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隨著姬昌的問話,群臣都是議論紛紛起來,伯邑考第一個站起身來,他對著姬昌行了一禮開口說道“回稟父侯,兒以為此次父侯萬萬不可再去朝歌。”

“上一次父侯去了朝歌便是遭到了囚禁,被困在了羑裡七年方才歸來,若是此次再去朝歌。恐怕父親會有性命之憂。”

伯邑考話語剛落,姬發也是站起身來說道“父侯,如今帝辛昏庸無道,堪稱紂,殷商已經是日薄西山,江河日下,各方諸侯反叛者甚多。”

“而我西岐在父侯的領導治理之下,越發的壯大起來,此時帝辛召見父侯,無疑是對我西岐忌憚萬分,想要以父親為質,以此來要挾我西岐,因此父侯萬萬不可前去!”

聽到了伯邑考和姬發的話語,姬昌自己如何能夠不知道其中的關鍵,在這之前,他便是給自己卜過一卦,卦象已經顯示了,若是這一次他前往朝歌,十死無生!

如今帝辛是君王,君王有令,他不得不從,不從便是反叛者,但作為帝乙在朝的臣子,他並不想反抗殷商,哪怕他知道這一件事情的結果,他依舊是十分猶豫。

想要知道有沒有什麼兩全之策,既可以讓他不去朝歌,又能夠讓西岐不揹負上叛逆的名聲。

申公豹自然能夠看出姬昌的猶豫,只見他開口說道“侯爺,此刻正如兩位公子所言,帝辛昏庸殘暴,侯爺此刻前去定然會有性命之憂,侯爺知天命不惑的年紀,看淡生死也就罷了!”

“但西岐呢?”

“帝辛並非忌憚侯爺,而是忌憚西岐的強大,即便是侯爺去了,也未必能夠讓帝辛放過西岐,到時候帝辛以侯爺為質,率領大軍攻佔西岐,屆時西岐生靈塗炭,難道這便是侯爺想要的嗎?”

聽到了申公豹的話語,姬昌的臉色帶著幾分蒼白之色,他確實有用自己的性命換取西岐平安的想法,但如今聽到了申公豹的話語,他已經不抱有這一個想法了。

他知道自己的這兩個孩子是什麼性格,若是他為質,恐怕直接會直接放棄抵抗,到時候他所建立的西岐,都將被毀於一旦,一生的心血都將白費。

見著姬昌的這個模樣,站在一旁的姜子牙也是站出身來,他的眼中閃過了一道神光之色,只見他開口對著姬昌說道。

“侯爺,我能夠理解你不想反商的想法,但現在已經不是你一個人的生死,你的安全已經關乎到了整個西岐的百姓。”

“當初商因夏亡而興,如今的帝辛就如同當初的夏桀,殘暴不仁,荒淫無道,正是我西岐應當撥亂反正,重立新朝的時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還請侯爺以大局為重,以天下百信為重!”

姜子牙話語落下之後,在場眾人心中都是生出了一絲別樣的想法,只見姬發第一時間開口說道“父侯,帝辛昏庸無道,天下百姓無不是對他怨聲載道。”

“對我西岐防範如猛虎,如今更是想要用父侯的生命來威脅我們西岐。”

“當此時,父侯應當順應天命,敬天稱王,以我西岐在天下之中的威望,聯合各路諸侯,一起消滅帝辛!”

姬昌聽到了姬發的話語,臉色當即一變,猛然開口說道“住口!發兒,如此大逆不道的話語,你怎麼能夠說出口?!”

“為父在大商之中兩朝為臣,這樣的事情怎麼能夠做出來!”

一旁的伯邑考見此,也是站出身來對著姬昌開口說道“父侯,二弟說得有道理,如今的大商已經不值得我們西岐效忠,父侯如今深受天下諸侯百姓愛戴,如何不能將大商取而代之?”

“自我人族三皇五帝以來,無不是仁者得居天下,帝辛昏庸無道,父侯可取而代之,還請父侯順天應時,敬天稱王,討伐無道殷商。”

一眾群臣也是紛紛在伯邑考話語落下之後,對著姬昌勸諫,想讓其順天應時,敬天稱王。

猶豫了良久之後的姬昌終於下定了決心,他猛然一拍身前的桌子,站起身來,眼中帶著精光之色。

“好!既然如此,那麼本侯便依眾卿所言,順天應時,敬天稱王,討伐無道殷商,丞相,此事便交由你來做!”

“是!”姜子牙的眼中閃過了一絲喜色,隨後對著姬昌微微一禮。

五天之後,一切的祭祀典禮準備完畢,一座九層高的石臺之上,有著一個案桌,案桌之上擺滿了各種祭品。

姬昌身穿王袍,渾身帶著威嚴之氣,他一步步走上了九層高臺,點燃了一柱香,隨後轉身看著九層高臺之下的眾人。

“蒼天在上,厚土在下,帝辛昏庸無道,寵信妖妃,導致朝中奸臣橫行,今日我姬昌順天應時,敬天稱王,國號為周!”

“盡起我大周西岐將士,以討伐無道殷商為理念,還天下一個太平!”

“眾卿,諸將士,皆可鑑之!”

祭臺之下,一眾群臣和那些將士紛紛一起跪拜,高呼大王萬歲,而申公豹和姜子牙不會跪拜,畢竟他們都是聖人門下,身份不允許他們跪拜。

他們的目光閃爍,如今姬昌稱王,討伐殷商一事已經定下,封神之戰也將正是開始,道教,闡教,截教,西方教四方都無法躲過。

而姬昌稱王,建立周朝的訊息也是瞬間朝著整個人族天下席捲而去,整個天下無數人為之驚訝,一時之間,人族九州之內風起雲湧。

朝歌城之中,帝辛揹負雙手,眼中閃過一道金光之色,嘴角帶著幾分莫測的神情“果然,最後的結果還是如此,那麼,便看一看究竟是你們技高一籌還是我們更甚一籌!”

自姬昌稱王之後,自然要起兵討伐帝辛,朝著整個天下發出了討商檄文,但除去他西方兩百路諸侯之外,其餘各方勢力都是畏懼大商的實力,不管參與其中。

他們選擇了坐山觀虎鬥,等到殷商和西周打到最後,誰的勝算更大,他們幫助哪一方,無非是明哲保身罷了。

雖然那些諸侯沒有支援他們,但如今姬昌等人討伐殷商勢在必行,大殿之內,姬昌和一眾群臣都是議論紛紛。

他們都在商討該如何討伐殷商,該以誰作為大軍統帥,而在這之中,伯邑考和姬發都是自請成為大軍統帥,他們都想要透過戰功,來穩固自己的地位,甚至朝著繼承人的位置發起衝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