到說到剛才在西南總督府發生的事情。

末了少年嘆了一口氣,“現在我最擔心的還是長江源頭……如果有問題的話,那邊應該也出現了端倪……可惜我又沒辦法及時去看到。”

這便是古代的弊端了。

倘若在現代,透過衛星直接就可以觀察長江源頭沱沱河區域的水流狀況,從而判斷今年的汛情。

現在哪怕是有了信鴿,這麼轉了一圈過後,也得十天半個月才能有結果。

那就太慢了。

柳銘璟的臉色忽然有點奇怪。

他撓撓頭道:“我倒是知道一點情況……”

“什麼情況?”柳銘淇笑了,“你不會聽哪個姑娘說的吧?”

“不是。”

柳銘璟一口就否認了,“不是哪個姑娘,是來自小部落聯盟的。”

“嗯?”

柳銘淇馬上心頭一驚。

小部落聯盟所處的那一塊兒,恰好就是在現代的青海中部。

按照他們的描述,距離沱沱河好像也不是太遠,其中有幾條河流好像還是相通的。

“他們說了什麼?”柳銘淇趕緊追問。

“也是四月份的交易過後,大管家冷遠回來的時候提了一句。”柳銘璟回憶著道,“他說小部落聯盟的那群人喝酒的時候感慨說,好多年唐古拉山和巴顏山都沒有這麼狂降暴雪了。

山上百米以上的地方都沒辦法上去,所以去年冬天靠近它們的許多小部落日子都很難過,幸好有幾大部落的頭人統領們捧場,生意才算不錯……”

“臥槽!”

還沒等他說完,柳銘淇直接爆了粗口。

因為柳銘淇終於回想起了柳銘璟說的這兩個山是什麼了!

唐古拉山相對來說要更加知名一些,但一開始柳銘淇沒有想到,它正好就是沱沱河的發源地,就是長江的發源地!

也是柳銘淇努力回想還有什麼巴顏山的時候,才忽然想到,青藏高原上還有一個山脈叫做巴顏喀拉山!

而這個巴顏喀拉山,恰好就是黃河的發源地。

黃河對應的是什麼河流?

不就是唐古拉山的長江嗎?!

這下子馬上就竄連起來了。

唐古拉山和巴顏喀拉山狂降暴雪!?

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去年積雪堆積很多。

到了夏天溫度不斷升高的時候,這些雪就會全部融化成水啊!

雪融化成水,化作了長江和黃河的起源,然後順流而下,中途再不斷的匯入別的支流,導致水流量更大,中下游的地方能好嗎?

少年不管柳銘璟,飛一樣的跑回了跑回了房間。

他拿起筆便寫起了自己的密奏。

給皇帝的密奏。

“小臣銘淇緊急稟告陛下,現得知今年長江和黃河源頭積雪融化過多,兩條江河很有可能今年七八月迎來重大的洪澇災害。萬望陛下切勿輕視,一定要提前做好防範,以免洪災來臨,造成生靈塗炭,又重複去年之慘事!”

柳銘淇出京城之前,景和帝就給了柳銘淇一對信鴿,讓他有事情就可以密報。

在宜賓的時候,柳銘淇讓何飛上書給葛松道,給朝廷,說起今年宜賓水位異常的事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時他還沒發覺問題這麼大,覺得這樣就夠了。

結果現在才曉得,問題比自己想象的大多了!

按照常理來說,今年積雪大規模融化應該是在五月,那麼現在大批量的河水已經流出了青藏高原,最早就是接下來的十來天,便可以透過金沙江蜂擁而來。

最慢,留給大康人準備的時間,也不過是二十來天了。

當然了,如果準備妥當,在洪峰急速奔來之前,提前從湖北、京畿、安徽、江蘇開始防禦和加強堤壩建設,積極洩洪,那麼製造出來的危害就會小得多。

哪怕是四川和陝西境內都被淹得一塌糊塗,只要江南和中部能保住,那麼整個帝國就不會起亂子。

柳銘淇寫密奏的時候,故意誇大了洪災的程度,目的就是想要皇帝重視。

哪怕是虛驚一場,也比掉以輕心的好。

寫完了密奏,再謄抄一遍,柳銘淇看著仍舊不斷的在下暴雨,他也沒有著急把兩隻信鴿放出去,而是趕緊坐了馬車前去西南總督府。

結果葛松道還不在西南總督府,據說已經去了都江堰那邊。

柳銘淇沒有辦法,只能又留書給他,寫了一下自己聽到的情況,請他加倍小心和防範。

然後少年才回客棧。

原本以為這麼大的暴雨,第二天就會停歇,自己就可以放出信鴿了。

但萬萬沒想到,第二天暴雨仍舊是下了一整天。

甚至第三天都還一直在下,雨勢沒有半點減弱。

這下子,哪怕是再怎麼反應遲鈍的人都明白,這樣的情況太反常了。

暴雨連連,帶來的絕對不是道路泥濘那麼簡單,更可怕的是匯入江河的水流會不斷增加,從而引發洪澇災害!

柳銘淇沒有辦法,只能冒險放飛了兩隻信鴿。

眾所周知,信鴿在飛行途中容易出意外,所以柳銘淇寫了兩份密奏,分別捆綁在兩隻信鴿的腿上。

如若一隻發生什麼問題,還有另一只可以備用。

況且信鴿是群飛最好,多幾隻一起行動,歸巢率就很高。

但這一次暴雨已經鋪天蓋地下了好幾天,到底信鴿還能不能安全的到達皇宮,這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只求皇宮飼養信鴿的人給力,把這些信鴿訓練得好一點,讓它們在暴風雨之中也能發揮實力。

……

成都城裡,此時已經是泥濘遍地。

除了一些青石板搭建出的道路,其餘的地方都變得泥濘難行。

柳銘淇騎著馬的速度都很慢,還比不上平日裡步行。

可即便是如此,少年也每天都前往西南總督府探聽資訊。

因為暴雨之初葛松道便已經出發去了都江堰,所以等到暴雨把道路全部都給浸泡得泥濘不堪,葛松道便被困在了都江堰,沒辦法回來。

別的官員又不敢在沒有葛松道的允許下,把來往文書給柳銘淇看。

這一點柳銘淇也理解,沒有大吵大鬧,只是等著葛松道快點回來。

當然他也不是沒有想別的辦法,比如說去找四川巡撫潘弘茂,可人家潘弘茂也去了成都北面的地方巡查,根本沒有在城裡。

不是他多管閒事,雞婆。

而是這個事情柳銘淇自己覺得有點內疚。

你說古代人不懂這些漲水的因果關聯,你一個現代人,見慣了那麼多的常識,懂得那麼多的道理,怎麼會沒有警惕心呢?

再則說了,去年才遭遇過慘痛的一年,怎麼今年就放鬆警惕了呢?

災難並不是去年出現,今年就不會再來的。

如果柳銘淇早點重視,哪怕是小心過頭,在宜賓的時候自己就發密奏給景和帝,事情可能不會拖延這麼久——要知道,從宜賓到成都這段日子,他們一路走走玩玩,一共花了差不多十來天的時間。

多節約這麼十來天時間,說不定能辦很多的事情。

現在事已至此,他也只有探聽一下情況,看看能不能想點辦法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